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南义沟,我饿 -- daharry

共:💬405 🌺4523 🌵10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被延缓了三十年?错!

                说起“洋油、洋火、洋钉”50后耳熟能详,7、8、90后肯定及格困难。在全面封锁加上后面和哥们动了家伙,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下仅仅15年就能够引爆核弹。前辈们留的肥沃土地和丰厚财产足够让30年后的倒爷尽折腰。

              • 家园 综合看起来,貌似铁托的办法比较靠谱
                • 家园 实质上最不靠谱的就是铁托的做法

                  王五兄,近来你有些过激呀,不知是咋回事,咱们本来立场是很接近的,在俺看来,都是主张基左,趋中,向前,健全,只是被人视为左派而已,自己则自认为是向前派,或健全派。

                  南斯拉夫曾经的经济繁荣,只是一种假象,因为前南是社会主义的异类,反抗苏联,因此成了西方的宝贝,给了很多援助。

                  工人自治,只能待遇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少,效率之低是可想而知的,而区域自治更是糟糕,要建个钢厂,为了平衡各个加盟共和国,必须每个区域都建一个,这纯粹是找死。同质化竞争,市场分裂,即使没有民族矛盾,也会分崩离析,前南的悲剧,其根源就是铁托。

                  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最靠谱的是中国的做法,无论是毛的政策,还是邓的政策,大方向都是对的,这也是中国成就的根本原因,毛的政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自力更生,邓的政策是基于世界趋势的审时度势,有毛有邓,中国真的很幸运。

                  为啥要实行公有制?难道只是为了公平正义?为了没有剥削?但孤立,僵化,静态的社会,是难以维系的,这样的社会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正义。

                  公有制只是社会发展和健全的基础,而不是目的,将社会主义的根本视为公平正义,却不可能得到公平正义,苏联,前南都是如此。

                  公有制与私有制,其实都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基,那种社会根基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健全,就是适合人类文明的。

                  人类历史基本就是私有制的历史,但长期发展停滞,只是工业化之后才高速发展,这还只是少数发达国家的专利,大多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制就没了那种驱动力。

                  私有制社会,只有能够通过武力或技术优势,侵略掠夺剥削其他地区,维系内部均衡,才能高速发展,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便是无力盘剥其他地区。

                  公有制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就是近几十年的事,各种社会主义很多,但多偏离了根本,主要是追求没有剥削的社会,但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种社会只能崩溃掉。

                  毛的政策,邓的政策,其根本可以总结为统一的多元化,也就是有组织的机制主义,这种可控的动态社会,与其他社会主义的静态社会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也是中国能较好与其西方接轨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苏联的一元体制,太过强调统一,是集中的静态社会,而南斯拉夫的自治的社会主义,则是没有统一的同质多元化,是分散的静态社会,而静态社会多是同样的下场。

                  现在西方社会,也是有组织的机制主义,但因为实行私有制,这种社会是二元的,民众掌控社团组织,资本家掌控企业组织,因为普选,民众的势力越来越大,资本家难以赚钱,要么减少投资,要么用脚投票,跑到国外投资,国内的政府和民众没钱花,只能向在全球投资的资本家借钱,这便是西方债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发达国家,其债务都是本币债务,都是内债。

                  私有制阻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囤积居奇,木桶的最短一块,决定木桶的容积,因为资源为私人所有,因此越是短缺越囤积,经济难以发展,而西方国家之所以能摆脱这个魔咒,主要是对外侵略掠夺,缓解短缺。

                  如果不能对外侵略掠夺,只能实行公有制,通过恐惧手段,将稀缺资源的利用发挥到极大,这便是毛的做法,但即使如此,也只能建立基本完全的工业体系,要想真正摆脱稀缺资源的束缚,除了利用武力和技术优势,对外侵略掠夺,便是用本国多余的资源,换取稀缺的资源,中国真正多余的只有劳动力,赶上了全球产业大转移的时代,中国运气真是太好了,邓坚定的开放政策,真是审时度势。

                  尽管中国在很多领域,对外资开放过了头,比如汽车行业,外资主导的销售额,不应该超过百分之五十,西方对于进口实行配额制,中国的市场也应该在主要产业划定限额。

                  但这些问题,还不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土地财政,房地产应该如计划生育一样严控,现在竟然成了财富转移的最大途径,是中国贫富差距的最大祸首,也将是最大的金融隐患,但这主要不是邓的责任,而是三四代的责任。

