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观中国通史小记 -- 大山猫

共:💬87 🌺34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教育系统,既不掌握军队暴力,也没什么钱

                  看起来是很普通的一个系统,英雄豪杰不会在意。儒家占据了这个不起眼的系统,时间一长,却变成了“胜利者”。毛主席说“百代都行秦政法”,“孔学名高实秕糠”,事实上,中国政府层面搞的都是法家,继承的都是秦的政治结构。名义上的荣誉却被“孔学”占据了。

                  香港也是,回收后,最大的后门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教育”,忽视20多年就能酿成大祸。

                  • 家园 干部决定一切

                    儒家各级院校成体系成批量的培养国家储备干部不是白花力气。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君主都不能完全无视这个团体的力量。就像欧洲的基督教一样,罗马帝国时期不断的打击都没有让教会彻底解体,终于熬到了官方宗教的地位。

      • 家园 姬姓很多,姜姓是近亲

        扩张得很凶,北边到北京(召公,姬),东边到山东(齐,姜,鲁,姬),南边到湖北(姬)。要知道周其实就是陕西那一点地方进军河南,这一下扩张了多少倍。

          • 家园 不一样的

            秦汉时期和西周初期的偏远地区开发程度完全不同,郦食其提出的不过是对旧贵族既有地盘的认可,有他们母国现成的制度模板,而西周诸侯国受封后必须对当地居民进行同化教育和武力征服,让他们带去的少量商周移民和当地土著融为一体,需要因地制宜的调整提出政策,这是一个时间很长的开荒过程,姜太公和伯禽的上任区别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後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後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家园 前些日子突然想到的,朱元璋定八股文是对的。

      从统治角度看这并不是愚民,而的确是令朝廷发布的各项旨意诏书刑律不被地方曲解,可以上下一心行事。

      所以看明朝大臣朝争,主要出现在阻挡或直接反对朝廷旨意颁发上,而不是下发后故意曲解乱政对抗朝廷。

      一个朝代灭亡都是有很多原因的。但个人不认为明代定八股是原因之一,相反是值得吸取的经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可以学习理科有多种人生选择已开民智的前提之下,吏选更需注重知识解释的统一性。

      • 家园 考八股和废八股各有各的原因

        李子暘写了个《取消自主招生的政治逻辑——科举为什么只考四书五经?》

        科举考试限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这长期被人批评,其实,这是很高明的考试制度,符合科举的原则和目标。并且,这种原则和目标,今天同样有效。这正是取消高校自主招生的政治逻辑。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61442341404818

        瞿骏写了一篇《清末民初读书人的转型》,介绍了清末1901年八股改策论和1905年彻底废除科举的经过。这个时候清廷已经是改革找死不改革等死的局面了,于是,清政府努力改革,终于在1912年成功把政权交给了中华民国。

        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6/1206/c372329-28929355-2.html

        二共的恢复高考、高校扩招、高考改革,实际上使得现在也面临和清末类似的局面——80年代相当于是有“科举”的(80年代考上大学的是前2%,考上就有干部身份),但现在没有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