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为何有人要“知法犯法”、“知谣传谣”呢 -- 贼不走空

共:💬99 🌺521 🌵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出口一是增加外汇,二是避免国内生产过剩三增加就业

                    欧昧等国之所以要补贴农业出口,原因在于本国农业生产过剩

                    同样的中国要补贴出口,也是因为相关产业产能过剩,否则中国人要穿几双鞋子,买几件衣服,大家都买了以后,那些过剩产能怎么办?

                    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而言,特别是八九十年代,外汇是极端短缺的。

                    因此出口很重要。

                    不能仅仅用赚不赚钱来衡量。

                    当年沿海的很多三来一补确实利润非常微薄,工人劳动条件恶劣,待遇差,但是在开放的初期,你处于产业链最底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也就是说那些打工男打工妹的艰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 家园 那时候一年卖石油就能卖60多亿

              该问的是, 卖资源收的钱, 都花哪去了

            • 家园 也可能没毛病的

              你这张表是每年剩下多少美元,不是花掉多少美元啊。完全可能是一面创汇一面买小汽车,最后抵消了。一年十万辆车,每辆两万美元,这就二十亿了吧,好像也没毛病。

      • 家园 无论是飞机汽车还是芯片半导体

        你们引用的相关人员的表述都是:当年颇有基础…看到曙光就要日出东方…若给机会加大投入发展…想必今天已飞龙在天。。。。

        不然他能怎么说?难道说本人/本公司/本行业是扶不起的阿斗,当年放弃我/我公司/我行业是正确的?

        我拥有的常识告诉我:任何一个有智商有情商的人都不会这么说,何况他还是一个公众人物,所以上面是政治正确的“标准答案”。当然他也没说错,勤劳智慧的人民,无论哪个领域,只要有机会有平台,发展的都不会也不应该比别人差。

        • 家园 当年总设计师一念之慈没全掐死留条活路的行业部门

          ,如航天核工业等部门,现在大都一飞冲天。那些被掐死的如半导体大飞机等,现在还在拼命追赶。

          • 家园 民用核工业才是引进技术的典范吧

            军用核工业不属于市场经济,不谈也罢。民用核工业完全是和加拿大,法国,美国和俄罗斯合作才起来的,到目前还基本上是窝里横,唯一成功出口的国家是巴基斯坦。就算在中国出资的情况下,在英国,匈牙利,罗马尼亚项目都有可能黄,阿根廷项目估计也悬,实力上也比俄罗斯落后不少。说中国的民用核工业一飞冲天肯定是过了。

          • 家园 航天没有国际竞争

            国内有充分订单。

            半导体就说电脑吧,靠国内的那种机器,那帮人鼓捣出的电脑你说傻大黑粗会到什么程度?

            到时候卖不出去是不是要国家一直补贴呢?

            • 家园 半导体不只用在电脑上。先进如美国的个人电脑也刚刚起步。那
              • 家园 半导体产业是全球通过市场纽带进行大竞争大协作的产物

                昧国这个国家其实也不行,他的产业不断空心化,在半导体设备,半导体零部件原材料等方面也有很多是依赖于其他国家的。

                例如昧国没有光刻机,半导体原材料很多都需要进口等等。

                用于其他领域的半导体诸如用于工业控制的,如果是军用方面,由于对成本要求不高,相信中国还不错,但是用于精密机床,汽车等等的半导体这些中国的相关机床产业,汽车产业也没有发展起来,在八九十年代也不具备发展的条件。

            • 家园 台湾南韩不也没有国内充分订单吗?

              搞光刻机的荷兰貌似也没什么国内市场吧?

              核工业也没有什么国内充分订单,并面临国外的竞争,国家稍微给了些米汤(秦山核电站),虽然艰难,不也活过来了,现在还活的很好。

              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这种高科技战略性的产业,即使是更不富裕的六七十年代,包括邓派诟病的文革时期,中国都一直坚持没有放弃。怎么改革开放了,有了国际市场了,为什么不能继续稍微补贴一下,让这个朝阳产业活下去?为什么一定要放弃这个产业,如同放弃一个养到十几岁,再养养就养成大人的儿子?除了黄x华说的与某人的个头有关的眼光问题,还有别的更加隐晦的原因吗?

              养儿防老,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都懂的这个道理,怎么改革开放了反倒不懂了?用一胎化的极端政策直接放弃抚养子女的责任。用没有充分国内市场为借口放弃甚至直接掐死如养到半大的儿子般的诸多产业。老实说我对此一直很困惑。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人家国内市场没有,但开拓国际市场经验丰富

                首先人家有充分外汇,买得起其他国家的机器。

                核电这个事不值得说,说起来现在搞核电的一大帮人要枪毙的不少,你想想方舟子都鼓吹核电是什么意思?

                核电和转基因一样,是本质上不安全的技术,国外都在退出,东芝因为核电已经赔了很多了,这个时候他们看到中国人迷信,就来推销核电技术给中国……

                当时的中国完全不具备发展商业化半导体产业的条件,和日韩台这种早已深度介入国际分工的经济体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你比较一下当年中国有多少外汇,日韩台有多少?

                人家有多少国际性大企业?

                中国大陆有多少?

          • 家园 这事也不能全怪老邓

            老邓只管掐,不管死不死。要是单位强,挺下来,日后就有一飞冲天的机会;挺不下来,或者像运十那样早死早超生,那当然就Over了。

            我十年前的评论帖子见链接。

            标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