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 宁下力

共:💬90 🌺414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咱们说的观点的区别是?

          恕我中文水平较差,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我讲的三条你几乎完全是重复了一遍;唯一区别是你以为民间融资成本"现在"比银行高。这我是同意的啊,只不过这个低成本中小企业享受不到而己。事实上贷款利率放开后,莫非银行的风控突然就降低了,能以低于巿场价格放贷了?

          请明示到底什么地方"不是这样的"?

          • 家园 哎?

            您说的是:

            总结说来,对私企谈不上利好利空,我相信他们在银行借钱的成本不会比民间融资低多少; 对国企是个大利空; 对银行是个短期利好;

            如此,第一,您表示认同民间融资比银行贷款利率高。这个我们就不谈了。

            第二,对国企是个利空。我看不出来。放开下限后,对国企应该是利好来着啊!过去银行要跟国企谈贷款利息,好歹还有个央行的利率管制在。国企有大笔存款,大笔中间业务收入,就算FTP算下来银行不赚钱,从给国企服务带来的巨额存款(如果有)和其他方面(中收)来看,银行只要贷款不亏就行了。现在可不同了。国企是大佬,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本,国企可以在贷款上漫天要价了。这次银行恐怕综合收益算下来不亏就是万幸了,还得琢磨着从国企的上下游产业链上做点文章才行。这次可是银行间赤裸裸的价格战。怎么对国企就是利空了呢?

            第三,同上,您认为对国企利空,利好银行。这里的银行我理解应该是指整个银行业吧?但是这次改革同时放开贷款利率上下限只是局限在农信社。央行网站上写道:

            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并没有扩大到整个银行业。而且农信社资金规模也是有限的。而且央行自己也说了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农村信用社实际贷款利率已极少触及上限,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后,涉农贷款利率不会大幅提高。

            到您这里怎么就成了重大利好了呢?

            您又说:

            我对中国股市没有任何兴趣,不过要这样看,我这样的屌丝何止千千万?能看到银行短期利好的人何止万万千?这么多人想通过股市分杯羹,嘿嘿,赵老太爷怎么说阿Q的?“你也配姓赵?”

            上面也说了,此次改革最多对农信社是个利好吧。但就算利好农信社,人家也没上市啊,这和中国股市有什么关系呢?不明就里。

            我们再进一步讨论一下,最极端的情况也就是农信社把存款利率提高,导致存款增加,加大吸储效应。当然这个必须高于目前市面上普遍的理财产品的5%左右的年化收益才能达到。然后提高贷款利率,那么贷款利率能提高到多高呢?就算农信社资质审查不严,但人家也是有审查的不是,也是要有抵押有担保的,如果高于8%人家可以去其他商业银行贷款,何必到你农信社来呢?就算能到2.3倍,那按照一年期流贷6%的基准乘以1.5(已经十分夸张)也才9%。而且这样资金成本也高了呀,这样算下来也多赚不了多少钱。所以这里的利好其实还是存疑的。

            最大的输家?没有投资渠道的草民啊!厚厚,改革,多少罪恶借汝之名。

            金融改革耐国之大事,不可不察。若是利率市场化,民众理论上应该会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以及存款利率上升中得到好处。您这改革的最大输家是草民的结论从何而来?君不见现在理财产品基本都有5%左右的收益,比定期存款高多了。这普通民众难道没受益么?如果存款利率都能有5%,您觉得谁亏了?

            再假设一下,若是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全部放开,最大的输家必然是银行!而且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并非四大国有,有庞大的资金来源,有央企的存款保证。为了争存款,商业银行必须提高存款利率,为了拉客户,又必须压低贷款利率。如此息差明显收窄,银行股还能买?

            通宝推:曾自洲,
            • 哎?
              家园 从近期股市反应来看,你说得对

            • 哎?
              家园 好吧,再说几句

              “但是这次改革同时放开贷款利率上下限只是局限在农信社”

              首先我承认犯了个错误。我实际上想说的是“银行业(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不放开而贷款利率放开对国企利空,而对银行业利好”。这次改革确实暂时只对农村信用社。我应该说得更清楚一点,我认为那个是方向,暂时还没有发生。所以接下来的讨论是基于利率改革扩大到整个银行业的情况。假定某天,对农村信用社的这个改革扩大到所有商业银行,那么再来考虑我们的分歧。重申一下我的观点及背后的逻辑:

              存款利率不放开,而贷款利率放开,使得银行能够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银行是否受益,要看存贷之间的利差(net interest margin)如何改变,因为对于国内这些传统的大商行而言,利差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事实上你在下面给出的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对此我无异议。

              flyingfox:附:2012年上市银行调整后净息差占比

              我们的分歧在于利差会如何改变。我的的观点是利差会增加,对银行是个短期利好;你的看法相反。

              为什么利差会增加?我认为这是由目前资本配置的不合理造成的。银行业目前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国家控制的“较低”利率下面,贷款给私企不符合风控的要求;但贷款利率放开之后,那么私企审贷的竞争力就增加了,因为从目前的名义利率到民间融资的利率之间有很大的空间。所以从贷款需求而言,在我看来是竞争大大增加,国企的议价能力被削弱,最后整体利率上升。第二点,现在很多大型国企能以比较低的利率拿到贷款,哪怕他们不需要这么多资本,拿了钱不扩大生产反而投资楼市;甚至有国企作金融二道贩子,出面做委托贷款转手赚钱。这个做法说道底是在抢银行的饭吃。

