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江东小霸王孙策传 -- 赫克托尔

共:💬202 🌺1650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11 分田分地真忙

      孙策的扩张分为两个阶段,从195年下半年过江到197年下半年,2年内,征服和扫平江东三郡——吴、会稽、丹阳,此后整个198年没有大规模战事,孙吴集团第一次分蛋糕,中心事件是孙策两次向许昌朝廷朝贡和朝廷的反馈。

      第二阶段扩张从199年开始,到200年初征服豫章结束,历时1年,孙策向西征服豫章、庐江两个郡,孙策将豫章以巴丘为界,一刀砍成南北两半,北边还是豫章郡,南边分出庐陵郡,于是孙策去世时共6各郡,就是演义说的“六郡八十一州”。

      从征服豫章到云山雾罩的匡琦之战和孙策遇刺,间隔4个月,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孙吴集团第二次分蛋糕,为没来得及发生的第三期扩张打基础。由于第二次分蛋糕或分赃距离孙策死亡很近,孙权接班时地位不稳,没必要和没能力做调整,所以此次分蛋糕的成果和影响,至少延续到赤壁之战前。下面我们就看看孙策是怎么分的。

      江东六郡中的庐陵郡是孙策自作主张分从豫章郡出来的,所以按传统和习惯,其实是5个郡,其中又以第一期扩张征服的江东三郡更重要。

      孙策,集团的老大,得到朝廷的正式认证的会稽太守、吴侯、讨逆将军,职位比集团其他成员都高一级。孙吴最重要的郡自然是吴郡,但孙策祖籍吴郡富春县,按东汉的“三互法”,不能担任祖籍所在的郡官,所以做会稽太守,符合东汉的人事规定。

      吴景,按朝廷授予的职务,是集团内仅次于孙策的二号人物,担任扬武将军,领丹阳太守,只比孙策少个侯爵。吴景是孙吴集团的老人,辈分也足够高,但他对孙策的事业的帮助很有限。孙策过江攻占曲阿之后,吴景就脱队投奔袁术去了,担任袁术的广陵太守。197年袁术称帝后,吴景才抛弃袁术正式来江东入伙。他能被朝廷认证为太守、将军,除了肯定他的资历之外,大概也有分化孙策集团,“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企图,通过在江东搞出2个并列的将军、太守,引发吴景、孙策的内讧。无论如何,吴景都是孙吴集团的二号人物,由他做丹阳太守都当之无愧,或者说非太守无以安置吴景。

      朱治,集团内首席元老,跟孙策也很早,是最早建议孙策去江东发展的人之一。李傕版朝廷任命他做吴郡都尉,驻屯在钱塘县(杭州),独立战胜吴郡太守许贡,夺取首府吴县,之后孙策才率军入吴,所以征服吴郡,朱治的功劳至少要占一半,加上根据三互法,孙策不能做吴郡太守,所以朱治代理吴郡太守是最合理的选择,反过来说,孙策赶走朱治,让别人做吴郡太守也不大可能。对朱治的地位,终孙策之世,朝廷一直没有给予承认,反而任命下邳土豪陈瑀做太守。陈瑀被吕范赶走,朝廷依然没承认朱治。

      孙策对朱治的态度具有两面性,首先是拉拢,让朱治的外甥兼养子朱然做孙权的同学,从小培养感情。其次是抑制,不确定在什么时间,孙策任命孙坚的弟弟孙静的长子孙暠为定武中郎将,驻屯在吴县南边不远的乌程,作为掺入吴郡的沙子。此外,孙策到死也没“表”朱治做太守,直到孙权接班2年后的202年,孙权才表朱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成了孙吴集团孙策、吴景、孙权之后的第4位太守加将军。可见孙策并不愿意在自己和吴景之外,再搞出一个名分跟自己一样的人或山头。

