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老炮儿-年末最好电影 -- 范进中举

共:💬90 🌺627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有对女性人格上的平等,其他平等都是空谈

                      也说个生育的例子。

                      在看合肥张家四姐妹(张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写的书(很多种),其中写到他们的母亲结婚16年,生育14胎后因拔牙死去。

                      张家姐妹小时生活优裕,她母亲娘家也极富,但她们的母亲是在怀孕和生育中过了16年婚后生活。

                      为什么?因为她们的父亲是过继到这一房的。

                      她们的书中对她们母亲的死的社会原因没置一词。

                      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3;铢钱:4。你,乐善:4;铢钱:-28。本帖花:3

                    • 家园 尊重女性是很难的,

                      因为几千年来,女性都是受歧视的。

            • 家园 忍不住想起大刘的科幻了。

              公元人,大低谷,技术大爆炸,安全感,男人女性化,程心引领的人类社会。。。给岁月以文明,还是给文明以岁月。

              好了,也说点正经的。母系社会应该是女性地位最高的时候,但那个时候社会生产力恰恰是最低下的。其时人类社会刚形成不久,非常脆弱,大部分人类生活朝不保夕,需要大量的人口快速补充入人类社会以维持社会生产力。

              因此那个时代女性的生育能力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女性的生育能力基本上等于社会生产能力。不夸张地说,女性的生育能力才是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女性因此而获得了主导性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权利。

              这样看来,女性要获得社会地位的提高有也有两个办法。一个,不光要去工业化,还要去农业化,回到快速生育就能补充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人类矇昧时代。

              另一个,女性作为社会生产主力,不光要顶半边天,还要顶大半边天,为人类社会战斗在与大自然奋斗的第一线,而不仅是向社会出租大自然赋予自已的子宫。毕竟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仅靠女性的子宫是无法维持现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了。但如果女性能做到这点,那就跟母系社会一样,没有人能够压制女性的权利,否则就是全人类社会的自杀。既便有人想这样做,也没有这样做的社会能力与社会基础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会有女性会觉得社会地位或社会权利跟生育有什么关系。

              至于生育率,我倒觉得是最不用操心的,不想生育的女性的基因,跟不想生育的男性基因一样,自然会被时间淘汰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虽然赞同你的主要观点,但感受到对男性的一丝敌意,

              这文章和你以前的某篇长文意思基本一致。虽然赞同你的主要观点,但感受到对男性的一丝敌意,不舒服。但纠枉过正常有,自己也没觉得有啥好争论的。上面网友好像不适感更厉害,就出来吵两句。

              现实中,男女地位不平等是事实。男女地位必须平等是合理要求,无需过细论述。 否则容易陷入纠缠,降低说服力。 比方说工伤之类虽然不象生育一样是性别单向的伤害。 但在事实中男性主导大量体力劳动工作的前提下,对男性伤害更大。只有在男女平等的前提下,这些伤害才可能接近性别无差

              “让女性愿意为自己,而不是为男人,生孩子。”这个观点我不太同意,我认为应该是“生孩子是为了男女双方,既不单为男人也不单为女人”与此对应的,生养孩子是对两性,家庭,社会的重要贡献和责任。这是一种工作。社会必须为此做出合理制度性补偿和监督。

              “少生不生,也是一种表达,一种争取方式。” 我也有些异议。 这确实是一种争取方式,但不够明了直接。性质类似于罢工,怠工,是大杀器,但又不像罢工,怠工一样有组织和明确的利益诉求。 对于男性来说,这种斗争方式类似于“不理你,为什么? 你猜!” 男性一般既无法解决,也很难理解意图。 如果能形成组织性的诉求“我告诉你,制度不合理不生,就不生!”, “不认同我诉求的男性不要来求婚”...... 这些我倒觉得可以大力支持。

              最后个人认为在男女平等,共同承担工作和生养孩子之类社会责任的问题上。 男女是同盟军,有共同利益的。 共同敌人是不合理的现存社会制度和资本对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活动的无耻剥削。 这类问题我觉得讨论时适于用堂堂正论,摆证据,提要求,甚至直接威胁。而反讽,归谬这些方式虽然有趣有力,但容易陷入混战乱战,最后斗争目标不明确。

              我个人虽然觉得不舒服,但也能理解支持你文章的诉求,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如果面对正经文章还纠缠不休的人,直接无视算了。

