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信佛到辟佛的历程 -- 飞羽

共:💬180 🌺879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Stay foolish, stay hungary

      老乔的致死名言还是有深意的,毕竟也有过类似楼主的经历。

      stay foolish,让人不轻信,不偏执,鼓励思考,楼主做到了这点,但是没有跳出佛的框架,格局还是小了点,但人生才开始,何谈放弃。

      stay hungary, 让人不丢失动物本能,人不是只有精神追求就可以的,人的精神脱离了动物本能,脱离了感知,在各种理论,哲学,宗教之中震荡,容易失去自我,反而欲速则不达,尤其是人生阅历刚刚开始的年轻人,有些过程是靠读书或想象免不掉的。经验与知识同样重要,不是可以完全互相替代的。有些经书晦涩难懂,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没有阅历的人感悟不深,没有共鸣。

      hullo说的好,出世也要先入世才有的出,你都没有全心全意入过世,却潜心研究出世,不是佛的错,是你的错。年轻人除非是天赋迥异,其实跟着感觉走就是了,楼下关中农民的话是过来人的真心感言,生命来之不易,几十年一晃就过,实际意义上的“活”,只有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那么二三十年的光景,好好活一遍,比弄明白什么道理重要的多。阅历够了,你不想,感悟自己来找你,到时回头看你这些话,自己都发笑。

      人活一世,最大的悲剧是聪明反被聪明误。Ignorance is bliss.

      通宝推:老惰,关中农民,联储主席,
    • 家园 一力降十会

      虽然我没信仰,但勉强算的上对哲学有兴趣。

      大学的时候朋友送我一本台湾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觉得挺不错。但里面傅佩荣对一个问题的回答让我对这个人的看法大打折扣。

      这是他在一堂课上遇到学生求助,该生说他的姐姐从小就很优秀,直到初中时忽然钻进了人死魂灭,身后无知的牛角尖,觉得一切都失去意义,最后干脆辍学到了三十多还孤身一人,靠打短工为生。

      傅的回答几乎连最廉价的心灵鸡汤都不如,只说让那个学生开导他姐姐要看到人生的美好与多姿云云。让我觉得他不是敷衍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他自己也有困惑,所以露怯了。当时我就想,单纯的博弈角度也应该是选积极有为,因为消极无为的最好结果就是靠人死魂灭和大家打个平手,别说万一要是死后有真知他们就连裤子都输没了,这种根本没获胜机会的博弈选择根本就没存在的必要。

      所以我想说,虽然我对一切神棍嗤之以鼻,但并不准备借机鼓吹无神论或者中国传统哲学的好处。因为在我看来楼主你遇到的问题和佛教关系不大,大部分却还是在你自己。这个问题就是,楼主你自己太缺乏胆魄和勇气了。就像习武的人常说的一力降十会,你花很多时间去研习招式套路,但这些都是在你具有一定的力量基础之上。十岁儿童就算学会了少林武当所有绝技,来个成年人一拳100公斤他也吃不消对不。

      哲学也好,信仰也罢,既然楼主知道都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总结,那就应该早早想明白这些都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看楼主一路走来,明显是把工具当做了本身,以有崖随无涯,岂有不怠之理。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我想还是楼主不够坚韧、不停逃避,沉溺过深:由于没勇气去拿起工具认识世界,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找到包打天下的趁手工具上,受挫以后又怪工具不好使——这种情形就算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也帮不了你。河里烤面包的胖大叔对宗教信仰有过一个很好的论述,就是讨论宗教哲学问题的前提必须是你不能否认第一因,就是必须要有一个不证自明的立论基础。其实不算宗教,经济学里就有理性人假设,自然科学里哪个又没有立论的根本假设。所以类似上帝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这种问题在讨论宗教时是伪命题,因为你是在体系之外质疑体系。如果你是这么思考问题,只能说你可能就没真正信过佛教,佛教只是你逃避现实的一个工具。

      至于什么是勇气呢,我个人觉得就是在做好最坏打算的情况下不抱侥幸的身体力行。比如我刚学车上路的时候曾经也很担心出事故,怕把油门当刹车,怕突然窜出行人和非机动车,后来我想了一招,每次开车时心中默念几遍:大不了撞死人。这个心结就解开了。

      所以,我觉得楼主还是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逃避自己过去走的弯路,不要赖外物赖旁人。我娘说过一句话,这里送给楼主:没有人是天生正确,只有先承认错误,才能开始正确。

      说了这么多楼主的坏话,最后我想说楼主的问题另一个角度看反而比多数人容易解决。就像闻香识女人里al帕西诺在听证会上的慷慨陈词里说的,多数人的问题是知道正确的路怎么走,但因为怕辛苦所以不去选。而楼主却是不怕辛苦的走在弯路上,只要楼主能走对方向,相信你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不过是层窗户纸而已。

      通宝推:朴石,明心灵竹,知其何休,遥仰凤华,我们的田野,文化体制,老惰,苏仙岭,战龙在野,jent,苦药汤子在美国,80后30,天河行,jboyin,何求,NoName,
      • 家园 说的太好了

        在术的路上追求太多,而忽视了道,能学到的也只是只是皮毛,禁不起推敲琢磨,在人生路上稍遇挫折,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堕入邪道。三观永远是人生的最关键的问题,不管是学佛或是其他,都要把三观摆正了才不会迷惘。

      • 家园 所以说年轻人不要学哲学和宗教!

