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知乎上一个秦朝问题的回答 -- old

共:💬64 🌺42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知乎上一个秦朝问题的回答

    问题:

    秦国能够统一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商鞅变法的真实作用是否被夸大?

    回答:

    根本原因是秦国的实力强大。实力强大的根本是,秦国整个国家是以工业体系的结构在运转,尤其是国家生产系统。这点从秦国留下的文物能够清楚看到。

    一个国家天然存在有两种基本的子系统,分别是国家的社会生产系统,另一个是国家社会生活系统。

    工业国的概念指的是国家这两个子系统都依照工业化运行的结构方式来运转。(这里不讨论此概念)

    关于秦国整个国家的运转,能够肯定的就是他的社会生产系统肯定是依托工业化逻辑结构来运行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技术先进的文物。至于他的社会生活系统是否依托工业化逻辑来运行,资料太少无法肯定。但是,根据历史资料能够判断的是,秦国整个社会生活系统更类似封建军队的逻辑结构,所以也可以说,其生活系统趋向于工业化结构模式。

    一个国家子系统的社会生产系统形成工业化运转模式,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一个,

    1、货币量推动工业化。

    比如,拥有大量的货币才能催动更多的要素一同完成协调一致的生产劳动。

    2、用意识形态来推动工业化。

    比如,宗教组织就能够依靠意识形态的统一来调动最多资源来进行协调一直的生产劳动。还比如,毛时代的共产主义中国

    3、用强制手段来推动工业化。

    比如,占有大量的奴隶、抢夺大量资源来提供极低成本的统一协调生产劳动。

    而秦国走的就是第3个路子。

    为什么其他诸侯国家不走秦国这个路子呢?

    这是因为,中华文明从周朝开始,整个地区逐渐进去到农业社会阶段,或者说本阶段的农业社会运行结构在一步步加强发展。这种人类社会的结构变革导致且推动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大发展,既百家争鸣的时段。老子,孔子的思想就是在这个状态下滋生的。

    老子以及孔子的论述,本质上就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组织等种种关系的探索和研究。这种前瞻意识探索,也另浸染理论的相关诸侯国或地域开始脱离之前的奴隶社会治理结构。简单说,这些国家或区域的社会氛围变得越来越文明。

    而秦国本阶段就是那个野蛮文明的存在。但是秦国没有汲取那些文明理论,而是对奴隶制度做出了一定的改革。没想到,秦国竟然成功了。于是强大的工业逻辑结构的组织能力和生产能力下,一举碾压诸国。

    但是秦国王朝活得很短暂,这是因为秦国再怎么说也是奴隶制度的基础,而那一刻华夏领地的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农业社会阶段,或者说奴隶制度就要被消灭了。违背社会规律,秦国岂能长存?

    其实我们从汉代开始青铜器的减少和消失的历史,还有大型国家工程的减少来看,也能看清上面的逻辑。

    一句话没有了大量奴隶,没有大量货币、更没有类似宗教的意识形态,(三个基础条件每个都不具备)怎么能够推动国家生产系统的工业化运行呢?

    汉代开始中华文明彻底走入自给自足农业社会。因为是农业生产和农业分配制度,所以导致货币这个东西都不被国家重视。看看汉朝五花八门的货币的样子就知道了。

    有个历史说的是,文景之治,说什么大盛世的银库里串钱的绳子都烂了。依据现在的货币理论和金融经济理论,这个矛盾很有意思吧。发展越好,国家投入的货币量应该更多才对吧,因为交换多嘛。这就是自给自足农业社会的不同特征。

    (华夏时代到了王莽那里,他才开始重视货币的功能。)

    至于变法,根本来说就是建立设置秦国新的国家运行规则和条例,是很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秦国这个改良奴隶制度的结构设置,这才是关键的关键。否则光有法律规则有个屁用。

    秦始皇所以被称为暴君,就是来源于对这个国家改良结构设置。这种国家结构的运行才有了秦国的超强生产和组织能力。

    历史上第二个被称为暴君的就是隋炀帝,他使用的生产运转手段比秦王要宽松一些,但是依旧有着超强的强制性。而隋炀帝也给历史留下来那些大工程遗迹。

    历史上第三个人物,毛主席。他的时代给中国攒下了众多改天换地的大工程。但是,主席使用的是意识形态这个工具手段。就是上面3个基础条件的第2条。

    1979年以后的中国,国家系统以及两个子系统都重新改为了货币推动的逻辑结构。

    PS.

