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平等 -- 删ID走人

共:💬46 🌺594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突然好奇,89年到92年

        有些啥个因果和不便

        • 家园 是89年到96年。因为支持学生

          那时候属于外派有半官方身份的人,一激动又是带头去华盛顿大使馆前抗议,又是上电视台座谈啥的,曝光过度了。公务护照去领馆换普通护照不给,也就无法回国。也没敢回,怕被追究。结果后来回京一帮同学聚会,在国安部工作的一位老友说,有同学问你咋了,我查了一下,你根本小鱼小虾一个。关键是没有护照无法入境

      • 家园 这是个人素质问题,怎么就扯到社会形态问题了呢?

        清华还有泼硫酸的呢,复旦还有投毒室友的呢,清华复旦都是这种人?中国社会都是这种人?大家都天天泼硫酸和投毒??天天对服务员吼也没有啊。

        你与其在论坛上整天胡扯八扯,不如善意的提醒一下你这位朋友,让他提高一下素质对他个人也有利。其实我也曾经一不小心对餐馆服务员大声说话过,经过朋友提醒以后,后来就没有这样。

        纯粹是个人素质问题,被你们居然扯到了社会形态问题,真是服了你们这些通过针孔看世界的人。

        • 家园 他们的素质比你可强多了

          似你这般对在网上素未谋面的发言者,仅仅因为你不同意他的看法,就大剌剌地用“胡扯八扯”这种语言伺候,也是让人开了眼界。我的朋友和同学是干不出这种事的。他们对服务员的态度让我感到世风之变,正是因为他们平时都是谦谦君子。连他们都让我感到有种对人俯视的不平等行为,才更说明不是孤立的。我也没说全中国每个人都是如此。怎么就惹你如此大动肝火?劝君稍安勿躁,对人客气些,对自己也有好处!

      • 家园 在改善

        我每年都回国,而且回去后的活动范围几乎都一样。确实感到在不断改善。

        政府官员的脸色在逐渐缓和。

        店员的态度从过度冷漠变到过度热情再逐渐趋于平和。

        人们的心态逐渐放松宽容。

        特别是年轻一代,守序懂礼乐助人。

        我觉得这是和物质生活的丰富有关。

        比如,过去大家乱挤公共汽车,是因为担心下一趟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现在没有这个担心了,自然也就不挤了。

      • 家园 我观察到的与你相反,难道是圈子不同?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对体力劳动者的尊重。比如,看到街上拉板车上坡很艰难,就搭一把手,看到出租车后门没关好,就主动帮忙关一下,免得司机下车一趟,碰到小区里的清洁工,就主动让孩子叫阿姨……我看到的不止一次两次,而且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左右都是自己的体会,也没什么数据支持,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怀疑你的圈子出了问题。

        通宝推:向往,TKwang,年青是福,
        • 家园 他说的现象现在也有

          不过少多了,现在找工作容易,服务员不在接受钱不多还要受气的工作,老板宁愿得罪客人也不想流失工作人员,加上文化素养提高,对服务员动辄呵斥的现象确实少了很多。

          不过在一些习惯了居高临下的,又见识少的人那里,下面的和上面的很自然就去分别对待,就像我老婆当年,服务生稍微不合她的意就板着脸训人,这种习惯跟人品关系真不大。

        • 家园 是他朋友个人素质问题,同时也是他眼界狭隘问题

          而不是圈子问题。

        • 家园 和哥们在一起,和有女人孩子看着,是不一样的

          希望要表现的就有不同,注意收敛的也不一样

        • 家园 从我的个人经历来看,你们说的情况都存在

          服务员可能有点特殊。曾经我也思考过,为什么有人对于不相干的体力工作者很友好很客气,却对给自己服务的人那么粗暴

          国内的人跟我说,谁越凶,服务员就越优先招待谁

          令我郁闷的是,很多时候还真是这样

          • 家园 服务员一点也不因为你的彬彬有礼待见你

            他们只是平等得看待每一个人——只依据暴力程度来区分优先级。。。。

            只能说这是在较低水平下实现的平等意识。

          • 家园 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训斥服务员

            讲真,我是从香港电视剧学来的。

            印象中,好像是万梓良主演的一部剧,里面有个场景是律师对一名警察大声呵斥,理由是“我是纳了税的守法市民”。电视剧的具体情节我记不清了,但这一幕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人还可以活得这么牛X。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这么干的,不论是对谁,只要我出了钱,我就觉得自己必须要抖一下威风,稍不满意我就要对方向我道歉。后来我发现其实自己只敢去正规场所耍脾气,这一点压根就不需要别人向我“传授”,柿子捡软的捏。

            • 家园 同印象深刻!
              • 家园 我后来又有一次被震撼了

                是在坐公交车时,遇到一位台湾人向司机问路,他用了“请问”、“您”、“谢谢”。我就跟当年看香港电视剧一样目瞪口呆,原来还可以这么跟服务员说话。实际上是更震撼,因为这要比电视剧更真实。

                后来我想,是不是“将求于人,则先下之”呢?讲真,我就没搞清楚过这个问题。比如有的人言行举止看起来彬彬有礼,并不代表这个人没有偏见,不带歧视。只是我以为,如果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无法独活,必有求于人,进而以礼相待,也未尝不可。说起来很俗气,很功利,但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 家园 有些夸张

                  虽然我同意楼主的看法,但你这个例子只是最基本的礼貌而已。我看到的是,不讲礼貌不守规则的人固然很多,但守礼互相尊重的人也相当不少,不至于这类人稀少成大熊猫,碰上有人说个请说个谢谢就要震撼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