              通宝推:陈王奋起,
              • 家园 谈不上对男性有敌意,这个帽子太大了,必须辩解一下

                我已经说过,我最爱的,最亲的,和最敬仰崇拜的,是男性。

                河里的人,大多知道我是毛粉,我最敬仰崇拜的,就是毛泽东。毛泽东自然是男性,我对他没有丝毫敌意,有的只有敬仰。

                如果一定要说敌意,我只能说,我对某些观点有敌意,且对这些观点不宽容。就像某个筒子指出的那样,“阶级斗争的弦一直紧绷着”。

                你楼下的那位,“善意”地揣测,我不是有敌意,而是有怨气。然后再善意地加上“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多理解”云云,于是一个满腹哀怨的小媳妇模样就出现了。呵呵,可惜那不是我。

                我生于文革初期,长于性别平等的家庭。自己的小家嘛,和其他人应该差不多,夫妻间有吵闹也有欢笑,孩子还不错,现在也大了。总之,就是一个过得不错,有点闲心,所以可以在网上做键盘党YY挥斥八极的女人罢了。

                我无须在家里争取平等,不平等的话我自己有能力争取,无须上网发怨言。但是,我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的近50年人生,看到的是,女性的地位在毛泽东时代提升至接近平等后,又开始大幅度下降了,而这是我这个女毛粉不能忍受的。

                物不平则鸣,所以我发声了。

                我指出了女性面临的不平等,我指出了出生率下降和女性觉醒的关系。我在指出这些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之道时,我的言辞是平和的,但是,即便是平和的言辞,也惹了很多无能、只能靠YY自己是比女性强的失败男人的愤慨。

                所以他们开始用侮辱言辞。呵呵,说真的,作为一个文革时期出生、且视毛泽东为自己偶像的人,如何忍得这个?所以我必须也必然反驳,这就是你看到的所谓“敌意”了。

                我自然知道,在崇尚弱肉强食的世界,在崇尚等级制度的现在,女性地位下降是必然的,且下降的不止女性;某些被等级制度压制的小男人,也必须靠打压女性来做他大男人的梦。但是,这样的世界不是我想要的。

                如果那些或辱骂或指责我的男人们,认为女性就是一种低于男性的存在,就是不配得到平等,就是应该当生育机器,那很好,大声说出来好了,无须遮遮掩掩。

                那个“整合哲学精神”已经这么说了,虽然他面对我的质疑无言以对,但是他坚持这样无逻辑的理念,我只好拉黑他。其他反对我的人,包括这位链接出处,可以看看我和“整合”的辩论,然后再思考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有道理的。如果看完依然坚持女性是低于男性的存在,很好,麻烦吱一声,我也拉黑你就是了。

                我愿意在网上交朋友,但是不愿意戴着面纱隐瞒自己观点来交,所以有人骂也无所谓,有人赞有人弹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

                通宝推:易水,
                • 家园 那我也得澄清一下

                  1. 我的讨论中应该没有任何女性应该天生低于男性的部分吧。如果你觉得有,还请指出是哪部分让你有这个感觉的。

                  2. 上面的回复是因大大可笑糖与你的讨论的引发的,我当时确实因大大可笑糖贴子的“不怕死”联想到了大刘笔下的程心引领的(圣)母性社会,与章北海这个太空新人类之父引领的新人类社会的区别。并且对你的去工业化的说法感到新鲜,但对女性生育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关联方式有点不同看法,做了点讨论。这与“整合哲学精神”那个ID与他说的话完全没有关系吧。

                  3. 怨气是针对上面“坐言起行”的对男性有敌意说的,敌意是针对敌人的,势不两立,甚至不共戴天的。而你明显不是这样。你只是认为男性做得不够好罢了。

                  怨气可以是针对家人而不是敌人的,父母对子女的恨铁不成钢,子女对父母偏心的埋怨,或兄弟姐妹,夫妻间的争执,相互间的争吵埋怨,都是怨气的范畴。他们同样认为自己也是在物不平则鸣,同样也认为是别人而不是自已做得不够好,这里没有人给你贴小媳妇标签,您又何必给自已贴小媳妇的标签呢。

                  敌人是需要消灭的对象,我说您那不是敌意而是怨气,无非是指出男性并不是你要消灭的对象。

                  每个人的认识都受限制于自已的经历,因此每个人都有局限,在认为别人做得不够好的同时,也往往很少检查自身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为什么需要相互理解。

                  怨气同样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带来更多的对立,提倡多理解以减少这种对立不是应该的吗。你认为现在跟你对立的人多,还是理解你的人多?你的问题解决了吗?难道你是靠拉黑别人来解决你的问题的?你一再说毛泽东是自己偶像,毛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么?