    欧洲的国家生产系统的工业化,是在积累大量货币之后才开始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是其走向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他们只有拥有足够货币量,才能催动大量生产要素,来实现和完成其国家生产系统的工业化生产劳动。

    =======

    总之,人类社会中推动生产劳动的动力有两个,

    1、物质推动。比如货币、比如强制手段

    2、意识推动。比如宗教、比如各种主义。

    通宝推:弄花香满衣,
    • 家园 秦国是给民众了正确的奖励机制,非强制与奴役

      作者有些部分写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说秦国强制与奴隶制就是瞎说了。秦国只是法制严格,但是激励手段也非常有效。大量吸引各国流民,等于增加了基本盘;奖励耕战与开荒,等于打开了底层上升通道。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取消分封则进一步中央集权,秦国代表的是先进的制度而非落后的。但各国代表私与分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一有机会就会反扑。项羽沿用了分封制,最后被刘邦打败。刘邦沿袭了中央集权才算彻底与封建制度分离。

    • 家园 懒得提笔,没有写东西的欲望

      看了一些河友的评论,没看完。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感觉都没有论述到点子上。究其原因,根本分歧就是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其次才是这些微观问题的看法。

      我是坚持系统观的方法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物质世界的各种状态,只要是运动的,都可以把其归为系统概念的范畴。比如,我们提到的大到社会、国家,小到企业、校园、家庭等概念,都可以先归结为一个运动的系统,然后才是对这个系统的结构分析以及系统运行状态的分析,最后才是对该系统运行中的矛盾问题点的分析。这个矛盾问题点就是我们经常争辩的各种问题,包括本题中秦朝的观点。

      有了系统观,然后对于历史分析,我们就是把这种系统观贯彻到长程史观,也就是寻找漫长历史中逐个同一系统观的各种不同维度的规律上面。最后,才涉及到历史发展的微观现象。我们绝大多数的历史争辩矛盾分歧点基本属于微观范畴。

      从去年开始,我的思索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货币与国家关系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运行发展的,另一个是意识形态对中国历史究竟有哪些规律性影响。

      而上面写到的秦朝问题,不过是在两个思索方向上一些逻辑小片段的累积结果而读出的结论。

      秦朝问题的答案大致是这么出来的:

      在思索货币和国家关系的问题中,我从历史上所谓各朝代的盛世开始,既中国漫长历史中,依照顺序发展的逐个盛世时代的货币状态是个什么样子。盛世时代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一直到康乾盛世。包括民国那个盛世。等等。

      在看到文景之治时,里面那句串钱绳子腐烂的故事吸引到我。

      按照现在货币金融规律和理论,盛世这种大发展时段,社会货币量的投入肯定是比其他时段的投入量要巨大的多。毕竟这符合货币金融理论。

      但是文景之治这个烂绳子的现象为何存在呢?细致述说的话,就是国家财政大幅增长和社会生产发展以及国民满意度是同步提升的。这很难得啊,而之后随着时间发展的各种盛世时段,却达不到三个状况如何贴合,并且多少存在着某个状况矛盾和激化状况。

      我们要知道,汉朝时代的货币状态是很乱的。动物皮、丝绢等货币载体形态五花八门,知道隋朝阶段依据存在。

      思考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农业社会一个固有状态,就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抑制货币发展的作用。这也是文景之治烂绳子的原因。因为虽然社会发展存在大富足的状态,但是自给自足越发达就会越加抑制社会的交换活动,从而从国家这个大范围内,交换活动就进一步被降低。于是,国家税收增加导致国家的国币增加,但是这些货币没有可参与的交换,于是出现囤积状态。而后来历史中各种盛世时段,在国家的财政货币囤积状态上,横向对比是远远低于前面的盛世的。并且其走势是阶梯锐减的状况。看看大发展的宋朝财政史就验证这点,发展极快,但财政货币囤积一路下降。至于货币去哪儿了,一目了然,当然是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这时还有一个问题出现在脑海,就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大发展,其国家生产系统的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化产品却为何大幅低于之前的秦朝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金属铜的问题吗?

      我之前对此有过一些结论性的思考,汉朝因为用铜量大,才导致了铜器的减少。一方面汉朝国家统一后货币量需求大,你看汉半两的重量是低于秦半两的。另一方面,大量铜被用到制造生产工具上面。

      即使这些分析是正确的,依旧解释不了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化产品降低和减少的这个原因。

      这时,之前关于农业社会概念所积累的思考片段,开始用在这个问题的思考方向上。既汉朝的社会生产系统和社会生活系统具有更强悍的农业社会属性,正是这种属性才切断了秦朝那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的继续发展。

      那么秦朝到底是怎么发展,以及为何采用那种国家发展方式呢?思考到这里,开始陷入一个僵持状态。而打破这个僵持状态的是我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关系的思考中的一些总结片段。

      意识和国家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逻辑结论:

      意识形态的选择决定了国家发展结构以及运行状态。

      举例:

      当今我们为什么争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劣?为什么争论毛主席和矮凳的思想和作为?

