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吃火锅 -- morrison

共:💬23 🌺111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吃火锅

    我记得大概是86、87年,吃了第一次火锅。当然了,在自己家,在那个恨不得一分钱掰开当两分钱用的年代,出外店中掏钱吃饭,是不能想象的。

    小时候火锅中的食材,远没有现在丰富,应该有羊肉,蛋饺也是一定有的。说起蛋饺,顾名思义形似饺子,面皮却完全是鸡蛋做的,馅子是鲜肉劖成肉饼,其它馅子一般属于修正主义的作法,追求食材的根正苗红者是不屑的。一到两个鸡蛋攉匀,此刻母亲一定会说“要攉匀,用筷儿搂起来看看有没有块”,拿个盛饭的饭瓢——那个时候的饭瓢几乎都是铁的,既然叫瓢就因为像如意般有个窝,而现在我们常用的电饭锅那种塑料或木制的扁平饭勺就用不了了。直至今日过年,母亲都还在怀念当年那个做蛋饺的神器——在瓢底的窝里薄薄涂上猪油,放酒精炉上加热,隐隐还能听到猪油热了之后的嗞嗞声,闻到猪油香味了,就用铁瓢羹捞一勺鸡蛋液进去,切忌贪心,蛋饺皮子是薄的好,就像每年过年母亲去市场挑春饼皮,厚的肯定是不要的,左右来回上下旋转饭瓢,让蛋液均匀铺满,缓缓加热,到皮子泛黄不焦不燥,一张成功的蛋饺皮子就做好了。裹上肉,把皮子两边一搭,轻轻按实;肉也不能多,一则煮的时候容易涨破皮子,二则影响肉的口感。好的蛋饺,肉汁随水温升高而渐次渗入汤中,汤又反过来影响肉的层次感,一口咬下,薄薄略带韧性的皮子下面,是软滑的肉丸,里层则带脆爽,鲜美的肉汁刺激味蕾,在鸡蛋和猪肉凭票购买、几乎过年才能吃到的蛋饺,堪称人间美味。

    那时一般人还只能吃到菜油或是豆油,植物油吃之前要熬油不说,在饭瓢上也涂不均匀,猪油自是上佳。过年脚边,家家户户都要备点猪油,除了前面说的做蛋饺,做细沙、做八宝饭,又或是菜泡饭里放一涿猪油,喷香。

    至于做蛋饺皮子的酒精炉,母亲也能对煤炉怀念好久。酒精炉是后面才用上的,再之前就是在煤炉上煨烘,酒精炉虽然清洁(小时候家里没有厨房,煤炉在公共走廊里的,冬天的夜晚在外用煤炉,呵呵;到后来用上液化气后,煤炉就彻底淘汰了),火候却偏大难以掌握;而煤炉,几乎关闭底部的进风门,即可保持微弱又恰当的火苗。

    酒精炉一旦用作火锅炊具,火候就显过于温吞水了,绝体会不到涮的感觉,大部时间是先煮再捞,好在不少食材也是煮久了才出味;且要加酒精必须等燃尽才行,否则会相当危险。没有冻豆腐,有内酯豆腐,有菠菜,后面几年还加入了金针菇、油面筋等等,前前后后饶是几种食材,吃得倒有滋有味,无他,暖矣。在红外取暖器还是传说、有了红外取暖器不心疼电费还是传说、取暖基本靠抖的年代,火锅取暖经济实惠,又可饱腹,实是美食的一大发明。

    后面一两年,家中不知从哪里借来一副正宗的北方火锅炉,全铜,烧木炭,登然蓬荜生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吃火锅不用正宗的炊具,哪能得来正宗的口味?据说正宗的北方火锅的汤底必定用的是白开水,像北京的阳坊,涮上肥羊、肥牛,羊肚和百叶氽着,油花先是在水面漂着,后又混入水里,膛里的木炭啪啪爆着火星,铜锅里的汤汁咕咕上下翻腾……吃这样的火锅需要的是耐心,约莫半饱后汤汁才逐渐蒸腾出泛着微腻的肉香;对于心急吃热豆腐的泡煞鬼,是更喜欢四川火锅式的。

