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知识经济,对绝大多数落后地区是陷阱而不是机会 -- 陈经

共:💬29 🌺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你的社会科学研究认知和我差不多

            所以再谈下去的交锋会不多 , 我刚好最近又很忙, 自己挖的坑又还没填好, 所以就先搁着了. 最近我想先把知识经济, 策略管理的坑填好, 再送老轧一份关于无铅制程的文, 把信息技术拱成工程技术 , 再回头讨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现实限制.

            社会科学研究的最主要限制还是在群体行为上, 特别是情境条件无法配合, 像群体中的 "突变" 以及感染, 只能使用历史数据加以分析推敲, 可假设条件却无法实验. 如果希特勒考上美术学校, 那么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二战, 或者会是时势造英雄, 产生另一个希特勒呢? 天知道. 无法预测的现实也让一般人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相当质疑. 科学应该具有再现性, 可条件不同, 人类社会的条件是动态连续变化的, 变量控制排除其它的研究方法又只存在于实验室里, 与一般人生活与感知的社会不同.

            嗯嗯, 有空好好谈谈.

            • 家园 也说两句社会科学的预测能力

              两位聊得高兴,不才来插句嘴,希望不会讨骂。

              社会科学也分好多种,说到预测能力也就不同。举一个经济学里面的庸俗例子,热闹的大街上有人掉了张普通的人民币100元钞票,但自己不知道,走了。那么在通常的情况下,这张钞票不会躺在那里,而是被人捡走。当然了,它也可能被风吹走,那就是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了。被人捡走这个结果,应用经济学是可以预见到的,因为经济学假设人们会追求效用最大化,捡钱据为己有可以增加他们的效用,所以会有人捡走。但捡走以后怎样呢?很多人可能的确就会据为己有,但也有人会拾金不昧,如果后者不算增加个人效用(这个稍后有讨论),那么经济学的预测就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毕竟有很多人捡钱后会据为己有,也就是说经济学的预测有一定准确性。

              再说拾金不昧的人,他们其实也可以算作增加了自己的效用,因为效用是主观的,良心上的安慰也可以算作效用的增加。当然这就比较牵强一些。好了,不管怎么说,在社会科学的范畴内还是可以预测出这钞票几乎一定会被捡走,无论动机如何。

              但对于复杂的宏观的东西,社会科学预测的准确程度就比较低了,但很多时候还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比如四月兄说的这个希特勒的事。社会科学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就算没有希特勒,由于大萧条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影响,世界上很有可能出现一些法西斯国家,尤其是日本和德国这样本国缺乏资源的国家或者一战战败国更有可能成为法西斯式的,加上战争和侵略本来就是缓解经济危机压力的手段,所以二战是很有可能爆发的。

              但与自然科学比起来,这种预测能力还是差距很大,就好像对降水的预报一样,是有个成功率的问题的。

            • 家园 静候佳音

              大家都很忙阿。我最近试验方面压得比较紧,回家还要看文献,就没有多少时间探讨一些正儿八经的东西了。我的那几个坑还在那里晾着呢,手上倒是攒了一把文献,但是实在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一点点地扣。贸然动笔又觉得对不住大家,只好先放着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好好写一些东西。

              与兄共勉之。

    • 家园 基本同意。花!

      一些地方一方面好高务远,更重要的是以此为进身之阶。那无论是高科技换是工业化都搞不好。不过工业经济风险小一些,浪费也小一些罢了。

    • 家园 推荐之

      可国内经济结构前后落差很大, 头尾接不上. 工业化还没普及, 想要蹦到知识经济很有可能是白搭. 但前头的冲锋与后头的追赶也是并进的.

      咳咳, 有空该好好填坑...

    • 家园 知识经济是以科技为基础的

      没这个金钢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儿吧。

      所以说那些发展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必须的,解决了人民生计问题,知识经济才能真正提上日程啊。

      • 家园 知识的本体不仅是 "科技"

        知识论是以人类所能认知的道理为范围, 分下去还有内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与外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科技属于后者加上一小部份的前者.

        有兴趣的话可以好好说说, 不过这个很枯燥滴.

        • 家园 楼主说的有些绝对~~~

          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从富国向穷国的转移比资本等物质产品的转移容易得多也方便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讲,穷国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有了超越富国的可能。

          但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甚至严格来说都不算是要素,它必须依靠一定的劳动和资本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