                  毛关于妇女权利问题的说法难道不一直都是“妇女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么?这不就是在说妇女实现自我解放与取得社会权利的途径就是去顶半边天嘛,我上面说妇女能顶的天越多,就能越多地实现自我的社会权利怎么就变得没道理了?可你却让我去看你与整合的辩论,这有什么关系吗?你通过与他人的辩论,就能改变你崇拜的人关于妇女社会权利的主张了?

                  而且我也不认为我有任何你说的那种“善意”,你说的善意我的理解是感情上的认同,而我一没有与你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集,二没有与你相似的经历,是不可能产生感情认同的。并且那种“善意”也解决不了你关于妇女社会权利的问题,我仅仅是想说相互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其中也包括你对别人理解。

                  4. 看来你已经把我归于反对你的人之列了。

                  其他反对我的人,包括这位链接出处,

                  那你能明确地指出,我在哪里反对你,反对你的什么吗?是反对你与“整合”的辩论吗?你对他的质疑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 家园 如果误伤您了,我在此道歉

                    大刘在三体里的想象,不能说明女性领导的世界,就是一个完蛋的世界,这样的说辞,无非是祸水论的翻版。大刘对女性领导的想象,和现实里女性领导的形象相差甚远。以这个作为证据,来反对女性对社会领导权的争取,是没有逻辑的。

                    女性获得社会权利的方式,当然应该以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来取得,在这点上我和您有同样的看法,如果我之前对您有误伤,再次道歉。

                    我的偶像确实是毛泽东。也许我学得不甚好吧,打击面有点大了,再次对误伤的男同胞说声道歉。

                    但是,我依然确信我对目前中国性别现状的阐述是对的。

                    稍微扯远点,勿怪。

                    应该怎么争取女性社会权利?自然是在靠女性自身努力、提升女性的社会参与意愿的同时,争取男性的支持,这个我做得也许不够好。

                    不过呢,毛泽东的“让支持你的人变得多多的,让反对你的人变得少少的”,并不意味着要迎合错误观点,更不意味着要隐瞒观点。所以在抗日时期,毛泽东明确说,即便地主也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但是在民族独立问题解决后,地主阶级就是斗争对象了。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男性或者男性的一部分是我或其他女性的斗争对象,而是说,对于歧视打压女性的观点,我确实是有敌意的,也确实视之为斗争对象。

                    在论坛上辩论也好,争论也好,聊天也好,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平等视角。如果某些人认为女性是低于男性的存在,而他又不能以逻辑或事实来支持自己这个观点,特别是,他甚至不能证明自己是高于我的存在,那么我也只能拉黑他。这和争取可能的同情者并不矛盾。

                    最后,再度为误伤道歉。

                    • 家园 既使您认为自已是在为女性的平等而斗争

                      ,您所采取的斗争方式也与您的目的是相对矛盾的,效果有可能适得其反。

                      比如像大刘书里的人类社会两个阵营的领导人都是有男有女的,女性舰长东方延绪也算是太空新人类的坚定领导者之一,旧人类社会这方也充斥着许多认同程心的男性领导人。所以比较好奇你是怎么读出来大刘的小说是针对所有女性领导权的?而我只是由“不怕死”之说联想到其小说中的人类在是否走向太空上的新旧人类社会型态之争而已。

                      现实中当然也有伊利沙白女皇这种女性领导人,但她外向开拓型的所做所为正是与“不怕死”的章北海相类似的。如果仅是书中这个角色不是女性,或其反面角色是个女性就能让你感到是对女性领导权的阻挠,并联想到祸水论,是否逻辑上不太说得过得去?假如女性只能作为正面角色出现,不然就是对整个女性的污名化成立的话,那男性早就被污名化得无以复加了,男性也采取相同的态度话,那书就没法写了。另一方面,如果女性只能做为正面形象出现不然就是对整个女性污名化的铁律存在的话,那是否会形成女性做什么都正确而不能被批评的特权?

