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也说说军队文工团的作用 -- 网海

共:💬61 🌺2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只能说,你的富裕限制了你的想象

            工业社会以前,哪个村哪个县的大户人家请戏班子的来自家搭台子唱戏,都是轰动全乡,乡亲父老无不抛下手里的活计去听戏,对,只有听,看不到。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周围的树上都趴满了人,平常人等根本看不到,只能老远听咿咿呀呀的唱腔,根本听不懂不说,还不一定能听清楚。

            可是因为农户庄户们平时根本没有任何稍高级点儿的娱乐活动,偶尔能听一场根本听不懂的戏,也一样兴高采烈。

            文工团的慰问演出最大的意义在于,他们能钻偏僻山沟,爬皑皑雪山,去千里外海岛,给一文不名的普通战士们献唱。电影院能开在山沟?商业明星能坐车颠簸半个月爬皑皑雪山?

            文工团能为最遥远的边疆最普通的战士服务。其他任何商业行为,要为这些遥远又被遗忘的战士提供高级娱乐服务和精神鼓舞,那只能是天价。相比来说,文工团可便宜多了

              • 家园 费用我主贴都给你算了账

                这个我帮你算算,按照你的思路

                边远地区1000场演出,你看看需要多少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吧,40人一场需要10天时间,去三天回来三天,准备一天,演出一天,收拾一天,其他一天,主要是在路上。一人一天折合1000元人民币(这最低价),40万,路费的话,一人5000,一场20万。等于一场演出最低价60万。

                1000场需要6亿,这个是最低价的。

                这个基本是县市歌舞团级别的,上过电视的明星,另外一人加2万,一首歌。耽误明星人家时间的,不能参加其他演出费,还要给误工费。

                另外韩红在军队的时候一年工资不到20万,你要是请韩红来,一场20万-200万。20万是一首歌。

                这都是外请的,无法以战友情互动的。无法提高凝聚力,全靠募捐和慈善,岂不是还要战士感谢这些人,战士成了叫花子了,怎么提高荣誉感和自豪感。

                • 家园 为什么要高价请韩红来?如果真需要临时征召一下就完事了。

                  她能要高价吗?高价就不找她。

                  我依然认为,一线战士不需要看见明星,当然偶尔看看也可以,关键在于培养什么样的军营文化。你要倡导一种崇拜明星的军营文化,就可以对战士宣扬“××明星来慰劳你们了”,培养战士们受宠若惊仰视明星的风气。

                  当年刚解放时,解放军文工团内的演员基本上是自己培养的战士明星,比如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的李长华(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饰演班长马宝玉,电影《碧海丹心》中饰演连长),总政话剧团倒是引进了来自国统区的电影明星蓝马(看过他在1947~48年主演的《太太万岁》,他参加我军后主演过电影《万水千山》里的教导员李有国),给他的待遇不过就是给了个少校军衔,当时军内感觉对他是非常抬举了,对外宣传也没强调什么明星身份。

                  看看我军战士最欢迎什么样的演员、什么样的节目:《英雄儿女》中王芳和文工团干部战士到前沿炊事班,男同志把炊事员替换下来,替他做饭。王芳和其他演员表演的是自编的《歌颂炊事员》:

                  革命战士志气高,保家卫国逞英豪;中华儿女多英雄,打的那美国佬鬼哭狼嚎。美国鬼子吓破了胆,碰上了两个炊事员,他也乖乖的把枪缴;要问那炊事员的名和姓,他就是咱们的老李和老赵.....

                  这样的平实无华有针对性的节目,韩红这样的明星是不会表演的,只有整天与战士们生活在一起的战士演员才会演出。让韩红唱一曲《天路》,怕是不会让老李和老赵这样感动。

                  • 家园 首先不能征召,那就是强买强卖,成了国民党了

                    有征召这个想法就无话可谈了。

                    1. 关于明星,刚解放明星都是旧艺人的多,无法用,类似马连良抽鸦片扎吗啡,怎么用?解放后也不讲明星,都平等的,没有明星。明星是80年代之后才开始的。我举的董文华例子,就是一个好的演员能够给军队的士气带来多大的影响,能够发挥多么大的作用。韩红效果好就用韩红,宋祖英效果好就用宋祖英。

