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闲聊:前后三十年的互不否定和互相否定 -- 起于青萍之末

共:💬81 🌺557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认为文革是悲剧。

              整个过程是一部人民英雄主义的悲剧史诗。

              最高领导人初心不改,背叛了背叛初心的统治集团,做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自我革命。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家园 才是个序幕,谈不上悲剧喜剧

                当然如果你认为已经落幕,那说是悲剧也没错。个人认为,主席在自己谢幕之前,奋力为他期待的未来写了一部序曲的大纲。他期待八九点钟的太阳能作为作者完成整个作品,但实际上这些作者从技法到思想当时还没长成。虽然主席一力催熟,但作者不成熟就是不成熟,所以这部序曲的初稿充满混乱和矛盾。但是序曲明确了主题,如今主题的变奏已经响起,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虽然我们可能也看不到那个未来。

              • 家园 文革的悲剧在于八十年代,人民群众集体背叛毛

                毛的最后二十年,殚精竭虑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免于 “吃两遍苦,受两茬罪”,从哲学上讲,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毛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类似于传统演义的诸葛亮 “星落秋风五丈原”,这是悲剧性之一。

                荒诞在于人民群众不领这个情,“毛主席老糊涂了” 是七十年代中期往后很普遍的一个群众心理。公开场合不说,但是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于是毛去世,邓登高一呼 “包产到户”,应者如云。我父亲整个乡里都说包产到户好,你说这些农民都是反革命? 那也不是,我父亲还是党员干部呢。然而大家都是这个认识水平,大家对于大锅饭、人民公社真的是受够了。

                再往后,农民工进城,珠三角每年轧掉的几万个手指头,多少沦为 “发廊妹” 的打工女,这些难道不是求仁得仁? 从包产到户的狂欢,到三农问题的血泪,不过是二十年。农民反思了吗? 必须要说,完全没有,中国农民并没有要跟邓算账的意思,包产到户还是不可动摇的祖宗牌位。

                通宝推:my8883,
                • 家园 备战备荒二十多年,人民确实太累了

                  邓丽君小调一唱心就酥了

                  当年的年轻人亲个嘴都难,《大家电影》上看个老外亲嘴都被批了大半年。阿三的《大篷车》小辣椒都能成全国偶像。

                  俺也得承认,当年尽管自己还小,《三笑》一开演,偶像马上从原来的柯湘田春苗换成了秋香--赏花赏月赏秋香。

                • 家园 换个角度

                  从农业经济科学发展方向看,包产到户确实是一种倒退。

                  不过,从很多人的感性评价来看,包产到户解决了饿肚子问题。

                  这里可能有化肥产量的原因

                  但是,之前集体经济应该大体效益不佳,才成为众矢之的,被一夜推翻

                  南街村可能属凤毛麟角

                  农业集体经济比个体经济先进是实,因运行不佳被包产到户逆袭成功也属正常

                  所以解决方案应是如何搞好集体经济,而不是一棒子打死走回头路

                  看来和国企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嫌

                • 家园 孔子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有4种等级

                  最高等级,生而知之,靠直觉就能发现客观规律,学习实践之后更是如虎添翼,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就能预测事件的发展。

                  次高等级,学而知之,虽然直觉不老靠谱,但可以观察学习别人的经历来找到客观规律,然而难以靠自己的思维能力预测事件发展。

                  最常见的常人水平,困而学之,很难学习别人的经验,非得自己亲历过吃亏过,痛心疾首了才能自我反省,才能发现客观规律。预测能力?约等于零不提也罢。

                  最次水平,困而不学,这没啥可说,一辈子浑浑噩噩混吃等死。

                  主席是最高级的生而知之,普通群众是一般水平:困而学之,老百姓不受二茬罪不吃二遍苦,真无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对优势。大家生下来就是普通人没那牛逼的认知能力,天生就是受二茬罪吃二遍苦的命,如之奈何?

