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可爱的中国 -- 蓝鸟

共:💬100 🌺888 🌵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只是使用权经营权吧,所有权还是国有的。

            所有权若是私有,那就真的怕怕了。

            • 家园 田皮田骨,历朝历代,多少年了。

              转让、继承不受限制,经营、分配不受约束,这种永佃权早把名义上的所有权架空了。

              依据诺曼法,英国国王是英国一切土地惟一的、最终的所有者。

              然并卵。

            • 家园 新政策,完全私有,可以买卖以及抵押贷款。
              • 家园 可以预见的是以后滚钉板多了一条新理由

                现在新闻联播里那些扶贫项目典型都是成立合作社,吸引外地企业针对本地农产品加工、包装和销售。每每看到村支书对着镜头动情地说道“后面这座山,明年就能挂果了,到时候依靠电子商务平台至少能销售XXXX万元,全村一下就富了。”

                对于这种用优惠政策、无息贷款、特别通道养出来的“温室企业”,能不能打是一回事,至少得考虑现有项目的风险,利用村集体土地作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更有甚者是用未来收益+政府担保作为抵押。所有的一切最重要的是,起步资金是贷款,贷款是需要还得,不是股权投资。即使借款时间很长,但最终都必须还完本金+利息,否则这个就不具备推广性,但是现在的扶贫的项目基本都是这种模式,连个创新的没有。

                一个模版印出的,“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合作社以土地向银行贷款,企业进入与合作社联营,用贷款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旅游观光”,附近村子复制以上模式,然后实在骗不了钱了,多个自然村开始合并申报国家景区,只要国家景区申报成功,就如同E租宝成功上市一样,骗子转职成功,锅由别人背了,不成功,熬到成功为止。

                习说的全国范围内消灭贫困人口的目标,在我看来比当年大跃进时期亩产万斤还难实现,现在可能没有什么,5年之后贷款到期之后肯定又是神哭鬼嚎、一地鸡毛。

                关键词(Tags): #扶贫
              • 家园 宅基地每家其实也没多少,一般都到不了一亩

                也不是耕地。流转就流转吧。

                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绝对不能私有,这个是几千年治乱循环的教训。

          • 家园 自己名下的土地只有宅基地吧

            这个不就是土地流转?

            不过别人买走了之后还是私有的吗? 能像宅基地一样永远拥有所有权吗

          • 家园 于是俱进,因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土地矛盾

            甚至财富的大头也不再是土地产出的,反而要想办法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才是正确的出路。共产党想要做一个全能的几百年执政党,这种180度转弯的例子不会少,不过那都是与时俱进的正确结果。

          • 家园 中国的城市化

            缺少财富存量和变量的城市化,将是人类社会的灾难。

            财富存量与财富变量,是宏观经济的两大根本,通常所言的gdp总量,主要是以财富存量为基础的,因此,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与美国汽车保有量的比率,基本与gdp的比率差不多。而通常所言的购买力评价,主要是以财富变量为基础的,因此,很多机构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了美国。

            财富存量,主要产生服务业就业机会,而财富变量,主要产生工农业就业机会,财富变量一般有两部分,一是换量,二是增量,如果没有增量,那么,就意味着财富存量在缩水。

            现代社会的规模化大生产,工农业,也就是变量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美国越百分之八十的就业,都来自服务业,也就是源自财富存量。

            因此,没有财富存量,就不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不可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很多工业党,只鼓吹生产,而忽略财富存量的积累,希望能挤垮其他工业国,这是二十世纪初的逻辑,但其他国家绝对不允许你这么干,只要设置贸易壁垒,不允许进口中国商品,你就没辙,这种策略就是贸易保护,或产业保护主义,这方面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德国的经济学家李斯特,就是代表人物。这种保护和对原材料的殖民垄断,其结果就是,两次世界大战。

            工业党,帝国主义分子,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十九世纪中后期,与二十世纪中前期的典型写照,那是人类最悲惨的时代,几乎走向了毁灭的边缘,到了现在还鼓吹这些东西,难道真的不知道历史么?

            说实话,理科生经常嘲笑文科生的浅薄,但以理科生为基础的工业党,中帝分子,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很多地方真是太单纯了,单纯的过于粗暴蛮横,中国真要这么做,那就是纳粹德国的下场,成为人类的公敌。

            中国一定要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的经济增长,否则,就是自掘坟墓,在政治文化方面,中国能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引领更多的国家,那么,才是真正实现了崛起。

            俺曾经大略比较一下美国,日韩,拉美的城市化,美国因为财富保有量巨大,因此城市化最好,失业率也不高,刚公布的数字还不超过5,但床破说,这个数字是假的,真实的数字应该超过百分之二十。

