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邓小平时代:我所见及所思 -- 钛坪樽逾

共:💬334 🌺1960 🌵1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苹果中国实行的不是市场经济?

                          就因为他们不能单独制定中国区的销售价格?

                          在毛时代,凤凰,永久,飞鸽的价格都不一样,茅台,汾酒,洋河价格也不一样啊,他们找自己的控制者商量调整价格,最后得到各自的市场,这不是市场价格是什么?

                          稻公执政的时候,也有大量的价格不是企业能够单独制定的,能说稻公搞得也不是市场经济呢?

                          我早就说个,计划经济(command economy)和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本来就是经济运行的两种模式,在企业内部,实行指令经济,在企业之间,实行市场经济。毛时代的大型国企内部,就好像一个控股股东一样,各自协调价格,主要是指令经济。国企和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主要实行市场经济。

                          今天的韩国,三星的营业额占GDP的40%, 三星内部的互相买卖,是市场经济还是指令经济?非要把市场经济神圣化,绝对化,不过是对市场经济的盲目崇拜, 中国过去40年已经吃亏不少了。

                          • 家园 莫跑题,陈王同志。请你直接回答我的问题。我问的

                            那三个经济要素,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有没有?如果没有,那样的经济体制,能叫市场经济?

                            反邓没关系,那是你的自由。

                            但我们讨论问题,还是要讲常识,对不?

                            市场经济,不是说一切都靠市场。但是,市场最活跃的成分---市场定价和私人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和竞争,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最大限度的充分竞争,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这个,恰恰是毛泽东时代中国没有的。为什么?国家不允许?为什么不允许? 这个才值得好好讨论!

                            邓小平时代,大量的引入市场经济要素(但还是有国家控制经济命脉),所以经济飞速发展,一直到现在。

                            通宝推:钛坪樽逾,
                            • 家园 你自己定义市场经济

                              然后再说毛时代不是市场经济,你好威风啊!我认为只有所有工人都不穿红裤衩才是市场经济。所以你说的市场经济不存在。

                              如果全世界只剩下一个公司,实行的是不是市场经济?如果只有两个呢?三个呢?

                              市场经济和指令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两个模式,公司内部用指令,外部用市场。毛时代的全民所有制,内部用指令,外部靠市场,这不是简单明了的吗?难道出口也是指令?

                              顺便说一下,英文中的计划经济,就是command economy,而纯粹的市场经济,只有17世纪在英国曾经接近,那时的木匠做好了椅子拿去集市上去卖,换去面包和奶酪。有了公司以后纯粹的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事实上纯粹的市场经济历史上就不曾存在过。

                              • 家园 你似乎也同意了毛的时代是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和指令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两个模式,公司内部用指令,外部用市场。毛时代的全民所有制,内部用指令,外部靠市场,这不是简单明了的吗?

                                你的意思,似乎是承认了毛时代至少国内是计划经济?

                                其实国家公司说,最早是列宁提出来的。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说毛的时代,是把整个国家当作一个公司,那么,邓就把这家公司拆成无数家公司,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

                                • 家园 我一直认为从来都是混合经济

                                  纯粹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在世界上就没有存在过,不过比例不同。

                                  毛时代的国家控股公司,也是允许底下的各个公司竞争的。茅台卖8块多,还买不到,洋河只能卖4块,这就是差异。

                                  邓的所谓改革,和很多CEO上任时一样,就是我搞不清你们在干什么,拆小结算单位,自负盈亏吧。也不能说邓是错的,但是他一有私心,放任自己的儿子女儿去捞钱,二是狠心,完全不顾底层人民的死活, 三是黑心,为了自己掌权方便,把一大批有能力的人(三种人)抓起来,大大伤害了不少企业的发展, 四是伤心,他把农村分田到户后,乡镇企业大批倒闭,断送了大好发展前景。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不是这么看的

                                    不是茅台与洋河两个产品的不同定价问题,而是茅台和洋河有没有权力自己定价的问题。

                                    如果没有,就是计划经济。

                                    至于私心,人皆有之,邓肯定也有,但是,要是可以赌5块钱,我会觉得他的私心,对自己身后的历史定位会重于对子女的安排。

                                    • 家园 定价不是目的,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能卖掉

                                      能够最大利润地卖掉。纠结目的就是忘记根本,苹果中国也没有单独定价权,但人家实施的不是市场经济?洋河和茅台,相当于苹果中国和苹果欧洲。

                                      在短缺经济的环境下,定价的目的是理顺各方的利益,协调最大速度的发展。难道毛时代也是计委单方面定价做外贸?

                                      • 家园 计划经济也一样要把生产的产品卖掉

                                        陈王就是不肯承认,苹果产品的定价到底是否由政府决定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在苹果公司的内部,我一点都不怀疑有计划经济的成分,就像我曾经举例的人事服务,那样的交易,不参与市场竞争。

                                        一旦涉及外部的竞争,那个就是市场价格了,苹果销售的产品,一定是受市场竞争约束的,难道你是说他们的产品销售价格,是被政府管制了吗?

                                        说到当年中国的外贸,当然也是市场价格,那是因为价格受到国际市场的约束,而非中国政府的约束,同样产品,比别人贵的话,卖不出去,不得不以国际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出口。

                                        不过,我们讨论的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否计划经济,不是吗?

                                        是不是你对计划经济的定义与众不同?

                                        • 家园 政府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决定价格吗?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 家园 当然可以

                                            但前提条件是有市场存在,从而能够发现市场价格。

                                            在计划经济下,不存在经济学里所说的市场,从而无从发现市场价格。

                                            就像当年的凤凰单车一样,政府只能估算一个价格,但这个价格是否真实的市场价格,只有天知道,因为不存在一个凤凰单车自由交易的市场。

                                            • 家园 政府仅仅直接掌控了国内资源的20~30%

                                              国内资源占国际资源的不足5%, 这个时候政府也只能按照市场规律行事。

                                              市场经济如果绝对有效,企业就不应该做大,因为依靠市场即可完成一切生产经营运转。企业不断做大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相信市场,要依靠指令完成生产经营。 实在控制不了的,才寄希望于市场。

                                              • 家园 实际上,公司做大后

                                                往往会采用市场经济的模式来进行运作。

                                                例如,苹果的组装厂会外包,按量计算组装费用,让工厂之间竞争压价。

                                                又如华为,如果你去了解一下内部的团队如何抢项目,你就会知道运作是非常市场化的,记得河里有华为的河友,不妨出来说一下。

                                                • 家园 所以混合体制才是王道

                                                  不同的阶段比例不同,不同的禀赋比例不同。毛时代侧重多快好省地把东西生产出来,侧重计划经济,对细分市场,对最终人群的选择照顾不周。等生产力提升了,市场经济的比例必然提升。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仅仅是手段,就像打仗用高射机枪还是手枪,不同场合用什么枪,或者两者都用。进了城市巷道,只能多用手枪,说用手枪是稲公的专利,我就呵呵呵。

                                                  • 家园 混合两字,可圈可点

                                                    哪个好用就用哪个,这不就是猫论吗?

                                                    顺便讲点题外话吧,好用在哪里呢?不外乎是交易费用的高低,很多人误解,以为市场经济的交易费用低,其实不然,政府有很多开支,或明或暗地协助了市场的运作,例如,警察,法院,军队,各种基建等等,一点也不便宜。

                                                    反而有时不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会更便宜,最直观的例子,就是高铁,在中国,政府可以绕开买地流程,直接征收,(当然会有补偿,但并非通过市场竞价),成本会低很多。对比美国的市场化运作,他们的高铁项目,我们就只能呵呵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