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他们的盛世,他们的炼狱 -- 吴用

共:💬110 🌺452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搞错了吧

        我哪句话说金融界好了?

        我算是河里批金融批得狠的了,哪次说经济我不把金融政策拖出来批两句?

      • 家园 很能理解

        也是俺本科同学,海龟硕士,回国后不知怎么进了发改委,10多年了,还是科级,全处室就他和另外一个没背景的干活,跟他同期进来的早就升上去了。

        此人原本有公知倾向,早年间混过网易乱弹广场,网易还给他开过专栏,他网名在90年代末2000年初还挺有名,俺们班还因此把他从5460上踢出去过。

        现在的他,变成了毛粉,微信群里还挺活跃,经常发些毛粉写的文章。

        下面这个链接可以作为注脚,浙江一县局单位招录58人,31人是科级以上领导亲属

        https://m.guancha.cn/politics/2019_12_13_528325.shtml

        • 家园 我原来的Gf在某银行工作

          现在干到总行中层,没有什么背景,母亲是一个还可以的医生吧,父亲很多年前没了,她人很聪明,也很厉害。前些年回国和她见了一面,谈到她们银行贪污的事,她说,她们银行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可以枪毙了。她是毕业后从银行最基层的站柜台开始的,一点点往上升最后从另外一个城市调到了总行工作的,对于基层和总行的各种猫腻都门清,所以她说的我认为不是过激语言。

    • 家园 真是挺厉害啊。

      这种情况,她出国是绝对明智之举。

      冷嘲热讽是不了解国外或不了解国内,关健是不懂这位女同学。

      你这个同学个人能力和心态不错,大概率能适应国外生活。

      这是河里提供的少有的想出国,能获得鼓励的样本。

      一般过去,都是不赞成的多。

      唯一缺憾,就是按年纪,她先生也得四十多,出来得挺痛苦。

      不过要是搞IT的,那就无所谓了,反正国内也没人请了。

      卷卷包,走吧。

      • 家园 说起来

        俺挺佩服这位同学,她随着高铁发展在线控和列控上都做出了一些成绩,跨越在位的时候还得过部级表彰。这都能舍弃,真有魄力。她这次辞职,在单位还是有点小振动,毕竟她负责的核心项目不止一个。

        但国内情况,干的好根本没用,种种不如意不说,今上的各种整顿根本整不到领导头上,反倒是她这样的小虾米被各种整顿,连做一个实验板子的,几百元的老化代工花销都要追溯,用她的话说,越认真干受伤越深。

        浙江这次高考,是压断她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具体内容不说了,搜索浙江江苏高考改革即可。

        俺真是不太明白,生活这么艰难的世道,是盛世?可能俺们生活的宇宙确实与有些人的不是一个宇宙。

        • 家园 叹气,这个不是中国特有现象

          很多中国的能人到米国,也混的不好。

          这个不光是语言,而是文化融入。如果你和集体的文化不融入,的确是干的越多,待遇越差。

          连西西河也一样啊。不说主流话,分分钟打成台特或者无毛。

          人性,就酱紫。

        • 家园 能不能说说她闺女怎么成为高考改革受害者的?

          在浙江搞列控的好像没什么知名企业啊?我所知道的搞列控的龙头企业是河南的思维列控,市场占有率非常高,列控这块其他企业生存机会不大

          • 家园 先花一下

            俺在河里,基本只说自己的经历或身边的事,您如怀疑可以不搭理俺,网上没所谓的。

            回复如下:关于高考改革受害,太长,简单说就是她考虑家里没背景,学理科择业面宽,且提前咨询了学校,做了一些准备,选择了理科。没想到改革后,选理科的人数急剧下降不说,敢报理科的学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导致她闺女不但竞争不过别人,还拿不到预测中的人头分(这个说起来很复杂很长,如有兴趣自行搜索),结果是本来算尖子的她闺女的高考成绩还远远不如原本学习远不如她,选择不考理科的同学,甚至没过2本线。据我同学说,这个现象很普遍,教育厅也发现了,紧急加了6万个选考物理的虚拟考生来弥补,但效果甚微。

            关于列控,我同学不在生产企业供职。就俺所知,这类生产企业一般不搞那么基础的研发,都是简单应用开发。

            • 家园 与其想方设法去适应上面对高考的瞎改乱改

              不如一起要求主张废除高考,呼吁高等教育免试入学。这才是真正对老百姓有好处的事。

            • 家园 浙江高考改革已经搞掉了两任教育厅长

              第一任被搞掉的厅长是因为物理选考人数太少,总分竞争中面临劣势,以至于家长群情激愤,闹出了包围教育厅的群体性事件。

              物理选考现在又改了,理科生必须考物理,化学和生物可以选择。高中不训练物理,大学本科掉队的可能性比较大。据大学反馈,浙江省可以不考物理的那几年,理科生素质下滑比较严重。

              物理这门学科,对思维的训练非常必要。训练学生如何化繁为简,抓住主要矛盾,如何建立模型,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

              物理对思维的要求比较高,我见过几个学生,其他学科都很优秀的,数学、化学刚刚的,但物理就是理解不了,一考试就不及格,完全没办法。

              要培养物理思维实际也不难,多读读物理学史,看看我们的物理学是如何构建起来的。我现在碰到一个小孩,就建议他读读物理学史。

              第二任被搞掉的厅长是因为英语统一加分的问题。这个加分的事情我没有详细了解过,也不敢乱说。

              兄台同学的女儿参加高考,应该是好几年以前的事情了吧?

              我国当前对文科和理科生需求的比例大概是1:3,文科生上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的几率不一定高过一般理科学校的理科生。

              这个社会,有个二八定律。一家企业,一般20%的人过得比较好,80%的人不会觉得满意。一个国家,一般也是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

              很有意思的是,每年高考,能上一般本科的差不多也占同年出生小孩的20%。

              我观察过,初中的小孩,能考上比较好的高中的,一般也是20%。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混不到20%的行列的,兄台的同学得不到提拔,感觉干活没有成就感,这是正常的,社会上,80%的人都是失败者。

              调整心态比较重要。

              曾经有个中俄混血的孩子问我,应该拿哪个国家的国籍。我没有直接建议他,我只是说:

              目前能拿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一年不到500人,竞争非常激烈。而你有俄罗斯血统,什么时候想拿俄罗斯国籍,一定能拿到,但是,如果拿了俄罗斯国籍,再想拿中国国籍,难如登天。

              不夸张的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能够提供工作岗位最多的国家,甚至,有些行业,不在中国就没有任何前途。比如,中国的高铁占了世界的一大半,不在中国搞列控,难道跑到澳大利亚搞列控?比如,不在中国搞工程,难道跑到老美那里搞工程建设?

              二十一世纪初,最大的事情就是中国完成工业化,作为中国人,不参与到这个变化中,不为这个事业奉献点什么,可惜了。

              不要因为国家让个人受了一点委屈,就拖家带口地移民。在五眼联盟、在欧洲,未来的几十年,华人不知道会面临什么呢。那帮强盗,一定不要高估他们的底线。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柏林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