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新冠病毒到身边(二) -- 夜如何其

共:💬1138 🌺6871 🌵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第188章

      本地已经宣布,新冠集中检验中心马上关闭。

      中心不但做检测,同时提供疫苗注射。

      这意味着官方的判断,新冠疫情即将结束。

      回头评价一下我们本地的抗疫,一句话可以形容,60分万岁。

      反应及时,动作迟缓,但做的很有条理。

      像个脑子好,慢性子的人。

      大家也都能接受认可。

      这个和国内分裂的极端表现方式不太一样。

      国外对中国的旅行检测,延长两周多。

      估计世卫下次开会,会不会宣布世界大流行结束,可以观望一下。

      当然阴影也在,主要是日本前例不好。其次是中国感染下降幅度过快,被大浪吃下去的次浪会不会又显现出来,有点疑问。但大趋势不变。

      哈佛博士回国,成了新冠预测者。

      朋友讨论一下,大致理解结论。

      小伙子是真能干,水平够高。

      小同志是搞新药开发,四个抗体药物,失败了三,利用自己预测,确认一个管用,不会失效。当然新药开发就是这样,按他的推测,最后一个,迟早也得失效。

      不过小同志水平真高。

      现在来看,新冠这个东西,看起来有点诡异了。

      它利用的是ACE2受体。

      不用人干扰,现在其他冠状病毒也可以自发进化成这样的路子。

      野味市场还是不能开,不然估计下回,还是得在南方某人口密集大城市,再出第三回幺蛾子。

      冠状病毒除了对老人的攻击,也可能会损伤年轻男子的生育能力,某些类别的癌症发病率可能会上升。

      癌症发病需要时间验证。

      年轻男子的生育能力影响,如果有,可能在非洲能表现出来。这可以通过检验新生儿出生数来确认与否。

      总起来说,新冠或许可以过去了,但过去的时代,是真的也过去了。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桥上,
    • 家园 第187章

      疫情依旧,温和地进行。阳性检出率,下滑后,锯齿形地停滞。

      疫情三年,先放水,在拉利率。

      昨天加拿大央行最后一次加息,宣布如果通胀不恶化,就此为止。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反应速度都是慢的,不过加国却一般都提前反应一点,至于是不是美国的探路卒,也见仁见智。

      西方的中央银行可以跨国任职,管过两个国家的人不止一人。

      不管咋说,利息如此高,很多人受不了。

      通胀也高,钱不够花了。

      现在商店偷东西的很多。你如果只看中文报纸,会觉得种族歧视,义愤填膺。

      其实大商店被偷的更狠。

      特别是自助扫码后,更容易偷。

      就是好市多,自助的收据和人工不同,一边重点检查,出门检查的就是看到你的数量不符,多了少了都提醒一声,不理会,他也默默勾画放行。

      说句良心话,只要偷窃率不太高,这个做法非常大度------让人温暖。(白左劲头上来了)

      小店利薄,反应就大点。

      自动扫码,在疫情期间,拓展极快。到了二手店都上的地步。

      收银员的雇佣数量减少,不知道现在小高中生的打工是否受到影响。

      我儿子在实习之前,当收银员,高中生就很少了。都是他们的大学生和中老年人了。不过他打工的地方,比较偏,不太有共性。

      疫情期间,在家办公到现在没有结束,甚至成为常态的,很多。

      我家儿子实习需要在职培训,三天上班,两天在线。不过这样也好,大学有些课程还是有在线网课,他实习期间,居然还有空选了门课。

      疫情如此,这似乎成了我的一个日记随感,胡说八道,不成系列了。

      通宝推:漂漂2号,桥上,菜根谭,
      • 家园 国内疫情也要进入平台期了,不会消失的

        国内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后,很多人期待着疫情从此消失

        可惜不是,疫情发展进入新常态,进入平台期了,未来每日新增大概是12月20日高峰期的2-5%左右,这种传播是持续的,不会中断。然后每4-6个月会出现个震荡降低的小高峰。

        一直会有人生病,和加拿大疫情发展差不多要耦合了。

        点看全图

    • 家园 第186章

      过年这几天,天气不太好。

      我们这里情况,是稍微坏了一点,似有似无。

      感觉就是一种常态了。

      我这个年过得不好,收到了信。

      预示着我的专业工作生涯,基本结束。

      这是必然的,我们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全都是老头子们在主导。

      想看看年轻人在干什么?