                  土地财政,房地产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错误。好像有些扯远了,呵呵,大刀兄能够回复,俺真是很高兴,希望王五兄多些理性探讨,恢复原来的自己,情绪性的宣泄,无论是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其实俺自己的情绪化也很严重,唉,同勉吧。

                  通宝推:springisok,河区分,jboyin,羊年大发,
                  • 家园 对私有制谈虎色变

                    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现代社会的私有制,不是“一切都是私人所有”,而是“合法的私人财产不受侵犯”。

                    关键点在于“合法”。

                    以美国为例,联邦税,地方税,收入税,消费税,遗产税,递进税,键保税,环保税。。。合法剥夺私有的财产,用于公共的用途。但是,人们还是认为美国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私有制。

                    法国更甚,赤膊上阵,直接80%。

                    关键点在于“合法”。法是人定的,只要保证一人一票,共有的基础就永远存在。

                    民主法制的实质在于斗争和妥协的辩证存在,不敢斗争不行,不会妥协也不行。

                    • 家园 这个观点不对

                      须知法律本来就是人定的。资本家坐大后,有能力操控立法机构,可以将一切都变成合法的。

                      须知私有制经济就是一种正反馈的机制,在私有制下必定贫者逾贫富者逾富,最终社会崩溃。

                      推荐 安生的《卢瑟经济学》

                      • 家园 私有制可能有你所说的问题

                        但是,人们还没有找到其他选择。这个是历史唯物主义,当生产力发展到有了剩余之后,财产和所有权自然就产生了。

                        所有的剩余都归公,自古到今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现在也没有理由去实现它。

                        • 家园 选择早就找到了

                          公有制就是解决办法么!只是出于几千年来的习惯,无论是官还是贵还是民,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公有制的伟大意义。唯在在公有制下,人类才可能建成一个大同世界。这还不是实现公有制的充分理由吗?

                    • 家园 更进一步的认识应该是

                      生产资料必须公有,生活资料可以私有

        • 家园 你这么说大实话是没人听得进的。
      • 家园 你可以为饥饿找出一百条原因,但饥饿不会因此而合情合理。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所以兔子总说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饥饿会把人的尊严完全剥夺,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同一个体制,可以挨饿,也可以富裕,政策的差别而已。

    • 家园 喜欢纪实类的文章

      希望多写点。

      文革时期和文革不是一回事。你对文革时期有不好的记忆,连带对“文革”反感,我可以理解。

      不过从你的叙述中,以旁观者来看,却能看到文革的正面意义。

      所以希望您能再多写点,把当年的经历都写出来。

    • 家园 如果说70年代有人挨饿是文革的错

      那90年代下岗工人在菜市场地上捡烂菜叶,赊一斤排骨一家三口服毒自杀算什么呢?物质条件已经上来了啊,怎么社会主义制度下还会出这种事?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同意,但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就是社会主义了吗?为什么持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往往是体制内衣食无忧的公知、党校教授之流,而升斗小民却在怀念毛主席?

      不是要为文革唱赞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不能只看有人挨饿,不看到正是当年勒紧裤腰带搞建设搞备战后来才能不挨饿。

      ----------------------------------

      关于要饭,物质匮乏年代是不得已。在21世纪的发达国家又算什么呢?某国首都的街头,零度左右气温,下身围条毯子,坐在墙根乞讨的人我天天都见到。这还是福利与保障制度十分完善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如果说这些人是好吃懒做,那圣诞节前光顾食品救济站的人也是?

      Hungry Christmas: Food Bank Use Soar

      This Christmas more people than ever will be relying on food banks in the UK. Despite the government's talk of a recovery, thousands of people across the country are going into the Christmas period with the grinding desperation of poverty and hunger hanging over them.

      In my report, Hungry Christmas, I've exposed a hug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relying on food banks in South East England. The region - the second richest in the UK - has seen a 60%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relying on emergency food handouts this year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hose needing emergency food handouts is likely to hit 70,000 for the year April 2013- April 2014.

      通宝推:侧翼,北纬42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