      朱治的最大好处是资格老,在三巨头孙策、吴景、孙贲面前都说的上话,他的抉择对孙吴集团的未来走向至关重要。孙策死后,集团内部出现深刻裂痕,孙暠甚至要造反,孙权的战功、资历、辈分、根基,都不足以让吴景、孙贲信服,关键时刻朱治站了出来,“与张昭等共尊奉权”,才暂时稳住了孙权的地位。随着曹操征服荆州,号称要与孙权“会猎于吴”,与曹操有姻亲关系的孙贲有“异趣”,“遣子入质”,朱治跑去劝孙贲,连哄带吓才阻止孙贲。劝孙贲这事,只能由朱治去,其他人甚至张昭、张纮都不够资格。朱治也很知趣,晚年一度主动让出吴郡,出镇荒凉的丹阳郡。孙权也给了朱治丰厚回报,重用其养子朱然,朱治的另一个儿子娶孙策的女儿。朱姓跻身孙吴四大家族——顾、陆、朱、张之一。

      庐江太守李术——也写作李述,史料中对他的早年记载极少,只知道他是汝南人,与二袁是老乡。李术能与孙策、吴景等人并列为太守,而且孙策征服庐江让他坐镇的第一时间,就表他为庐江太守,朱治却始终没被表,足见他的功劳、资历不在朱治之下。孙策死后,李术割据庐江造反,被刚刚继位的孙权灭了,他的事迹和功劳很可能被孙吴集团系统的删除了。而且李术杀掉曹操版朝廷派来的正牌扬州刺史严象,曹魏方面也讨厌他,没必要给他脸上贴金。

      关于李术的事迹和功劳,只能从史料中找到一鳞半甲。首先李术很有实力,孙策征服庐江首府皖城时,“给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东诣吴。”而李术被孙权消灭时,孙权“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馀人”,一来一去李术在皖城呆了1年,手下党徒膨胀了10倍,只能说这3万人是李术的旧部。

      李术杀的朝廷版刺史严象,是曹操首席重臣荀彧推荐的,袁术灭亡前,担任朝廷的“督军御史中丞”全面负责讨伐袁术,袁术死后担任扬州刺史,名义上孙策、吴景、李术都是其下属,朱治连做下属的名义都没有。即使严象是诚心到扬州给孙吴集团添乱来的,李术也没必要宰了严象,驱逐出境足矣。他敢于杀严象,加上与二袁是老乡,而孙吴集团脱胎于袁术集团,我怀疑他是袁家的故吏,投靠了孙策。再察孙贲做过袁术的九江太守,袁术称帝时,孙贲逃离袁术,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袁术改九江太守为淮南尹,而袁术的淮南尹的人选不明,我怀疑袁术的淮南尹是李术。

      另外,《吴书》对孙策的多次搬家有很详细的记述,把孙坚埋在曲阿之后,孙策全家相继定居于曲阿、江都、刘繇的曲阿、历阳、阜陵,孙策在江东立足之后,最终把家眷从阜陵搬过江,帮助孙策搬家的人有朱治、吕范、陈宝,过程相当详尽。其中只有一个环节模糊,刘繇与吴景、孙贲翻脸之前,朱治先行一步把孙家搬出曲阿,应该搬到自己做都尉的钱塘县,然而下次孙策搬家,是从江东的九江郡历阳县搬家到阜陵县。孙家何时、怎样从江南或江东的钱塘,搬到江西或江北的历阳,完全没有记载,考虑到之前负责搬家的吕范、朱治都是孙吴集团的重臣、心腹,我认为这次搬家的负责人是李术。

      但李术的资料,加上连蒙带猜,也就这么多了,只好搁置,只能确定他的资历、功劳、实力与朱治相当,高于吕范。

      最有意思的安排是豫章郡及其太守孙贲。可以说孙策的发家史,就是与孙贲的斗争史,孙贲在孙家军和孙吴集团中的地位,至少不低于孙策。孙坚死后,孙贲接管了孙家军,而且当上了袁术的豫州刺史和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反观孙策,直到193年或194年从丹阳郡招兵并打败祖郎回来,袁术才“以坚(孙坚)馀兵千馀人还策”,那么孙策拿到的是孙家军全部吗?答曰不是,后来孙策与太史慈谈自己的心路历程,说道:“先君手下兵数千馀人,尽在公路(袁术)许。孤志在立事,不得不屈意於公路,求索故兵,再往才得千馀人耳。”孙坚旧部有数千,我嚼着3000才能叫数千,孙策只拿到1000多,剩下的2000以上,肯定大部分在孙贲手里,远房堂兄孙香也会有一些。

