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杨洁篪透露萨德反制措施近期会出现变化 -- veridical

共:💬203 🌺1531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次贸易争端中国承受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当然,这一点我也只能说是个人感觉,感觉是怎么来的呢?这段时间我参加了上级组织的两次形势报告会,听了一场讲座。专家分析的形势和老雪老广说得有点类似,就是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有可能向“八国联军”的方向演化,美国胁迫日韩,联手欧盟,加上其它一些国家,共同抑制中国崛起。目前按专家的分析,这个联盟还处于虚张声势的阶段,各方还是在观望,举棋不定,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同时我也关注了新闻,代表各方的吹风都有,值得一说的是楼继伟的发言,楼继伟是个什么样的货色,大家心里都有数,第一财经曾披露楼继伟在执掌中投期间,投资黑石、摩根士丹利、货币基金ThePrimary Fund以及东京电力公司表现“失利”。潜台词就是楼在帮助美国掠夺中国财富。

      但是楼最近的发言,除了引用恶心的中美夫妻论,整篇发言的论调都非常强硬,主要的论点和官方口径如出一辙。楼只是个风向标,但他是部分对美绥靖高层的代表,连这部分人都发出强硬的声音,那么可以从侧面判断中央的立场,后边发生的事,就是中国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这里或许可以说明,目前中央对贸易战的态度还是相对强硬的。就是说还没怂,多少能让人松口气。但是,依然存在主张妥协的声音,令人不安。

      不过,这里的强硬和妥协需要辩证的看,妥协的声音可能是交待中国的底线,强硬的目的也许是为了今后能在谈判中获得一个更好的价格,同时强硬或多或少能起到分化对方队伍的目的,我们很困难,敌人同样很困难,内部有困难,外部同样也有,成群结队看上去气势汹汹,实际上各怀鬼胎。

      今后的形势,我个人判断吧,这场贸易争端中国估计还是会付出代价,这个代价的大小,就看执行何种战略战术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想一点代价都不付出,我感觉可能性似乎也不大。眼下无论是和三胖会面还是缓和韩国关系,我想都可以放到贸易战的战略战术中考量,至于说战略战术利弊,目前还不能定论。

      在别人主导的国际体系中混饭吃,难免要被当肥羊宰。放长远看,贸易战如果,我说的是如果,真打大了,未尝不是件好事,中国可以以此为契机拜托对目前国际体系的依赖,不过,说这个,信心还是有点不足。

      通宝推:审度,桥上,河蟹,cheer,梓童,adrupal,脑袋,阳春白雪,柏林墙,xm,夏级核潜艇,阴霾信仰,起于青萍之末,广宽,老老狐狸,
      • 家园 想多了

        川普是个务实派,这次贸易战的目的,也说的很明白,就是为了削减逆差。

        川普也不是不明白中美贸易的问题所在,其实美国有很多好东西,中国想买,但美国不肯卖。

        估计最终的妥协,就是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放开市场限制,然后川普也放开部分高技术出口限制,现在中国进口最大头的,就是芯片之类高技术产品了。

        之后逆差下来了,川普就高兴了,中国也能借着机会产业升级,大家皆大欢喜。

      • 家园 两条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03/c_1122633275.htm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大豆补贴将高于玉米

        http://www.guancha.cn/minsheng/2018_04_03_452559.shtml

        • 家园 美国的制裁清单来了

          https://www.streetinsider.com/Politics/Under+Section+301+Action%2C+USTR+Releases+Proposed+Tariff+List+on+Chinese+Products/14017765.html

      • 家园 另外国内的经济形势压力也相当大的

        国内经济并不是向媒体报道和河里的某些网友说的那样,花团锦簇,烈火烹油,我们大连市2017年,全市注销个体工商业户3万户,迁走企业2000家,全年财政收入650亿元(含返税20亿元),对比青岛的1100亿元,差距触目惊心。这个是年末市长办公会说的。

        现在只要企业亏损,银行马上就会抽贷,引起连锁反应,企业立马资金链断裂,倒闭,还会牵连担保的企业,老板们也不想坚持了,今年5-6月份还会有一批企业倒闭。我实在不明白大大唱的是哪出,光想当组长,不想干事儿,不想承担责任,他这个小组长真的不懂经济。内外压力都很大。

        • 家园 请教一下网海兄关于大连经济的问题。

          家里有人前几天去大连办事,呆了一个星期,而她去年也去过青岛,我大概问了一下两个城市的情况。她说,青岛的人气比大连旺,大连的话,星期天下午的地铁里人也不太多,原因可能是青岛的地产企业比较厉害吧。

          在网上找到一段旧文,是东北财经大学的教授对大连现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不知是否客观,想听听兄台的看法。

          2000年之后,曾经以“城市名片”著称的大连,逐渐丢失了它的那些名片。

          “2000年以前,大连市领导的发展思路核心是围绕城市建设,认为只要把城市建设好,吸引外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两省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时大连对外资非常看重,对国有企业的改造基本没有做任何工作。好的让利政策宁可留给外来的企业,也不愿给国内的企业,这让很多优质的国有企业失去了做大做强的动力,但是这个时期,大连并没有吸引到很好的外资企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