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想起了《霸王别姬》 -- 大厅外的散户

共:💬122 🌺908 🌵7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想起了《霸王别姬》

    在我看来《霸王别姬》是中国文艺电影的巅峰之作,可最近却有一种更文学化的感觉,这部电影预示性太强了。

    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的,不仅是因为导演陈凯歌男主角张丰毅出自中国大陆,而且是因为整个电影的气质与香港电影的模式不一样,有沉重感,尽管剧本和更出彩的演员来自香港。

    至于预示性则是,京剧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了,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没落了,今天连与这部电影关系极密的城市香港也在向自己挥剑。

    在年轻时看这部电影时有一种很强的痛惜,今天再看则有些默然。片子里主要的角色没几个,但谁是坏人很清楚,是主创人员故意吗?想让大家不要那么恨那个恶霸为代表的势力,当年真地顺着这个思路走了。不过毕竟连央视主持人也在替地主叫屈。

    解放军战士不会欣赏京剧,于是他们包括毛朱的画像成了嘲笑的对象。还有那些不懂事的徒弟,他们比恶霸还可怕,今天我们认认真真地回顾一下,这不就是历史大势吗?正所谓浩浩荡荡不可阻拦,美艳的传统,小资的雅致全都会遭到碾压,是的,解放军也好TG也好不解风情,但是归根结底,霸王别姬的没落是因为自己过时了,某位地主再好,地主这个阶级被打倒也是历史的正义。

    今天香港老了,多年以后人们会像回忆民国时的上海一样赋予今天的香港各种美好,民国范还曾莫名其妙地红过,可各种疯狂的旅游把这种情绪压倒了。高铁比过去的列车更冷酷,复杂的机械包裹在优雅的外壳中了,其身姿比田园牧歌更妖冶,你会说新新人类不懂美好事物吗,一句“老土”的评价就可以让你难堪。

    • 家园 改开以后国内的所谓大导演净喜欢拍这类所谓人文电影

      电影分娱乐电影和人为电影,大家进电影院说白了就是图个乐子,所以还是娱乐电影受欢迎,挣钱也相对容易。

      感觉人文电影很难挣钱的,张艺谋之所以那么干还是为了发泄对社会环境的不满,但是他本人的文化积淀也高不到哪去,所以拍一些乌七八糟莫名其妙的玩意也就不奇怪了。

    • 家园 虞姬是怎么死的?

      霸王别姬这个故事家喻户晓。电影没有看过,也没想看。

      据说,项羽在走投无路自刎前,虞姬为激励项羽的斗志先自杀而死,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英雄美人爱情故事。虞姬流血而死的地方“长”出了一种特别艳丽的花,人们用“虞美人”为它命名,还用“虞美人”作为词牌名来纪念虞姬。这种死后哀荣也不多见。

      把项羽塑造成盖世英雄,还搭上一个美人虞姬。

      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提到了美人虞,至于其他一概付之阙如,根本没有说她是死是活的事。

      那么,虞姬是怎么死的呢?

      在项羽死前死后,虞姬不自杀的结局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被乱军杀死,二是被活捉,三是逃走。显然,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非战斗人员,乱军杀死的概率不是很大。这样一来,结局就非常不妙了。

      虞姬如果被活捉,可能会被对方凌辱,苟且偷生,这样显然有损英雄的形象。

      虞姬如果逃走,她会怎样生活呢?在古代社会,一个女人不依附于男人,很难生存。所以,她就得重新嫁人或沦落风尘。如此一来,这是文人卫道士所不齿的行为。

      由于文人(男人)要树立一个英雄,同时也得塑造一个旗鼓相当的妇女形象,而这个妇女形象不能有道德缺陷,于是让虞姬死去是一个最佳选择,而且要死得悲壮。

      所以,虞姬是文人或传统文化“杀”死的。

      只有这样死,文人卫道士才能放下心来,他们才会摇头晃脑地欣赏《霸王别姬》之类的艺术。

    • 家园 霸王别姬是一部垃圾

      从小说到电影,都是垃圾。

      小说当年在大连日报上连载过。文字干涩生硬,根本无法忍读。按照楼下达闻奇说的,原作者李碧华在电影红火后把小说按照剧本改写。这不是笑话,而表明了她自己对自己作品的态度。就如周星驰在北大被学生要求背诵大话西游的独白而尴尬无语一样。这些港人从商业角度出发,通过猎奇手法胡诌的作品,偏被大陆的“知识分子(包括大学生)"读出微言大义了。其实是大陆有人在借鸡下蛋。