      此后孙策为袁术打庐江陆康,孙贲、吴景与刘繇翻脸,被刘繇赶到江东,继而围攻刘繇的两个江东桥头堡,打了一年多还没打下来。195年,孙策从寿春出发时,总共不到2000人,到历阳前线膨胀到5-6千,除了沿途招兵,也包括吴景、孙贲的队伍。196年初孙策赶走刘繇,吴景、孙贲回江西到袁术处当官,肯定会带走自己的队伍。他俩离去对孙策是好消息,因为吴、孙的资历远比孙策高,从职务说,孙贲是袁术认证的丹阳都尉、行征虏将军,孙策是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没有太守、都尉之类的实职。孙策几乎不能指挥孙贲,孙贲的离去等于袁术帮忙,确定了孙策的东征军核心地位,直到此时,孙策才算勉强确立了孙吴集团的领导地位。

      孙贲从三巨头中跌落,始于袁术称帝。正担任广陵太守的吴景率部渡江投靠了孙策,孙贲就惨了,他担任太守的九江郡距离江东较远,而且就在袁术的眼皮子底下的寿春,出逃很匆忙,“弃妻孥还江南”,老婆孩子都没带上,《江表传》说孙贲“困而后免”,出逃很废周章,军队肯定带不出来了。同样是出逃,吴景带了队伍,孙贲没带,三巨头的差距就此拉开。吴景做了第一批太守,孙贲没赶上。

      199年,孙策第二次扩张,征服庐江、豫章,第二次分蛋糕,才轮到孙贲。按常理,孙策也该给他一个整郡,豫章郡或庐江郡,孙策给了最穷最远的豫章郡,这还不算,孙策将豫章郡以巴丘为界拦腰砍成两半,北边给孙贲,南边划出为庐陵郡,给孙贲的弟弟孙辅。孙辅幼年丧父,由大哥孙贲拉扯大,俩人名为兄弟,实为父子,可以认为他俩是一个人,相当于孙贲拥有完整的豫章加庐陵。然而他俩毕竟是俩人,孙贲显然吃了亏,而且以孙辅的功劳、资历,不足以担任太守,做太守是抬举孙辅,所以孙贲无法反对,正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除了分割豫章郡,孙策还在豫章——庐陵放了两颗钉子,一颗钉两郡之间的巴丘,由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建威中郎将周瑜坐镇。另一颗在豫章郡西北部,建昌都尉、折冲中郎将太史慈。中护军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军职,掌管君主直辖的中军,周瑜领江夏太守,虽然是遥领,毕竟也是太守级别,与孙贲、孙辅同级,至于中郎将,孙贲、孙辅都没有。太史慈的建昌都尉,是从豫章郡分出的6个县组建的。豫章郡分家前共有21个县,拦腰分两半,按豫章郡分一多半——11县计算,建昌都尉分走一多半。如果太史慈做豫章都尉,那么太史慈是孙贲的下级,建昌都尉则是事实上的郡级单位。

      一个豫章郡,孙策放了4个太守、中郎将级别的人物,尤其是两位人气极高的偶像级帅哥——太史慈、周瑜,显然无法用豫章重要、富庶和守边来解释。只能说孙策对孙贲兄弟防范甚深。

      应该在建安3年,张纮带队去许昌朝见皇帝之后,曹、孙两家进入蜜月期,曹操将侄女嫁给孙策的小弟弟乌程侯孙匡,本来代表朝廷的王誧册封孙策为骑都尉、乌程侯,孙策嫌官小,王誧换成明汉将军,之后曹操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吴侯,孙策的乌程侯转给孙匡,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王誧将骑都尉、乌程侯印给孙策时,孙策为了向对方示威,直接把乌程侯印给了孙匡,反正孙匡以乌程侯的身份娶曹操的侄女,身份般配。曹操为嫡子曹彰娶孙贲的女儿,就有点奇怪了,很像之前曹操版朝廷任命陈瑀为吴郡太守,挑拨对方的关系。