                      即便有人因此污名化整个女性群体激怒了你,你的忿怒也应该集中在那个人身上,而不是因怒兴师,开启两性战争模式,战争是非利不动的,脱离理智的战争逻辑与过激反应只能让你与你的战争目的越来越远。主席可从来没有用这样的方式斗争过,强者有挑畔的资本,弱者只有奋斗的权力,主席的方法一直都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毕竟现实中女性的社会权利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不平等观点而变少,也不会因你开启两性战争模式就变多。而我并没有把这当成两性间的战争,也没感觉被误伤,所以道歉就真的不用了。

                      社会权利是与社会责任相对应的,毛的话无非是在强调这点,因而鼓励妇女多承担(而不仅是广泛参与)社会生产责任,也就是要顶半边天。真正掌握了人类社会一半生产力的女性,是无法被作为一个整体打压的。

                      你对当前社会整体现状的认知是否正确我不知道,因为作为个人来讲我的认识是有限的,现在这个社会又变化太大太快。但我认为你对很多现象的解读是有点问题的,比如说那个工业化,女性社会权利与生育率的相关问题。

              • 家园 非敌意,是怨气,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多理解吧。
          • 家园 话糙理不糙
        • 家园 表演不错

          故事没什么意思,内涵更不行。

          100分给65~70

      • 家园 老混混和小混混的代沟问题

        无论是街头卖早点的,还是清洗油烟机的,都值得尊重。

        哪怕是保洁员兼顺带回收点废家电的。

        都TM的比冯小刚的所谓六爷,值得去关注。

        澡堂的恩怨情仇,未见得比江湖波澜小。

        我们自以为是江湖的地方,和金庸的小说一样,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黄蓉一顿饭是上万的。

        六爷的饭,未见得便宜多少。

        通宝推:然后203,
        • 家园 北京的胡同串子

          是八旗后代,虽然经历民国,以及老毛的改造,但是他们有一样东西还是没变,就是心态。

          他们当初是作为征服者进入中国,他们赶走了当时的北京居民,自己住进了北京,经历满清200多年,吃的是铁杆庄稼,与中国人是基本隔绝自成一体的状态。他们作为统治集团的一部分,心态上鄙视劳动,也看不起考科举这样的奋斗,觉得自己天生就是统治者,落魄只是暂时的,他们的种就是比平常人优秀。所以他们平日里所有的懒惰,装逼都是从这里来的。

          其实全国各地祖上阔过的人多得很,但是这些阔过的分散在各地,被大量平民稀释了,只有北京有这么帮人聚居,这种文化心态就保留下来了。民国定都金陵,没怎么顾及北京。红朝建立新中国,仍旧没改变这种格局,没把这些人打散,因此这种文化心态保留至今。当然,红朝新贵建立了自己的大院,这些大院子弟又形成了新的二代文化。而改开后,权贵又换了新人。此时,可以看到大院子弟和胡同串子有类似心理,都觉得自己是天生的统治者,都瞧不上新贵,他们自己互相有惺惺相惜的一面,也互相瞧不上。

          《老炮儿》故事其实就落魄几代的胡同串子八旗子弟和最新一代权贵的碰撞,老炮们就是自命的统治者预备队,最后拼尽力气也没法按自己的规矩来对抗新统治者,只能寄希望于利用新的统治规则来对付新统治者。老炮和新贵都没有平等对人的想法,扯什么阶级斗争的我看都是太自作多情了。其实看看真实生活里冯某们平时那个教训人的态度就明白他们和广大人民不是一路的。

          老炮们那个年头的人,按理说是在毛太祖统治下长大,但是显然对他们的教育改造失败了。他们青年时代应该是邓成祖时代,他们在这个时代混得不行,但是他们既没有遵照毛的教诲起来斗争,也没有努力奋斗为社会做点贡献,为家庭尽点责任,只是混着。经过旧成改造和全国人民进北京奋斗,这些人和这种垃圾文化终究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通宝推:南寒,97年的鱼,范进中举,
          • 家园 以前看过黄磊和陈好演的电视剧,就感觉把北京土著弄过头了,

            就觉得那些很普通的市民,要拍成让外地的美女大学生要如何追求他们,为了二三十万彩礼如何如何,有些觉得不可思议,原来根子在这里。

          • 家园 北京人口里有多少旗人?更别提下层人口。

            北京人口里有多少旗人?胡同串子绝大部分还是汉族。没必要把话题往民族纠葛上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