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太平洋的不太平 -- 本嘉明

共:💬504 🌺4116 🌵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地缘决定了三胖跳船等于找死

          不能光从中美角度看,你得从三胖角度看:中国能跳船是因为体格远大于台湾,而三胖的体格远小于韩国,跳船就是等着被韩国吞,除非川总能下狠手把整个韩国都给三胖,但这个牵扯甚大,以川总的弱势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放心,三胖是聪明人,钢丝会一直走下去的,两边都撩。。。

          • 家园 金正恩现在的角色其实就是朝鲜的持剑人,

            走到这一步,不能有任何动摇,要不然就得完蛋。

            问题是时间不站在金正恩这边,我觉得钢丝走到最后,还是个悲惨的结局。

            至于是民族的悲哀,还是金家的悲哀,或者都是,不好说。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 家园 谁不给谁面子?

          朝鲜的氢弹是谁给的?最关键的问题没谈清楚,写这么一大篇也是没用

          • 家园 朝鲜比64年的中国哪里不如?

            赫鲁晓夫告诉老毛,你们搞不了原子弹,光发电你们都不够,现在朝鲜的发电和生产能力真的比不了60年代初的中国?60年大炼钢铁,砸锅卖铁钢铁年产量还不过千万吨,现在的朝鲜真没中国60年代的能力?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刚刚拿下东亚病夫帽子的人,有什么可以傲慢的资本?朝鲜氢弹自己研发,自己生产,倾锅之力,真的很难吗?如果是兔子给的,呵呵,那才是比赫鲁晓夫蠢1万倍。

            北棒问题上,错了就错了,亡羊补牢。搞什么指鹿为马,对大秦,即使对赵高,最终也不是好事。

            • 家园 氢弹真不是靠聪明勤奋就能做出来的

              看看氢弹发展史,自泰勒提出并证实氢弹设想之后,苏英中法相继做出氢弹,用了十多年的跨度。之后再没有人做出来。朝鲜最后的试验,当量其实不大够的,未必是氢弹,更像是堆砌裂变材料爆了个大的。除非朝鲜把氢弹和小型化两步并作一步走。可能么?

              仔细分析一下美苏英中法在做出氢弹之前都干什么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气层裂变爆炸试验,这是与后来几家“有核国家”的最大不同。我觉得,大气层核试验,很可能是氢弹技术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实践前提:氢弹技术要用的高能物理数据,比如坊间流传的X射线辐射压,不靠大气层核试验的反复观察,是根本拿不到的。而且很可能这些数据与做扳机的裂变弹关系紧密:你的裂变弹与别人的有丝毫差别,那么你的X射线辐射压就不一样,因此你的氢弹构型就要随着调整,而不是从别人那里拿一套数据就解决问题的。

              我甚至怀疑,禁止大气层核试验公约的真正动机,恰恰是就这个,只不过用堂皇而高尚的理由,来阻止他国通过不可或缺的大气层核试验来获得数据和经验。

              • 家园 关键谁都确定不了

                朝鲜用6.3级地震震级,百万吨当量,证明了它有这个威力级别的武器了。是纯正氢弹,还是增强型原子弹,还是其他并不重要,当量已经到了。

                至于它小型化靠不靠谱,现在看,至少美国已经没有去测试的勇气了。特靠谱2见金三,彭培奥4访平壤。美国已经在用一个和拥有氢弹,洲际蛋国家的打交道方式和朝鲜打交道了。

                朝鲜真的做没做到,已经不重要了。你不敢赌了,这就行了。

                从我个人看,我觉得朝鲜应该是做到了的。90年代,朝鲜从前苏联挖些人来,并不难。前苏联这方面的实测经验足够丰富,那些非俄罗斯的前苏核专家,在解体后最值钱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卖给朝鲜这种国家。

              • 家园 氢弹聚变反应是微秒级的,建模数据只能一次次的试错。
            • 家园 那我换个问题,朝鲜拉导弹的车谁给的?

              国际钢铁协会估计,过去10年期间,朝鲜的粗钢年产量在125-140万吨,人均钢消费为48千克,为亚洲最低水平,据核威胁倡议组织,金策钢铁厂(KimChaek)是朝鲜最大的钢厂,粗钢年产量约600万吨,占该国钢产量的近一半。

              1970年中国产钢1700多万吨

              你说能就能吧,哈哈

              • 家园 有什么不可能?

                大炼钢铁在60年砸锅卖铁的背景下,刚弄了个1千万吨。是个虚高值,中国原子弹爆炸64年,氢弹66年。按朝鲜人均消费48千克水平,当时6亿+人口的中国,钢产量尧3千万吨以上。而实际中国就是在人均不到20千克钢的情况下搞出了原子弹。

                而且,实际原子弹投入没有消耗中国太多资源。中国原子弹投入是远小于曼哈顿计划的,毕竟,有了很多东西可以借鉴了。很多弯路不需要从头走了。朝鲜90年代搞的时候,从前苏联找些专家,用更小的投入就可以实现有什么不可能的?

                至于几辆车,你中国不给,人家从俄罗斯,白俄就买不到吗?