                  • 家园 毛主席反对你这观点

                    毛主席并不认为他自己是天才,“生而知之”,专门写文章告诉大家“人的正确思想哪里来”,晚年还反对称天才。

                    所以,你这篇是打着红旗反红旗。表面上推崇毛主席,实际上在反对他的重要思想。

                    通宝推:燕人,起于青萍之末,
              • 家园 文革是正剧,看看港台甚至韩日美这些还在旧思想旧文化的酱缸

                里挣扎却怎么也爬不出来的地区和国家就知道了。中国人民经文革一役,事实上已经完成了思想上的全新革命,所以也才有现在活跃的社会状态。

                流水才能不腐,活水才能真正养人。

                韩日美英香港台湾都是二战之后兴起的现代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是还不足一百年就已经走进死胡同,就是因为文化思想没有革新。

                • 家园 香港是喜剧

                  住着狗笼,还洋洋自得,以为自己祖上给洋人擦过鞋子,无论如何身份都比 “中国人” 尊贵。

                  这是典型的喜剧,剧名叫港灿,世界文艺史上的一大丰碑。

                  将来香港真·回归,港灿一定要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里保留起来。

                  • 家园 你们这帮叶公

                    真要想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别搞什么二次收回嘛,就把整个香港当动物园看,结果你们又不肯。

              • 家园 你的看法也对,人民革命如果不是所有,大多数都是悲剧。。。

                也是说得过去了,壮丽的事业都是一团火焰,一道闪电,留下些许温暖和光明的希望,但终要归于寂灭

            • 家园 那你可能需要对自己的认识方法和能力先进行否定了。
        • 家园 我明白了为什么习要托古改制以及马克思儒家化

          “否定文革”是我党的大坑。关键问题是老习家一起参与了对一共的否定。如果要推到二共把一共重新拾起来,那么当年动手埋葬一共的中共八老人人有份。如果习近平直接对邓家动手,邓家把当年的黑料一摆,老习家的政权合法性就完蛋了。

          怎么办?通过托古改制换一个法统。通过换法统,把否定文革的事情给淡化过去。历史上宇文泰建立北周就是玩的这套把戏。宇文泰改革本意还是继续北魏孝文帝的法统。但是当年灭北魏时,宇文泰和高欢分别在东西两个地方杀了北魏继承人。所以宇文泰的法统不能直接和北魏连起来。不过宇文泰非常聪明的把法统定为了古老的周朝,建立北周政权。以托古改制的方式,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按到的周朝的名下。北周继承西周王朝自然也就继承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至于宇文泰杀北魏孝武帝的事情就不重要了。

          如果上面推断是真的,那么这几年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论工作就能解释了。习上台后最奇怪的理论工作就是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就是通过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理论的相同点,把一共的制度实质按在儒家名下。当年光明日报特别撰文讨论此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烤面包大叔指出这马克思儒家化是习直接发起的。因为这个儒家化,一些不明事理的人投机取巧搞出各种啼笑皆非的事情,例如吉林省的平安经事件。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托古改制理论有没有进展?烤面包大叔在前几天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毛主席的理论已经概括成新传统主义。毛主席的很多政策在古代可以找到相似点。虽然毛本身很反儒家,但形式所迫也不得不披上儒家的皮肤。

          至于改革开放的定位,从习目前的政策看是认可其成绩,否定其理论。目前的理论工作以陈平教授最为出色。但是其理论还没有和古典儒家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关联起来。这通三统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即古代中华文明,前30年和后30年的法统联通工作还没有完成。

          一旦通三统工作完成,那么习的法统就改成了中华古文明复兴的领袖。也就是实现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将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习的地位将相当于周公。这个法统足够强大,以至于人们淡忘老习家在埋葬一共时的错事。

          另一方面理论工作完成后,习必然会兴起中华版的文艺复兴运动。通过中华文艺复兴凝聚人心,彻底扭转二共的错误方向开拓一个全新的时代。至于挟洋自重邓派,就能以反对中华文明的名义进行清剿。为了打击挟洋自重的邓派,理论工作的另一个方向就是否定西方文明。这就引出了另一个稀奇古怪的事情——何新的《希腊伪史考》。近代西方文明来源于文艺复兴,其源头是希腊文明。要否定西方文明就必须从源头上进行否定,这就是何新的工作否定希腊文明史。

          通宝推:岁月如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