      抛开曹操的挑拨,孙策也不可能信任孙贲,孙贲是当年的三巨头之一,在孙家军中的根基和影响高于吴景、孙策,虽然从寿春出逃没了队伍,程普、韩当之流也做过孙贲的部下,所以孙策、孙权都想法设法加以限制和削弱。赤壁之战前,曹操就给太史慈送当归,用“当归”的谐音,暗示太史慈应该投靠自己。赤壁之战后,曹操加紧分化瓦解孙吴集团,派蒋干游说周瑜,曹操重点策反孙辅,封孙辅为正牌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平南将军是四平将军之一,比孙权的讨虏将军牛逼多了,交州刺史则是孙吴集团第一个州级干部。孙权也够狠,将孙辅囚禁至死。

      总之六大太守都是集团内资历、血统、功劳最高的,只有出于平衡而获封的孙辅略弱,但他也不比那五位弱多少。

      六大太守以下是三位领太守行中郎将,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程普是首席老将,投奔孙策后继续屡立战功,位居第二集团无可争议。吕范是最早投靠孙策的人,是孙策头号亲信,功劳、能力也足够,孙策朝的买卖不大,孙策又喜欢亲自领兵,所以获得独当一面机会的人,除了以海西大捷打垮陈瑀的吕范,大概只有程普。相比之下,周瑜名列其中且排名第一,显得颇为突兀,周瑜的才干,主要表现在孙权朝,除了周瑜与孙策是发小、连襟,也在于周瑜出身豪门,通过重用周瑜,孙策能够结好世家大族。

      第三层是4位中郎将——督军中郎将徐琨、抚军中郎将张昭、定武中郎将孙暠、折冲中郎将太史慈。

      徐琨是孙策的表哥,他妈徐孙氏通过徐琨之口,建议孙策用芦苇筏子过江,所以他在渡江战役中居功至伟,仅次于周瑜。孙策与袁术断交后,徐琨的地位达到顶峰,当了丹阳太守,虽然没有朝廷认证。吴景投奔孙策,徐琨只得让位,从此行情一路看跌,孙策剥夺了他的一部分军队,很可能孙策知道了徐孙氏在渡江战役中的私心,而对他们母子心生反感。尽管受到打压,徐琨依然稳居第三层之首。

      张昭,文官之首,担任孙策的长史,“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不断有人将孙策的成功归功于张昭,张昭怕孙策吃醋,“进退不安”,孙策闻之大笑,说当年齐桓公靠仲父管仲的辅佐而成功,现在你就是我的管仲,你能为我所用,我就是齐桓公,就是成功。

      孙暠,孙策的叔叔孙静的长子,代表孙静一系。孙坚兄弟三人,大哥孙羌早死,孙羌的2个儿子孙贲、孙辅都做了太守,孙静在会稽战役中居功至伟,虽然孙静不愿意当官,给孙暠封官既是表彰孙静,也是维护宗室内部的平衡。孙暠坐镇的乌程,在孙静呆的老家富春和首都吴县之间,孙策用他制衡吴郡太守朱治。

      太史慈,高级将领中的唯一降将,入伙晚、功劳小,但他才高、名大,性格也对孙策的胃口。周瑜、太史慈都是孙策亲自提拔起来的嫡系将领,用来平衡程普等老将。在孙策晚年,他们坐镇江西,监视孙贲孙辅兄弟,同时也负责打通通往荆州江南四郡的道路,孙策动了吞并四郡的心思。

      第4层是4位校尉,行奉业校尉孙权(《孙权传》作“奉义校尉”)、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破贼校尉凌操。

      在前文中,孙权的戏份不多,但职责相当重要,相继镇守过阳羡、宣城,保护孙策南征会稽、西征丹阳的后方。孙策当然不能预计到自己遇刺、早死,未必把孙权当继承人培养,至少也是当成助手培养的。孙吴集团内的老人太多,做不到如臂使指,孙策有计划的培养嫡系,外人有周瑜、太史慈,族内的有孙权兄弟。孙权自招潘璋,孙策调拨给他周泰,让他跟朱治的养子朱然同学等等。孙权性格开朗,“性既滑稽,嘲啁(cháo zhōu)无方”,有着很强的交际能力,后来孙策临终时对他说:“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在孙策看来,孙权是个优秀的公关人才,很适合与那些自高自大的大贵族打交道。