    全铜火锅炉,价格高,还停留在洋铁锅时代的家庭自然消费不起,更是占据了几口人住三四十平米本已仄逼的住所,使用时又难免因灰烬熏黑墙壁屋顶,到九十年代,相对廉价的电火锅就开始普及了。加水、生姜、千张包、筒儿骨,大火约莫三十分钟后,汤底就算熬成。千张耐煮,豆皮入味迟,当然要留到后面。先投入羊肉片,须臾变色后即夹起混入调味料;追求清淡口味的,口中清香的汤汁融化着羊肉的脂肪,细细品味还中和了豆类的特殊鲜甜,无须受调味料的羁绊与滋扰。咀嚼,勿太心急咬到舌头,还未吞咽完又涮上几片羊肉;如此往复,“呃”得一声打出一个饱嗝,过瘾了。

    羊肉、蛋饺、千张包风卷残云大半,锅内汤汁已染为半乳白色,此刻煮上几个油面筋,吸收了整锅猪、羊、蛋、豆类鲜美的精华,尽在于此。面筋软糯,浸满汤汁,先大口吹凉,连咬带吸哧溜哧溜地入肚。现在,就需要蔬菜解腻饱感了。

    川菜不可避免地席卷全国,川式火锅对于从不吃辣的就属于挑战了。治愈川菜恐惧症,或用系统脱敏疗法,或用冲击疗法。前者,无非独享鸳鸯之清汤锅底,因红油时而沸腾爆溅而混入辣味,锅底汤色由白转橙,口中麻辣感随食物俱下徐增,酒足饭饱后,麻辣功底便增进一层,着川菜的道便深入一分;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待得功成,一旬不沾口中无味四肢乏力,一月未进搜肠刮肚四处解馋。系统脱敏法追求的是简单粗暴直截了当,将一片完整的生菜叶滚于红油中,辣味吸浸涨满,花椒颗颗点缀,大块咀嚼,大口吞咽,毕,饱含一口冰冻可乐,任由奔腾的二氧化碳急剧地冲击味蕾、上颚,当感觉门腔消失时,恭喜你。系统脱敏法因过于暴力,意志薄弱者不可尝试。对于志坚者,副作用也可能很明显——身残,用一副对联就可以说明:上联是“多少人在此宽衣解带”,下联是“万般客皆至俯首称臣”,横批“稀里哗啦”。

    川式火锅,弥漫鼻腔的是花椒麻,冲击眼球的是辣椒红,大学外墙,少不了川式火锅店,小瓶煤气罐喷出熊熊火焰,剧烈翻滚着锅中的红油,势不把辣椒和花椒蒸到空中不罢休。对于穷学生,还是宿舍里煮火锅小落位来得实在。不知哪里找来一个老式电炉,一口小锅,一包底料,一袋羊肉片,食堂围墙外“搬”棵大白菜过来,白菜叶喂兔子,梗扔火锅,几个人围着电炉,盖上盖子,如小时候看着祭祀祖宗的祭品那样咽着口水——“熟了没有?”“没有。”“熟了吧。”“好像是。”赶紧塞筷子进去,不管生熟捞起什么就塞嘴里。十分钟的等待换来一分钟的抢食;豪饮的还有六块钱一瓶的红星二锅头。此时,门要锁好,防香味把楼长引来倒不太重要,隔壁想加餐的筷子更怖于楼长。

    大学时代,用固体燃料当火源的小火锅刚出现,固体燃料使用安全,火力够用,这种后面较多称为台式小火锅,很受学生追新,学校水房边就开了这么一家。宿舍几条烂友,兜里揣着献血补助得来的几百大钱,去那里开过荤。锅底是店家调配好的,增加了玉米片这样的新鲜玩意,荤素涮品大同小异,菇的品种确是多了点。大体上,十多年前的涮品基本上算是应有尽有,与现在差别不太大。

    新千年后,各式“捞”的兴起,但凡带“粤”字的海鲜烹饪就能卖大价钱的思维方式,已经由商家成功地对消费者进行了洗脑。海鲜不仅代表新潮,更代表有面子,有身份,川菜、湘菜甚至是江浙菜,穿上粤菜的金身,餐牌前几页无不是鲍翅龙虾,恐怕只有东北乱炖和西北烤羊才能免俗了。三十年前雍贵奢豪,三十年后健康养生,同一种食材如川剧变脸,此一时彼一时。

