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闲聊,对当前几个网络热门学者的一点印象 -- 起于青萍之末

共:💬98 🌺753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主要是通过依据外汇储备发钞,送给华尔街的。

      自1995年以来,我国央行主要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1],增发的人民币都用来被动购买西方货币,主要是美元,交给美国和西方,而换来的西方货币则作为人民币发行依据,只能最终用于国内回收人民币,从而主要购买西方国债,利率接近0,等于也免费借给西方。与美国和西方央行完全相反,央行从此以后,从未给自己的政府提供资金,不仅将增发的人民币20多万亿都免费交给美国和西方,而且将全国人民生产物资出口,以及为西方资本家建设工厂等资产,换来的西方货币,也都免费借给美国和西方,加上美国和西方获得基础货币购买资产,以资产等做抵押,从我国金融体系中贷款常常几倍于投资,获得了更多的衍生货币。最近十多年来,美国和西方从我国金融系统获得的资金,已经高达上百万亿元,等于将国内大部分经济资源都交给和美国西方资本家控制,西方使用它们获得的利润和财富更是天文数字,形成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总结的中国负责生产美国负责消费的中美国模式,实际是经济殖民地模式。

      2013年01月0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对外发布《国家健康报告》[2]第1号中披露,美国从全球攫取的红利达73960.9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96.8%,是攫取红利最多的国家;中国损失的财富高达36634亿美元,占全球财富损失的47.9%,是全球财富损失最多的国家。报告指出,中国人均损失财富达2739.7美元,相当于中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倍;2011年中国损失的霸权红利,相当于中国军费开支的33倍、科技投入的44倍、教育投入的16倍和医疗卫生投入的37倍。若按劳动时间计算,中国劳动者有60%左右的工作时间是在无偿为美国和西方垄断资本服务,创造“剩余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其仁, 汇率评论之十六:被动超发货币的教训,经济观察报 2010年8月16日,http://zhouqiren.org/archives/979.html; 收录在《货币的教训 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 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出版. p. 46,51; 另参考:央行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的官方证据 - 黄卫东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78174.html.

      2. 杨多贵等, 国家健康报告,参见:2011美国攫取霸权红利逾7万亿美元 中国损失最多-中新网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1-08/4471109.shtml. 2013, 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 北京.

      • 家园 我觉得"依据外汇储备发钞"理论上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

        美国主导的这个世界秩序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外汇"往往买不到中国想要的东西。

        美国允许你买的---辛辛苦苦一分一毫攒的绿纸,花的时候不值钱,比如买什么,什么就暴涨;

        美国不允许你买的---比如瓦森纳什么的,或者花真金白银的绿纸在哪租个港口什么的又是"债务陷阱",又是"新殖民主义",又是"中国间谍势力渗透"等等中国威胁论。

        这么一想就有意思了,当你没钱的时候,美国大势渲染它主导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让目标国的芝加哥sissy学棍们忽悠领导和屁民,你穷是因为你不听我说的这套王八念经;当你有钱有购买力了,它还可以换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当然,新体系必须保障盎撒狗腿国欧洲日本。。。的原有利益,甚至只针对中国,在这些国家眼里2020新政府这点信誉还是有的),让你的购买力理论上能无限贬值。

    • 家园 瞿东升今晚刚放了一个视频,有点新东西。。。

      对中国超过美国GDP提出了一个新看法,认为这不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而仅仅只是一个选择题,主要是对汇率的选择

      讨论“中国GDP何时超美”没意义,这不是时间能决定的问题

    • 家园 接着闲聊,野狐禅陈平

      说陈平和温铁军是野狐禅,不是说他们水平不行,而是学术圈不认他俩,国内的经济学家的圈子尤甚。

      陈平在北大经济学院混过,格格不入,好象带得博士生怎么都毕不了业。林毅夫与张维迎争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的时候,陈平也在场,他要发言,主持人连话都不让他说。

      其实陈平有他的独门绝技,经济学家的不收他,他就自创一派,他那用复杂科学方法创造的《代谢增长论》听起来很是高大上,他用代谢增长论解释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跟温铁军颇有暗合,他尤其强调新中国的独立性和原始积累对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性。有一次在巴西,巴西高官问他说:你们总说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我们也改开呀,可是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总也做不到,为什么呀?

