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这篇“是谁拍着桌子要中国的原子弹下马?”是真是假 -- 遥仰凤华

共:💬47 🌺295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

      这篇文章有太多推测和猜想,以及各种言语暗示和思维诱导,很有公知范,偏偏缺少最为核心的铁证。

      还有,刘少奇在1957年把自己在苏联学习核物理的儿子刘允斌叫回国投身新中国的原子弹事业,我很难想象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刘少奇会在仅仅四年之后就出尔反尔,公开反对原子弹。

      • 家园 O(∩_∩)O~O(∩_∩)O~呵呵

      • 家园 应该是刘吧

        57年招儿子回国算支持,到61年反对并不矛盾。57年的时候苏联是支持中国搞原子弹的,61年,中苏闹翻,彭在庐山后被打倒,已经没那么大的能量,发言权了,而且,被原子弹威胁过的彭总绝对会支持搞核武。刘此时正在最顶峰,说句话还是有很多人会效力的。

      • 家园 想起以前讨论抗美援朝谁同意出兵的问题了,我觉得这个思路可

        以借鉴一下。

        1,正面人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谁一开始同意出兵,传记或生平里肯定要大书一笔,比如海瑞大将军,是一到会就表态的。这个历史性功劳,是添光加彩的。

        2,如果对等一下,后来栽的那些人,谁反对出兵,那也要大书一笔的,典型的就是林彪。

        按这两条原则,其实很可以把各位的面貌画清楚了。刘、朱、陈、邓,肯定是反对出兵的。

        在研制原子弹的问题上,去掉坚持搞原子弹的,剩下语焉不详的就是怀疑对象了。至于是否反对搞原子弹,也不用上纲上线,这和当年反对出兵朝鲜一样不用特别引申。以农业国的实力出兵朝鲜,搞原子弹,都是一场关乎国运的豪赌。

        以前葡萄写过点分析,挺不错的,摘几段下来:

        1.原子弹能不能搞出来?也就是当时中国还处于农业国的基本国力,中国能不能搞出原子弹。主政的领导人没有底的很多。甚至毛泽东自己也没有底。不然就没有一万年也要搞的话。这个话,以今天来看就是豪言壮语。以当时来看,就是不顾一切的搞。就是蛮干。

        2.就是涉及史文恭提到的缓建的建议。在当时的条件下,缓建实际结果可以从我们改革后军工忍一忍让一让来看结果。这个就是邓公,延续当年思路的惯性。这个一让,直到我前南使馆被袭击才告一段落。

        而正是我们的常规力量无法提供有效的国家安全这个论证,让周的缓让刘的暂缓在毛泽东近乎赌博的力排众议中屈服了,原子弹及其相关项目才得以勉强通过成为当时国家倾其所有的一搏。这些相关内容,我想十年后的解密应该会涉及。(2008年外交部解密档案,解密年限在1951年。)

        最后顺便说一句:原子弹爆炸前一年,美国和苏联几乎同时重新武装了印度。而,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二年,中印边境才真正进入长期的对峙状态。不然,在当时印度重新获得美苏武装后,是不是会急于报复并再次实施新的冒险行为,是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呵呵,这里更不要说什么帖子里刻意回避的原子弹存量在今天中美博弈中的价值问题了。

        对于很多结果,我只能说我们赌赢了。不管你么评价毛,他比他的同辈人起码有赌的勇气。

        • 家园 问题这些人倒霉时也没被提出来搞他们啊

          刘邓都有在文革中被踩到底的时候,即使那时也没被翻出来当罪名。(原子弹爆炸,赫秃下台可是光荣事情)

        • 家园 关键是资源能否移做他用。

          看搞原子弹和别的用途有什么资源冲突。物理学家恐怕不会有别的用途。真用到基础研究,恐怕还是得不了诺奖。试验场建设军队,不打仗也就是闲着。况且搞出原子弹真能节省不少军队。电力、能源、采矿、机械加工,可能有比较大的冲突。但是得算纯新增的需求。