    粤式火锅,当然要在粤地才能吃出道地。说是粤式火锅,大概更应该归于粤菜的其中一种做法,近似于自助式的白灼。粤菜讲究原汁原味,食材第一,食材好汤才好,自然,粤式海鲜火锅汤底就是白水,最好的滋味恐怕就要算是在渔民船上,现捞现煮,除了酱油绝不需其它任何调味料,纯粹享受食材本身的味道。粤人对食材的评价可以总结为两个字:靓、甜。“靓”不能望文生义,好看的叫靓,不好看的也能叫靓,就像斑,越丑样越好吃;好味的汤底叫靓,新鲜的食材叫靓,烹饪后的口感软硬适中叫靓,爽爆脆滑也叫靓,口味纯正叫靓,醇厚也叫靓。有用“正”评价口味的说法,表示刺激食欲又恰到好处,但似乎比“靓”少了些许对食材自身久煮弥鲜而锦上添花的褒扬意味。靓的鱼肉有甜味,靓的蟹肉有甜味,靓的虾有甜味,靓的玉米有甜味,靓的菜心有甜味,连靓的羊肉都有甜味,粤人一方面指摘江浙人吃菜甜,一方面天天追求食材的“甜”味,只能说粤人出生就自带了只空糖罐。

    海鲜火锅,食材新鲜自不必说,烹煮火候也很重要,太短容易吃坏肚子,太长则影响肉质,如果旁边有人给掐着秒表计时,也不为夸张。这种做法在顺德的一家饭店就出现了,不过是专吃牛肉。店家的餐牌上明明确确地大字告知:牛????多少秒,牛百叶多少秒,牛肉粒多少秒,等等;若仍存疑,一旁的服务员会自负又熟练地亲自示范——“喏,就这样夹住在锅里来回涮,一数到十,起锅”。总之,牛????是爽滑的,牛百叶是甜鲜的,牛肉粒是松弹的。这样一家陋巷小店,竟闻名顺德,只因店家就开在屠宰场边上,食材想不新鲜都难。

    潮汕火锅属另一种粤式风味,主打牛肉丸。虽然电影《食神》中略显夸张,但正宗的潮汕手打牛肉丸和牛筋丸,弹性确是十足,上下牙不用力咬开,只怕会受之反弹而伤了下颌。牛筋丸还有包馅的做法,就是俗称的爆浆撒尿牛丸,一般店家较多用猪肉汁加佐料制成,费人工,爆浆易掩盖牛肉本身的鲜美,更适合煮粉面,煮火锅择普通牛肉丸为佳。牛肉丸须纯用牛肉、牛筋制成,凡是加蒜头或香菇等,失之“正”,少其“靓”,均属异端。汤底店家选牛筋和少量牛杂熬制,汤汁清亮醇鲜,喜“甜”的粤人还可能放入几粒红枣。牛肉丸和牛筋丸耐煮,沸水中十分钟后,夹起一粒,用力咬开,牛肉纤维间的大量孔隙吸满汤汁,口中弹牙的牛筋混合着牛肉的鲜美,“甜”的!再涮上牛????,鲜牛肉,牛舌,锅中蒸腾的热气弥漫着香味,不禁叫人大快朵颐。肉滑、虾滑少少取一些,水中扶摇翻腾至氽在水上些许,口感较牛肉丸更爽脆。玉米片增“甜”,肥厚的鲜香菇伞盖吸味,整锅牛肉汤的鲜味尽收于此。食之过半,再用塘蒿、冬瓜去腻,最后尽数捞尽已入口即化的牛筋,潮汕牛肉丸火锅名不虚传。

    吃潮汕火锅,须去偏僻、简陋甚至略带肮脏油腻的小破店,装璜豪华气派的大店,难免“店大欺客”,牛丸往往非手打而是机制,破坏了牛肉纤维的质感。潮汕人好家族作坊式经营,出外谋生较多抱团集聚,一家穷街僻巷的火锅店,背后是别家的乡亲好友妇女在辛勤地手打着牛肉,吸引回头客的地道滋味是店家安身立命之本,食客们称之为“正宗”,大店大多是无法做到的。

    客家人的猪肚煲鸡是粤式火锅的另一支,其汤底的上乘做法是将整只鸡塞入猪肚,于砂锅中褒炖良久,待猪肚吸收鸡肉精华,猪肚脆口,将猪肚切成条,鸡剁成块,配合汤汁,佐以党参、枸杞、红枣等,文火保温,静待食客光临。每一家猪肚煲鸡,皆当引入乾隆或其嫔妃的传说,以证猪肚煲鸡的渊源悠久和养生滋补的功效,食客们哈哈一乐就罢了。相比,猪肚煲鸡属重口味火锅,汤汁浓郁,以十足的香味夺人口涎,绵延的饱腹感撑人肠胃,通常只需另点少量的牛羊肉,但大量的生蔬是需要的。

