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什么我们的货币总量超过美国,达100万亿? -- hwd99

共:💬38 🌺10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继续我的不同意见

          楼主把问题的直接原因归结为分配是对的,可以这么去理解。因为导致国际贸易失衡及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控制汇率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前面回复中说过这一政策的实质是转移支付,相当于对全体国民征税,去补贴出口经济部门(补贴出口经济部门当然也就相当于补贴欧美日的消费者,更何况我国的出口有一半是外资企业形成的)。但解决起来远不是直接调节分配或提升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容易的,因为问题根源还在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人力资源层次:人力资源层次整体低下决定了我国以低端加工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这不是国家用行政手段一两天能改变的。

          楼主回复中提到欧美日妇女可以不用外出工作,这恰恰是中国和欧美日劳动力层次不同的一个很好体现。但是楼主把家庭妇女和失业人口混同,这是一个概念错误:现代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家庭,夫妻从法律和经济角度看是利益共同体。家庭中具备劳动能力的成年人既可以向社会提供劳动力资源,也可以选择为自己的家庭服务:照顾子女、料理家务,对家庭和社会一样有价值(在中国很多情况下是上年纪的父母放弃自己的退休生活来伺候子女),这是一种自愿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失业指劳动者有意愿出售自己的劳动力但没有市场需求或者报酬不足以满足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包含医疗、教育等支出)导致无法就业。如果劳动者的单位报酬率高,也就是劳动力资源的质量高,一个人就业可以保证其家庭的舒适生活;如果劳动力资源质量低,像中国这样,家庭中所有适合成员就必须外出工作否则其基本生活无法维持或极度劣化,任一成员失业都可能需要政府采取转移支付的手段给与救济。举例来说,现在江浙一带出口加工企业的工人工资差不多2000元/月,如果一个三口之家只有一个人就业,月人均收入只有不到700,已经接近当地低保标准。如果当地出口行业出现大范围减产停产,大量失业和双失业家庭就可能给政府带来极大的财政和维稳负担。靠政府强制提升工资标准为什么不可行?对于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而言,强行提升人力成本只能导致行业因亏损而崩溃。美国汽车工人不肯放弃高工资高福利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就只能被日本打垮。但是美国政府养得起这些人,中国也能做到吗?

          • 家园 美帝的骗子素质比较高

            现在美帝已经不搞工业消费品生产了,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1美元商品,10美元零售出去,gdp就增加了9美元,美国人就能拿高收入,就具有高素质了。

            • 家园 谁都不是骗子,谁也不是傻子

              一些核心的产品我们确实生产不出来,设计不出来,不都是被贴牌那么简单的。创新研发需要优秀的人才,而在高等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由优秀的企业创造的。我们的改革走到今天一个最重大的缺憾就是实体经济中优秀有活力的大企业太少。大企业是中小企业和行业人才的摇篮,我国政府并非不重视大企业发展,但控制太多,扶植太少,惧怕让企业独立自主。造成的后果是国内企业主要靠对政府的关系营销而不是创新来赢得市场。什么时候政企能够彻底分家,不再出现某大国企领导干个几年就调任市长省长,中国的经济就有希望了。

        • 家园 开玩笑,大嘴一张,啥都不是问题了

          这忽悠太过了。

          失业向来不是问题。按照我国的就业范畴

          日本女人基本不工作,日本人的就业率只有50%一下,失业率高于50%,老百姓一样比中国富有?

          你失业50%试试

          • 家园 日本女人不工作是事实吧?

            从这个事实也推导不出来,我主张一下子50%失业吧。你这样讨论问题,一无视事实,二没有逻辑。

            • 家园 无聊!
            • 家园 失业率太高会导致社会失稳

              在北美,所谓的“失业人口”指的是目前没工作但正在主动找工作的人口。所以,日本女性普遍不工作确实不能算作日本的失业人口,主要因为她们不是“主动找工作”的人口,因此不会导致社会失稳。但在中国,大概除了毛泽东,没人有那样的号召力让妇女都自愿放弃工作回家相夫教子。非自愿失去工作的人,一般就会加入“主动找工作”的人群,也因此就应该算成失业人口,这样的人口太多,就会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HWD99说让中国一半人口放弃工作,气魄不是一般的大,用林彪的话讲,是“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的人物”。