      因为,他们各自的意识主张决定了中国国家发展结构和运行状态,而这些结构和状态又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争辩是为自身生存感、获得感、存在感而争论。

      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是马列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这就是意识形态的争论。

      由此,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事关意识形态的激烈争论,依照这个规律,都是事关国家结构发展之路的争论。从百家争鸣到宗教的诞生和外部宗教的侵入、以及儒家思想的各种变迁改变,皆是如此。

      而西方设计意识争论也有几个激烈时段,既基督教诞生、文艺复兴、新教诞生,美国的发展就是依靠新教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作。

      而意识争论不是短时间存在的或者短期就得出正确结论的,就像马列主义和自由理论已经上百年了,基督教也是发展了好久才被罗马接纳、文艺复兴、新教的曲折成功等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时日。而在这些不同争论的漫长时段下,所存在的国家在其发展结构和运行状态上也都是不尽相同的,各取本国所需。

      回到我们说的秦朝,其正是身处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段。这里要明白,老子、孔子等的诞生不是百家争鸣时段的开始,而是一个高潮时段,因为意识是依靠物质状态而形成的,虽然意识有超越当前物质状态的超前性,但是最初的意识一定是吸收所处物质状态而慢慢凝结出意识成熟的果实的。这就是说,在老子和孔子之前很多年,中国意识争论的苗头就应开始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形成也是如此。

      那么这个时段,秦朝所在的这块中国大地上,众多国家都会依据一种意识形态而选择自己的国家发展结构和运行方式。这个状态就自然存在。于是不难想象,这些国家有点农业发展很好,有的交换经济发展的好,又有的采集制造发展的好。

      (*说到这里我必须强调一下了,我现在越来越懒得争论的原因就是,太多的人执着在概念不清、拿来就用的思考态度上,来参与各种讨论,真的让人厌烦。就拿奴隶社会和农业社会为例,前者概念定义以劳动力为核心,后者是以劳动状态为核心来定义社会模式,两者相同吗?谈到奴隶制度,甚至还有人依据殉葬制度来定义奴隶制度,这不是脑子短路吗?欧美贩卖奴隶存在着殉葬制度吗?大清朝为美国抓走的中国奴隶,有多少殉葬?

      人类社会在发展,劳动力需求是逐渐增加的,你不能以一个人的生死权利还定义奴隶概念吧。

      诸如此类的思考差异,真的太多太多了。

      百家争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从劳动力发展来看,有的劳动力转变为农业人口,既农民。而有的人依旧是奴隶本身。这个逻辑有错误吗?*)

      接上,百家争鸣时期不同发展结构和运行状态下的诸多国家,肯定会实施不同的劳动力制度、劳动制度等。

      这样,当时实施最适合该时期制度的国家——秦朝,就脱引而出了。

      之前上文说过,国家社会推动劳动生产方式的办法就那两种,

      物质推动和意识推动。

      秦朝那时选择了最适合的推动方式,也是成本最小的方式。

      既,改良后的奴隶制度。

      从而完成了本国生产劳动的大协作。

      而之后的中国历史多数时期,转变为农业社会发展的国家后,这种生产劳动大协作根本就无法展开了。

      历史上最后大规模大烈度使用强制手段的就是隋炀帝。

      直至,中国历史上就再也没有使用过属于物质推动范畴的强制方式。

      而新中国的毛主席,使用的是意识推动社会生产劳动的手段。与此前截然不同。中国建国后的国家设计和改造,就是依据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而进行的国家改造,既,另中国社会更贴合与马列意识。

      而主席去世之后,我们的意识形态开始改变,于是国家发展结构和运行模式也随着改变。

      已经转变成农业社会的汉朝,依靠自给自足的运行状态根本无法组织起来秦朝的那种劳动规模和结构。

      本文写到这里,如果继续扩充,可以继续写上更多。但是有多少意义就无从谈起了。

      总之,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看待分析世界的方法。

      百年未有之变局,会行进很长时间,人类社会也会重新找到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就如同西方科学理论的诞生,他们就交出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颠覆取代了西方宗教教育给大众的思想看法。那么发明的计量单位、方式、以及培根等人发明的逻辑验证方法理论,不就是教给大众脱离宗教观点后怎么重新看待和认清这个世界么。

      什么是良好的讨论?