    佛山南海、顺德等地较流行的冬瓜煲鸡,也与火锅近似。大只冬瓜挖去瓤,鸡肉块置于内,将整只冬瓜立于一口大镬内,加水滚煮,经数小时。冬瓜清甜败火,鸡肉酥烂化汁,冬瓜煲鸡的汤底在瓤内飘出清香。先盛碗汤饮尽提胃口,投几尾塘中现捞的鲜活螺丝虾,虾壳转红即食,虾肉滑爽,鲜中带甜,擓几勺冬瓜清口,续而加水、加肉、加菇,随意,无一而足。

    吃火锅,最闲适的还是在家中,材料自选,口味自定,或咸或淡,或鲜或辣,或鱼或肉,或荤或素。不必拘泥于公筷的礼节,不需担心食材洗不干净。筒儿骨热水烫之去腥,生姜中和,西红柿提鲜,电磁炉小火缓煮,蔬菜和菇洗净切好。汤在锅中冒着溅出汁液,屋中浮着肉香,开吃。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玻璃上滑落凝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至于祖国各地其它种类的火锅,待余细细品后再补。

    关键词(Tags): #美食#火锅通宝推:silencsrv,桥上,柏林墙,時千峰,老老狐狸,盲人摸象,mezhan,三笑,蓝鸟,刹那芳华,崇文尚武,未知如之何,铁手,北纬42度,
    • 家园 我吃火锅怎么觉得没那么多情趣呢?

      有水平的人就是有水平!

    • 家园 补充说说潮汕火锅

      潮汕火锅以牛肉火锅闻名,楼主的吃法也基本就是潮汕火锅的标准流程。

      潮汕火锅除了有名的牛肉火锅外,还有羊肉火锅、鱼火锅、鸟火锅,以及类似的鸡煲。

      大体做法就是先把做好的有滋有味的锅底放在锅里煮,像牛肉火锅是一些做好的牛肉牛筋还有牛肉丸下在锅里,汤就是做牛肉牛筋的汤。其他火锅也是差不多,将做好的一些食材事先下在锅里,羊肉火锅是羊肉,鱼火锅我常吃的是下的鱼头,鸟火锅基本是鸟的骨架,鸡煲基本就是鸡的全部了。

      然后摆上肉片以及其他食材。牛肉火锅自然是牛肉——当然会区分部位,羊肉火锅是羊肉,鱼火锅会有鱼肚、鱼鳔、虾以及其他小型海产品,鸟火锅会有鸟肉,鸡煲好像就没肉类了。除了这些肉食,自然也会上对应的素食。其他的记不得了,唯一印象深刻比较百搭的是金针菇。

      至于酱料,牛羊肉比较常见的是沙茶酱,鱼火锅、鸟火锅和鸡煲(存疑)一般是酱油和青椒等炒制的蘸料。

      本人记性不好,多年未曾吃过潮汕火锅了,以上是凭仅存的记忆写的,难免有误。

      • 家园 此处鸟是否鸽子?

        最常见的是鸽子了。乳鸽。

        其实鸡算不算鸟呢?纯抬杠。

        • 家园 各种鸟均可

          不过一般指常见家禽之外的鸟,斑鸠鹧鸪之类的,也有野生的,我就更叫不上名字了。鸡鸭鹅的火锅没见过,鸽子火锅也没见过。

    • 家园 要说吃,北方真比不了南方

      89年去北京,姑姑请我吃涮羊肉。

      因为听过候宝林,马三立等相声里的渲染,心里充满期待。

      结果上来一看,一盘羊肉,一盘白菜,一盘大葱,一碗芝麻酱,一个火锅,没了。

      火锅倒是很标准的紫铜大肚锅,但是火力不够,5双筷子同时下去就不滚了,要等半天。

      顺便吐槽一下北方小吃,什么爆肚,豆汁儿,卤煮火烧,王致和臭豆腐,狗不理包子,都渲染得过头了。最多是普通,像臭豆腐和包子,更多的是难吃。那个爆肚,根本嚼不动。耳朵眼炸糕倒是挺好吃的,到南方一看,还不如麻团有模有样。北京蜜饯,除了甜还是甜,乱糟糟一塑料袋,实惠倒是实惠,吃完了要打肥皂洗手。

