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商榷】振兴东北政策已经彻底失败? -- PBS

共:💬175 🌺665 🌵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人口外流,人口减少

      东北是城市化比较高地区,城市人口多,受教育程度好,人生育比较少。

      而地方又冷,不喜欢在当地呆。很多人到南方。退休后到南方居住的很多。这带走了大量服务业消费者和消费资金。挣到的钱不在本地消费,人口外流,消费者资金外流。商业地产没消费了。

      以后人口向某些热点地区北上广深集中是大趋势。人口越集中的地方效率越高。以后一方面人口减少,同时还在向热点地区集中。

      • 家园 人口政策不做重大调整,东北的今天就中国的明天

        我国长期受西方经济学跟屁虫的三点误导:

        1 - 几乎无条件无差别地对汉人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2 - 盲目追求建立城市中产阶级为多数阶层,而忽略农村人口发展

        3 - 城市盲目扩张而农村任由凋蔽

        西方经济学跟屁虫们的观点都是对比参照西方发达国家,但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事实就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是靠贸易和战争起家的,靠殖民全球各地而起家的,他们的经济基础长期依赖第三世界输入的产品、劳力和人口,没有了这些依赖,西方国家一天都存在不下去。所以仅仅研究西方各国的本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地区分布和经济特点毫无意义,必须放到他们过去和现在始终在控制全球的宏观背景下研究才有意义。

        而中国几千年都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民族,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人的双手,如果盲目按西方经济学布局,其最好结果就是日本的下场:人口长期萎缩,经济长期衰退;而其实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东北、西北那样的结果,最终一条原因就是'没有人'了。

        现在东北每年流失人口两百万,入关的入关,进京的进京,南下的南下,出国的出国。这还只是总人口,而再做分年龄段的统计,就发现年轻人的数量急剧减少,而负担急剧加重,他们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很快就要老去,自己要不结婚也要供逢两个老人,而国家经济就更完了,但要再结婚和生孩子,就要同时供养照顾4个老人,一个(或两个)孩子,要挣钱养家简直要把人逼疯了,能有房主,有饭吃就不错了,哪还有闲钱搞多余的消费来拉动经济呢?而等他们的孩子长大就更惨了,有一个班的老人要供养和照顾,光伺候老人都顾不过来了,哪还能搞经济呀?过去是可以从农村请亲戚,雇保姆,现在农村人口也越来越少,人家自己都顾不过来,将来请保姆要比请教授都难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只有那里才能制造劳动力。城市人不是不想多生,而是无法多生。我在加拿大这边没有计划生育,但据我观察,在城市里的双职工家庭,如果没有父母老人帮助,能平均生养两个孩子就是最大努力了,而即便有父母老人帮助,也最多生养三个孩子,很少有能再多生了。但实际一个家庭只有生养三个以上孩子,国家的总人口才会逐渐增长,经济需求才会逐渐增加,面对这种城市困境,加拿大和美国的政策就是吸收外国移民,而中国能做到吗?去吸收非洲和北韩的移民吗?

    • 家园 跳出一隅

      要站在全国的角度看问题,东北现阶段的定位应该是粮食产地吧?

      • 家园 大庆油田年产4000万吨原油的实力不应该小看吧

        哈气,哈电都是名牌企业,这些都是黑龙江的企业。

        如果东三省人口南迁至珠三角长三角打工,把东三省人口降下来,使得东三省人均GDP上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三省总GDP低一点也无所谓。

    • 家园 还是有困难的

      按说东北有海、有口岸、有俄罗斯、日本、韩国市场,有最优质的粮食和土地,旅游资源,还有矿产石油煤炭资源,没道理不行啊?

      海的优势在于运输,要有港口,道路,来料加工的企业,东北最后的一条不如南方沿海

      沿海可以旅游,但是渤海的污染就别提了,大连还不错,就是成为一座化工城

      俄罗斯的贸易不温不火,大赚毛子的钱已经是过去式,这和某些人的唯利是图奸商性格离不开

      粮食很好,但是卖不出高价,国家为了维持居民生活水平不可能把大米卖到国际水平

      石油资源枯竭了,就算不枯竭也是中央的,地方上分不到一杯羹

    • 家园 PBS又来持续崩溃啊

      找几个数据就大放厥词,我觉得不妥。

      经济分析费时费力,PBS大神恐怕是静不下心来搞的

      通宝推:哼哼哼,
      • 家园 一看P大师出来,

        我就知道中国又有坏事了,进来一看果然如此。难道我是预言帝么?

        中国没有懂得中国经济特殊性的人才,结果经济多年持续高速发展,欧美的经济人才们明白这一事实后情何以堪?

      • 家园 用一个季度的增速谈十几年的经济政策

        再仔细搜索了一下,P大师依据的估计是出来5月份出来的各省市GDP增速。这个一季度数据基本上被资源价格扭曲,但这个扭曲也就持续了那么一小段时间,二季度数据马上就出来了,情况随之一变。这种季度省份排名变动太大,居然也有人转模作样地和振兴东北地政策挂起钩来。

        我很奇怪的事,这个数据出来都两个多月了,P大师隔这么长时间才高潮。比一季度数据更惨的是一月份数据,那时候唱中国崩溃论的人不少,现在再来,早过潮流了。现在中国数据好到澳币升职弄得澳洲央行都受不了,只能出来放嘴炮来降汇率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