      韩当、黄盖都是孙坚留下的老人,孙策对他们既要用他的忠诚和经验,也肯定认为他们不够听话。后来赤壁之战前,孙权也不好摆平程普、周瑜的关系,只好让他俩担任左、右都,“各领万人”。新派、老人的矛盾尽人皆知,周瑜让黄盖诈降,曹操还能信,就利用了这一点,换成蒋钦、周泰诈降,曹操就未必信了。

      凌操的事迹不多,孙权朝死于对黄祖的战事,其子凌统继续为将。孙权很可能早就认识凌统,俩人的关系很密切,孙权最喜欢的将领有3位:吕蒙、朱然、凌统,朱、吕都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朱然还是孙权的发小,凌统应该也差不多。凌统死后,孙权将凌统的儿子接入宫里,当儿子养,这一待遇无人能及。

      下一层还有蒋钦、周泰等人,篇幅所限不说了。

      总之,孙策给每个人的待遇,充分考虑了资历、功劳、亲疏、才华、出身、所代表群体等各方面,充分体现了孙策的政治智慧,标志着孙策成长为成熟的政治家。就像天朝评定十元帅、十大将,虽然有些争议,但要搞出更好的排名,几乎不可能。

      通宝推:文化体制,铁手,决不倒戈,光年,
      • 家园 关于凌统传的一个细节

        凌统死后,孙权将凌统的儿子接入宫里,当儿子养,这一待遇无人能及。

        "权内养于宫...及八九岁...追录统功...封烈亭侯,还其故兵"

        孙权在凌统的儿子凌烈八九岁的时候,就"还其故兵".可以看出孙吴领兵制度的一个特点:领兵是一种世袭权利的继承,并不一定要负有实际的作战的责任.类似的例子在吕蒙传中也可以找到.

        • 家园 借地简要说说我对孙吴的兵制的理解。

          授兵制始于孙策时代,这是因为孙策的创业过程中,还有其他有原始股份的股东。孙策尽管打下了基业,但于情于理,这部分原始股他是不能动的。但从军政角度说,兵制又不能不统一,所以孙策的兵制只好采用了比较原始的以将领兵,兵随将转的制度。

          孙策尽管不能改变既成事实,但不代表孙策对此毫无对策。孙策的对策就是积极拓展实力来摊薄原始股收益,限制其增值。孙策对豪强大族下手凶狠,表面是因为他们对抗孙策,深层原因则是孙策需要他们手里的人口资源。汉朝时与现在不同,南方属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人口不稠密,而豪强实力相对发达。如果孙策不能从豪强手里把人口夺出来,不仅他的事业无法发展,就连他的地位,也未必能保证。

          但对豪强的打压毕竟是有限度的,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孙策不可能完全消灭豪强这一阶级。所以孙策的目光主要投向北方中原,而不是西方的荆州,因为荆州同属南方,在人口上与扬州有相类似的问题。不过孙策在执行计划前遇刺而死,孙策之死造成了孙吴国策上一系列根本变化。

          孙权意外即位,面对的是巨大的挑战,不过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孙策到孙权的权力传承过程,必然需要得到孙吴集团内部各头面人物的首肯。也就是说,孙权的权力基础形式上大概比孙策还要稳固一些——孙策的领袖地位,很可能没有通过一系列仪式来确认。譬如周瑜传记载: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应该说“诸将宾客为礼尚简”是孙策时代遗留的习惯,而不是“诸将宾客”们对孙权有意轻视,而周瑜的“执臣节”却是孙策时所未做的。如果说孙策的带头地位是其个人能力所致,只能算是领袖;那么对孙策将领袖地位私相授受给孙权这一行为予以默认的孙吴大员们,实际就已经承认了孙策孙权一系为主君了。

          孙权有了这样较为有利的地位,便对兵制做了一些改革,如吕蒙传记载:

          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

          “小将兵少”并不是孙权进行裁撤主要的原因,孙权自己也任命了一部分兵少的小将,比如徐盛:

          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

          选择“小将”开刀,不过是因为他们地位较低,做起来阻力较小。而且这部分“小将”的兵力,显然不来自于孙氏的授予,而是孙策创业时期的遗留问题。

          但孙权的执行也不是很坚决,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单从“小将”们下手并不能根本改变兵制。孙权的判定标准主要放在了“用薄”上,因为孙吴士兵的给养装备是由领兵将领自行解决的,“用薄”显然会极大影响所部战斗力。吕蒙通过借贷的方式骗过了孙权,甚至还被增了兵,但可以想见部队被合并的“小将”们应该不少。

