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重新申请认证会员,请大家多多支持 -- 删ID走人

共:💬58 🌺190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要用眼看,放眼全局去看,只从个人角度去看,对旁人没有意义

        我外公外婆带着全家50年代从上海援疆直到退休。对支援边疆,外公看法很正面,外婆就有些怨气,说动员的时候说到新疆涨几级工资,结果到新疆以后不涨反降,说话不算数,还说听了我外公动员之后一起到新疆的某位同事见着我外公不给好脸色。

        对同一件事,亲身一起经历的一家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应该听谁的?要我说,都要听,尽可能多听。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听得多了,才能拼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图像。对于国家的路线方针这种影响到亿万人生活的事情,更要倾听多数人的经历,不能因为谁学历高一点就偏听,也不能因为谁是自家人就偏信,不然只能算一家之言,可以写入家史,却是不能当作国史的。

        通宝推:独立寒秋HK,阴霾信仰,等明天,ciqly,薄荷糖家族,mezhan,删ID走人,武工队,
      • 家园 知识分子的话语权是蛮大的

        最近在读一本56年反右扩大化的书,那些民主人士“鸣放“出来的土共阴暗面也是一大堆,读书入党提干,也是和现在一样的不公不平。

        那个社会通行的是权力和出身,现在通行的是权钱。

        当年全国的知识分子总量大约五佰万,打成右派的大约54万。

        这部分右派被暴力机关的大约27万,其他人只是沦为政治贱民,但保持了工资待遇。

        以27万否定一个时代,我真怕联想下岗工人,联想三农,,,

      • 家园 只要对历史怀有敬意,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可以

        只要不是哭哭啼啼地控诉。但我希望,对毛时代应该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和错误之处。

        • 家园 我不在乎哭哭啼啼 也不在乎肯定的基础 在乎什么呢

          比如,有人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人均住房7平方,我就嗤之以鼻了。

          ~那时,我有一个朋友家好在三个都男孩,12岁到19岁,5口人住多大住房?只一间小屋,里面横宽3米左右约10个平方。小屋外面一个露天小天井大约4个平方,放炉子烧饭。

          不料,陈王还跟着加码~

          “题目:当年的7平方是使用面积吧

          内容:我家两室户,算起来才20多平方,按照现在的算法,估计超过70平米。”

          他也不自信,题目加了个不确定的语气词“吧”。

          满满的想当然!~我对这个看不过。

          据说,70年代末,上海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这个搜关键词“70年80年上海人均住房面积”可以得到数据。

          数据的真实性从我上面说的朋友例可以佐证。另外,当时,上海出现一些少年流氓犯罪,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说,弟弟睡上铺,哥嫂就在下铺啪啪,弟弟受刺激了。这个段子估计当时的人都知道。

          即使看不过,我也没去跟陈王怼,怼也要花精气神的,绕着走。

          通宝推:acxp,
    • 家园 没有投票资格,口头支持一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