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宗教的三个看法 -- 环宇7504

共:💬50 🌺387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强力的世俗政权

        佛教不是不想发展成全民教,实际上在西域有不少全民信佛的小国。但在中国,中央政府强势,直接灭了佛教的妄想。

        但回头一看吐蕃,叹息。

        • 家园 这是另一个问题,"发展成"全民宗教

          基督教和佛教都是发展成"全民"宗教

          绿教一开始就是"全民"宗教,这一点决定了他的规则不易更改,世俗化也就更难

          • 家园 看来,只要伊斯兰教在,阿訇就在,社会的解释权就归他们

            作为中国的穆斯林,仅就语言一项而言,就只能听阿訇的,除非我们都改说阿拉伯语,否则他们保持信仰就只能任凭阿訇们的支配。听说伊斯兰的许多经典都是阿拉伯语或波斯语,光学习这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宗教学经典怕是就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相当于要掌握两门外语,印象中好像经堂教育从6-7岁就开始了,要一直读到高中或者大学阶段,这哪里还有时间学什么自然科学知识。镭射兄还提到,伊斯兰教竟然将知识先验的分成可嘉的知识和可憎的知识,实在是超乎想象,这样下去,穆斯林是否只能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而不是建设性的,我指的是对现代社会而言。

            • 家园 目前世界上的穆斯林国家,大部分还是世俗化的

              所以伊朗才怎么都不招人喜欢(当然和他是什叶派关系更大)

              但是,就近十几年的趋势而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反扑相当厉害,这和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接受西方建议,扩大到全民民主体制不无关系-乌克兰的事例说明-并非伊斯兰国家独有,对于民主没有全民共识的 国家,贸然采用全民民主模式,危险很大。

              伊斯兰教本身有很多好的思想,但是.....一个古代的准军事共产主义思潮转换到现代时空,控制不好就是圣战了

              • 家园 这种世俗化同伊斯兰教之间始终存在张力

                而一个穆斯林国家,是否一定要遵守古兰经的教诲?如果是这样的话,由于作为以宗教为职业的阿訇阶层始终存在,这种存在本身就是对世俗化的一个持续性威胁。由于阿訇们必须会阿拉伯文,这样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其他地方的阿訇们同阿拉伯地区的思潮就会密切相关,作为一个难以同化的群体,结果就是,穆斯林同所在的世俗社会的紧张和冲突怕是难以避免,在适当的时候,这种冲突就会爆发,导致社会动荡。

                有时想想实在挺恐怖的,一种宗教的最高经典中充斥着对非信仰者的诅咒和斗争的言论,并且要求严格执行,似乎暴力成了传教方式,而宗教理论上的思辨却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了。

                另外,古兰经圣训里对教徒的规定可谓从生到死,吃喝拉撒全包,包括经商贸易金融,但是否有些章节涉及到有关生产方面?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农书可是我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家园 俺看过的关于伊斯兰的材料有限

                  汉译的有本 伟嘎耶教法经简注,大略的翻了一遍,确实"从生到死,吃喝拉撒全包,包括经商贸易金融,"但是好像没有关于生产的具体技术,另外阿拉伯人是牧人,不种田.阿拉伯文化里的农书有,是安达鲁斯(今西班牙南部)的文化人写的,但好像和教法规定没关系

                  伊斯兰国家的世俗化势力(很多以军方为代表)和宗教势力确实一直矛盾很深,最近埃及判处五百多穆斯林兄弟会的前总统穆尔西的支持者死刑,仅按程序判就这么多死刑,已经很襂人了

                  即使是宗教很自由的美国,马克吐温的书里,顽童汤姆索亚上的就是主日学校,是教会办的.教会势力比较大的法国(法国天主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国教,大革命时期之后,拿破仑给恢复的),世俗教育家和教会系统争夺教育权力斗争了至少一个世纪

                  伊斯兰教国家,糟糕的是大部分贫穷的农村和牧区,世俗化势力没有组织,当地有组织的只有清真寺...所以一旦全民民主,选上来的多半是保守的教会势力,为此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埃及都发生过军方反教会势力的政变,土耳其好像还不止一次.....