          直到建号之前,孙权类似的行为做过不止一次。同样是吕蒙传的记载: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

          这里的“时”是建安十四年曹仁从荆州败退之后,吕蒙任偏将军,从军号看已经与周瑜、程普等元老宿将在同一级别。成、宋、徐三将史书无载,但从可以与吕蒙相提并论来看,恐怕不是“小将”。吕蒙坚决保护这三位将领子弟的继承权,主观上应该有他自己有过类似经历,能感同身受的原因;但客观上应该也有他作为统兵将领中的一员,兔死狐悲,要维护本阶层利益的因素。

          但吕蒙的反对成功,不过是特例,这一时期有更多统兵大将的部队被合并的例子,如黄盖、孙瑜的部队并于孙皎;甘宁的部队并于潘璋;其实吕蒙自己,也接收了鲁肃的部队。

          这里又涉及到孙吴的兵户制和奉邑制。周瑜、鲁肃、吕蒙三个人之间是有传承的:孙吴在长江上游的军事负责人;所率部队;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县奉邑。因前任故去而任命新任,是正常的人事安排;但所率部队即奉邑也跟着转交,这就说明一定问题了。

          孙吴和曹魏类似,也实行世兵制,即“一代当兵,代代当兵”。士兵家庭即“兵户”,兵户不仅成年男性要参加作战,兵户的女性也要与其他兵户婚配以繁衍人口。但孙吴与曹魏不同的是曹魏的兵户(曹魏称为士家)家属不随军,所谓“人役居户,各在一方”,相应的,士兵可以休假探亲;而孙吴的兵户家属是随军就近屯垦的,孙权就此批评曹操“离间人骨肉”。这两种制度在伦理上的优劣于此不做评论,但孙吴这种家属随军就近的制度造成了孙吴将领可以很容易拉上部队叛逃。譬如韩当子韩综:

          载父丧,将母家属部曲男女数千人奔魏。

          这种成建制的叛逃在曹魏是罕见的。

          周瑜、鲁肃、吕蒙等人先后屯驻荆州,其统属部队及奉邑也随之流转,显然是因为这些部队家属主要安排在其奉邑四县。比起大规模调动人口,变更将领和士兵的统属关系以及奉邑要方便得多了。类似的还有吕范,领彭泽太守时,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领丹杨太守时就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了,可以猜测吕范的部队也是随之改变了的。

          孙权的再一次改变,是从袭杀关羽到夷陵之战期间,期间吕蒙病故。周瑜鲁肃吕蒙这三个人,居上游之要,手握重兵,实际是各自时期中孙吴军队的首要人物,三国演义里归纳性的给了他们大都督的称号。这三个人都是江北人,孙家虽然出身江东,但孙坚转战南北,待到孙策渡江时,依靠的主要势力是江北淮泗集团,江东大族反而是斗争的对象了。从孙吴军队高级将领的安排及籍贯看,孙氏在军事上对江东大族不信任,更多的依靠江北人是很明显的。但吕蒙谋划袭击荆州时已经有病在身:

          吕蒙称疾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於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於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部督代蒙。

          这里吕蒙推荐了陆逊接替他的职务,这固然有为迷惑关羽的战略考虑,但吕蒙对陆逊能力的认可显然是前提条件。可在袭杀关羽之后,吕蒙临终之时,孙权居然又问了一遍:

          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硃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

          由陆逊接任吕蒙,这时不仅是吕蒙的建议,而是在袭杀关羽之前就已经部分落实了的。但孙权居然又问了一遍,吕蒙就改变了人选,这恐怕是因为孙权对陆逊不满意,而吕蒙也明知这一点。陆逊出身吴郡陆氏,作为江东大族,孙权把上游重兵交付在他手里显然是不会十分放心的。朱然虽然也是江东出身,但其家族和本人都与孙权关系非常密切,是孙权能够接受的人选。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本人才刚刚得到来自汉朝廷的假节,不到一年就假朱然节,这是孙吴集团继孙辅、步骘、孙权本人后的第四个节,很可能也是来自于孙吴集团自身的第一个,可见孙权对朱然的信任。