                    2. 电影是电影,看看文工团的实际描写吧。

                    文工团老兵回忆录

                    替换1987年的一个晚上,尹建平的分队为47军的一个特工连表演。第二天一早,这个特工连就要上山拔掉敌人的据点。演出在军部食堂举行,观看演出的特工连的战士全体穿好了军装,带着武器,胸前别着特工连的符号。特工连士兵们多是十八九岁,岁数大一点也就二十出头,他们中的一些人刚刚入伍,参加了为期仅3个月的“战前加强训练”,一些新兵连卧倒还没熟练。

                    那晚,尹建平也跳了《十五的月亮》。郁钧剑演唱了《血染的风采》。演出完,特工连士兵们很激动,还拿出自己的日记给演出人员看。“看完今天的演出,明天上战场,死而无憾。”一个战士这样在日记上写着。另一个战士拿出日记本,让尹建平给他签字。还有一个战士说,“尹老师,我明天上去就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了。我拿一张我的照片给你,你留着,回头你还能记得有过我这么一个人。”结果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照片。

                    第二天,特工连加入战斗,数十个士兵在高地阵亡。

                    • 家园 征召不是抓壮丁

                      是让每个人履行国家义务。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到处挂着宣传画《你参加红军了吗》,画面上一个持枪的红军战士手指着画外发出这样这质问。这能与国民党抓壮丁相提并论吗?征召某个明星你明星可以拒绝参加,但你的明星形象会受到损坏,明星还真得认真考虑一下。

                      至于你举的例子,我说了我不反对有明星参与劳军,但军队用不着花大价钱到处挖地方明星参军。另一方面,战士们战前对这些明星说的话,未必不会对王芳这样的战士演员说。事实上,我军历来有战前让文工团员和各界模范代表给突击队敬壮行酒的传统(参见电影《打击侵略者》和《英雄儿女》),朝鲜老乡、祖国人民的代表(例如王成的老父亲、朝鲜老乡金大爷)都一样让战士们热血沸腾:祖国人民在看着我们,把这面英雄的旗帜插到敌人的阵地上.......用不着一定要郁钧剑或者韩红,他们能到阵地上几次啊?而王芳们则随时和战士在一起。

                      • 家园 你的打法是改开以前的打法

                        个个团级单位都有文工团。这个80年代军改早就改掉了,无法回复。

                        80年代军改后少而精的打法就是聚集明星或者高水平演员,高水平演出。是很现实的做法。现在用韩红就是征召,韩红不在军队里年收入最少200万,在军队里一年20万,只不过给个空军文工团团长的职位,军队里主要是政委说了算,而且韩红也在文工团没根基,没什么权限,每年还要演100多场。这个征召是韩红自愿的基础上。

                        妈了巴子是免票 后脑勺子是护照,这句话是说军阀张作霖的部队看演出不给钱的事情,后来北京艺人也遇到了,国民党伤病说自己抗战八年,为国受伤,不需要买票的事情。都被这些艺人编排成段子。所以我劝你,还是不要粘这个茬,苏联也好,日本德国也好,上世纪40年是国家主义泛滥的时刻,美国的名言就是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日本对质疑国家的人也称他们为非国民,德国就不用说了直接送集中营了,你怎么还想恢复这些吗?

                • 家园 你停留在过去

                  我有同学在军队基层。现在年轻兵对这些根本不感冒。你真请韩红来,签名合影可能愿意(唯一理由是韩红是个名人)。老老实实坐礼堂里听几个小时歌,没有连排长逼着,他们宁可去打王者荣耀。现在文艺作品异常丰富,异常易得,这种大妈下乡式表演对青年人根本没有吸引力。大家喜欢的是杨超越,鞠晴玮。但你真把这些人拉进军队养起来,过三五年孩子们口味又变了。就好比我们小时候,过年盼着吃饺子;现在的年轻人,过年吃饺子是为了给爹妈面子。

                  • 家园 你说的对,确实是变化很大

                    城市驻军已经不需要慰问了。而且部队开放智能手机了,能看很多东西了。

                    文工团就让他们走进历史吧。

            • 家园 他们的意思是

              军队就像宅男一样一人一台手机打游戏看视频,一天就过去了,要啥自行车。看演出看文工团,那得花钱,给战士花钱,能少一分是一分,算计的可扣了。省下的钱来阅兵,一次几十亿天安门走正步才叫把钱花对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