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国总统没有废物 -- sbh

共:💬58 🌺634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美国的精英政治是非常讲规矩的

          这个规矩是内部的规矩。就如同你讲的新教文明的规矩。不代表他们在外交上会心慈手软。但特朗普不是按这个规矩做事。

          我想你的想法代表了一大批人的看法。有其合理性。也是我初期的一种认识。

          但我对特朗普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

          为什么很多人会对特朗普抱有很高希望?分析特朗普性格,其实他是狂人性格。

          比如希特勒,拿破仑,亚历山大,都是这种类型。

          (1)不相信客观规律,只相信直觉。

          (2)走一步是一步,步步为营,有机会立刻出手。有便宜不占是傻逼。

          (3)对现有秩序完全无视,自己也不关心新秩序的建立,认为力量等于秩序。

          (4)贪得无厌,没有目标上限,绝对不会见好就收。是一种赌徒心态。

          亚历山大死得早,没有等到他失败的那天。拿破仑和希特勒就不是那么幸运了。心理学家对类人的分析是极端狂妄。是一种心理变态。

          普通人喜欢这种强人。对强人有心理上的崇拜。这是人的天性。但可惜在现实中,让这些人带领一个国家,对国家不是什么好事。国家其实是他们用来赌博的筹码。即使赢了,他们会继续赌下去,不会收手,所以,最后一定完蛋。

          从历史角度看这些人会在关键时刻推动历史。代价是所在国的国运。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他们是那种在赌场用房子赌钱的人。对中国来说,特朗普和美国就是拿破仑领导下的法国,失败是必然的。中国相反,中国是1800年的英国,依靠持久战不断侵蚀法国国力。

          基辛格研究的重点就是维也纳体系。核心就是英国利用联盟逐步瓦解法国。特朗普四处出击,到处得罪人,简直是按剧本在走。

          伟大的政治家,是那种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手的人。而不是赌徒。

          通宝推:田昭明,心有戚戚,
          • 家园 是落袋为安的人,不是不输光不离场的家伙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属于一直赌下去,要么输光,要么赢光,直到栽在俄罗斯。

            说白了,他认为钱不是他的,他要的是酷,爽,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 家园 金融与投资专家们并没有看衰美国

      目前看美国科技实力强于中国,从特斯拉、亚马逊股票上可以看出来。

      我觉得美国会紧抓科技这条主线。

      个人觉得中国与美国哪个是世界性大国并不重要。大国一般不会亡于战争,只会崩于内患。

      做好自身改革与发展、团结与稳定,其实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国。

      • 家园 金融投资家没办法看衰美国

        因为中国不向他们开放金融市场。或者说,吸血鬼认为这个僵尸的学还没榨干。

        美国只会亡于内崩。我们还是希望这种事不要发生。

        我个人对美国振兴科技不报太大希望。钱从哪里赖?经费都被特朗普砍个精光。留学生都赶跑了。访学都不发签证了。难道让伊万卡搞科研?

        通宝推:朴石,
        • 家园 这点上已经不是趋势了,差不多是明牌

          科技的基础是什么?

          一是平台二是人才。

          平台在哪?

          一是产业平台,二是科研平台。

          产业平台方面,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老美资本第一的华尔街模式很早就暴露了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但发展至今不但解决不了,反而持续恶化。而国内产业体系与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壮大,这得益于整体考虑上非资本唯一拉动的体制原因。。这条的优势,除非老美体制发生质变,不然趋势不会改变。而科研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远离了产业链条的科研慢慢就远离了主流,产业平台重心早就偏向国内了。

          二是科研平台,这种是指由国家层面投资的非营利为目地的纯粹科研平台建设,伴随着近年来国内这方面平台的投入加大,这方面也由以前的跟随变成了超越和领先。自己所在领域而言,平台指标方面超越的趋势可是说已经是定势了。

          人才呐?

          老美自己的科研体系中,理工类是严重依赖长期捏尖全球人才的。而它自己本身的中小学体制并不怎么样,加上收入与社会地位原因,工程师和物理化学类理工人才很依赖国外,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未来至少中国这边,以前那种捏尖方式会得不偿失。

          而国内的人才体制,是自然长大的,主体是自己本土培养成长起来的。以后除了国内人才培养的主体机制,伴随着平台环境越来越完善和领先,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国际合作机会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会吸引国外优秀人才的加入。。我这里就这个趋势,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原因很简单,因为你这里的平台能提供别的地方提供不了的实验条件,那自然就来交流的人员多了。。科研平台如此,企业的市场平台更是如此,华为本身就是人才吸收与科研国际合作的典型。

          这次老美在疫情面前应对失措,对其科研体系与人才走向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今明两年里,在伴随5G建设的相关领域内,很可能就会被国内拉开发展的距离。

          个人看来,今年就是质变之年,过了今年,就是翻过山头了。趋势也就变成定势了。今明两年,实在是国内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大好机会,不有意培养一下环境就太可惜了。

          通宝推:独立寒秋HK,心有戚戚,
          • 家园 但是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还掌握在人家手里

            国内的科研上升路子(高校),一看外国名牌高校文凭,二看外国顶级期刊,这些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我们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就不可避免地要向外国标准靠拢。

            这个趋势近期内很难改变,甚至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赞同的。国内利益盘根错节,山头林立,拉帮结派,反而不如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将来很可能出现中国在具体项目上领先(可控核聚变、载人航天、高超音速),而论文权威性还是不如欧美的情况。也就是说,青年学生继续以出国留学为荣,以外国期刊为荣,国内人才功勋卓著但是苦哈哈。贵州天眼项目招物理学博士,年薪十万人民币,比我在国外刷盘子还不如。