              贷款利率放开之后,显然银行可以部分的堵住这个漏洞。

              对比你的说法,你认为“国企是大佬,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本,国企可以在贷款上漫天要价了。” 这个说法常识上站不住脚。只能说常识因为我没有数据。常识就是国企作为一个整体,肯定是从银行贷款而不是银行的储户,否则就不会有上述的资金流向的问题。你的观点建立于 “国企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本”的假设之上,得出国企议价能力上升的结论,我是不认同的。事实上你自己前文所说

              “大型国企贷款利率一般要求基准,但是现在也确实越来越困难。”

              表明国企的议价能力在下降。很难相信贷款利率放开以后,在贷款对象多元化之后国企的议价能力反而上升了。所以从资金成本上而言,我认为对国企是个重大利空。

              第三:“再假设一下,若是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全部放开,最大的输家必然是银行!”

              这个我毫无异议。存款利率放开之后,很有可能会导致利差大幅减小,使得银行成为输家。这是为什么我强调“短期”利好的原因。这个短期就是在存款利率放开上升之前。但伟大的中国什么样的神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

              第四,为什么说屁民是输家。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金融市场投资管道丰富,那么各个投资品种之间的受益(risk adjusted)因该是相同的。你的反驳不成立,因为我所有的讨论都基于“存款利率不放开”这个前提下。还有,你用理财产品作为例子是不恰当的。存款有国家的隐性担保 (美国这里是FDIC的显性担保),所以是基本risk-free;理财的受益可不是risk-free.在我看来,民生银行等小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可大得很。屁民是输家,就是因为存贷款利率放开这个时间差。这部分国家补偿银行的钱,实际上是从屁民手中拿走的,那不是loser是什么?

              • 家园 我们的争论主要在于利差到底会加大还是缩小-2

                对大型企业的意义:

                首先,目前银行业受中国版巴III协议的限制,对存贷比考核的压力各家银行都相当感同身受。国企动辄上百亿的存款都是各家银行的香饽饽。比如烟草,一个省级烟草公司就有300亿以上存款。比如通信运营商,一家省级电信运营商的存款也可以达100亿以上。要知道很多小型城商行的存款也就几千亿规模。这些存款摆在哪里,就能够大幅度增加对应银行的授信规模。

                其次,大型企业一般都拥有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能够把大型企业服务好,产生良好的合作关系,意味着银行能够获得其支持,开展对其上下游产业链的营销活动。比如可以要求上下游产业链在该行开户,资金往来全部从该行走。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加市场空间,开拓业务来源。也是银行经常提到的“两区一链”营销策略。

                因此大型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对于银行的议价能力是不容置疑的。目前比较强势的大型企业一般会要求活期存款按照约定利率计息。贷款要求基准或者下浮。按照银行FTP计算,基准利率一般是不产生收益的。但银行瞅准其庞大的中间业务收入和上下游产业链广阔的市场空间,一般会进行妥协。未来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假设贷款额度较为宽松的环境下,银行考虑到综合收益,对大企业的贷款利率进一步下浮的可能也存在的。

                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放开贷款利率上限,短期内银行凭借自身对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可以提高贷款利率。但随着银行间竞争加剧,贷款利率一定会下降。对中小企业而言,是利好。

                对屁民:

                屁民是输家,就是因为存贷款利率放开这个时间差。这部分国家补偿银行的钱,实际上是从屁民手中拿走的,那不是loser是什么?

                世界各国存贷利率放开都是有个时间差的。一下子同时放开基本上可以肯定会出事。这个钱要说拿,那也是从企业家,或曰资本家手里拿,和屁民没什么关系。

                现在理财产品一般对接的都是贷款,比如银行发了一个3个月的5%的理财,可能对应的是一个还有3个月到期的7%的贷款,这样银行可以把这部分贷款额度提前拿出来进行别的放贷业务。当然这里面可能有期限错配或者表外转表内等监管层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基本原理就是这样的。这5%的理财比定期3.3%的利息高的1.7%的利率就是银行让利给屁民的。这对屁民来说明显是好事。而且银行贷款一般有较为完备的风控,比屁民投资股市安全多了。再次,就算这对应的贷款出了问题,银行一般来说为了顾及声望,会自行把这窟窿填上。否则客户一闹事,银行可吃不消。

                所以总体来说银行利率比较“正常”的理财产品还是安全的。当然,如果发生系统性风险,那确实是大问题。河里各位大牛所担心的也是这个问题。这里不深入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