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课堂闲侃—花样洗钱! -- 王小棉她妈

共:💬148 🌺2673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杀出来的奴才,打出来的顺民,惯出来的孽种。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

        这世间,要信自个行。不需要某些人代表自个!那些自以为会几个字,就会做人,太会给自己贴金!读几本书,就以为自己了不起,非给安个专家、学家!还在大庭广众说教一番。

        只需问一下,你这有什么好处呀?又有那些缺点?看他们怎么回答?能答得上来么?

        一切归以简单,就会明晰事物,不轻易上当受骗!

      • 家园 哈哈

        棉妈顺便把我们这些心存小资产阶级意识的人都教育了一遍,是该多受一下教育,要不总忘了自己是谁

      • 家园 这篇必须宝推

        说的非常对。

      • 家园 大赞棉妈!
      • 家园 没资格宝,只能花了

        哈哈哈。

      • 家园 宝推棉妈
      • 家园 第三次鼓掌,说的太好了,解恨

        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我就没少生气。

        全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思想无论怎么不合时宜都没关系。 生活在这个社会,批评这个政府也未尝不可,但是你不能享受着政府的福利,又号召推翻政府。

        有本事就像延安时期的萧三一样,我就不用你毛泽东照顾,也不拿共产党的补贴。 自己直接找一个村,住老农家里过日子。

        还有些在海外定居入籍的人,屁股决定脑袋,对大陆百般看不起。 可是实际还是想办法保留大陆的身份证,驾照,在社保留名额,无非就是想将来退休金内外兼得。

        看见北京的街头奔驰、宝马,就问,是不是北京的房价太贵了,这些人买不起房只能买个好车找面子了。 这种人,什么思维。

        通宝推:刹那芳华,
        • 家园 最主要的是把乱发不靠谱的朋友屏蔽消息

          微信挺好的。不过朋友圈里老有各种朋友高频率的发各种不靠谱的鸡汤,佛学,谣言。。。嗡嗡嗡嗡。。。受不了。

          这些朋友还是以前的同学,也不好删除,不过可以在设置朋友圈权限改为“不看他的朋友圈”。。。于是,世界清净了。。。

          我只看发自己感想的朋友圈。。

      • 家园 赞棉妈!

        以前看干校六记时就觉得不舒服,这些人上人难道自己可以不上厕所吗,怎么扫个厕所就这么大委屈!

        • 家园 这个,你可能有所不知

          杨绛先生打扫厕所是非常认真的,并未觉得低人一等:

          文学所原来打扫卫生的临时工小刘当起了领导,负起监督文学所全体“牛鬼蛇神”的重任。杨绛和钱钟书、何其芳、俞平伯、陈翔鹤等专家都属她监管。杨绛扫厕所,钱钟书扫大院。他们每天不是劳动改造,就是写检查,一切正常的业务活动均被取消。

          杨绛心上慨叹:这回我至少可以不“脱离实际”,而能“为人民服务”了。

          杨绛干的是小刘原来的活儿。杨绛仔细看过那两间污秽的厕所,也料想她这份工作是相当长期的,决不是三天两天或十天八天的事。于是她就置备了几件有用 的工具,如小铲子、小刀子,又用竹筷和布条做了一个小拖把,还带些去污粉、肥皂、毛巾之类和大小两个盆儿,放在厕所里。不出十天,她把两个斑驳陆离的瓷 坑、一个垢污重重的洗手瓷盆和厕所门窗墙壁都擦洗得焕然一新。瓷坑和瓷盆原是上好的白瓷制成,铲刮掉多年的积污,这样虽有破缺,仍然雪白锃亮。三年后,翻译家潘家洵的太太对杨绛说:“人家说你收拾的厕所真干净,连水箱的拉链上都没一点灰尘。”

          杨绛还回忆说:“小刘告诉我,去污粉、盐酸、墩布等等都可向她领取。小刘是我的新领导,因为那两间女厕属于她的领域。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领导。她尊重自己的下属,好像觉得手下有我,大可自豪。她一眼看出我的工作远胜于她,却丝毫没有忌妒之心,对我非常欣赏。我每次向她索取工作的用具,她一点没有架 子,马上就拿给我。”

          钱、杨二位对待普通人,如司机、邮递员、看门人、花匠、保姆、护工等等从来随和亲切。知道谁有难处,还常常急公好义。比如:

          去年我在北京工作时,曾听一个陪护过钱钟书5年的护工亲口讲述有关钱先生的几件事。我想,倘我不将我所听到的真实故事写出来,这些事恐怕会被湮灭。

            这个护工50多岁,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敦敦实实的一个人。她一直在北京一所规格很高的医院里当陪护。一天,我与她闲聊时,她说她曾陪护过钱钟书。

            钱钟书!我大惊。对我这等学识低微的草根阶层来讲,那简直是云中庙堂、海底龙王、只可闻其声不可能见一面的“神”啊!阿姨说她陪护他5年,我简直要嫉妒她好命了。我问钱先生是否也住这座楼,她摇摇头,说他只能住南楼的单人病房。我说我极崇拜钱先生,学问那样高,对名利那等淡泊。阿姨立即两眼放光,喜道:“就是啊就是啊,有学问的人,待人真是好好啊!真的真的!”

