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东北养老金崩盘 -- 胡里糊涂

共:💬154 🌺780 🌵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说的这些问题也确实是存在的

          我倾向于认为以前的最高层被忽悠了,或者是在解决人口爆炸的这个问题中被人故意引偏了方向,再加上当时的理想主义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险恶性,所以才搞出了只对主体民族计生,却鼓励少数民族多生的这种腾笼换鸟的错误政策。

          你们啊,不要动不动就喊什么被打压言论的说法,谁不让你们讨论?提点反对你们的意见就是让你们“连抱怨都不行”?你们什么事都要往这方面扯,然后扣帽子的行为,让人看不下去了。

          • 家园 不让人说话的明明是强制一胎化派

            “谁不改革谁下台!不换思想就换人!”言犹在耳啊。

            强制一胎化派要是能让人说话,需要等到习总上台才放开二胎,扭转民族政策吗?十几年就能扭转过来了。就是因为不让人说话,到了形势逼人,不得不改了,才开始改。

            通宝推:逍遥笑清风,
            • 家园 搞完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后就是“不争论”

              所谓“不争论”就是你们大家都闭嘴,我打着“改革”的旗号,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后面就是“口含天宪、金口玉言”啦。

            • 家园 扯淡

              “谁不改革谁下台!不换思想就换人!”这句话是用在人口计生领域的?

              你们极左真是疯了,什么都要扣帽子,果然是既要防右,但重点是要防左。

              • 扯淡
                家园 你看,上来就给人扣极左的帽子

                不愧是强制一胎派传人,不仅不让人说话,还要扣帽子,把人打翻在地。这手法,娴熟至极啊。

    • 家园 崩不了的

      只要政府的发钞权在手,就绝对崩不了。所谓找南方调款,国有资产划拨均只是转移别人视线的说法。哪里有这么麻烦的事?直接发钞就是了。反正通涨一定要有的。所以说在中国还是买社保好,如果自己存钱或者买商业保险会亏死的。

    • 家园 只要国有资产还在政府手里,养老金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解决的办法就是划拨国有资产和利润给社保基金。

      2017年11月18日 国务院发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

      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1/18/content_5240652.htm

      查到的最近一笔的划拨是:

      2019年1月9日 财政部向社保基金会划转其所持太平集团股权的10%

      按2017年的数据,全国总资产454.4万亿元,负债总额345.3万亿元,

      净资产以100万亿计 , 全部都划拨10%,就有10万亿,就算只有三分之一划拨,也有3万亿。

      况且划拨的是股权,也就是给的是下蛋的鸡。

    • 家园 太扯了吧,东北养老金崩盘明明是因为退休工人比例高于别处

      而这些退休工人根本没往社保里交钱。再加上人口大量外流,社保当然要破产。就算庞氏骗局也要下点本钱吧,而东北的社保纯属买空卖空。

      东北的情况能推广到全国吗?大城市都有流入人口帮着交社保,小城市和农村有资格领退休金的人本来就少。至于人口外流,中国这么多人,能外流到哪去?

      • 家园 人口流失和退休工人比例高只是部分原因

        发达地区企业缴费比例高,而且职工缴费基数高,实缴率也高,东北是企业缴费比例低,而且少缴不缴的多,加上职工缴费基数低,统筹基金进账少,自然入不敷出。因为东北腐败严重,也造成骗保的多(不符合社保退休的通过行贿获得退休金),统筹基金能撑得住才怪。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兼国务院东北办原主任张国宝指出,东北国企改革的难题之一,是改革重组中出现的大量冗员需要安置,解除冗员职工和国有企业的关系需要付出巨额的成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0年下半年,吉林省启动试点,厂办大集体职工和“五七家属工”(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毛泽东“五七”指示,进入企业不同岗位的城镇职工家属),可以通过一次性足额补缴的方式,接续基本养老保险。

        作为在全省推开的试水之策,相关文件中特意提到,“各试点地方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做到“严肃政策,严密程序”,尤其是对身份审核,需要可信的原始材料。比如,“五七家属工”的身份审核材料,包括企业工商注册登记证明、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企业的批件、参保情况证明、企业工资名册、职工工资条等。

        这一试点仅仅持续了半年,至2010年10月底结束。2010年12月,吉林省又发布了《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办法》,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吉林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张林等人在调研该市当年落实政策的情况时曾指出,退休档案是记录参保人员缴费、确定其待遇标准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档案一直由企业负责管理。而由于改制和破产企业较多,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很多无人管理,档案遗失、残缺、损毁、私自涂改的现象严重。

        政策执行之初,申请人身份认定主要根据历史资料核实,比如职工名册、工资台账、会计记账凭证、工作证、劳动力调配证、企业集资凭证、个人借款借据、奖状、照片,或者申请参保人员的配偶、子女和直系亲属档案记载等各类历史实物证据。

        但对很多申请人来说,出示这些资料非常困难。尤其对厂办大集体而言,诞生之处是为了解决国企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在用工时手续极其简略,有的只是签个字就入职,更谈不上档案管理。

        因档案丢失而无法申请社保的人过多,一度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后来,在现实操作层面,审核的条件被放宽,比如由同事证明身份,甚至申请人在厂门口的照片等也可以当作申报材料。

        由于手续简单,审核粗糙,很快出现了伪造厂办大集体工人或五七家属工身份进行参保的情况,途径就是制造假证明、工资条,以及假花名册等。“挂靠”生意由此产生。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因历史原因形成的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是好事,但在过程中被钻了空子。

        张依群指出,当时,一百个人的厂子最后却解决了四五百人的社保,对财政造成了很大负担。因此,这个政策于2014年被取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