              • 家园 反正朝鲜的导弹真是邪门了

                2017年之前没几次成功的,17年连续成功,而且更关键的是射程一次比一次远,难度越来越大,简直开了挂。三胖在2017年这一年的发展,相当于中国远程导弹在文革十年的发展。

                举个例子,火箭的姿态控制,最简单的是在主发动机周围绑4台小发动机,小发动机的喷管可以摆动来控制方向,长征234和东风5导弹都这么干,三胖的火箭几乎都是用这种技术,这个技术很容易判断,在照片上数喷管个数就知道了。另外一种技术是主发动机的喷管可以摆动,这个显然效率高但难度也高,又分单向摆动和双向摆动,如果用四台主发动机,那么单向摆动就够了,少于四台的话主喷管必须能够双向摆动,难度显然又上个档次。中国第一款主发动机可以双向摆动的火箭是长征6号,猜猜哪年发射的 -- 2015年。

                回来说三胖,17年4月火星12发射成功,技术上仅相当于1966年首次发射的东风3号,毕竟三胖玩了这么多年导弹了,搞出这个可以符合预期。

                到了17年7月,发射火星14又成功,这个显然是火星12加上第二级,难度高了些,但技术上的跨越不算太大,毕竟是从火星12衍生来的。关键是时间,火星14相当于1970年首次发射的东风4号(也是东风3加第二级),三胖用了3个月走过了中国4年的历程,这就相当神了。从朝鲜官方发布的照片来看,火星12和14都是一台主发动机加四个姿控发动机。

                到了17年11月三胖再次发射火星15导弹,又成功了,看发射照片把内行都镇住了:火星15第一级用了两台主发动机,从一台变两台,需要全新的箭体设计,这个跨度就已经很大了。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竟然没有姿控发动机,说明主发动机可以双向摆动,换句话说,比75年发射成功的长征2号/东风5还要先进。三胖有自信不用成熟而落后的姿控发动机而采用主发动机双摆喷管,还主动放出照片,简直是赤裸裸的炫耀,老子能到五常的水平。

                从东风3到东风5,从火星12到火星15,咱们忙活了9年,印度忙活了20年只走了一半,烈火5也就跟东风4/火星14差不多,可三胖竟然在7个月内就全搞定了,还用了高大上的双摆技术,这跨度已经到了扯蛋的地步,只能用邪门来形容。。。

                通宝推:大山猫,故乡在喀什,
                • 家园 如果是老毛子掺和的,就不邪门了

                  从地缘利益上考虑,朝鲜用硬通货换也可能。从毛熊思维来说,给金三点东西,东边点个炮,分散美国在乌克兰,叙利亚的压力也是很合理的解释。 我们复盘2017年初特靠谱刚上台的时候,金三和特靠谱那真是针尖对麦芒,美国对朝鲜进行外科打击的选项也一定是认真讨论了的。特朗普当时历史科普朝鲜从历史看是中国一部分,这是在向中国喊价,如果中国在美国对朝外科打击上双方达成苟合。一定有重大的利益交换选项。

                  而在16,17, 乌克兰东部硝烟弥漫,叙利亚热火朝天的时候。毛熊支持金三在东边放大炮仗,让金三和特靠谱死扛。毫无疑问是能转移乌克兰,叙利亚压力的选项。所以毛熊当时以给美国点火的思路给三胖一些东西,甚至送几个洲际蛋发动机也是可能的。

                  当然,当后边金三和特靠谱突然把酒言欢的时候,毛熊的表情比兔子实际还要复杂。当时毛熊的表态都透露出一种酸的受不了的愤懑。好东西偷偷给了朝鲜,比指望给美国点火的,结果到成了金三和特靠谱和解的关键。

                  酸也没用了,可能朝鲜就得到那么几个发动机,就造出了几个氢弹(可能是增强原子弹,也可能没小型化,但地下实验当量够了)。然而就这几个,美国也不敢赌了,毕竟万一真有百万吨级弹头,2,3颗导弹能抹平纽约,洛杉矶,美国也已经承受不起了。金三一下子安全了,成了这个世界上和特靠谱握手最从容,最不担心的人了。美俄中,几个大国,因为相互的猜忌的和傲慢,最后被金三玩弄于股掌之上,也算是一大历史奇观了。

                  • 家园 老毛子的确非常有嫌疑

                    也有能力,还在大力发展液体导弹的只有毛子。

                    关键是那么大个的中国产导弹车怎么解释,真是出口给朝鲜拉木材的嘛。

                    所以,只有两个可能:

                    A 普京给了导弹技术,但为了撇清自己,跟中国商量,让中国卖了导弹车。

                    B 普京没掺乎,朝鲜的技术从哪来的很显然。

                    不管怎样,都是大棋。。。

                    最逗的是,西方媒体对那么大的导弹车视而不见,一致认为中国拿朝鲜没办法,呵呵

                    • 家园 老毛子参与这事,短期对付美帝,长期制衡中国

                      长远来看,普京对自己离开后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未必没有战略上的考量。如果美帝衰退,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争夺,怎么制衡中国的海量人口,俄罗斯为啥和日本谈,会不会先手核上面援助朝鲜以期日后制衡中国在远东地区形成三家制衡的态势——中国,日本和朝鲜。而且长远人口结构看,朝鲜在远东地区对中国的制衡,显然要比日本给力的多。

                      如此看来,如果是老毛子参与的朝鲜核计划,就显然是多重意义的一手了,短期对付美帝,长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