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孤独的圣徒——大明宰相孙承宗(上) -- 京华烟云AMIP

共:💬22 🌺2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东山顶上的酥油茶》,很棒的书

              历史、地理、人文、藏文化,娓娓道来。

              不过感觉后半部分行文有些匆忙,啥时候京华再版时多加些内容吧。

    • 家园 请问孙殿英真的是孙承宗后人吗
      • 家园 按照正史记载

        高阳城破之时,孙承宗及其子孙十七人一起死难。

        应该是没有后代了,否则清朝尤其是乾隆时期,对这种先朝英烈都会抚恤后代的,赏个官做,而一旦发生此事,史书中肯定会留下记载,因为这算皇帝的政绩。鉴于清朝史书对此毫无记载,反推过来,应该是没有后代了。

        孙殿英的祖宗是他自己认的,民国笔记里有《孙殿英传》写道:

        孙帅闻此言,慨然对曰:“吾祖承宗公,本大明经略,为虏所戕,后人逃出,方免于难,吾父亦为旗人所害。此正所谓九世之仇也,今为大汉同胞计,必破此劫”。遂挥兵断清室之龙脉,义声所播,四方云动。

        看上去更像是他为东陵的挖坟掘墓找借口,弄上个大义名分做遮掩。

        • 家园 不过温相的文章里面说冯玉祥的大哥孙岳就是孙承宗的后人

          而且孙岳对冯玉祥说老祖宗孙承宗是被女真人绑在马后拖死的,所以他们孙家世代都不为清朝当官

          • 家园 孙岳吹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孙岳到保定参加院试,考中秀才。考秀才做啥?

            光绪三十年(1904年),保定武备学堂招生,孙岳成绩优秀被录取,毕业后在北洋陆军第三镇任炮兵排长,后任三等参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岳又入陆军行营军官学堂(后来的陆军大学)第二期速成科进修,毕业后仍回北洋第三镇,任第九标第三营管带、二等参谋兼将校研究所教官

            如此,他实在是有负祖宗教导

            当然他后来加入同盟会,反清了

          • 家园 关于孙承宗的后代

            孙岳的事情也听说过,他自称是孙承宗九世孙,而且还是长子后裔。

            又查了一下,孙承宗的学生钱谦益在老师殉国后写了一篇纪念文章,里面提到了他的后代,说孙氏满门遇难,但有两个子孙当时恰巧不在,一个是在山东高苑做县令的长子,另一个是其儿子,在京师任锦衣卫佥事。另外他的一个小孙子当时藏在草中,也幸免于难。

            孙岳据说就是长子的后裔,而孙殿英则自称是另一个孙子的后代。不过,孙承宗死于公元1638年,而孙岳生于公元1878年,中间间隔了整整240年,“九世孙”似乎太少了一些,按照中国人的早婚传统,起码应该十几世才比较正常。

            即使不是,以小人之心度之,认个有好名声的祖宗总没坏处。贵如朱元璋,事业有成后也曾打算攀附朱熹,后来偶然召见一个姓朱的县教育局长,无意问了句你是朱老夫子的后裔吗,没想到人家却诚恳地回答,自己尽管极其仰慕老夫子,但祖宗却是不能乱认的,据说此事对重八触动很大,甚至无地自容,从此打消了挂靠名人的念头,干脆逢人便自称“淮右布衣”。不过到了朱元璋的地位,认谁做祖宗,甚至不认任何祖宗,都已经无所谓了。

            此外,明清双方各种资料都证实,孙承宗是被清军勒死的,对于骑马民族来说,不流血而死是给予敌人最大的尊敬,孙承宗死后,满洲将领还专门叮嘱几个老太太,要她们好生照料孙的遗体。这些资料多写于明朝灭亡之前,通篇对满洲人充满了斥骂,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