          • 家园 中国很多战略高瞻远瞩

            西西河很多常委。指点江山,其实很多情况下,比中央的战略要延迟大约十年左右。

            比如,十年前,汪洋腾笼换鸟,很多网友骂汪洋。其实汪洋完全正确,高产业升级,扶持出了像华为大疆一批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没有这一批尖端企业,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博弈会困难的多。

            李英语整天讲开放,讲吸引人才。很多人又来笑话他。其实李英语这个人,即使实操能力不强,但他看到的大方向绝对正确。中美之争的关键,其实就是创新+人才。

            很多东北下岗工人或者相关的网友,因为个人经历了不幸,全盘否定朱镕基李英语的改革。他们不懂,国家间竞争,或者社会制度竞争,落实到最后,还是看实力。

            你的体制再人性化,再公平正义,生产力搞不上去,竞争力搞不上去,最后一定完蛋。不开放,不参与竞争,迟早是一个死。用谎言麻痹自己,把责任都推到李英语头上,自己不敢参与竞争,中国永远都不能翻身。

            马克思主义说一千道一万,是因为社会主义代表了最先进生产力。生产力搞不上去,整天一把鼻涕一把泪得哭,是很荒谬得。

            中国最近开放绿卡也好,吸引港台再大陆落户也好,其实都是延揽人才的试点。

            有了人才,敢于创新,中国就一定会崛起。

            美国走的是这条路

            英国走的是这条路

            秦帝国走的是这条路

            唐帝国走的也是这条路

            论坛当中我相当敬佩一位叫做潜望镜得网友,虽然我不赞同他得很多看法。

            但他是为数极个别再特朗普当选指出就指出特朗普当选对中国极为有利得一个人。

            我一开始的预测,是中国需要五年左右再西太平洋和美国产生战略均势。

            现在看来我都太保守了。特朗普的所作所为,至少把美国崩溃提前十年。

            通宝推:fuxd2002,朴石,
    • 家园 就凭他那毫无作为、整天甩锅的情况看,就是废物一个
    • 家园 说说美国科技中心地位的衰落吧

      我认为要比预想的快得多。美国的科技力量在大学,研究所,大公司等等,干活的印度人、中国人很多。本身基础教育一般,需要持续不断的吸收世界各地的人才,流程是读美国的本科硕士博士,然后留在美国做贡献。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疫情失控了,病毒会长期在人群中流传,而且大概率像流感一样变异,多次重复季节性患病。就算有疫苗了,以美国人对疫苗的反感程度,也有部分人不打,所以疫情结束不了。这样的话,生命安全无法保证,很多人会逃回母国,最有价值被人接收的就是科研技术人员。新的学生也不敢来留学,家里父母也不同意其冒生命危险,会大幅减少对各国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现在疫情的危害性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就拿现在来说,中国的留学生都在逃离,困难是买不到票。后面不管是撤侨,自回,还是学期结束,回国后的学生经过隔离后,是否还有勇气和航班,下个学期继续回美读书,当然可能可以上网课。毕业后,会在美工作吗?概率很低了吧。现在的中国顶尖高中生,肯定把第一目标从藤校改成清北,去美国一是危险,二是政策变化不可把握,到时可能连航班都没有,学生是耽误不起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冒不起险。

      科研和经济是紧密连接的,经济受损太大,很多大公司也会倒闭,大学和研究所的科研经费也会削减,其优秀员工必然要回国发展。其影响不会小于二战时战争发生在本土国家对人才的影响,安全得不到保证,大批人员必然逃离。

      现在大家都以为疫情几个月会过去,像SARS一样,但实际上新冠已经无法消灭,只能说刚刚开始。已经看不见短期结束的希望,希望真的破灭后,人们才会接受现实,认真思考疫情下的自己何去何从,如何生活,如何保命,理想还在不在,骄傲和面子是否放得下。今年秋天吧,疫情再度爆发时,会第一波真正击破很多人的心理防线,才会扔下工作、房产、福利,迅速下定决心逃离。等痊愈者再次感染被证实后,意味着流感化,会第二波击破心理防线,更大范围的逃离。

      如果秩序失控,排华开始,华人和亚裔也会大规模逃离,那时应该有亚洲各国的大规模撤侨。

      简单说,像二战中战火蔓延的国家一样,生命朝不保夕,谈其他的都没用,经济科技文化都是扯淡,都要等到战后再谈,现在要活下来和结束战争。这也是美国的愚蠢之处,远远低估了疫情的可怕,漠视了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川普可能不怕死,但其他人怕。他可以做鸵鸟发疯,其他人不会陪他死,会用脚投票。二战中,精英会逃到安全的美国,现在,只能逃到安全的中国。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特斯拉,现在中国工厂运转很好,美国停工了,复工也不会太正常,什么时候受不了把研发中心也迁到中国,就是标志,表明大公司要放弃美国了,趋势确立了。

      通宝推:须弥一芥,jhjdylj,朴石,心有戚戚,
      • 家园 别忘了在美的华人二代

        我认识的在美科技行业的华人,他们依然认为美国的科研实力强过中国,回国不是首选,至少在目前来看。而这些华人的二代大多非常优秀,受父母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孩子还是会选择科技行业。除非美国出现大规模排华,他们是不会选择回国的。

        • 家园 不能那么绝对,年轻人思想很好转变的

          本来三观就没有确立,只要父母转变了,就能转变他。留学生可以头铁,他父母不会,就这么一个孩子,培养这么多年,晚上会整夜睡不着的,哭也要把他哭回来,现在的问题是没机票。

          等排华开始了或骚乱开始了,再爱美国的人也得先逃命再说,理想破灭很容易的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