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第一代领导人毛周等对计划生育的态度 -- flyingcatgm

共:💬149 🌺1308 🌵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逻辑关系推理考虑的因素太少

                              我认为tg的普及基础教育和医疗下乡对经济发展起的作用更大。

                              基础教育培训了大量的合格劳动力,无论是农业的还是工业的。

                              医疗下乡大大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导致了人口增速超过印度,而两国的出生率应该差不多(只是根据经济情况的推测,可能不对。)

                              最好能比较下中印两国的婴儿出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也就是婴儿成活率),如果您有数据,请不吝赐教。

                              另外计划生育使大量妇女参与到社会劳动中,使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相对印度有巨大的优势。这个是印度至今比不了的。

                              • 家园 您说的很对,HDI不仅仅是包含收入增长部分,

                                还有就是预期寿命和中学入学率。

                                对于上世纪中叶的中印来说,提高预期寿命最关键的的影响因素就是降低死亡率尤其是婴幼儿死亡率。

                                婴幼儿死亡率数据我以前查过,但一时半会可能找不到了。

                          • 家园 不敢苟同

                            众所周知,中国的妇女就业率在世界上是相当高的,如果生的比较多,直接影响妇女的就业率。

                            现在的状况就是妇女回归家庭做全职主妇的越来越多,这很难说是好事。前几天看了一个数据,妇女就业率已经从高峰期的76%下降到现在的60%+。

                            如果当年不实行计划生育,势必大量的妇女被困在家庭不能参与社会劳动,这对于经济增长无疑是巨大的损失。而这些困在家里的妇女很难接受基础教育。文化低下的母亲很难培养出大量合格工业劳动力。

                            世界上人口众多、年轻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有的是,能实现中国这样的快速增长的寥寥可数。如果他们贫穷怪经济发展不够快,那么经济发展不够快是不是可以怪吃饭的人口太多了,经费太少了无法提供普及的基础教育,积累太少了无法建立初级的工业体系呢?

                            计划生育是有计划的生育,不等同于一胎化,计划生一个也是计划,计划生多个也是计划。

                            还有,真心不希望领导有太多子女,但他们确实是最有条件多生的。

                            • 家园 有一点不赞同

                              如果当年不实行计划生育,势必大量的妇女被困在家庭不能参与社会劳动,这对于经济增长无疑是巨大的损失。而这些困在家里的妇女很难接受基础教育。文化低下的母亲很难培养出大量合格工业劳动力。

                              当年双职工家庭很多,我印象里几乎没有因为生育孩子而影响工作的,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工作机会难得,女职工不愿因生育孩子多而影响工作,二是单位解决问题到位,有托儿所,哺乳室,养孩子的额外成本很低,三是当年养孩子也远不如今天这么费心。

                              生孩子多的妇女,大多数确实是没有正式工作,文化程度低,但谁是因谁是果?如果她们有正式工作的机会,一定会把参加工作放在第一位,生育放在第二位。

                              当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夫妻能多一个正式的工作,有一份固定收入和福利保障,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人口要控制,我觉得大家还是有共识的。现在的分歧在于,80年代的强制一胎化政策,和70年代相对温和的计划生育政策,哪个更好一些。

                              • 家园 那请解释一下现在的情况

                                为什么现在妇女入职率下降了,是因为她们没有正式工作的机会吗?

                                • 家园 根本原因在于

                                  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分配制度已与当年有很大不同,有不少人一个人收入就足以保证全家的生活水平,这是根本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现在养育孩子基本上社会化,各种成本比当年高多了,妈妈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来养育和教育孩子,职场上的黄金时期正好与养育孩子的时期重叠,尤其是二胎化以后,这造成一种双向选择,一是妈妈不愿意工作或者放弃工作,特别是在职场上没有很强事业心的女性,另一方面企业明显不愿意再招聘未生育的女员工,这使得女性找到心仪工作的机会更少。

                                  • 家园 自相矛盾啊

                                    “如果她们有正式工作的机会,一定会把参加工作放在第一位,生育放在第二位。”

                                    这是你的原话。

                                    你这里的“根本原因”又变成了“。。。妈妈不愿意工作或者放弃工作。。。。”

                                    是不是自相矛盾?

                                    并且,你的“社会化养育”概念与一般的概念认知不一样,真的实现社会化养育了,就不用全职家庭主妇了。你的描述恰恰说明了社会化养育的倒退,变成了私家家庭式养育。

                                    我小时候所在的国企,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上下学时间都是和工人的上下班时间对接的,幼儿园甚至收哺乳期的婴儿,一切以减轻和减少工人的私人抚育负担为目的,好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这才是社会化养育。

                                    全职家庭主妇的增多,很明显表明过去可以低成本外包给社会服务的养育工作重新拿回家庭来做。哪里是什么社会化?

                                    “社会分配制度已与当年有很大不同”你这句我倒是同意的。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呃,胖兄关公战秦琼了

                                      如果她们有正式工作的机会,一定会把参加工作放在第一位,生育放在第二位。

                                      这个说的是当年。

                                      没有心仪的工作所以不工作。。。。

                                      这个说的是现在。

                                      另外,我说的现在“养育孩子基本上社会化”,是与当年的“单位化”对应的。“单位化”,就包括胖兄所说的单位作息时间与孩子们的上下学时间对接,单位解决职工带孩子的后顾之忧等等。

                                      • 家园 《共产主义ABC》

                                        法国近几十年来,工人从资产阶级那里学会了人工节制生育:或者完全不生孩子,或者不多于两个。工人们极端贫困。以致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养活大的家庭。结果,法国的人口几乎没有增长。法国资产阶级感到兵员不足了。它大声疾呼:“民族要灭亡了!德国人口增长比我们快!他们的士兵要比我们多!”顺便说说,即使参军的那些士兵,也是一年比一年糟糕:身材矮小,肺部虚弱,气力单薄。于是资产阶级“顿时慷慨起来”:亲自起来坚决主张为工人阶级进行某些改善,使之恢复一下元气,多生一些孩子。要知道,如果把母鸡杀了,那它就再也不会生蛋了。

                                        尼·布哈林、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共产主义ABC》第一章 资本主义制度

                                • 家园 胖子兄,农村、城市是不同,还有个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 家园 老兄这是回复本狐吗?

                              老兄的回复和本狐原贴似乎不怎么搭呀?

                              说说本狐的观点:

                              本狐不反对计划生育,本狐反对的是80年代开始的“强制一胎化”。

                              没有政策干预,没有“晚稀少”,本狐不认为总和生育率能在五、六年时间内自自然然地从5以上降到3以下。

                              本狐认为70年代初开始的温和型全面计划生育效果非常明显,数据表明,80年代开始的“强制一胎化”对人口控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点,除了统计数据,还有山西翼城同期的温和计划生育试验以及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韩新台港人口变化等实际效果可以对比),反倒是严重恶化了干群关系。

                              所谓控制了领导子女,也是现在不得已抛出的遮羞布而已。离婚的、非婚生育的,不要太多。即便是这方面有点效果,也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好处,与“强制一胎化”的巨大副作用相比,根本不足相提并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