      • 家园 看来是个南方甜党

        涮羊肉顾名思义就是涮羊肉啊,就要清汤,最多放点葱段,姜片,吃的就是原味,白菜是用来解腻的。吃北方涮羊肉,羊肉,百叶,白菜,冻豆腐,足矣。蘸料麻酱,腐乳,韭菜花。

        现在流行麻辣火锅,一是因为现在人味蕾上了,口太重,二是因为麻辣可以掩盖食材的不新鲜。

        北京小吃原来好多都是给穷人吃的,并不太精致,不过爆肚吃的就是个劲道啊。

        • 家园 我把爆肚从毛巾嚼成了塑料布

          它还是呢么大的一块,吐出来一看,连一个牙印都没有。

          各地的小吃都是为普罗大众准备的,虽说便宜简单,但是不代表它一定难吃啊。可是为什么单单北京小吃与期望值的落差那么大呢。

          可能是宣传的力量,首都,皇城,历史,文化,种种光环笼罩下,让人充满了景仰。

          再说一个高大上的,北京烤鸭,那还了得,和北京人聊天,那位能清楚地记得某年某月因为什么事和哪些人一起吃过一顿烤鸭。过去几十年了,还在嘴里回味呢。

          那年去北京出差,还没敢去名满天下的全聚德,就在王府井百货店买了一只,30块,好家伙,我半个月的工资啊,那时候还没结婚,不然要被老婆打出门的。

          结果呢,那味道那口感,给3块钱一只的南京烤鸭提鞋都不配。除了皮有点香味,剩下的,都是味同嚼蜡。

          • 家园 同感同感,花

            当年去北京,给带一烤鸭店,带路的客户说虽无全之名,但超全之实。吃来不是说不好吃,的也是感觉就这么样了。皮干硬,油味重,无余韵,不如广式香脆松,吃完余香缭绕。肉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说起来,应该是口味的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天南地北,美食无穷,好吃的多吃,不合胃口的少吃,也是很好的人生享受。

            喊个口号:甜党万岁,咸党万岁,酸辣党万岁。反正有得吃就万岁。

          • 家园 不是我给爆肚找借口

            而是你吃的爆肚涮过头了。

            爆肚顾名思义在个“爆”字,个人理解:一是下锅快,捞得快,自己涮的时候哪怕是七上八下也未必就不过头;二是口感要脆,口感要嚼起来嘎吱嘎吱的,类似海蜇。

            至于烤鸭嘛,我觉得你这个评论就不太客观了。

            你说是在王府井百货买的,那种包装的能好吃吗?当年的不太了解——按照你的物价,估计得在90年代甚至更早吧——现在啥熟食,包装都是真空包装,吃起来差不多都是一个味道。

            另外,北京烤鸭也不同,全聚德也未必最好吃的,完全看个人口味。不过大部分也都是没有下重料的,连盐都基本没有,是必须依靠酱来调味的。

            不过全聚德的鸭子是真肥,能把人吃滑肠咯。

    • 家园 千张

      第一次去安徽,点了个千张,原来是我们这儿的豆腐皮儿。

      • 千张
        家园 印象中原材料都一样,但是质地和味道还是有不同

        千张是湿的,有点象老豆腐压成薄片。估计做法和豆腐一样,就是摊的薄一些。

        豆腐皮是干的,是豆浆烧滚时,从表面捞的那一层。煮牛奶也会在表面有层皮。

        印象中是这样。也可能是错的。

        • 家园 这个好像是分豆皮、豆腐皮

          我们那儿的词汇

          一个豆皮就是你说的那层油皮

          一个豆腐皮就是超薄豆腐干

          另外我们这里老豆腐是说豆腐脑,也就是甜党咸党打架的东西,是不可能“压”的吧

          更进一步,太原晋中的土话、老话里,豆腐脑(儿)是指类似河南胡辣汤一样的勾芡的汤,或者说介于胡辣汤和没有面条的打卤面之间的东西。过年过节也当做专门的吃食。

    • 家园 忍不住想起以前的一些美味来

      有阵子流行云南过桥米线。简单的说,就是把煮熟了的米线放到热汤里,混好了就可以吃。印象中还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大致是很早以前有一家子,丈夫要到外面干农活,妻子中午做好饭给送过去。因为路远,汤汤水水的一碗面,到了面条涨了就不好吃了。妻子想出个办法,把面和汤分开。到了地方后,汤还是热的,面也很筋斗。

      还有就是外边路边摊的卤煮猪大肠,真是又香又好吃。现在想想都流口水。不象烤红薯,香的是实在太香了,但总觉得没到它期望中的好吃程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