    • 家园 续3.精英们挣美元的方法

      4.挣美元的方法

      回过头来,再说精英们是怎么挣这么多美元的。首先是采用低人民币汇率。几大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按照国际购买力平价法估算,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长期在2-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但是,精英们一直规定6-8.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等于低价贱卖人民币换美元, 或者说,低价出口商品,高价进口商品。这也是造成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能让手持美元的外国人低价购中国商品等,其结果就是精英们挣了很多美元,却损失巨大,草民估算,近几年,仅此一项,每年造成损失就超过2万亿美元外链出处, 损失当然是全体老百姓承担,很大部分是通过物价上涨来实现的,高价进口商品在国内出售,显然推高了国内物价,这是资改30年,物价上涨30倍以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出口退税,最近十年,年年大幅度增加出口退税。十几年前,出口退税仅有几百亿元,前年已增加到9300亿元,去年已达到1万亿。出口退税的目的,是让出口商降价贱卖,从而实现商品换美元。出口退税的钱,当然都是来自国民,精英们通过收税,发国债等方式筹集的。西方设计出口退税,是占领新商品市场,以便垄断市场,获取垄断利润。资改精英们使用出口退税,主要是低价贱卖商品换取美元。

      第三种方式是优惠引进外资。全国很多城市建起了开发区,投入巨大。要搬迁居民,平整土地,建道路,自来水,下水道,电网,通信网络等等。外资进来,不收建设费或少收建设费,免费供应,使用价格也非常低廉,而且连税收也三减两免。目的就是外国资本家拿美元到来“投资”,换成人民币建工厂等等,从而精英们得到美元。地方上的投入,是自己筹集的,主要筹集方式,包括收税,还有房地产和高速公路等。建房子高价出售,是主要筹集方式之一,造成大量房屋建成,却无人居住,成为精英们通过银行增加衍生货币获取资金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及剥削老百姓的主要手段之一,造成我国大量农民在城市工作,却无法在城市安居。现在精英们又盯上了农民手里的余钱,要为农民建房,美其名曰,城镇化,让农民也做负债的房东,给精英们当债务奴隶。大量农民在城市打工,住在拥挤的工棚里,无法让全家到城里定居,虽然城市有大量空房。现在要搞城镇化,精英们要给农民在家乡建房,让他们在遥远城市打工,每年春节回家乡“别墅“小住,这真是资改精英们对广大农民的绝好“关怀”。另一种筹集资金方式是建公路到处收费,以至于我国的物流成本高,是造成零售商品价格高的重要因素,我国很多商品,虽然是国产的,在国内物价比远渡重洋以后的国外还高很多,收费公路是重要原因。

    • 家园 续2 央行减少货币的方法

      第一种办法就是前面介绍的,提高准备金率,减少衍生货币。央行曾经将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22%,这比美国10%高得多(这里谈的都是大银行,我国大银行比重大,影响更大,另美国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是0-3%)。现在我国的法定准备金率是20%,如果也降低到10%,同时货币乘数也相应增加1倍,就会达到7.7,而广义货币就会达到200万亿了。我们的金融系统,不但不是经济参考报专家批评的效率低,而是效率高了,比美国最好的时候都要高。不过草民认为,货币乘数主要由国务院宏观经济政策决定,包括国务院下属机构央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率,银行效率不是很重要因素。

      第二种办法是发行债券,专业术语叫中央银行票据(Central Bank Bill),简称央票,是中央银行为减少市场货币数量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例如,2011年2月,我国央票余额是34900亿元。若央行不发行央票冻结部分资金,我国的基础货币还会上升。实际上, 从总量上来看,2011 年2 月底我国的外汇资产之和(外汇占款+黄金占款+其他国外资产占款) 为222399.56 亿元, 而基础货币和央票之和为226133.51 亿元,两者非常接近。其中货币黄金是印人民币购买黄金产生的基础货币,仅有670亿,仅占总量0.3%,其他国外资产不到8000亿,占不到4%。这意味着外汇资产完全支持了基础货币的发行,而且多余的货币被央行发行央票所对冲。

      央行发行央票,或者说债券,一样要付利息,而购买美元增发货币是没有利息的。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一位在央行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央行承诺给他们的待遇,常常不能兑现,因为央行缺钱。相反,美国央行每年要给美国政府上交利润100多亿美元,这是因为美国央行增发货币主要借给了美国政府财政部,或者说在公开市场购买美国国债产生的。很多媒体大肆宣扬,美国债务很重很危险。在草民看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因为美国的债权人基本上是美国人,尤其是美国政府的幕后主人。包括中国政府借给美国政府的国债,因为美国资本家在中国的资产超过中国政府购买的美国国债。我国政府曾经发布过外资资产数据,2007年外国在中国资产折合2.11万亿美元,大于当年外汇储备1.53万亿美元。而且美国资本家在中国赚取的利润率,远大于美国国债利率。