      对概念的争论是最好的讨论。

      西方科学理念虽然教给大众这么多,但是其依然有着巨大的局限性,因为人类的思考不会停止,对世界新的认知也不同停止。

      这也像人类文字的发展进化,最终目标就是尽最大可能完成最简练的具体描述。

      其实当今世界许多微观看法的矛盾分歧,反映在宏观上就是对物质世界那些概念定义上的分歧。

      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历史阶段,许多概念将被重新更准确的定义,从而让人类更清楚的看清世界。这些概念,无论是被称为高大上的哲学概念,还是我们生活生产中已经被定义下来的概念,都是如此。

      比如,就艺术来说,什么是演技的概念?如何定义一个演员的演技的高低?谁能说的清楚呢?

      脱离了准确定义的概念而去谈论比较哪个演员演技好,那不是空穴来风么。于是,没有准确定义的争论,争论的矛盾点就会越来越多。

      通宝推:猪啊猪,
      • 家园 歪个楼,娱乐一下

        小时候想发财,冬天和伙伴提个铁锹找古墓

        邻村一老乡问:你们俩孩子干什么呢?

        答:挖古墓找宝贝

        老乡说:别找了,我给你们一点

        屁颠屁颠跟到他家,他从粪箕里倒出一堆说是犁地犁出来的,于是每个人捡了十来枚滋滋回家了。

        那时已认得上面字是“文景通宝”但不知道有文景之治,后来才知道那古钱也是假冒的

    • 家园 秦的灭亡可能是太快统一

      扩张太快, 与原有的制度不匹配。 秦制管理太细,需要大量熟练的官吏。 在原有的版图上还可实行。 但秦王政十年间连灭六国, 又没有办法快速培养出大量官吏。 结果就是关东的权利真空就被六国小贵族和各地土豪占领。 这帮人最后成了秦的掘墓人。

      项梁杀人逃跑, 还可以成为土皇帝, 吴中的大事由他包办。 由此可见,秦制根本没有能力覆盖占领区。

      看“云梦睡虎秦简”就知道, 秦吏需要处理大量的文书工作, 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汉朝接手后也没办法做到, 只能退半步回到局部的封建制, 分封刘姓诸王。

      • 家园 貌似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都是短命。秦是红朝也是

      • 家园 还真的有可能是这个问题

        如果秦始皇能再活个5年,估计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以秦始皇的行政效率看,5年之后就有可能非常稳固了。六国还会有反叛,但基本上就掀不起大浪了。

    • 家园 记得网上有个说法

      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只有两个人给中国逆天改命,第一个是始皇帝当时中国从经济到人文根本不具有大统一的基础,结果始皇帝做到了。第二个人是主席。

    • 家园 回头统一回复大家的探讨。
    • 家园 其实是关中和陇右特殊的地理经济环境,造就了秦汉和隋唐

      陇右牧马,关中农耕,再加上丝绸之路,农牧商3者完美结合,才是汉唐辉煌的本质

      通宝推:天空不空,
    • 家园 这种有确凿答案的问题本不该成为问题

      2004年推出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已经详细考证过秦军天下无敌的奥秘以及具体过程。

      大致的思路就是秦国一统天下主要是要靠强大的军事能力,而军事能力又来源于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和军工能力。纪录片考证秦国当时已经有了相当先进的武器标准化(《大秦赋》里有展示)制度和工艺流程,以及管理体系(与现代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的四级体制完全相同)。

      《大秦帝国》里有一个商鞅版的《强秦九论》,我觉得总结的很到位了:

      《强秦九论》乃卫鞅谋划的变法大纲。

      其一《田论》,立定废井田、开阡陌、田得买卖之法令。

      其二《赋税论》,抛弃贡物无定数的旧税制,使农按田亩、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纳税之新法。如此则民富国亦富。

      其三《农爵论》,农人力耕致富并多缴粮税者,可获国家爵位。此举将真正激发农人勤奋耕耘,为根本的聚粮之道。

      其四《军功论》,凡战阵斩首者,以斩获首级数目赐爵。使国人皆以从军杀敌为荣耀,举国皆兵,士卒奋勇,伤残无忧,何患无战胜之功?

