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为什么要继续肃清薄王流毒 -- 珊瑚虾

共:💬137 🌺1384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啥难为情

                直接说你不喜观唱红打黑就行了。何必绕来绕去。这不上层都已定性了,叫遗毒。

              • 家园 中央合不合法不是嘴吹出来的

                戈尔巴乔夫才是真正动摇中央合法性的罪魁祸首,没有他一系列新思维,神操作,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苏共这个70多年大党,顶住了无数的进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不至于叶利钦动动嘴就轰然倒塌,一夜解体。你这典型的三观不正,现在也是类似的局面,如果国内河清海晏,繁花似锦,老百姓也不会对所谓的遗毒感恩戴德,念念不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自己喊的口号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要整天和老百姓耍嘴皮,上花活,惦记算计的都是老百姓那点居民存款。

                通宝推:Aldebaran,猪啊猪,
                • 家园 地图头是正牌的团派干部,和令计划一样

                  1961年,戈尔巴乔夫参加了苏共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二十二大。……在此期间,戈尔巴乔夫在地方共青团组织内迅速上升。

                  地图头当上总书记以后,原来被出版检查打入冷宫的作品纷纷出笼,到1988年底,数千部以前被称为特殊作品的著作(包括托洛茨基、李可夫、克伦斯基、邓尼金等的著作)同读者见面。媒体审查机制和禁忌逐渐解除。戈尔巴乔夫大声疾呼:“人们有权了解有关过去的全部真相。必须废除关于档案的禁令,使任何文献都成为公开性的财富,如实地恢复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的本来面目。”

                  另外一面,

                  1975年6月,令计划成为了平陆团县委干事(在此期间于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升为团县委副书记。……1979年,共青团中央在全国选拔人才,23岁的令计划被安排到团中央宣传部工作,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高占祥的秘书。

                  你不妨再回忆一下令计划在中央期间的舆论环境。

    • 家园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的大作。不过说到报告文学,二爷这本虽然名气很大,却不是最早的。早在十几年前的80年代,就已经有了一篇《而立之年》,写的还是相当的朴实生动。

      一九八一年。北京。国家机关办公大楼。宁静的仲秋之夜。

      办公室灯光柔和,一位穿军装的年轻人正悄无声息地忙碌着。

      墨绿色的地毯。厚重的窗帘。宽大的办公桌。他伸手打开文件夹,三部电话里的一部响了。

      “呵,莎士比亚的,可惜,明晚有工作,我不去了……”

      他放下话筒,瞥了一眼台历,明天,纷繁的活动已密密麻麻地排满了。

      空调机轻微的运转声使室内显得更加静谧,他伏案疾书。

      夜深了,他走到窗前,望着幽远的夜空,目光明澈起来。请求到基层工作的报告被批准了,那个蓄积已久的心愿就要实现了!他脸上浮起欣悦的微笑。

      不止一次,XXX给他的同事——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县机关的工作人员,乡党委书记、村干部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群“根红苗正”的参观者到近两年商品生产取得长足发展的广东省南海县观摩、考察。看到农民穿了西装,结了领带,甚至穿了牛仔裤、花衬衫;贸易市场上的大小“财东”比高级干部还阔;茶座里飘着他们听不懂的音乐;一到晚间,霓虹灯光怪陆离。他们眼花了,头晕了,不禁抱头痛哭;“我们辛辛苦苦搞社会主义搞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资本主义这样快就复辟了。”每当XXX描述至此,不同的听众立即爆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笑得和他们的县委书记一样爽朗,一样开心......

      上任以来,光是运用晚十一点以后的时间,他吞下了大量的书:《大趋势》、《决策学》,要读,资产阶级眼里的趋势和决策方法应该研究,《英法文官制度》,可能对建立机关岗位责任制有所借鉴,《浮生六记》,文笔妙绝……。担子太沉了,真觉得没什么书不该读。呵,还有,还有《资治通鉴》、《棉花与小麦》、《林肯传》、《现代科学管理》、《周易》、《计算机程序设计》、《论语》……对了,还有县志,厚得像一块城砖的线装本,也是用这个时间啃完的。

      “十年内乱,我一家受了冲击。那时,我十五岁。因为‘对文化大革命不满’,被专案组隔离审查,从早到晚,审、熬、罚站、坐‘喷气式’,一次,过节,弟弟给我送了一盆饺子,我很想吃,但被专案组的人夺过去,说:‘知道过去什么人吃饺子吗?你哪里是想吃饺子,是想重温你们那个失去的天堂生活,梦想!’不久,我被送进了监狱,进去时,八月,只穿了一身单衣裤,到十二月,很冷了,还是这一身。晚上睡在冰冷的地上,枕着冰冷的砖头,身上长满了虱子。我病倒了,甚至想到了死……

      ‘文革’后,许多人想寻求安宁的职业,而我的经历告诉我,只有千百万人甘愿献身于党的事业,才能避免‘文革’的悲剧,换取全体人民长久的真正的安宁。这是我选择这样生活的原因之一。“

      有个社员吃了一块我们带去有点发霉的面包,到处去告诉人,不相信世界上有这样好吃的东西。耳闻目睹这一切,我的心颤抖了:陕北农民,用鲜血和生命养育和捍卫过革命的陕北农民,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四人帮’的假社会主义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啊!