        • 家园 主席不赌博

          葡萄的分析都对,可惜结论错了,主席不赌博,圣人的字典里面没有这两个字。

          以是否赌博可以鉴定一个人的修为程度,目前我满仓持股,这说明我在赌博吗?不是,因为即使归零了我也不用去跳楼。主席力主上原子弹也不是在赌博,葡萄危言耸听了,万一两弹元勋们累病了呢,其实晚个三五年上原子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当时常规军事力量足以自保,1951年不是也没打输么。

          圣人之行事,以正合,以奇胜,讲的是为人做事以必然性为第一考虑要素,然后充分考虑各种偶然性。

          忙总的观点也是如此,董事长的工作是定路线定方向,这是“正”的方面,总裁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异常,应付偶然性,这是“奇”的方面。当然偶然性也不都是坏的,“好运气”也是偶然性,派出一个小队去佯攻骚扰,结果发现人家主帅在野外狩猎,顺道抓回来这样。

          传统观念也是这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命二运三风水,一个人如果逆势而为,即使运气再好也不顶用;如果顺势而行,运气再背也有成事的一天。

          • 家园 会被动很多

            其实晚个三五年上原子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当时常规军事力量足以自保,1951年不是也没打输么。

            美国苏联英国搞出核武器后,有意搞核垄断,引起包括中(当然不是台湾那个,也可能包括?)法的强烈抗议。妥协下搞了个时限,在此之前能搞出来是合法的核国家,之后是非法的。中法都是在这一时限前不久撞线成功,这也是为什么黄河故人提到的,法国为了把氢弹搞出来对英国的妥协不算遗祸万年也算三千年了。另外,关于常规武器的问题,建国后关于国防武器的选择一直有战略武器优先还是常规武器优先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过去一百多年外敌不断的现实,发展国防没人反对,但怎么发展分歧巨大。钱学森的弟子在访谈中提到过,钱学森主张优先发展战略武器的原因是以当时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即使搞出了比较先进的常规武器,也无法大规模装备,难以形成战斗力。而战略武器不一样,有这个东西别人就得忌惮你三分。你可以想像一下赫鲁晓夫和周恩来的谈判中的对话,

            “我们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北京一千次!”

            “我们的核武器可以毁灭莫斯科一次。”

            如果换成了,

            “我们可以集中一千辆坦克进攻北京!”

            “我们可以集中一辆坦克进攻莫斯科。”

            要成笑柄了。

            多说一句,当时中国政府不是西方社会接受的,后来在宣传中总提及比法国早多少天成功爆破了氢弹,并非简单宣传成就,而是拉着法国给合法性垫背 - 我可是比法国早,你说我不合法就去问问法国合法不合法。

            • 家园 已成笑柄

              你可以想像一下赫鲁晓夫和周恩来的谈判中的对话,

              “我们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北京一千次!”

              “我们的核武器可以毁灭莫斯科一次。”

              如果换成了,

              “我们可以集中一千辆坦克进攻北京!”

              “我们可以集中一辆坦克进攻莫斯科。”

              要成笑柄了。

              1964年10月14日,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赫鲁晓夫被免除了一切职务,强迫“退休”,成为“特殊养老金领取者”,自此从公众视野中消失。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这条举世瞩目的消息。在这条消息的右下角,另一条消息同样具有爆炸性:赫鲁晓夫下台了,于是有人戏称,是中国的原子弹把赫鲁晓夫轰下了台。

      • 家园 我猜是彭德怀
        • 家园 别说彭那时候连元帅服都上交了

          就是彭最牛的时候,在毛周眼里也不是个配叫板的对手。

          • 家园 彭德怀不是个配叫板的对手

            问题在于苏联,他希望在经济方面依靠苏联,摆脱苏联的控制正是自己搞原子弹的目的之一,在中苏已经出现矛盾的时候这一点就更明显,苏联自然不会喜欢,与苏联叫板可是要过苦日子的,所以他这种主张会得到很多老百姓的支持,这毕竟是电视剧,时间错一点算不了什么,这可能是他被批判的真正原因。

        • 家园 最强阻力肯定不是来自军方

          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军人太知道武器的重要性了。所以肯定是行政系统的。

        • 家园 一个将军,会阻挠原子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