      似乎也看不到,没钱没前途,没人再愿意干了,世界变了。

      和时髦人聊,说现在都是“提前感受”,“感受低价”,那些大公司长期投入无数经利的项目,说砍全都砍了。

      我震惊了一会,不过很快苦笑,我自己也干过管理,知道这两句话是啥意思,也知道背后的逻辑。

      这都与我无关,到站了,就下车吧。

      这么多年,工作不累,心很累。

      遇到过来探亲的,聊聊疫情。

      面对面交谈,还是感触深一点。说小样本感觉,国内80%,不太可能再有新浪了。

      国外却有人认为,会有一波快速拉升降落的次浪。

      大概实际情况,会介于中间吧。

      然后他问感染后,还需不需要打疫苗。

      告诉他,好了一周后才能打,如果假期够长,可以问一下,能不能打两针。

      顺便请教他,国内某些行业的就业环境情况。

      很直白,说国内和国外,有一部分相同,有一部分完全是不同的逻辑。

      也很客气地给出意见,年轻人要想靠技术拿高薪,就不要回国了。

      谈论了一些形势,加拿大的形势可真差,钱发的太多了。

      国内也不好办,别说小地方了,就是上海郊区财政都有困难了。

      真是没啥好消息。

      通宝推:方恨少,本嘉明,漂漂2号,西安笨老虎,陈王奋起,桥上,唐家山,七天,四方城,菜根谭,
      • 家园 恭喜老王

        开始享受退休生活。

        • 家园 那谢谢啦。

          准备的时间很长。

          发生了,倒也不太难受,还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

          退休是不太可能了,真的是没钱。

          • 家园 听这好像是进入领导岗位了么
            通宝推:夜如何其,
          • 家园 前两天和一个60后聊天,他向我推荐一个叫凯文一家

            的YouTube频道。

            80后新移民,登陆后用一辆厢式货车改造了一辆房车,花了3、4个月时间环美加游(夜晚停在公共停车场,办了健身卡、到健身中心洗澡)。环游完成后先定居Halifax,后来搬到多伦多,最后定居卡尔加里。然后又开始开着房车深耕美加西部,包括阿拉斯加和北极。

            朋友喜欢之余,接着感慨:年级轻轻哪来那么多钱。

            我说,他们肯定不会太有钱,因为他这属于穷游。但是他们肯定有点钱,否则也不经这么折腾。估计就是国内二线城市两套房,拿到移民纸之后把房子卖了,现在花的就是以前的积蓄。

            你们这些人的问题,还是不舍得把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吃光花净,然后靠政府。

            老王也是60后吧。

    • 家园 第185章

      最近,我发现夕河友和白菜都不发言了,不禁感到有点孤独。

      继续汇报,不太确定,我们这里是不是又有人去世了。

      XBB开始增加,也都不确定会不会,出现新一波。

      医院也比较躺平,被采访,也只是强调了一下院内个人防护,ICU还是比较够的。

      过去一些数据也开始公布,有些地方比如大城市,可能是O记前死人比较多,有些小地方,反而是O记死的占比高。

      现在的情况是,说啥都有道理。大象无形。

      国内公布死人6万。

      然后算开了口子,推迟一两天,国外转告完,母猪上树了。

      给了两个数据,不确定是否为同一国内来源。

      第一个数据是6万只占7%,实际死亡90万。

      第二个数据是39万,下限8万,上限95万。

      目前来看,有可能突破过去所有的预测,包括国外的预测。

      现在已经见到熟人的亲属过来探亲度假的了。

      同时有传言,二月底或三月初,再次收紧。

      这个从逻辑上,让人有点迷惑,到底是谁怕谁传染谁?

      通宝推:桥上,菜根谭,
      • 家园 基本上就是和美国看到的一样

        最近以来我知道的家中的远亲中的远亲走了三个了。

        一个是弟媳的姥爷,101岁,老干部;

        一个是老婆家的某个姑姑,肾衰,透析了快3年多了,说实话已经不行了;

        一个是80几岁的某农村亲戚,据说也有糖尿病。

        说实话,你要把他们算成新冠死亡,没毛病。都是确诊了的。而且新冠也可以说是直接死因。你如果说不算,我个人而言也没什么问题。 都是前前后后的事。 你弄一个很大的数字出来把普通人吓个半死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 家园 谁也吓不着,冬季本来就是

          死亡高峰,还是得看超额死亡。

          要说非疫情死亡为主,其实也是在说清零三年,没啥意义了。

          早知如此,干嘛不早放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