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是谁要抓戚本禹 -- otto

共:💬48 🌺545 🌵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制造和传播这种谣言太无聊了吧

                            你所依据的那本回忆录,到了后半部,一遇到重大事件,就出现“我也不清楚”,“谁谁谁告诉我”,“听说”,好像写交代材料。对于“送书”,只提了一句话,没有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纯属臆测。然而对于这种桃色谣言,人们通常是宁信其有,还总有人添枝加叶,深加工以后再传播出去。这种“流言蜚语”不应该出现在史版。

                            说到谣言传播到中央什么的,记得电视刚普及到农村时,有个谣言说赵忠祥是中央台台长。未必是恶意的,大家也知道是谣言,但流传的很广泛。

                            • 家园 看看戚大帅的回忆录就知道,送书和攀附格格都是实有其事

                              http://www.hqmzd286.top/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49948

                              “3、抓我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还有些人,像吴法宪,说我是因为送《红楼梦》给李讷,想追求李讷,所以被抓的。那更是无稽之谈了。李讷那时确实经常到我这里来的,她大学刚毕业,她是学历史的,所以喜欢到我这里来翻书、闲聊。我也挺乐意和她聊聊,从她那里可以了解许多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愿望、追求,如此而已。现在李讷仍健在,对此有兴趣的人尽可以去信、去电咨问。

                              其实,在那时就已经有“戚本禹是江青女婿”的谣传了。毛主席喜欢了解民间流传的政治谣言,他把政治谣言看作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有一次,叶群把当时公安部从民间的街谈巷议中搜集的这个谣言送给江青看。江青看了之后一笑置之,说,“这么说,我还是丈母娘了”。当时我还是很爱惜自己羽毛的,所以在生活作风上也一直是很自律的,这在中南海里是人所共知的。我早已是有妇之夫,怎么可能有此妄想呢。”

                              看看戚大帅写的这段就知道,吴胖子写的东西肯定实有其事。

                              戚根本就没有正面否认送书的事,只是说那是格格自己上门来翻书,说的好像格格就是建宁公主,他是韦爵爷。

                              后面说的就更离谱·,说什么江青根本就不在乎传言,他自己爱惜羽毛云云。从这点看,吴胖子说他忘乎所以完全没错,你明知有传言还送红楼梦?这叫爱惜羽毛?你爱惜过李讷同志的名声吗?

                              江青听到流言一开始表现的很大度,你以后还送红楼梦,你让人家做母亲的怎么想?人家还会一笑置之?

                              就算他真的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很纯很天真,他这种行为也是非常不得体的。江青因此而恨他非常正常。

                              戚大帅自己还故作纯情,说什么:“我和江青之间应该说没有任何过节。那江青为什么要那么恨我呢?”

                              实在是笑话。

                              通宝推:gzpi,朴成兴,
                              • 家园 不太喜欢戚本禹的回忆录

                                不太喜欢戚本禹的文笔和他良好的自我感觉,所以没有读完他的回忆录。特别是看到庐山会议那部分,讲彭的直言导致不良后果云云,感觉就四个字“倒打一耙”。戚大概是要个“始终如一,坚持革命”的身后名声吧。

                                吴法宪的回忆录读完了,写的比较实在。

                                通宝推:让领导先走,
                      • 家园 你捧邓笑贫的时候,

                        就不说邓笑贫的人品,这会就挥舞人品的大棒。哪来的人品问题,都是阶级立场问题。

                    • 家园 希望大家就"小爬虫"一说的具体细节讨论一下。原因如下:

                      主席的最高指示有些后来被证明似乎不是主席说的,或者其实不是那个意思。

                      比如"按既定方针办"这句话,就似乎,好像,也许是个例子。

                      类似的还有。

                      另外,有时候主席本人说话也不管用。比如那个窃听事件,主席对相关责任人的意见,似乎,好像,也许,大概就没有完全落实。

                      细节里面有魔鬼

                      细节里面有魔鬼

                      细节里面有魔鬼

                      所以希望大家谈一谈。

    • 家园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家园 臆测

      没说出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和根据。

      要说康生,春桥分权还有一点讨论的余地。

      以小戚的资历,在总理面前只能算小秘书一个。和总理分权?戚!

      至于说到总理身后事,都知道总理无党无派,所以是个不倒翁。他会关心死了以后谁来接班?戚!

      文革成功?头一次听说这个词。有定义吗?

      我以为就是主席本人也不清楚最后要走到哪里,所以号召大家要继续革命永向前。

      看看文革史,最早起来响应的蒯大富们不到一年就被打下去了,而灭了他们的人,后来又成了516。最早被打翻的走资派,后来不少又成了三结合,连资产阶级副司令也出来主持日常工作,然后又被反击右倾翻案风。最后被作为文革象征而审判的那四个人,只有那小屁孩儿的官最大,其他都是处在野心家,想掌权的阶段。

      我记得的运动就有:批林批孔,评法批儒,批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还在上小学的我,正是逮什么看什么的年龄,于是从批判材料里知道了少正卯,官渡之战,田虎王庆方腊。