            • 家园 以前伊斯兰高级学校毕业都得背诵古兰经全文的

              当然是阿拉伯文原文,译本无效的

              对比一下,就看出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意义了

              由于伊斯兰教是在信史时代成型的,所以穆罕默德屏蔽了绝大部分搞修正主义的可能。

              古兰经中明确表述是最后的启示。亦即穆罕默德是封印的先知,在他之后自称能够受天启的就全都是骗子了

              中古和近古时期,古兰经不但不能翻译而且不能印刷(不是不会印),因此背诵和抄写经文就成了重要的功修。

              而且伊斯兰教的日常仪式也是最严格的:每天五次祈祷、每周一次聚礼、每年一次斋月,时时刻刻提醒全体民众:宗教修行重于任何其它世俗的活动。(你可以算算这又要多少时间)

              虽然,不遵循以上规则的穆斯林也不少,但是很大程度上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信仰这一宗教的民族的民族习惯了

              相比之下,佛教和基督教的规则是宗教原则形成之后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规范要宽。佛教是只约束部分信徒(僧侣),基督教吗,就我看到的中世纪英国教会规定,每年至少告解一次、领圣体一次,每周五不得吃陆生动物的肉,这不难吧

              • 家园 基督教被迫解禁猪肉

                本来旧约里上帝就明说了不能吃猪肉,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都坚持了这一传统,但基督教新约里专门来了一段,说某使徒(保罗?)在睡觉,梦见耶稣托梦说,食物都是上帝赐给你们的,想吃啥就吃啥吧——估计因为禁止吃猪肉,基督教早期传教很难,所以来了个托梦给解禁了。。。

                • 家园 不是保罗,是彼得

                  使徒行传

                  十章

                  9 第二天,他们行路将近那城,彼得约在午正上房顶去祷告。

                  10 觉得饿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预备饭的时候,彼得魂游象外,

                  11 看见天开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缒在地上。

                  12 里面有地上各样四足的走兽和昆虫,并天上的飞鸟。

                  13 又有声音向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

                  14 彼得却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

                  15 第二次有声音向他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

                  16 这样一连三次,那物随即收回天上去了。

                  后面27 彼得和他说着话进去,见有好些人在那里聚集,

                  28 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

                  29 所以我被请的时候,就不推辞而来。........

                  这不仅仅是为了开食物的禁,更重要的是说,基督徒将不止限制在犹太血统的群体中,自然也就不必须守犹太人的规则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亚伯拉罕一神邪教都是骗子

                尤其是最后的伊斯兰教,更是骗子中的骗子,骗子中的佼佼者。

                有一句俗话:骗子忽悠傻子,一直忽悠到今天。

                宗教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什么鸦片不鸦片,而在于这些宗教家都是骗子,他们所说的神明根本不存在,他们所说的神启要么是骗人要么是他们自己的幻觉。

                说白了,从耶稣到穆罕默德都和今天的李洪志是一个鸟样。李洪志那是比较倒霉,如果换到古代,他有几千万信徒,什么耶稣默罕默德都得靠边站,今天没准就是人人家里一本圈圈功的样子了。

      • 家园 我还是支持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的定义

        即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既然是鸦片,那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 家园 关于“鸦片”

          有次,有朋友说宗教不科学 ,引用这个“鸦片”说。我当时说,不光是宗教,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常常使用“鸦片”。比如,有人跑一百米9秒几,你跑14秒,人家的身体是碳水化合物,你也是碳水化合物,为何你跑不进10秒呢?这不科学啊。还有,你同学某某挣了多少钱,为何你总是算计着钱用呢?这种情况,你怎么说服自己的?是不是在使用鸦片?

        • 家园 宗教有麻醉的一面,但是也有另一面

          马克思那句话,完整的是这样: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有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