          吊诡的是,一年之后面对刘备的攻击,孙权却再次起用了陆逊,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等人迎战。我认为陆逊本人才能上的优越性不足以解释这个安排,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军中影响力的问题。

          这个判断乍一看大概与史书记载是大相径庭的,因为陆逊本传的记载,陆逊恰恰不能服众:

          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

          但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说法有点站不住脚:陆逊所督众将里算得上“孙策时旧将”的只有韩当一人而已,而韩当这个人从记载看,是不太计较名位的;至于“公室贵戚”,陆逊自己就是孙策的女婿。与三国演义渲染的大众印象不同,陆逊就任大都督时,已经三十九岁了,这在现在也不能说是年轻人。他遭到如此广泛的抵制,与其说是资历太低,倒像是惯于垄断高级军权的江北人对他上位的一种反动。

          另外还有一点经常被忽视的,孙吴兵户并非全部分给将领,实际领兵户最多的正是孙吴首脑。譬如后来孙皓为加强孙氏统治,一下封了是一个王,每王三千人,一下就是三万三千人,孙吴将领统兵数量还没有能达到这个级别的。用于迎击刘备的五万人,和当年周瑜迎击曹操的三万人类似,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孙权亲自拨给的。夷陵之战距孙策渡江接近三十年,军队中的中低层将领必然已经江东化,朱然在江东世族中的号召力显然比不上陆逊。

          孙权再次调整了政策,外因是在夷陵之战中击退刘备,三国鼎立之势已成,由于孙吴最终占据了荆州并与蜀汉达成同盟,大大减轻了军事上的压力;内因则是孙权亟需将权力进一步集中并最终称帝,江北人在军中的势力经过三十年的削弱,也不再足以威胁到孙权;这时江东世族坐大就成为问题了。一方面以提拔陆逊为标志,孙权与江东世族达成一定妥协;另一方面允许领兵世袭,以保障江北人在孙吴的政治势力,从而制衡江东世族。查考孙吴各传,领兵世袭的记录大抵都在孙权建号黄武,也就是夷陵之战同年之后。

          通宝推:tt086071,gb2312,李根,
          • 家园 陆逊有两点受到孙权猜忌

            他是陆康的亲戚,陆康正是因为孙策的庐江攻略败死,他和江东孙氏之间是否能一条心很难说,所以他被提升的很晚,另一点他是孙策的女婿,薄待孙策后裔的孙权对他也是不放心的,在儿子争位战中找借口逼死了他。

            • 家园 我觉得不必过于强调孙权对陆逊个人的猜忌。

              您讲的这些当然是事实,当然也会对孙权产生影响,但孙权好歹也是开国之君,容人之量还是得有。陆逊位居丞相,身居要地,手掌重兵,孙权对他的信用也可以了。作为合格的政治人物,实力平衡的重要性远不是个人好恶所能比拟的。孙吴政坛的三支力量即淮泗士族、江东豪强、孙氏宗亲里,历史上与孙家皇室都有过过节,都无法作为可依赖的基本盘。淮泗士族和孙氏宗亲当时没有什么头面人物,而陆逊位高权重,孙权最后逼杀陆逊,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江东一派的势力,以免继位者应对不了,而不是对陆逊本人有多大不满。

            • 家园 陆逊是陆康的侄孙

              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於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陆绩才是陆康的儿子,孙权把陆绩撵到郁林去做太守,实为贬谪(名义上官不小,还不能不去)

              • 家园 谢谢指正,但陆逊提升很慢确实是一个事实

                按说以孙策女婿的身份应该更早脱颖的。

                • 家园 孙权对陆逊的态度

                  前后变化很大,在最信任陆逊的时候,“陆机为逊铭曰:魏大司马曹休侵我北鄙,乃假公黄钺,统御六师及中军禁卫而摄行王事,主上执鞭,百司屈膝。吴录曰:假逊黄钺,吴王亲执鞭以见之。”

                  “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于 三国权臣中,是合法授权的顶级了

                  孙权逼死陆逊的原因,其实在 陆凯 传里给出了:

