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残酷的中考 -- 滚珠丝杠

共:💬169 🌺691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 家园 这可能与乡镇中学师资条件有关

                  能自己醒过神来,一是天赋,二是天命

                  • 家园 俺学校那师资

                    初一英语老师,高中毕业培训两个月的民办教师。

                    高一高二老师,地区(两年制)师专新毕业生。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直到高三上学期期中,全县统考。我考了480分,应届生第二名好像是360分,县一中第一620分。

                    高三拼命干了一年,目标是地区师专,吃上国库粮。报考的时候最高报了一所211,最终成绩够985。

                    • 家园 你们的师资过得去了

                      我的初中是一个跳板,山区的老师想调到平原的好学校很难一步到位,往往先从山区调到我们学校过渡两年再调到平原好学校。所以我们学校的老师大部分是来过渡的老师和代课老师,初一更加是高中毕业的代课老师占多数。最绝的是我的初一英语老师初中刚毕业,没考上好的高中,就一边给我们代课,一边下了课去我们学校初三旁听。后来她和我进了同一所县中学,高两届。有一次期末考试,高一和高三混在一起考,我们居然坐在一起考。她后来考上浙师大英语专科,又回到我们初中教书,我估计可以算她的第一个得意门生,后来英语六级考试弄了个优秀。

                      • 家园 还是您牛。这么差的师资上同济。我记得当时同济的地位,

                        比现在要高出不少来。

                        我有个大学同学的哥哥是他们县的高考状元,同济建筑学。最起码在这个专业,感觉是和清华差不多的存在。

      • 家园 国家投入教育不光是培养人才,也是带孩子

        12年免费教育,后进生就算天天考60-70分,国家都应该供着。如果国家今天没能力供,希望实现复兴以后能做到。

        • 家园 家长当然希望国家供的越多越好,最好供到孩子博士后

          但实际怎么回事,还是看情况。国家包办也未必就是好事。12年怎么来的也值得商榷。

          话说其他国家帮带孩子多少年?有几个发展中国家供12年的?有几个发达国家供12年的?

          我国不需要这么多博士,大部分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本科生貌似也不需要太多,扩招以后文凭的含金量一落千丈,前几年搞得扫大街都要本科文凭。

          • 家园 我身边成绩最好的女生

            一位读了清华的科学博士,全职在家带娃;

            一位读了上海财大,搞传销以后,现在全职在家炒股;

            还有不少985和211的女生硕士,工作是副业,全力鸡血娃。

            感觉浪费了不少教育投入,没有成为广大的廉价劳动力金字塔基供给,

            诛心一点说就是稳定输出的人肉干电池。

          • 家园 分享一下其他国家的政策

            先说中国,博士和博后都是有收入的学徒工,先不提了。

            实际上从读硕士开始就不怎么花钱了。

            众所周知中国的本科学费极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经在无形中补贴了从幼儿园开始到读完博士的全部教育过程。当然,这一补贴并没有惠及全部民众。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lz实质上谈的也是这个,需要注意的是,lz的家庭条件以及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已经不算差了,即使如此有可能连高中都无法入学,我不知道应该作何感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不发表看法了。

            发达国家里面,美国是个奇葩,大学和幼儿园学费奇贵,但是小学到高中是全包的。

            很多欧洲福利国家都是从幼儿园一直补贴到高等教育的,甚至还从出生开始发奶粉钱发到18岁,当然,没有任何国家能让全体青少年完成高等教育,但是很多都接近做到了想读就能读。这种国家很多青少年是自愿就读于职高的。

            • 家园 美国除了包小学到高中,还包一年学前班,

              5周岁开始,俗称K-to-12,共13年。

              美国大学和幼儿园确实贵,大学可以选择不上,幼儿园没选择,除非自己带,低收入家庭有不同程度政府补助直至全免,但对所谓中产家庭是一笔大开销,孩子医疗保险奶粉钱都没有,零福利。

              周末加州一个朋友传来个花絮,女儿上幼儿园的4岁班,现在5岁多,从疫情居家开始等于告别这个幼儿园,今年9月将上小学,上什么学校早决定好了,等于可以提前退学,能省下3个月的学费,华人教会幼儿园,$950/月,很便宜了,不好意思退学,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幼儿园也搞线上教学,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盯在电脑前,老师教得很认真,孩子学得很开心,家长有点压力,自己线上办公,还要照顾孩子和电脑,有点手忙脚乱,再顶两周完成任务。

              孕妇分娩的医疗保险也有个花絮。孕妇的保险只是一份,婴儿剪了脐带那一刻开始母婴是两个人,婴儿从磅体重开始收费,医院呆两天,出院两份账单,婴儿那份先欠着,等出生证寄来,有了名字和身份,交钱买一份保险,保险公司再付那份婴儿账单。也许那是一家比较僵化的保险公司。

              是的。成年以后,理论上成年人自立了,高等教育如何自己选择,但18岁之前,人还没自立,国家应该包起来,尽量一视同仁,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而不是越走越远,越搞越复杂。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美国那是国家包起来?是地产税包起来吧

                美国义务教育国家基本不出钱,全靠地产税养着,全国一万多个经济独立的学区,农村学区小,有的城市学区超级大,比如芝加哥学区几十万学生,但总体来说,一个学区大约有小几万个学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街道/乡这个层次。

                堆钱堆不出好学校,但没有钱肯定办不成好学校。房价高,地产税就高,学区就越好,房价就会更高,所以非常容易引起两极分化。有点好处是在好学区租房也能上好学校,但在好学区地产税高房租也高,等于变相交了地产税,所以地产税是逃不掉的。地产税有的地方一年一两千美元,有的地方一年一两万美元,差别很大,但这就相当于义务教育的学费。

                有的人孩子散养无所谓,烂学区房价便宜地产税还低。有的人精明,孩子上学才搬到好学区,孩子高中毕业就搬回烂学区。还有的人更精明,好学区房产增值快,没孩子上学也得在好学区弄套房自住或者出租。但这些都是有钱人的烦恼。

                穷人除去极少部分比较幸运的可以受照顾,就在烂学区里上学呗,顺便给免费午餐当福利。当然对于高收入人群,身边都是好学区,完全可以视而不见。。。

                通宝推:ton,jhjdylj,心有戚戚,
                • 家园 国家,税收,地产税

                  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支出,如果不是个人负担,那末就是国家(state)/政府(government)负担。对个人而言,国家和政府在此是同样的角色。当然我们知道这是政府里面财政部们那群人的操作。

                  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对社会各界各行业各人的税收。

                  地产税是税收的一种。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女男爵关于国家/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有一段名言

                  “The state has no source of money, other than the money people earn themselves. If the state wishes to spend more it can only do so by borrowing your savings, or by taxing you more. And it’s no good thinking that someone else will pay. That someone else is you."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public money. There is only taxpayers’ money.”

                  她的话简而言之只有一句:国家/政府的钱来自每个人的口袋。

                  这话对于资本主义体制是适用的。对中国社会的混合体制经济并不适用。

                • 家园 跟钱哪来没关系

                  要不你说“国家的钱”都是来自人民,人民自己包自己义务教育,那就更扯了,比如楼主所在地的人民也有为国家作贡献,不是房产税就是别的形式。

                  相对来说,地区差异可以理解,比如楼主所在地也没要求教育质量与北上广深看齐。问题是北上广深也只有一半能上高中。不清楚职高收不收费,光是这形式就够蛋疼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