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的普世观-简评纽约警察打老人 -- 东海后学

共:💬58 🌺57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只有普世都认可的价值才叫普世价值--其余都是狗屁

      然而实际上很多人却把世界上有些地区行为方式当作全世界人都应当接纳的行为方式。搞清楚先后顺序没有?

      价值,法律,社会习俗都是依照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发展而来,有历史性的,凭什么我要抛弃自家的传统而去捧别人的臭脚呢?

      出于“现实的需求”吧?

    • 家园 说真的有的老人真是为老不尊

      敬老是好事儿,可有的老人就是利用这个占人便宜撒泼,真心得看情况。你说的这个我不知道前因后果不好说。前阵子还有老头自己摔了然后讹诈来扶助的中学生,这种人真欠揍,不打也该罚款到他们心痛。

      七十岁的老太太健步如飞的跑到车头前面一倒,哎呀呀豪车车主撞死人了啊我这可活不成了。这情况下车主推搡她一下,真心不是什么违反普世价值的事儿。

      • 家园 现在还有老人打骂乘客逼让座

        监拍:女子生理期公交上没让座遭男子殴打

        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2014/01-26/news369879.shtml

        1月23日晚9点03分,一辆长沙7路公交车上。段小姐因为来了例假,身体有些疲乏,上车后便靠在座位上,眼睛望着窗外,突然,她感觉脑袋右上方被重重地敲了一下。“第一反应是熟人”,她摸着头扭过去一看,身旁一名看上去五六十岁的男子质问她为什么不让座,理论过程中,对方又一拳挥到了她嘴唇上。

        广场舞扰民,上班高峰期要求别人让座以方便其去公园晨练,理直气壮的很。

        网友哀叹是不是“文革时的那一批坏人变老了”?

        • 家园 这算客气了—老汉与司机发生冲突公交车上怒扔手榴弹

          老汉与司机发生冲突公交车上怒扔手榴弹

          检察机关起诉说,2014年10月10日13时05分许,金华的王世潮大爷因之前与K19路公交车司机发生冲突,怀恨在心,就从自家的地下室的箱子里拿出以前私藏的手榴弹,插在右侧腰带里,来到园丁新村门口的公交站点等司机陈金云开车过来。

            13时26分许,司机陈金云开着K19路公交车过来,被告人王世潮上了公交车,当时车子上十余名乘客。王大爷就坐在公交车司机的后面座位上。

            公诉人说,待公交车行驶一段路时,被告人王世潮大爷就用右手拉开别在腰带上的手榴弹,“嘭”一声,手榴弹爆炸,从王大爷的腰间先后掉下一块圆铁,一块木头柄。所幸,最后炸弹没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后来,王大爷就被乘客控制在公交车,并被公安机关传唤归案。

          原因呢?很简单

          12日下午的庭审过程中,老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爆炸罪罪名及事实没有异议,说的话也很少,情绪很是低落。他后悔地说:“我当时太冲动了,就想和司机同归于尽!”原来此前他坐车时,司机停车离站台有5米远,让他下车不方便,事后他还拿石头砸坏了公交车玻璃,一直怀恨在心

          “事后他还拿石头砸坏了公交车玻璃”——大概人家因为他年龄大了没跟他计较,让他更以为自己有理了,居然升级成手榴弹了。这样“尊老”的后果实在不咋地啊

        • 家园 这个可以送派出所拘留了

          让不让座是道德问题,打人是法律问题

          文革那一代,就是法盲一代

          谈道德?太奢侈了。

      • 家园 曼哈顿太多人红灯时横穿马路

        不要觉得老美就是天生的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

        在美国小镇上,绝大多数都是礼貌加礼让的。不仅车让车,而且车让人。

        但纽约例外。车加塞,人闯灯。大队人流无视红灯横闯无忌乃家常便饭。哪怕华尔街的白领,闯得往往也很欢畅。你得把车慢慢挤进这些人流,他们才会停住,否则好象降低了马路的利用率,是难以容忍的浪费。

        纽约的出租车司机比北京的同行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每辆纽约出租车由是一间独立的出租车公司拥有,最值钱的资产--出租车牌早已抵押给第三方,一旦撞伤人,立即破产,牌照立即被债权人收走。出租司机多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底层少数族裔。保险金很低,医疗费狂贵。被撞伤者得到的保险金赔偿经常连2个月的医疗费都覆盖不了。追究出租车控股公司责任?增加保险金?门都没有--因为它会导致出租车运营成本增加,影响大老板的利润。