      陈平说: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真话了

      :我们是跟美国打出来的,他们打不赢,当然,我们想怎么做他管得了吗?

      当然,他对改开的肯定和欣赏经常也溢于言表,尤其是对朱鎔基当年处理银行坏账的手法青眼有加。但对整个经济学界甚是鄙视,恨不能说经济学的根子就是错的,又喜欢跟人辩论,估计中国的经济学家看到他头疼,他动不动就用复杂科学的数学模型证明那帮家伙全是错的,估计经济学家没几个听得懂的,想还嘴也下不了嘴,所以听众听他神侃有时很过瘾。

      我因为数学一向不好,所以不太敢看他的《代谢增长论》,当然,也是对用自然科学工具解释社会现象和历史也有些阴影,总觉得心里没底。

      • 家园 陈平这个家伙脑袋进水了

        说什么沿海地区发展工业;中西部养老,搞风景区;真把自己当贵族,中西部老百姓当奴隶。想他这种搞法,迟早被搞废,害死人,没一点战略眼光,国家发展最好分地区,有纵深进行布局,同时兼顾平衡。

        • 家园 事实上不可能

          工业以及更高级的产业,比如信息产业之类的,对地皮的需求不敏感,对交通便利人员聚集什么的非常敏感。沿海地区大城市,天然就有优势。中西部只能发展对地皮很敏感的产业,比如农业(要有一天食物能工业化生产那农业也多半搞不成了),能源矿产,旅游业什么的。

          • 家园 印度发展IT外包产业,是由于交通便利嘛?

            5G加新一代妈宝级宅男宅女,非要挤在东南大城市圈吗?

          • 家园 说这话的默认前提是美国科技永远比中国先进有代差

            所以沿海经济圈永远比内地发达。

            但这个默认前提维持不了多久的。

            • 家园 这和中美有什么关系?

              美国种玉米,在高度机械化(实际上后面还有各种高度xx化,光种子中国就还有几十年要赶,而这些都是沿海的各种高端产业支持)不需要什么人工的情况下,一英亩的收入不过几百美元。一个农场,上千个英亩,除去各种开支,也就十万美元那个等级的收入,够养几个人?

              同样的土地,如果是工业园区,养几万人就业不成问题,如果是北上广的金融区信息产业区大面积办公楼,几十万上百万人也可以装下。产出更是比农业高出几万甚至几亿倍。随着科技发展,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能把这些做起来,重要的是人,能干的人,而不是土地什么的。而能干的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去沿海的某一块小地方聚集起来,中国就是取代了美国,难道大家就会跑去甘肃搞下一个腾讯下一个阿里下一个华为吗?

          • 家园 工业对地皮也敏感

            以深圳广州为类,有多少企业因租金问题破产,有多少企业在生死挣扎,还有多少打工仔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就是你说的信息产业,建一个芯片厂,需要多少地,在沿海和内地代价一样吗,现代交通以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内地比沿海并不会落后多少,同时可以带动内地发展。

            “中西部只能发展对地皮很敏感的产业”,这是什么话,你们这种搞学术的,所谓国家智囊 ,不到下面仔细去体会,一张嘴,就想当然,中西部没有优势吗?中西部就不能发展工业,只能发展农业,中西部可不缺人才,也不缺地,缺的是国家发展战略支援,缺的政府的进取心,沿海因高房价,高地价,已经严重的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事业的没有几个搞得过房地产的。均衡发展才是蓄力,集聚效应,一旦遇到灾难或战争,风险太大,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危难。

            • 家园 市场争夺是你死我活的,也就山东傻,一轮轮被去工业化
            • 家园 中国的转移支付已经是叹为观止的了

              每年几万亿向内地输血。独山的400亿笑话,武汉疫情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再多钱,效果也不会好多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