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何不能小看印度?正是因为有中国... -- 陈经

共:💬86 🌺60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说的是资本的力量。

            到时候看吧,这些人会不会又为了中印一起崛起,

            出手“救印度”?!

      • 家园 印度增长靠什么呢?

        三驾马车各出力多少呢?印度能否复制中国工业从低端做起向高端冲击,并具备完整的工业链条呢?如果这样,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给点压力不至于安逸,行你就赢不行就自认二流吧。

        我觉得中印是瑜亮,不会共富。

    • 家园 Del

      https:

    • 家园 加个S就可以直接上,不用翻墙。一直这样很久了。

      https:

    • 家园 最关键的是,世界还能容下另一个10亿级别的制造大国否?

      自身的进步带来的小幅改进没问题,关键是如果打不开国际市场,印度就是一个贸易逆差大国,这如何崛起呢?

      中国崛起是用美国去工业化的进程得到的,那时政府两头不落好,美国骂中国政府用不正当竞争夺取美国人工作,中国老百姓骂中国政府用4万亿血汗钱进贡美国。印度得想办法让中国去工业化才有他们的发展空间。

      • 家园 应该说世界经济规模越大,其容量就越大。

        当年各工业国都在千万人口量级,最多一亿的时候,也曾为所谓的资源和市场打的不可开交,后来都被证明是非常无谓的。

      • 家园 容不下就把现有的拆了挪印度去

        容不下就把现有的拆了挪印度去。 素质高,有经验,有组织并不是好劳动力。

        最好的劳动力是不干活就没有消费能力的劳动力。 必须对鞭子有响应能力才是合格劳动力。 鞭子抽不得,抽了也只会哭, 动弹不了的,就不是好劳动力。 欧美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就是因为无需干活也有基本消费能力。被现实逼到生活窘迫,选川普,嘴炮也无力做出合理反应。 中国的劳动力会进入城市,也会进入到这个状态,成为资本意义上的无效劳动力。

        这个时候, 资本就会蜂拥而出,到非洲去,到印度去, 把年轻人组织起来,培训起来,打造经济发展需要的下一拨消费能力。

      • 家园 长江后浪推前浪,各领风骚三十年

        第一个工业化的是大英帝国,小小一个岛国,纺织品占到全世界的90%。

        然后是欧洲诸小开始模仿,法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瑞士荷兰西班牙,最后是德意志,如果不打仗,钢铁汽车造船航空,都将是德国人的天下。

        二战后是美国,一直到80年代,从工业到文化,独步天下。

        八十年代后是小日本的猖狂,一个小岛上诞生了一堆世界一流的公司。随后的韩国台湾李家坡,也得意一时。

        直到巨龙抬头,挤得天下人无路可走。

        那么,谁能成为终结巨龙张牙舞爪的下一个呢?我早就在想:印度!

        不要以为我们的奇迹只有我们才创造,其实大家走的都是一样的路,不过是有先有后而已。

        我们现在侧头看印度,又脏又乱又愚昧,还随地大小便呢。其实,当年美国人也是这么侧头看日本,日本人也是这么侧头看我们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这个世界容得下容不下不是问题,现在地球上每天多出15亿人洗澡,也没有混乱,以后每天多出12亿人洗澡,又能怎么样?不就是个能源消耗问题吗?现在石油又不缺了。

        通宝推:jhjdylj,
        • 家园 如果中国只是纸老虎,被印度打回原形

          印度代替中国崛起,没问题,但真的这么容易?

          政委的文章里说了14-15的概念,14-15年前的中国就是现在印度的样子,我举个反例。

          2002年我正好有机会去欧洲出差,回来想给孩子带点玩具,出国前都警告欧洲大部分玩具是made in china,我最后选了个没有发现有made in china标志的小橄榄球,尾巴插了个泡沫塑料的尾翼,孩子能扔十几米远。过一阵子,单位去植物园玩,孩子带着这个玩具也去了,结果单位里青年人把这个玩具玩得更开心,最后尾翼就折断了。孩子把玩具拿过来给我看,我说把断的尾翼用透明胶带粘起来就行。他把断在橄榄球里面的塑料棍一拔出来,只见上面写着:made in china

          我举这个例子,意思是15年前,中国制造已经基本在欧美占领的很大的市场,对比印度现在工业制成品在世界的市场份额,与那时的中国还是无法相比吧?并且在可见的将来,未必有这个能力与中国及东南亚等国家竞争。那时我们不满足“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还努力向工业中高端发展,现在也初见成效。印度有没有决心有毅力,并且还要加倍毅力与中国及东南亚等国正面竞争。

          还是我的观点,印度改善自己国内的经济与工业,这在它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要突破和超越中国,只有中国自毁长城,否则就是它迈不过去的坎。

          • 家园 日本有个鉴宝节目

            已经办了好多年了,很受欢迎,什么都鉴定,从古玩字画,到现代体育明星的签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品类就是玩具。

            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来一些几十年前的铁皮汽车呀,布缝人偶来鉴定,常常有一些玩具下面印着“占领下的日本制造”。

            日本战后的复兴也是从玩具纺织等轻工业开始的,然后是钢铁造船等重工业,然后是家电半导体工业,现在撑门面的是汽车工业,其他的都被中韩等抢光了。

            再看台湾韩国中国,也都是从轻工纺织起步的,现在韩国走到了电子工业,中国走到了重工业这一个层次。

            以前在日本超市,服装鞋帽不用看,都是Made in China。现在基本上都是东南亚诸小的产品。现在印度也开始走上这条路了,你怎么就敢断言10年20年后全世界的服装鞋帽都印着Made in India?

            印度有它的问题,人口,教育,基础设施,能源,宗教,民族等等等等。可是,我也记得1977年的中国啊,因为户口制度的限制,城市环境比印度好一点,其它的问题一点不比印度少。那时候我的梦想只是能买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汽车?梦都没有!

            四十年后,中国能走到今天,为什么40年后印度走不到呢?它要是真正开动了,中国是挡不住他的,就像美国挡不住中国一样。

          • 家园 如果印度不需要考虑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

            并且不会遇到外界的经济危机和敲诈勒索,内部不会激化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最重要的是,不会激化阶级矛盾,那么大家的预测是可以成立的。

            祝愿印度人民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能够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能够从宗教和种姓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能够争取到中国人民现在开始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比如五险一金等等。

            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印度是可以赶上并且超过中国的。果真如此,我们应该为印度劳动人民感到高兴。

        • 家园 印度至今还在贸易逆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