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有的人能不能靠给同胞们抹黑来现实自己的优越感 -- forger

共:💬41 🌺290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认识一个帝都土著,做开关起家,发了

        他的厂最初没有几个正式员工,主要靠北开的老工人下了班和周末替他干活,销售也是榜着北开的销售网络,由北开的销售人员兼职替他销售。

        与北开相比,他不用培养青工、不管工人福利、不养销售网络,成本低,竞争力也强。当时像他这样的小厂不少,他做得最大。在这些小厂的竞争下,北开慢慢不行了,他则慢慢做大了。90年代末吧,好多工人下岗,到他那里求他赏口饭吃,其中就包括当初在他那儿兼职的工人。他90年代初就把所有的孩子都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2000年移民温哥华,当然国内的企业还是他的私人企业。

        ------------

        老F所描述的做法,其实和该位仁兄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F所谓1毛多的成本,估计只是原材料成本。然而站在Tim总店的角度,核算价格的时候则要包括品牌运营成本(Opex)、公司管理成本(overhead)、管理层奖金、股东分红、公司利润等等。Tim是加拿大乃至美国最便宜的连锁咖啡店之一,这说明他的管理成本控制不错、利润率也不会太高。这7毛钱,除了原料,还有设备、水电气、人工、总店运营、管理、盈利、分红等。

        加盟店不卖总店的东西,属于只享受连锁品牌带来的好处,而不愿分担其中的成本,属于挖总店墙角的做法,算不上正面。如果大家一起挖墙角,没准一起完蛋。

        如果每个加盟店都不卖总店的东西,而总店不增加其他固定收费名目的话,则只能关门大吉。总店关门则各加盟店主跟着倒霉(因为Tim的加盟店很值钱)。增加固定收费名目的话,赚便宜的是地段好、营业额高的店,属于杀贫济富。最后会导致地段差、营业额低的店开不下去,最终导致覆盖面降低、店均负担加重,没准会推高运营成本,失去原有的特色(Tim的卖点就是便宜)。

        通宝推:夜如何其,方恨少,南宫长万,崇山彩云,
        • 家园 Tim的管理还是可以看得见。

          至少在我们这种小地方,有他的配送中心和办公司,招聘员工,有统一的面试方式。

          员工流动性不是太大,如果不是老店员太有特色,记忆难忘,几乎感觉不出来换代,但是换季的时候看得出来的。

          具体的直接管理者,即便是我这种顾客的角度,也能看出似乎店长和更上一级的管片巡查。

    • 家园 coffee大拿forger兄这次传播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 家园 士别三日啊...
    • 家园 真是您写的?没看错啊,看来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 家园 又擦了擦眼睛看一遍

      真的是forger大师写的。

    • 家园 forger好好混thumb up
    • 家园 耳目一新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