            她知道我是在赞钱先生,于是像遇到知音似地大喜。她只晓得说钱先生好,激动之下一时间不知如何表达。我就像追星族一样,想在心中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钱先生的形象,便急切地追问:“他怎样好?举例子,越具体越好。”

            阿姨深情地说:“他心肠好,脾气也好,从不在我面前说半句重话。你想想,像干我这个的,有啥地位呀,可他跟我说话时,极客气,十分尊重人,生怕刺伤你。即使疼得要命,他也忍着,生怕影响到我休息。不像有些人,有一点疼就不得了,能把好几个人支使得团团转……”

            有一次,钱钟书家里人送葡萄来病房。陪护阿姨洗了一部分喂他,他一边吃一边看着碗。吃了一小部分后,说什么他都不肯再吃。阿姨说:“你吃啊,还有这么多。”原来他不肯再吃,是想留下一些让阿姨吃,让她也尝尝新鲜。阿姨说没洗的还有好多,他才“哦”了一声,再开始吃。后来,每次不管吃什么,他都这样。

            一天,钱先生闭着眼睛躺在病床上。阿姨以为他睡着了,就和进来查房的护士小声地聊了一会儿天。护士问阿姨为什么从外地来北京的医院当护工,阿姨说家里穷,正在盖房子,需要钱。当时,在北京做医院陪护的,一个月最多只挣五六百块钱。

            当天下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来医院。钱先生忽然问她要钱,他说:“我要3000块钱!你给我带3000块钱来!”杨绛奇怪道:“你躺医院里,要钱干嘛?”钱先生顿了顿,忽然用家乡话与杨绛说起话来。陪护阿姨当时在场,因没听懂他的家乡话,所以没在意他们说钱的事。

            第二天,杨绛再来医院时,拿了3000块钱给阿姨。阿姨惊奇地问:“干嘛给我钱?”杨绛指了指钱先生笑道:“他听说你家在盖房子,怕你缺钱,叫我拿来给你的。”

            阿姨向我忆述这件事时,一脸感激地说:“唉呀,我当时都不知说什么好,他是那样有心的一个人!我知道他们不会叫我还钱的。钱先生去世后,杨先生又另外给了我4万块钱。他女儿也极好,平时怕我为省钱不吃饭,每次来都大袋大袋地带许多食品来,都是在大商场买的。她说外面卖的怕不干净。可惜她那么早去世了……”

            这位陪护阿姨不善于表达,我耐心地追问,她才断断续续地讲了这些真实往事。她要回病房继续陪护工作,不能耽搁太多时间,临走向我道别时,她又说了一句:“你喜欢钱先生,我叫钱先生带的研究生给你带本他的书来!”我赶忙问:“怎么带来?”“他们隔一段时间就来看我一次,特别有两位,几乎每星期都来看我一次……”

          (潘飞:钱钟书和护工)

          文人的品行如何,老百姓的口碑一准不差。

          通宝推:红军迷,zen,灰灵,酒剑狂徒,种种逝如流水,关中农民,盲人摸象,桥上,
          • 家园 真文人是值得敬重的!

            而当今一些所谓的“文人”,如“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其实只是文痞!

          • 家园 文革回忆录只有杨绛的最风轻云淡,

            风骨一下子就显出来了。另外先生的将饮茶,走在人生边缘,我们仨,等文集也非常好,我倒是觉得“洗澡”不如这些散文写的好。

          • 家园 钱先生杨先生那帮老知识分子都是纯粹的人。

            那一批海龟老知识分子人品杠杠的!能为他们服务真的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外链出处

            四位教授和一位保姆,讲的是盛祖嘉先生一家的故事。

            一位前师长亲口告诉我,他六十年代到上海生化所读研究生,母亲从扬州去上海探望他没住处,曹天钦先生直接就把他们娘儿俩接回家住了一个星期,期间谢希德先生天天老早就起床做家务,那么大一个家总是里里外外收拾得亮亮堂堂的。

            最让我感怀的还是裘法祖先生,真正的圣人之心平等之心:

            经过文化大革命,看了很多很贫困的农民,很多这个年轻病人,很多智慧很不错的,没这个机遇。一个司机一个电工,他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如果有机会做外科医生的话,他照样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外科医生。

            [URL=]http://news.sina.com.cn/c/2005-05-01/12016544735.shtml [/UR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