      在采访过程中,主人公敞开心扉和记者谈了他为什么离开大城市来基层农村工作

      此外,他还讲了一个内心深层的动因,就是基于他对“文革”的一再反思。

        他想,“文革”中,在那种人与人轮番争斗,忽视生产、经济停滞的混乱时期,我们目睹了残酷的“路线斗争”“阶级斗争”,深切感受了这场浩劫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我们要尽力避免这样的悲剧在中国重演。怎么才能避免呢?如果我们这些亲历了这段历史,深知它有多么可怕的人,回避现实,不思进取,不去努力改变它,又由谁来担此重任呢?如果任由那些糊里糊涂的,甚至极“左”的人去掌权当政,中国的前途将是怎样?会不会重蹈覆辙?在百废待兴、改革初起的当下,我们这些有了觉悟的人,就必须站出来身体力行,投身于改革开放的第一线,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如果大多数人都这么想、这么做,这个国家的未来就大有希望了。

      通宝推:shinji,
    • 家园 中央终于明白薄熙来王立军是一伙的

      4月10日,重庆市委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的意见》

      -------------

      王立军是个小人物,中国这几年,重庆这几年,反腐反掉了不少的大人物。王立军这种小人物,怎么当得起流毒这个词?

      更何况按照法院的判决,王立军逃入美国领事馆,揭发薄XX,是把薄XX拉下马的功臣。一转脸,又变成了流毒。

      把薄熙来和王立军连在一起,岂不是昭告天下,说两人是同伙。两人既然是同伙,王立军揭发薄XX,这个可就有意思了。

      • 家园 这是把唱红打黑否定后

        定唱红打黑为流毒,所以王也水涨船高升级了。

      • 家园 污薄应是上层的政治斗争

        上层在那清遗毒,可国内與论却是对薄相关话题最宽松。

        清遗毒是为对抗基层打黑。习政唯一没人跟风拍马的就这今年打黑号召,扔出来水花都没一个就沉了。

      • 家园 这个事情比较恶心

        王是一个叛徒,叛党叛国,王哪里还有党性,用这样一个人出庭指证薄比较恶心。

        如同蒲志高出庭指证江姐

        通宝推:bluestarry,
        • 家园 王还是谷案主谋

          谷属无行为能力人,根本不用当责。谷的证人身份也不具法律律效应。

          通宝推:bluestarry,
        • 家园 王应该是跟薄在唱双簧

          根据法院庭审记录,王去美国领事馆是事先预约的,正式工作访问。(有预谋的)

          按照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王在领事馆装疯卖傻,但是恰恰没有申请避难。薄开了车队,浩浩荡荡到领事馆接人,弄得全国皆知。

          王是主动离开领事馆,法庭审讯,也没有叛国一说。

          王的作用,就是在法庭上举出各种证据,证明所谓的毒杀一案,荒谬到了极点。把党国的脸给丢尽了。

          薄在监狱里,双簧说对薄非常有利;如果薄没有进监狱,双簧说对薄其实非常有害,做实了薄是一个的野心家阴谋家。

          党国偏偏一意孤行,为了掩盖一个谎言,用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谎言去粉饰。

          • 家园 不符合逻辑,薄谷两人现有结局已是最差

            1王不预约,进不了头道卡的武警盘问。

            2他申请了遐难,使馆上报没批。后面美为此开听证会,是因为王有违人权(大致印象)

            3是黄带队去的成都。

            4薄案当年拖那么久,没谷开来指证不可能定得了薄。

            5薄案不需要王,照样可翻,谷的证人身份根本就无效。

            你把王立军这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资料看一遍,那个年代的警察素质和社会环境,功利性和投机性比较大。

            王有可能一开始就是作为暗桩埋在薄身边。徐是别人白手套,王是徐介绍给谷认识后再进入薄的视线。

            • 家园 你看一下郭文贵4月19日的视频爆料吧

              胡锦涛,奉命抓捕北京市长刘志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6I1RmUBfik

              国家安全部全力出动,整合郭文贵这种小喽罗,以及美国的、澳大利亚的疑似间谍参与,各种势力配合在一起,布下天罗地网,就是要把刘志华拉下水。

              你看完这个视频,你就知道薄XX没有机会了。他不反抗,就是身败名裂,陈良宇、刘志华就是前车之鉴;他反击,身败而名不裂。起码保住了名声。

              今天的反贼,都在举薄XX的旗帜。

            • 家园 从政治生命和历史地位看看,他现在非常不坏啊

              他不进去,现在也就是退休常委之一吧。过去五六年的各种烂事,他也得有一份。

              他进去了,倒成了旗帜了,虽然“被旗帜”的成分很大。然后各种烂事和他没关系了。

              有人只能在排场上和文件里超过毛主席;他却在,至少是一部分人民心里,成了毛主席的接班人,从政治生命和历史地位看,哪个更合算就不好说了。

              历史终究是人民写的。

              通宝推:青青的蓝,高中三年,知其何休,猪啊猪,北大28楼,铸剑,偶卖糕的,从来,
      • 家园 和一位河友在讨论时提过

        可以观察一下今年开始的打黑。打黑和反腐不同,反腐更多是缘于利益集团内部斗争,打黑则和一般群众关系更为密切。是不是真为群众,打黑嘛,不算充分条件,但也是个必要条件。

        • 家园 打黑一般与整顿社会治安,强化控制能力联系,为谁不一定的

          像中国这种集体体制,相比民主体制的一个麻烦点就是必须定期清理积累下来的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时不时舒松筋骨,整顿一下社会,清理一下刚刚发展起来的地头蛇,也叫地方豪强,民主体制下就是各种桩脚,民意代表……

          因此,这个打黑,严打,肯定是政治挂帅,符合法治精神的倒不多见。每次打黑,必须伴随一波财富大搜刮和大转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