                  (陆)胤字敬宗,凯弟也。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待以殊礼。会全寄、杨竺等阿附鲁王霸,与和分争,阴相谮构,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

                  吴录曰:太子自惧黜废,而鲁王觊觎益甚。权时见杨竺,辟左右而论霸之才,竺深述霸有文武英姿,宜为嫡嗣,於是权乃许立焉。有给使伏于床下,具闻之,以告太子。胤当至武昌,往辞太子。太子不见,而微服至其车上,与共密议,欲令陆逊表谏。既而逊有表极谏,权疑竺泄之,竺辞不服。权使竺出寻其由,竺白顷惟胤西行,必其所道。又遣问逊何由知之,逊言胤所述。召胤考问,胤为太子隐曰:“杨竺向臣道之。”遂共为狱。竺不胜痛毒,服是所道。初权疑竺泄之,及服,以为果然,乃斩竺

                  孙权 其实应该大约知道孙和在自己身边安插死党暗探,奈何杨竺如此不争气!

                  站在陆逊的立场上,“有表极谏”是必须的,但是 从孙权的角度看,却是自己变成彻底的“孤家寡人”,任何一点私密的对话都会被出镇的重臣得知,皇帝还混个屁啊

                  孙权晚年在两宫斗争中发狂,同时清洗两派,其本因我认为在此

                  • 家园 陆逊被逼死不仅仅是设窃听器那么简单

                    和他自己势力太大也有关系。孙权死后要是他以姐夫身份联合江东大族拥立孙策后代,这不是不可能的,孙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江东大族,孙亮孙霸孙和的能力都制不住他们。

          • 家园 三国时期的兵制,是有私兵的

            就是所谓的部曲兵制。这部分军队明显是私人的,并在家族内部继承。部曲的定义百度有。很多年以前好像是军事史林,还是某本军事百科全书上有过专门介绍。随便搜了一下,网上不少讨论的。跟私兵相对应的就是属于政府的州郡兵。两汉三国史书上好像常有‘发州郡兵x千’的记载。

            • 家园 部曲这事很难说。

              因为这也是个多义词。“部曲”本来是军队编制,如后汉书百官志记载:

              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

              还有一级军官叫“部曲将”,有时也可以叫做“部曲”,相关记载在三国志里很多。当然如您所说,私人的依附也叫“部曲”,记载也很多,这时的部曲其含义大致相当于“宾客”。这种部曲,并不一定是武装力量,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武装起来用于作战。汉末豪强兼并,政府不得不默认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但正规兵制里是不可能包括私人部曲的,这相当于允许私人拥兵,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 家园 东汉时期庄园林立

                那些宾客很多就是有军事力量的豪强武装,讨伐黄巾军给了他们合法化的机会。

          • 家园 再有一个就是世袭的人选

            以孙河为例,甚至有可能转到旁支和外姓人那里去

            孙韶字公礼。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吴人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

            吴书曰:河,坚族子也,出后姑俞氏,后复姓为孙。河质性忠直,讷言敏行,有气幹,能服勤。少从坚征讨,常为前驱,后领左右兵,典知内事,待以腹心之任。又从策平定吴、会,从权讨李术,术破,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

            孙河被害的时候(204年),已经有:长子助,曲阿长。次子谊,海盐长。并早卒,三子孙桓7岁;因此军队和奉邑给了侄子孙韶:“韶年十七,收河馀众,缮治京城,起楼橹.......即拜承烈校尉,统河部曲,食曲阿、丹徒二县,自置长吏,一如河旧。”

            这里有个断句、理解的问题,我认同网上的一个说法:孙河本来是孙坚的“族子”(远房侄子),过继给姑姑,改姓俞;后来姑姑家有了后人,孙河于是又改回姓孙(复姓为孙)。被赐姓的是孙韶,他是俞氏的人,因为孙河曾经入继俞家,所以他要称孙河为伯父(孙韶其实是孙河姑姑的孙子),然后孙策赐俞韶姓孙

            按这个理解,孙河的主要股份(孙河也算是孙氏集团的小股东之一)都归了侄子孙韶(孙韶干得很好),三子孙桓最初走的文化路线“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权常称为宗室颜渊”,直到夺取荆州和之后夷陵之战,孙桓立功(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才恢复了高级武官的“股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