        主席是个好人!

      • 家园 说的太好了

        在术的路上追求太多,而忽视了道,能学到的也只是只是皮毛,禁不起推敲琢磨,在人生路上稍遇挫折,就茫然不知所措了,堕入邪道。三观永远是人生的最关键的问题,不管是学佛或是其他,都要把三观摆正了才不会迷惘。

      • 家园 做好最坏打算的情况下不抱侥幸的身体力行 - 赞。
      • 家园 实在是不能同意再多了

        主席的意见虽然听起来有点刺耳,其实反而是大道。

        宗教信仰这个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最好能够结合自身的修为和基本认知。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有信仰,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在没有信仰之前,人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包括对社会,对自然以及对人类。如果这个基本的认知不够强大,比如不断摇摆,搞不清周围的环境是善是恶;或者不够清晰,分不清基本的是非问题,那这个时候选择信仰是很危险的。

        当然,我刚才说的有点极端。有些人的认知没有那么混乱,但是自我的确不够强大,表现在很容易被忽悠(用一个朋友的话:什么都信),那么选择宗教信仰也容易出问题。

        我觉得主席网友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不要把工具当成目的。宗教本身不是目的,是为了获得内心的需求而存在。不仅宗教,任何形而上的东西,比如科学,都是如此。科学是为了满足人类好奇(说得好听点叫追求真理)而存在。

        我的一个熟人,三观不正,和周围的同事处地非常不好。但是总是认为是别人的问题,一点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有一天,他忽然向我了解一些宇宙学的东西。原来他看了一些接近玄学的量子力学对宇宙结构的描述(如平行宇宙),以及一些量子力学的诡异的结果,觉得很有兴趣。于是向我这个伪科学家咨询。

        我毫不迟疑地告诉他:拟不需要了解这些。因为以你的知识储备和心灵强度,对量子力学了解过深灰让你陷入深沟不能自拔,弄不好精神会出问题。

        他很不服气,但是喔懒得进一步解释。

        在我眼里,金钱,权利,知识都属于工具,需要有德者才能驾驭。否则反受其害。

      • 家园 感觉主席有点苛求了。

        在林林总总的宗教里面,佛教被认为比较容易“堕空”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与它的理论与修行方式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怎么说呢,缺乏胆魄和勇气也罢,沉溺过深也罢,一个人溺水你要说大部分原因在溺水人自已能力不足勇气不足,其应自强自救当然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却很难起到有效的帮助。

        现在的问题是楼主也好,你讲的人死魂灭的例子也好,其自我都处于一种空无或分裂的状态,没有一个主体可以让胆魄勇气来依附,通俗来说就是主魂没了。 这种状态下有的只是挣扎,要让其主要靠自已以胆魄勇气来自救,颇有点像让人提着头发把自已扯出水面一样,是力有未逮的。

        其实正如你所说,换个角度来看,楼主在信佛的道路上走得这样辛苦同样是需要坚韧与勇气的,事后也能面对现实承认自已信佛是个错误,所以他缺的也不是勇气。因此如果说他有错误,在我看来,他的错误不在胆魄或勇气,甚至也不在信仰,而是在迷信。从一开始,他就把佛教佛法放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我记得你好像说过,一旦你迷信了一件事情,它就对你予取予求了,这些与逃避什么的应该关系不大。

        • 家园 老兄说的也有道理

          缺乏勇气可能表述的不尽准确。要贴切的说,楼主应该是自我还没完备的情况下就贸然去搞自我否定。只想到了不破不立,结果没立却先破起来,结果就是破无可破。

          但从楼主描述的个人经历看他并没有被故意骗财或许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和佛教本身关系不大。

          从我个人的经历看,三观至少得三破三立,先是从幼儿的懵懂时,植入一个以二元论为核心的简单价值观,然后在青春期到大学这段形成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的时间破掉,开始在众多现成的学说信仰价值体系里按自身口味喜好主动选择一个。进入社会后又在工作生活实践里对前人的理论进行质疑和修正,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弄出一个改良版。最后随着阅历经历的进一步增长,放弃专信任何一家之言,此为三破。之后干脆淡化是非对错的纯价值判断,无信亦无不信,以我为主,随机应变,构件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只求结合实务,不再具有价值观那样的指导作用。

          而楼主给我的感觉是停滞在了二破这个阶段,却在尝试用三破的手段去完成三立。就像林平之去练辟邪剑法,搞成走火入魔,和剑谱本身的关系不大。

          • 家园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奋发
          • 家园 主席这样说我想到了一个小孩子教育的问题。

            自我还没完备的情况下就贸然去搞自我否定。

            一个孩子还没有在一件事情上做成功的时候又贸然去强烈要求其它的事情,这样本质是在否定当前的事情。搞到最后好像就是把孩子的魂魄搞走了,即人没有精气神!

            先是从幼儿的懵懂时,植入一个以二元论为核心的简单价值观

            这个就是是非黑白观,孩子的心中只有对与错,只有好人与坏人,过早的强调世界是混沌的,是不是也不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