      旧社会普通艺人的辛苦生活,所面对的阶级压迫,被小说和电影渲染成了风花雪月。历史上扮演虞姬最最出名的梅兰芳先生,是一个在文化和政治上要求进步的真汉子爱国者。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后,他面对敌人威胁,蓄须明志,停止了舞台生涯,一直熬到抗战胜利。

      通宝推:李根,金台夕照,
      • 家园 艺术

        作品,本质还是意识形态,比如诗圣,诗仙,诗佛,就是说杜甫,李白,王维作品是表现儒道释三家的意识形态。

        艺术作品要感染人,必然其体现的意识形态能感染人。作为普通人,还是喜欢看体现人类的勇气,智慧,毅力,体能,技艺等个人特质,也喜欢集体主义,牺牲精神等团体特质,以及爱情,亲情,友情等人类间真挚的感情,这些都是人类与天地人奋斗时所需要的。不管是好烂污大片,还是欧洲大片,还是中国高票房片,都是歌颂这些精神的。

        而中国改开以来的电影作品,体现的就是一股自私,阴暗,猥琐,颓废,玩世不恭等等特质,表现人的愚昧,狠毒,冷漠,各种爱情,亲情,友情也是充满背叛和利用。当然,这些也是人类具有的,但是全世界的普通人都不喜欢看这些,虽然全世界普通人其实也没多好。在全世界,凡是这种片子,必然是小圈子里自嗨的片子。

        过去实在是没得选,所以观众只能看米国爽片,毕竟那些片子再是给人洗脑,也是表现英雄好汉的,比中国太监片好多了。现在,有了新一代导演,观众用钱投票,支持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战狼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流浪地球》,“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说明这届观众还行。

        通宝推:hattie,石头布,断臂残刀疲败兵,脑袋,发了胖的罗密欧,梓童,陈王奋起,红军迷,宏寺,唐家山,
      • 家园 确实是部辣鸡

        和之前之后众多获奖电影一样,满足外人“到日本看木屐,到朝鲜看笠子”,到中国自然看看小脚和“传统文化”。

        但电影没把旧戏班子渲染成风花雪月。练功之苦,挨打,挨冻,受侮辱,以至于一个小孩自杀了。戏子地位底下,被有钱人玩弄,被帮会毒打,被兵痞拿电筒照着侮辱。风花雪月,也就是所谓“角”(霸王张丰毅)娶了个青楼花魁(巩俐),戏子配婊子,有啥风月可言。至于同性恋,我看到的是从小的戏曲训练扭曲了小豆子的自我性别认知 最后陷进去出不来。就和意大利唱歌的男童要阉割一样,那个是肉体阉割,这个是精神阉割,都是摧残自我献身“艺术”,实际只是为了有钱有权人消遣娱乐。这也一点不风花月雪。这部电影整个是压抑的,变态的,扭曲的。只能说拍电影的角度不是批判的,而且塞了解放后文革的私货(但分析下来,一把火烧了这些玩意儿真不错)。但并不是没反应旧社会艺人的凄惨。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宣传引导教育批判的方向

          水草之肃兄对评价《姬》的角度,是唯物主义的角度,是反主流反人文的。主流的呢,是说这个片子,表现了全统文化的搏大精深,京剧艺术的唯美精致,人类爱情的生死不渝,人性追求的坚韧勇敢。

          楼主说《姬》片是文艺片的顶峰,我的理解是说文部片子是文人戏子自怜自艾自吹自擂的高潮之作,我是认识说得好。如果理解错了,向楼主致歉。

          • 家园 京剧艺术必然衰落成小众

            [QUOTE京剧艺术的唯美精致[/QUOTE]

            它是农业时代文盲遍地的教化工具之一。时代变了,技术手段多了,它只会成为少数人把玩的东西。

            与时俱进。本来,文革时期结合现实进行了改造,结果,外行和部分从业人员也否定,重新把抛弃的捡起来了。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电影主题即主要情节

          不是反映艺人凄惨生活,而是假戏真做的“霸王别姬”。在不了解中国戏剧的观众看来还是一个浪漫故事吧。

          这个真太扯了。为挣钱出下三滥招数,还能顺手黑土共一把。当时就不明白为甚麽有那麽多人喜欢。

        • 家园 你们二位,真是敢言

          我也赞同这部电影的格调压抑、变态、扭曲,架不住一众小资翻来覆去,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吹,每个镜头都是微言大义。

          就这还算是国产电影的 “顶峰”,众多小资拿出去 “为国争光”(我相信他们是真心的),对标香港的王家卫《花样年华》《春光乍泄》之类。

          讲真,《闪闪的红星》不比这些垃圾好一百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