            温家宝也曾说,中国真实的失业率比公布的数字高的多。

            可以说,就业率这个数字,水分是很大的,因为,三五个人干一个人就能干的活,也是在就业,但如果将工作交给一个人干,那么,失业率就会成倍增加。

            美国经济打个喷嚏,韩国和日本就会受不了,根本的原因是太依赖美国市场,这种依赖主要体现在就业方面。

            因此,只有依赖出口的就业,是很脆弱的,远比什么石油,粮食依赖进口更危险,因为,石油,粮食还可以少用,少吃,但依赖出口的就业机会,一旦丢了饭碗,就不是少用,少吃的问题,而是啥也没了。

            日韩的汽车保有量,和财富保有量已经很高,但还是过于依赖出口提供的就业机会,一方面,中国的人口太多,其他国家不可能提供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严重依赖出口的就业,是十分危险的,只要禁止中国商品的进口,中国就会造成巨大的失业危机,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中国的工业生产,必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但中国的城市结构,因为各种大院,各种小区林立,根本就难以容纳更多的财富存量。

            在俺看来,就业与保障,远比生产创新更重要,就业保障主要在于能否做大市场,而生产创新,则主要源自产业链是否健全。

            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就业还问题不大,尽管这种就业,也是好几个人干一个人的活,但这些国家最大的问题是保障成本太高,美国一半的财政支出大约都用在了保障方面,债务越级越高,这是一条死路。

            美国尽管问题很糟,但中国要达到美国现有的水平,也差的太远,首先要积累财富存量,通过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其次,才要考虑怎样提供社会保障。

            中国的生产创新,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但中国的就业与保障,真的还任重而道远,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是脑子坏了,还是良心坏了,竟然在难以提供就业和保障的情况下,鼓吹私有化,鼓吹城市化。

            俺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不能提供有效就业和长期保障的城市化,私有化,民主化,将会把中国彻底推向拉美化。

            土地,在中国首先是保障资料,其次才是生产资料,很多人都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过度城市化,民主化的社会保障,美国都玩不起了,中国更玩不起,又因为没有更多财富存量,中国的就业也面临更大问题。

            缺少就业,缺少保障,这样的城市化,私有化,民主化,纯粹是自作孽不可活。

            生产创造,中国已经不成问题,但就业保障呢?怎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怎样提供更好的保障制度,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和所有国家问题的关键。

            土地私有化,将农民,农民工的最后保障资料,也瓦解了,即使在城市免费提供住房,不能在城市提供稳定就业与保障,也会破坏社会稳定和发展。况且,这些既得利益者哪有这么好心,瓦解农村,瓦解农民,农民工最后的保障,主要的原因是要底层民众去买城市大量库存的高价房子,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套现之后,这些既得利益者,随时可以移民,哪管中国洪水滔天。

            既得利益集团,在股市,房市的套现,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就业保障,贫富差距,而区域间的贫富差距,比阶层间的贫富差距更危险,这两大问题才是中国问题的根本,也是世界问题的根本,中国能否解决这两大问题,我们除了信奉毛主席,真的难有什么实际作为。

            泰国就是例证,作为阶层既得利益集团代表的他信,利用乡村民众的支持,登上了总理的宝座,但却受到城市居民的反对,红衫军与黄衫家的斗争,实质就是区域贫富差距的恶果,港台的中下阶层支持独立,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关中兄主张大力支持农村,真的很难做到,只要逐渐减少对乡村的掠夺,让农村人更多地在乡村享有基本保障,在城市可进可退,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通宝推:桥东棒棒,也要崛起,天涯行者,青颍路,石狼,muqi,蓝鸟,关中农民,脊梁硬,
            • 家园 不能为了保障而丢掉发展

              土地不流转,农民工就会一直存在,其身份就永远得不到明确,社会保障就覆盖不到,土地的保障也就是一句空话。

              当然,也可以给农民工和市民一样的保障待遇,但这样谁会去种地,稀有的土地资源白白放在那抛荒,本来就不充足的财富就因为一个莫须有的保障而白白浪费。

              另外,农民用土地来保障,那么城市里面的人用什么来保障?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可怜,那么谁来可怜本就失去了生产资料的市民?这不单单是公平问题,更加是执政勇气的问题,不给自己留退路本就是一条生路。

            • 家园 两难啊

              分散的小农经营,只能保温饱,发不了财。

              集约化大规模农业,可以提高生产力。但是,多余的农业人口转向城市后,怎么保障就业?

              美国那么大一块地,才三亿多人,我们是13亿人。都进城摆小摊,卖煎饼果子?

              一带一路,是想把富余的生产力释放到国外去,可是也压迫了当地的就业,人家能答应吗?

              通宝推:hullo,
            • 家园 我担心的是以城市富人的经济力量,可能很容易

              在边远农村购买大量土地,土地兼并重新开始。盏时得到资金的农民并不会投资,很可能资金很快花费掉,又没有生存手段,这是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即使这临时的农民现金能促进一点消费,可是长远来讲他们失去了和土地的联系,又没有城市的最低生活保证,如何生存?

              唉,真是卖白菜命,操卖白粉的心,替人习包子发愁,人家没准一点都不愁呢。

              通宝推:邻居大哥,hullo,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