        老人闯灯的位置连续发生了多起夺命事故,这些事故不少是热情狂放的出租车造成的。

        警方的对策?加强对出租车的行业管理?不行,这会影响出租车控股老板们的利润;

        加大对路人闯灯/横闯马路的治理?可以,毕竟多罚点钱嘛。那也不能把闯灯的责任落在白人靓妹和黑人型男的身上,所以跑不动的亚裔老人就成了替罪羊了。

        这和为老不尊屁关系也没有。当然,如果老人没闯灯,他不会受罚。但纽约差不多人人都得闯点灯,否则30米一个红绿灯,你个个等下去,20分钟的路走1个小时都未必到。

        殴打80岁老人,是不折不扣、地地道道的披着合法外衣的人道恶行加种族歧视,背后的根源是对资本家的纵容。否则,你打一个黑人老头试试?打一个犹太老头试试?

        通宝推:andylau527,李根,icedshining,流云天下,篷舟,
        • 家园 【原创】毫无疑问这里面有种族歧视的成分在

          美国警察的社会地位和中国不同,基本上可以算是资本家和有钱人的打手,对于社会底层和少数裔来说,他们态度不免染上很重的歧视成分在里面

          美国不是天堂,去那边就要有边缘人和少数弱小分子的觉悟

          华人还需要抗争多少年才能获得足够的尊重啊

        • 家园 一直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在形塑一种概念

          外国什么都好,中国什么都不好。你比如所谓外国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中国人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外国警察都是活雷锋,中国警察都是人民的敌人;外国没城管,中国的城管是政府镇压人民的暴力工具,外国没拆迁(即使有也都是人性化的),中国的拆迁就是压迫剥削人民(甚至经常死人),外国没有空气污染,中国则到处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等等。反正是体制问题也就是中共不好。实际上这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舆论战、宣传战。

          通宝推:太伤脑君,高地,
          • 家园 这个是真的。
          • 家园 读者,青年文摘,知音等杂志

            有一个投稿写作班子在编一类套路的假文章,文化软文。

            问题是只能靠辟谣党的游击战进行很有限的应战。

          • 家园 有个毛用

            前几天一个朋友的父母呆不住回国了,甩下一句话:宁肯回去吃地沟油.....

            • 家园 但能出国居住的还是少数

              大多数最多只能是走马观花看一趟,所以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加上这种宣传潜移默化,还是很有效果的,我身边一个就是,在国外看到什么都是好的。比如说,xx真繁华啊,真好啊,人真多啊,真热闹啊。我都不明白他有什么好感叹的, 论繁华论人多比得了国内?如果真是没见识过也算,但这个也是上海呆过的。

              另外在铁路候车室里有为乘客休息的椅子,有点类似于没有后背的硬皮沙发,围成一个圈,为了分开两个位置,在座位中间有个缺口,乘客愿意可以把包放那个位置。座位的位置有海绵垫舒服点,中间缺口没海绵垫,以形成高低差。我说得这个人就又感叹,xx设计就是人性化,连个椅子设计都考虑到放包的位置。。。我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 家园 对为老不尊的,要批评教育甚至谴责,

        但是不能据此不尊老的借口。

        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因为从你说的这些事件看,面对你说的这些极品老人,当时你很生气,但没有据此而动手打人,更没有动手之后还振振有词。这反映了你的修养很好,道德观很正。

        老实说,这是一个道德问题,不是是非问题。

        俺的本意不是说只要涉及老人的问题,老人都是对的,都要听老人的。不是这个意思。俺的意思是,在一个壮年和一个老人(一个赤手空拳,84岁,满头白发,满脸老人斑,一看就知道是老人)之间有矛盾的时候,正常有人性的人不会第一反应选择暴力,一定会克制自己。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在文明社会里动手应该是最后的选择,在壮汉和老人之间应该没有这个选择。

        从事件看,这位警察应该是在被拉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选择了暴力。不论他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合理,他应该问心有愧,应该忏悔和道歉,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因为这是不文明行为,是有失人性的。

        从华尔街日报等纸质媒体到新浪网等网络媒体,大家都对此心知肚明,否则这件事就构不成新闻,美国警察执法打人算哪门子新闻啊。可是看了那么多报道和分析,正面、反面、宏观、细节,都没有人说打老人是不对的,都在回避这点。

        大家都回避的才是要害。我还是这个观点:

        壮汉打老人的行为是野蛮的行为。能认可这种事情的国家就是野蛮的国家;能认可这种事情的文明就是野蛮的文明。

        通宝推:老老狐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