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国家,必须拥有具有一定实力的国企,才能对社会经济进行治理 -- 林风清逸

共:💬33 🌺21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片面的真相么?

        虽然我不是很懂经济,但是我知道政府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利税”。什么叫利税呢?利润和税收。

        私企会定期上交利润吗?

        只有国企。

        而这也是国企混改的目的之一。据说,目前只有国有独资企业才上缴利润。那么反过来说,混合所有制将不用上缴利润,或者至少不用上缴国资比例之外的利润。

        这只是我知道的、纯粹财务账目方面、关乎国企的国家作用的一点点信息。

        我对经济不那么了解,所以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道道,我是不清楚的。

        然而蛛丝马迹已经足够了。我们知道国企哪怕就是只看单纯的财务账目,也有其明显不同于私企的社会服务功能。更不要说在其他方面了。

        而且,我也并不是说全部企业都要是国企。

        必须要有足够的国企,在经济领域支撑政府,使得政府真正能够管理经济。否则,一个毫无经济权利以及经济势力的政府是不可能真正管理经济的。

    • 家园 现在有一种新的趋势

      来自国家,或者说各级政府的资金,正在不断地进入那些比较优秀的私企,最后把这些私企也变成国家经济的一部分。这种渗透是多方位的,不仅仅是出资拿股份和分红,还有党组织的渗透,受政府支配的银行贷款的加持,各项政策的协调等等。

      我之前曾经工作过的一个企业就是这种情况,老总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最开始也是国企里出来的,后来在国外自己创业,到了一定的阶段开始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资金不足,没有政治影响力,市场波动的风险太大等等。后来一个国家背景的基金出资,占了企业股份的大头,后来发展的不错。国家出资不仅是出股本,还要在企业贯彻党的领导,协调贷款,在国外帮着走上层路线拉客户等等。官军打仗不行,就招安一些野路子出来的私军,把私军改编成官军,我感觉现在是这个趋势。

      我这些年在不同体制的企业都工作过,感觉不同企业有不同企业独特的优势和劣势,这是客观现实。一个纯的国企,那种根正苗红的国企,最后一定会变成一个官僚机构,这是它最大的劣势。对市场需求不敏感,人浮于事,形式主义等等国企的弊端,我就不用多说了。国企有没有优点呢?也不少,除了楼主说的那些对国家的重要性,还有比如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信用好,纳税更正规,遵守法律法规,对员工利益也更照顾。私企的优点正好对应国企的缺陷,而它的缺点正好对应国企的优点。另外外企也有它的优势和劣势,也是国有资本的招安对象,这就不多说了。最好的制度是把这些不同体制企业客观存在的优缺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加强中国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业是掌控在政府手里的,这是中国国家资本掌控力的基础。

      中国政府的资本和私人资本结合也有潜在的隐忧,就是官商之间利益输送的问题。这个我个人认为只能靠人治,没有制度可以解决。但是现在中国国家还处在扩张期,还是有把蛋糕做大的空间,所以机会比问题多。到了蛋糕再也做不大的时候,那就该进入历史周期的下半程了。

      通宝推:广宽,三笑,李根,林风清逸,
      • 家园 为什么你觉得是“现在”的“新”趋势呢

        内容没什么问题,标题错了。难道内容里说的事是现在才发生的,以前不是这样的吗?

        以前要比现在更过分的,所以标题反了,我觉得趋势是减少控制

      • 家园 非公党建

        本地大的外资都建有党支部,现在连台资也搞,而且资本家也乐意,有了党支部后工人不闹事,政府方面沟通也有了专门接口,双赢。

      • 家园 需求不同,规模不同,影响不同,决策路径的长短不同。

        一切从需求去分析。

        另外,金融,也是国家整治经济的一大利器。

    • 家园 挑战你一个

      如何解释全球范围内国企都以亏钱为主?

      中国国企也是在垄断市场才能赚钱?

      • 家园 你的表述有点不清楚

        全球范围内国企都亏钱,是指中国国企在全球范围内都亏钱还是,全世界的国企都亏钱?

      • 家园 赚钱不是社会的目的,那代表供需不平衡。

        赚钱是个私人目的,在老百姓手中无所谓,多一点,少一点,在社会引不起波澜。

        而私人资本那里不一样,过度的赚钱,必然损害社会其他人的花钱,最终造成社会失衡。

        这就是为什么要对市场进行宏观调节,要让所有赚的钱都花出去,让更多的人赚钱,所有人都赚钱,其实也就是所有人不赚钱,这才能达到经济平衡运行。

        通宝推:高中三年,
        • 家园 国企和私企的目的本身就有所不同

          在中国,国企不止是经济单元,也是政治单元、组织单元。如果片面地用经济单元的“赚钱与否”的标准来要求国企,难免陷于管窥蠡测。

          通宝推:花棍舞,
      • 家园 哈哈,这个问题好简单。答案是:不清楚

        对的,不清楚。

        “全球范围内国企都以亏钱为主”——不清楚是否如此。

        “中国国企也是在垄断市场才能赚钱”——本条与上条矛盾,所以更加不清楚……

        “如何解释”——什么都不清楚,所以对于如何解释,也是:不清楚。

        而且,国企亏不亏这个事情,我觉得按照汉武帝比官府有钱这个事情来看,国企未必是亏的。

        实际上我感觉国企很多还是不亏的。改开前,国企肯定大部分都是不亏的,而且他们严格来说也谈不上垄断。改开后,很多国企亏了,原因其实也不在他们自己,而是上下游都出了问题,那种亏属于经济灾害期间的特殊状态。何况即便是那时候也有很多是不亏的。

        所以我觉得你说的这个事,国企都亏损这个事,多半不太靠谱。

        国企本身确实是有一些不同于私企的亏损因素的。比如他们盈利了就容易吸引一些官员安排亲属。但是私企也有一些不同于国企的亏损因素,比如他们获得必要资金流以及要求政府兑政策的能力就很差。而且私企其实也需要安排官员以及官员亲属,和国企没什么两样。所以我觉得,按照亏损因素来说,国企私企其实是半斤八两的事情,谁也别笑话谁。国企真正的核心问题,大概就是体制改革一般来说比私企慢,对社会制度的变化追逐得不够快,监管上面也不是很敏感。大概如此,我不是做国企的,不清楚。

        所以,最后的回答还是:

        不清楚。

        • 家园 经济学上有个外部性问题

          简单说,一部分国企表面亏损,那是因为它承担了私企不承担的社会成本,比如国企依法照章纳税,实际有效税率大大高于私企,再比如过去所谓的“企业办社会”。综合看起来,其实际社会净效益很可能大于私企。

          再比如,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私企支付工人工资低于现在维持正常城市生活所需要的“生存工资”,如果这些私企要支付足够的生存工资,再加上足额缴纳社保,很多私企要么亏损,要么利润大幅度减少。

          账面上的盈亏,只能说明社会利益分配到什么人手里,不能完全说明整个社会是否受益。

          至于很多无知之流(或者不怀好意)所攻击的国企垄断问题,实际上恰恰因为那些自然垄断行业现在是国企,才没有价格暴涨,如果是私企,垄断利润一定是现在国企利润的好几倍。当然,到了那时,主流舆论一定不再抨击垄断,而是吹嘘私企效率。

          通宝推:大江南北,林风清逸,
    • 家园 国企是经济部队,保卫钱财,是所有权利之根。

      PLA是武装部队,保卫生命,是一切权力之源。

      国企是经济部队,保卫钱财,是所有权利之根。

      CCP是...

      关键词(Tags): #经济部队(林风清逸)#权力(林风清逸)通宝推:林风清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