      一团乱。

    • 家园 说周要抓也可以

      但这么说太笼统了,对现实也有一定程度的曲解。

      辩证法认为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我认为对周也可以一份为二。一方面,周对老干部有感情,遇事总想照顾他们;另一方面,周又从理论上明白文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成为老干部当中不多的文革支持者。一方面,周有个人的喜怒哀乐,比如我之前所说他很可能喜欢或者起码不讨厌戚大帅,证据是他除了工作会愿意和戚闲聊、听戚白活最近看的历史书籍,我想一般来说,对不喜欢的人,谈工作还行,闲聊就不至于了吧;另一方面,周又是老干部的总代表,老干部的群体强烈反对戚,所以周又必须在原则上跟随老干部群体的意见。

      我认为正是这些矛盾才导致了周在戚问题上的一些不太容易让人理解之处,不把主席称戚为同志的批示传播,是因为老干部必欲打倒戚,周要反应这个老干部群体的原则立场;说戚文章不是自己写的,两个儿子是坏人,反应的是周的个人立场,周顺应老干部的原则立场批戚了,这是对老干部群体的交代,用无中生有的事实去批,看着气势汹汹实际没有杀伤力,反应的是周的个人立场,就是应付差事,并不想真整死戚。当然这里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周知道主席拿下戚是迫于形势,并不情愿,因此用明批暗保的形式给自己留余地。

      • 家园 政治是无情的

        实际上,敬仰总理的人都是善良。善良的人总以为大人物也跟他们一样善良。我真诚的希望社会上多一些这样善良的普通人。

        但是,我非常遗憾的告诉你:政治家的行动不会为感情左右。政治是无情的。

        在政治问题上,权力是第一位,其他的都要为权力让路。感情总是干扰判断,影响决策。所以,所有成功的政治家,要么生性冷血,要么就得有一副铁石心肠。换句话说,性情中人搞不来政治。

        身居高位的大人物更是如此。古今中外,不能摒弃个人情感的政治人物必然失败。

        什么叫不懂政治?说白了,就是用感情用事。

        这样说,大家未必懂。举几个例子吧。

        彭总在庐山就是感情用事,为百姓鼓咙喉是正确的,但方式方法都有个人感情在里面。好心没能办成好事。

        同样,主席在庐山也有感情用事的成分。吃了几次安眠药都睡不着,情绪激动之下才有那篇“始作俑者”的讲话。庐山会议贻害无穷,是毛一生少有的几个败笔之一。

        党史人物中,罗瑞卿个性鲜明。毛送他“水至清则无鱼”,结果还是“将军一跳声名裂”。

        林总一生淡定,到头来跟主席闹意气,自己折戟沉沙不算,葬送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田家英,戚本禹,春桥,江青,心中善恶太过分明。不能“和光同尘”之辈搞政治注定没有好下场。

        反观总理,可曾有过感情用事的时候?政治就是要摒弃自身情感,无情正是周不倒翁的秘诀。

        另一个不倒翁,大事不糊涂的花帅,在个人家庭方面不是一般的无情。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不能用普通人的心态踹度政治人物,更不必敬仰某些成功的政治家。政治是无情的,政治家是一群被权力异化了的人。

        • 家园 政客可以没有感情,政治家必然是有情的,

          老毛要说能力,当然厉害。但是也不是历史上独一份,朱元璋也是既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朱元璋开国后,废除了宰相制度,行政也是自己来。考虑到那时候行政工作相对简单,朱元璋的工作量应该相当于毛主席+半个周总理。老毛在行政上还是要依靠总理的吧。

          老毛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而且他还是个文学家。这才是他特殊的地方。做事的时候不能感情用事,但是真正驱动做事的是感情。驱动政治家的正是感情,你说的例子也充分说明了。主席和彭总,正是大本大源的感情导致他们的分歧激烈,否则一个党主席,一个实权派的国防部长,用理性的眼光看,和光同尘不才是最佳选择吗?伟大的政治家是由伟大的感情来驱动的,否则必然无法面对巨大的困难,来至敌人,同事,朋友,伙伴的阻力很容易就会让你朝最容易的方向,而不是最正确的方向走。

          通宝推:迷途笨狼,ccceee,
          • 家园 毛和彭都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评价毛,首先是是革命家!其次是理论家战略家。政治家什么的不在话下,毛还是书法家呢。

            把你文中的政治家,换成 革命家 就基本对了。

            毛和彭都不是合格的政治家。毛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也变相承认了错误。原文如此:

            “工作问题,还请同志们注意,阶级斗争不要影响了我们的工作。一九五九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本来是搞工作的,后来出了彭德怀,说:“你操了我四十天娘,我操你二十天娘不行?”这一操,就被扰乱了,工作受到影响。二十天还不够,我们把工作丢了。这次可不能。。。”

            真正的政治家不会跳出来操,真正的政治家也不会一操就扰乱了。

    • 家园 戚只是毛圣人眼中的刍狗而已,随用随扔随扔随用

      可怜八十岁了还感觉良好地以为自己是个知音粉

    • 家园 呵呵,貌似你这也是春秋笔法了

      你把戚说得这么传统,到今天他还为尊者讳?他有这必要吗?我看了回忆录,我觉得他其实至今也说不清为啥被抓。他倒说了可能是因为他没有跟上毛的战略思想转移……就这样子也要被抓,那时候的他就是个思想上的奴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