淘客熙熙

主题:存点资料: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 -- 老老狐狸

共:💬270 🌺1301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让华代总理为啥呢,直接张来不好吗?

                      毛还专门写条子给张,涚自己在遵义会议前也隐忍,安慰一下

                      张私底下写《又是一个一号文件》,抱怨邓走了华又来了,还不让自己上!

                      毛嘱意邓,但邓不愿听话夸文革,四人帮名字是毛起的,知道老干部不会支持他们。

                      所以让华上,毛也没时间考察别的人了

                      • 家园 70年以后中国进入科技时代,邓是被淘汰的落后土改小农干部

                        张、王代表新兴的城市工业科技,华国锋领导新兴 的农业科技。

                        在工农新兴科技中,工业在中国,从58年才开始自主创业,只有10年历史,虽然偶有亮点,但总体仍处于学习、探索阶段。

                        而农业,借助中国3000年的农耕经验,已经开始起飞,华国锋领导以杂交育种为代表的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正在萌芽。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农业剩余价值转移到工业中。这没有科技环节在内的问题,是邓仍然留有一息政治生命的原因。

                        但邓却将工农业科技都打倒破坏殆尽,让中国在90年代,不得不喊出中国要被改出球籍的新呐喊。

                      • 家园 当时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粮食问题,自然是农业科技华国锋挂帅。

                        这和战争时期,毛将林彪、粟裕的地位拔高,让林彪领导政治地位高于林彪的高岗、陈云,为粟裕直接调走陈毅,是一样的道理。

                        另一方面,张王只懂得工业和城市,不懂农业和农村。如果张能象毛一样勾通工农,那张自然直接上位。

                        可惜,毛这样的只能千年出一位。

                        • 家园 农村粮食问题无论谁上台都问题不大了

                          化肥有了,还可以吃毛时代建设的水利老本,谁上台都行。公社也行,三自一包也行。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把农村剩余人口转入工业化。政府参与过深,必然大大延缓这个过程。要知道当时英国国企都玩不下去了,撒切尔忙着卖国企呢。苏东集团国企,中国国企都不行。哪怕现在民营企业已经比重比较大了,国企还是不行--负债率高,效率低。国企仅仅在自然垄断的行业才有天然优势。哪怕钢铁这种大规模制造业都不行。

                          邓抓经济问题在于好大喜功,喜欢冒进,一放就乱,一抓就死。从大跃进到70年代末乱上项目,到92南巡,手法如出一辙,事后必然一地鸡毛。但他的激进冒进对解放农村人口历史上是有正面意义的。

                          邓的两大负面作用在于用极端化和非常冒进的手法搞计划生育和纵容金融资本的野蛮生长。当时金融资本还不算大,但他是始作俑者。

                          • 家园 水利、化肥,都是辅助保障农业,不能从根本解决粮食持续增产

                            化肥、水利,对粮食增产,是有天花板的,而育种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邓改开始,轻工业发展迅速,然而到86年陷入经济危机,其中三白问题是社会动荡的因素之一,就是因为,邓停止了科技投入,84年开始粮食增产停滞,毛留给邓的粮食产量,已经不足以支撑轻工业发展,对城市粮食的增长需求。

                            90年代,西方抓住这个软肋,直接威胁:谁养活12亿中国人。

                            这才有了闲置10年的袁隆平,本已经默默无闻,89年二次出山,其名声突然声振中华,袁隆平才广为人知。

                            • 匿名 种子是毛时代打下的基础

                              不过包产到户和种子体系没关系。

                              毛时代各级农科所,种子公司,农技站是海量的。邓时代,这些都可以自己做生意赚钱了,更活跃,包产到户农民可以直接挑选更好的种子。这意味着中国有几千家孟山都。不仅省市区级农科所基本都有研发能力,连许多县都有种子研发能力。这使得中国的孟德尔方式育种是世界最好水平,没有之一。袁隆平是这种充分竞争体制中海选出来的,水平自然不差,但也不要过于拔高,没有他,会有其他种子专家做出水平接近的产品。记得课本里的梁生宝买稻种吧?那时候就开始搞杂交稻了。全国的杂交稻品种多了。有不少是和袁隆平的水平是接近的。其实小麦玉米到红薯蔬菜,每一种产品都有无数中国育种专家在默默耕耘。他们中的最优秀者会成为各自领域的袁隆平。可以说,育种体系是少数未被邓破坏的体系之一。现在把那么多资源集中到一个90岁老人那里,明显是剥夺了年轻育种专家的机会。这是一种倒退。尤其是学阀结合金融资本,就等于对创新的打击。原因很简单,失去了完全竞争的海选机制,走向了垄断。

                              通宝推:天空不空,东海后学,桥上,老老狐狸,
                        • 家园 粮食问题是陈永贵一手督导,华国锋只是总揽而已啊

                          而且当年的农业已经再极为正确的体系道路上了。

                          农技站,农机站,种子站,一应俱全而且体系化完善。

                          关键是如何普及大寨模式。

                          以正确的姿势学大寨,不是瞎学,丘陵搞梯田等等形式主义。

                          浙江绍兴上旺村是南方山区的典型,华西村是平原地区的典型。

                        • 家园 张王邓对农村也是可以的,不是因为华国锋懂农村才让华搞平衡

                          实际上,华是大家接受的人,类似戈尔巴乔夫。

                          同时,华的能力未必比得了张王,甚至包括农村,虽然似乎张、王没有农村经验,但是张有陈永贵啊。

                          前面的同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