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就这次汉字听写大会上的一些字词说开去 -- 俺老孫

共:💬38 🌺1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凄然一笑。
      • 家园 为了拯救那些美好的汉字、词,我们能做些什么?

        那就是多学多用,不学无以言,你根本就没学过当然也就不懂,不懂当然就谈不上使用和传承。有许多的字词就是这样消亡的,当然,你用了某些别人不懂的字词,可能会被人说“显摆”“炫耀”,口语叫“拽”。但只要你不在意别人的这些攻击,继续坚持下去,我们每个热爱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人都坚持使用和传承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我们的汉字词就不会消亡。不要等到某一天,当我们想批评某个人的人品时,我们除了说“这个人贼次”“这个人真缺德”就再也没有别的词会用了。譬如:老版的《夜幕下的哈尔滨》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玉旨雄一写了一张一笔虎,一个汉奸在旁边想奉承讨好,憋了半天憋出了一个词“有劲”,玉旨雄一哈哈大笑说:你们中国人有无数的词汇来描述毛笔字写得好,你却只会说“有劲”。

        我不希望我们也有沦落到那一天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损人利已”“横蛮霸道”“寡廉鲜耻”“残忍忌刻”“暴戾恣睢”“阴鸷狠毒”……

        这次汉字听写大会出的许多难词,都不是难写的字,而是字词的少见用法,大量例句都是白话文运动的一代人写的文章中使用的,在现代人的文章中已经鲜见,譬如:入苙。还有些是口语中的词,过去在白话文出现以前极少出现在书面语中,如"一打趸儿",还有一些则是使用范围极窄的用途,譬如:饸饹。口语的入文无疑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同时使更多的人能理解,但同时也弱化了书面语和口语的界限,影响了一些仅存在于书面的字词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热爱汉语的人区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在写字时尽量使用书面语,避免文字口语化的趋势。

        套用鲁迅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死亡的词,用得多了也便成了常用词”。

    • 家园 历史上的似乎可以约定俗成,习非成是。但网络化之后,一切“

      新词”都会有明确的形成时间、形成历史,那是应该错下去,还是改回来呢?

      比如,台湾的“3个小猪”官方认可是成语,可是在电视台直播的----大陆是否应该认可呢?

    • 家园 中性地说:科技改变人类
    • 家园 支持一下

      上面说十个字下面不见得写出一个字的拼音加联想的人支持一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