      其五《郡县论》,将秦国旧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取缔,设郡县两级官府,直辖于国府之下,使全国治权一统,如臂使指。

      其六《连坐论》,县下设里、村、甲三级小吏。民以十户为一甲,一人犯罪,十户连坐,使民众怯于私斗犯罪而勇于公战立功。

      其七《度量衡论》,将秦国所行之长度、重量、容器一体统一,由国府制作标准校正,杜绝商贾与奸恶吏员对庶民的盘剥。

      其八《官制论》,限定各级官府官吏定员与治权,杜绝政出私门。

      其九《齐俗论》,强制取缔山野之民的愚蛮风习,譬如寒食、举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

      此九论为大纲,若变法开始,尚须逐一制订法令,落于实处。

      至于所谓“建筑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社会生产系统”,绕了很多弯子,大意就是落后的政治上层建筑与先进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即落后的政治制度如何产生先进的生产力?这个确实有套用影射当下中国的诛心之意。但是说白了,哪个制度之下不存在对普通劳动者的剥削呢?资本主义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吗?当下的996,社畜们创造的价值难道不是远远大于他们所得到的价值,这难道不算一种变相的奴隶制?而西方的福利资本主义之前难道也不是这种状况?所谓necessary evil,关键在于上层建筑所允诺的那个美好的愿景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性?对于秦国来说是有的,只要耕战-向外征服的这个正向循环一直在,系统就能够维持,等一统天下,自然也就崩溃了。而中国目前的物质生产力也基本覆盖到了全球市场,下一步,如果不是用产业升级覆盖已有的西方高端生产力,就必然陷入内卷,所以所谓入关学也是从这个角度应运而生的,但本质上还是一种老鼠打洞的直线思维,是一种回避了本质问题的简单化逻辑。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要注意区分影射史学和正史

        春秋战国和秦史可以说是被影射史学毒害最严重的历史学分支了。首先是有一派人总爱说春秋战国是中国最辉煌年代,因为诸子百家思想自由,可以自由选择追随哪个君主,这说明知识分子地位高,宛如中世纪结束之后的欧洲。比起先秦时代来,结束中国分裂状态的那个秦始皇是个大暴君,他不仅滥用民力搞工程大跃进,还焚书坑儒禁锢思想,不尊重知识分子,不搞分封,没有贵族,活该二世而亡。正是秦始皇这个大罪人,中国所以后来才落后与欧洲。(咦?为什么要说后来…… )

        另一派人则奋起反击,说秦国开法治社会之先河,在上古时代实现了人人平等的国家,说打压贵族是为平民留上升通道,说秦国科技先进连武器都实现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还有的说秦国大力引进东方士人才是最尊重知识分子的那个国家,等等等等。

        但历史事实较真起来就会同时打双方的脸。就说卫鞅吧,他自己主张郡县制,主张取消贵族封地。但是他自己却谋到了“商”这块封地并一度企图以此造反。他作为知识分子确实一度受到了秦国重用,但最后却被五马分尸了。商鞅版本的法律到底成色如何,以及秦国到底算不算尊重知识分子?这些就都值得玩味了。

        • 家园 这很正常

          首先,商鞅得到封地,这是秦孝公允诺的,“求贤令”说的很清楚: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就跟南门立木一样,说到做到,这样天下人才才会趋之若鹜。这也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子路把在外流浪的鲁人带回来,政府要给赏赐,子路不要,孔子说你是高风亮节了,那以后人家都不好意思收钱,谁还去做好事呢?

          其次,商鞅被车裂,这正说明对于贵族的打击是有效的,贵族的利益确实受到了损害,不然干嘛要咬牙切齿地把人车裂呢?但是商鞅的制度还是被继承下来了。秦惠文王的政治手段还是很高明的。

          至于史书的问题,这很简单,史书是读书人写的,因此谁得罪了读书人,谁就要被黑,这个看多了的自然心中有数,这玩意就像系统噪声一样,学会过滤就好。

          你说要尊重正史,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国力强大,开启统一大业,这是正史都尊重的观点,你这儿全给否定了,统一变成了秦始皇的个人能力+战略赌博+偶然性的结果,这个跟漫威超英电影也差不太多了,我就不评论了。

          另外,别把姬轩亦的东西太当回事。知乎上有个历史学专业的匿名答主回答有关历史的问题,有人猜他是姬轩亦,他回答说把姬轩亦跟我们学历史的放在一起是对我们的侮辱。呃,虽然我觉得姬轩亦也没那么差啦,但是他的能力和他的野心——创造一种有别于当下历史学的解释体系和意识形态——之间差距太远,真信了他的,会被带到沟里的。

    • 家园 这是穿越小说看多了分不清历史和幻想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