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无能狂怒者的咆哮--新冠之战初步总结 -- 楚天

共:💬60 🌺615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宝推你的战损比数字模式

      刚才在别的回帖中说了,新冠对美国的打击比我们普通人的认识要大得多,这个数字模式不能说精准,但相当准确地说清了新冠对美国的损伤力度,目前虽然没有其他具体数据,但是如果综合考虑,新冠对美国的实际损伤应该更大,本来美国在衰落期中,这种损伤会有乘数效应。

      突然发现,自已之前认为拜登选择举中肯定有舞弊,现在看来是民主党,共和党事先就合谋好的,这个违宪的背锅侠是拜登,他的健康状况也许干不了四年,会有变数,如果预谋让他先干两年,等美国恢复点元气后,换人再挣扎一回的可能性存在。

      • 家园 诡异的是后遗症都没啥消息呢,是真的没有吗,包括中重危重类
      • 家园 懂睡尽力啦,拉垮不怪它

        我觉得这口锅,懂睡确实不该全背,该谁背呢?该殖民主义背。

        大漂亮国身为世界唯一超级(疾)大国,人口规模约为中国的四分之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理论上来讲,中美医学生比例应该低于4:1,但2019年医学招生规模,中国招生八十万,美帝招生九万,比例竟然是10:1,就算是人均,医学生比例也高达2.5:1,这就是社会主义对殖民主义的胜利。所以面对新冠,中美兵力比是10:1,面对其他传染病,兵力也是如此。美帝拥有世界最强最全的病毒基因库,投鼠忌器,不敢继续投毒的根源在这里。

        几百年前,殖民者到殖民地,别的都好代替,但医生不好代替,本国的优秀医生是要给爵爷们服务的,老少边穷的殖民地,哪个正经名医会去呢,但总督们总会生病,本地土著的优秀人才也要吸收一部分进殖民体系,才会长治久安。

        医生就是最合适的职业,收入高,自然对殖民体系认同,体面,跟总督打交道,土著从政,也从里面出,能干的事情也是有限的,救人千千万,也救不出一个工业体系吧,对母国没有任何威胁。

        所以长期殖民地,如韩国呆湾乡岗,医学生永远是录取分数最高的,所谓免煮化,医学生也是绝对主力,棒子呆湾免煮党,一大堆学医出身的。

        这种模式,即使独立了,也有后遗症,既然医生在免煮过程中获得了利益,那必然要首先维护自身小集团的利益。招生规模首先要限制,学医类比中国古代科举,不可能滥发功名,门槛高了,数量自然就下降了。

        但在中国,这一切的基础49年就发生了变化,医学生跟其他理工科一样,只具备技术属性,不具备政治属性,就算医生高层小团体有限制规模的动机,没有政治地位,话语是有限的。

        到了主席这里,直接就提出了赤脚医生,服务对象就是广大农民,主席在的时候,消灭的血吸虫痢疾,就是为今天打新冠战争做的准备。反帝反封建,如果医生仍然是只能给总督和老爷们服务的小众职业,这是绝对不符合主席革命的理念的。有了赤脚医生,人民群众从几十年前就对医疗体系产生了信任,美帝官僚拉垮,民众反智也是主因,一些红州还跟睡王就带不带口罩这个问题拍桌子,你说睡王一个剩余寿命随机的主,哪有余力去防疫。

        反智的民众,票选出反智的政客,反智的政客,推行消毒水疗法,不让带口罩,不让打疫苗。反正只要买几只狗,狂吠几声枪毙XX,就能转移反智民众的注意力,疫苗?啥东西,能换选票么?这波儿,还真是体制问题。

        通宝推:青青的蓝,潜望镜,collaps,钱六,瀚海黄沙,empire2007,acton,老调重弹,陈王奋起,
        • 家园 医护的绝对数量不是关键

          起关键作用的是TG执行毛泽东军事思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动员全国医护驰援武汉乃至湖北,把新冠病毒的“大部队”聚而歼之,然后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剿匪”了。欧美的打法跟当年果军差不多,各自为战,不但不互相支援,还为了保全自己而对友军落井下石。这种打法,再多的医护也没用。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 家园 支持观点,但数据过于乐观

          实际上,国内的医科本科,包含了中医和放射科和检验等等,此外,据统计30%以上医科本科毕业生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对比美国医科的应该是国内医学院临床医学的依然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数量。

          但无论如何,老兄说到没错,对普通人的医疗卫生建设,建国以来总体来说干的不错。

          通宝推:海底鼠拨土,
        • 家园 为楚兄的发言贴一段毛主席语录

          主要在实践中学习,这样的医生就算本事不大,放在农村也养得起,也比巫婆神汉强

          点看全图

          通宝推:楚天,
          • 家园 最后一句有待商榷

            读书多了未必蠢,但是有可能坏。觉得自己NB了,就不能和群众一样了。

          • 家园 这是黑教员啊

            一个是关于账房先生论,一个是医生高小论。教员后来不也讪讪?特殊时期的话,现在不合适了。让高小的医生在实践中,也就是用人命练手?

            • 家园 你们是不是对高小有什么误解?

              65年的高小可不是现在的高小,65年的病也不是现在的治法,

              现在的村医也有不少小学生呢。我们村4-5个人模人样的村医就没听说谁初中毕了业的,连心肺复苏都没一个会的。

              我读初中时有个政治老师,就念过两年书,(入学念三年级,第二年跳5年级)然后就文革了,写得一手远近闻名的好状子,打官司找到他基本上就稳赢了。

              65年的高小生不会比现在的大学生占比多的

            • 家园 “总比骗人的医生和巫医好”

              实践证明,主席是对的。赤脚医生,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通宝推:高三三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