      第三种办法是不在印人民币换美元了。或者说,不在强制企业结汇,拿出口或其他渠道获得的外汇换人民币了。新中国成立不久,政府就实行强制结汇政策,要求企业和个人手里的外汇必须卖给国家。相反,需要用汇时,必须向政府申请。改开以后,遭到很多经济学家的反对,特别是从美国学成回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管制外汇,而应交给市场,由人民自己来选择。早在07年8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通知境内机构可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在2010年8月开始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自此以后,特别是去年外汇储备增速就开始下降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购买外汇带来的基础货币增发问题。到去年底,央行债券减少到13880亿元。

    • 家园 续1:挣美元带来基础货币过多

      简单说来,我们的政府挣了太多美元。现在我国央行手里有3.3万亿美元。我们应知道,这些美元不是美国人送给我们的,而是我们拿财富换来的,包括企业出口商品换来的和引进外资,实质是出卖工厂给外国资本家,换来的。这些本来都是企业所得,政府拿到它们,是印人民币从企业手里买来的。而印出来的人民币就进入市场,成了基础货币。

      政府印发人民币数量还与人民币汇率有关,早期央行印8.7元人民币,才能购买1美元,现在是6.2元换1美元。因此,加上以前发行的基础货币,和根据3.3万亿外汇储备增发的基础货币,使我们的基础货币超过25万亿元。

      这里还有外汇和人民币相互兑换过程中凭空产生的基础货币,留在市场上的人民币,例如,10年前央行增加1美元储备要8.2元人民币,现在央行将这1美元换回人民币收回,只能收回6.2元人民币,市场上换留下2元人民币。由于汇率变化,即使央行将所有美元都在市场上出售换回人民币,市场上还是留下很多没有收回的人民币,作为基础货币了。所以,按照现在汇率,3.3万亿美元对应人民币只有20万亿,而实际的外汇占款达到24万亿。

      我们的中央政府为什么要挣这么多美元?可能很多人对我提出这样问题,要嗤之以鼻了。在很多人看来,能挣钱是好事,我们就应当挣多多的钱;美元是世界上流通的国际货币,多多益善。我国的精英也是这么看的。例如,著名经济学家,现任总理李克强先生和国家副主席李源朝先生的导师,北大厉以宁教授曾经说,我们的外汇储备成了世界第一,这是改革开放的一大成就,我们要保持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位置。央行行长周小川亲自挂帅编写的《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中极力渲染钱的好处,声称它“神通广大,几乎无所不能,所以很多人对它顶礼膜拜”。

      草民曾经在飞扬军事网上与一位经济学教授讨论这个问题,这位教授最后说,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都要存钱,我们怎么能不不存钱,吃光花光?对我花光外汇储备的主张嗤之以鼻。西西河里有几位网友已经不能容忍我宣扬这个观点了,认为花光外汇是对国家的极大损害,他们在道理上无法驳倒我,就在我的主贴下面造我的谣,批评一些我从来没有说过的观点,一个比较著名的谣言是说我认为,美元是废纸。这些观点,实际是从居家过日子角度来理解国家管理。

      精英们并非没有认识到基础货币过多带来的问题。政府或者说国务院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物价,在美联储主席伯克南先生看来,应该是唯一重要的目标了。我们印钱挣美元,附带增发基础货币,货币政策就很难控制了。为了减少印钱买美元,使基础货币过多带来的问题,精英们采取了3种措施:待续

    • 家园 不错

      搬沙发仔细地慢慢看。

    • 家园 再发一问,有问题的学生老师请多鼓励哟

      “货币乘数比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的倒数小”,是的,所以我国货币乘数小于4,这个可以理解。

      美国是10万亿美元的M2,货币乘数长期保持在6,10除以6=1.6万亿美元基础货币,而上文中“美国因金融危机影响,狂印钞票,几年间增加的基础货币就是以前近百年累积下来的近3倍,但是,也仅有3.09万亿美元”讲了美元的基础货币是3.09万亿美元,相差近一倍,

      有点误差,我会接受的,但这个近100%误差,不好说,

      错在哪儿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