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帝国拍卖行 --- 罗马帝国的守护者与掘墓人 -- 打铁的

共:💬123 🌺80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诗太难了....

        猜不出

        • 家园 是我没翻译到位,这诗里太多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

          虽然是《东方不败》里出现的现代仿古诗,但我觉得还是写的很好的。不知是谁给徐克写的,特别体现现代武侠中的意境与情感。

          风云,这个词太美了。声、情、景具在。我试了conflux of epochs

          天下风云出我辈,我辈也不好翻,只能翻出我们的感觉。

          一入江湖岁月催。岁月催 用的vicissitudes of fortune,当然英翻中的话用命运的沉浮更贴切吧。

          江湖就彻底瞎了,没有武侠文化的西方,怕是没有这个概念。就好像他们的魔幻世界一样。

          黄图/皇图 因为黄通皇,我选择purple, 紫通皇。

          笑谈,也是一个难点。

          最后,醉的这个概念不好弄。西人对酒业很推崇,同样有酒文化,但是他们可能是因为喝的酒都太淡了吧。古希腊罗马人喝的葡萄酒度数低,喝的时候还要兑水,怕是不常体会到醉文化的。

          李白斗酒诗百篇,怕是中华醉与酒文化的巅峰写照了。

          而且英文翻译也把原诗中的霸气、沧桑与不羁丢了。

          这诗让令狐冲说都感觉有欠意境,只有任我行和向问天对和才能体会全景吧。

    • 家园 12. 从将军卫队到禁卫大营 (三)

      他的德行,甚至于他的缺点,都是伪装的。His virtues, and even his vices, were artificial。这是吉本描述屋大维的一句话,我再找不出关于奥古斯都更经典的描述了。

      奥古斯都具有政治天赋,手腕多变,城府极深,可比后来的塞维鲁还要厉害十倍。而且他即具有政治远见,更有政治才能。格拉古兄弟看到了罗马共和的问题,却试图用很好的,但很多不太能实行的政策来挽救罗马。凯撒又太过洒脱,横强,终不免死于自己骄傲的心。奥古斯都认识到了,在那时的罗马,疆域广泛,民族众多,上流社会顽固且势大。暴君易除,统治阶级难灭。何况罗马社会几多分层,又有大量奴隶。罗马共和中晚期,罗马还以城邦的心态和制度,面对着帝国的问题。当时的科技经济水平又不能在如此广泛复杂的国内环境中实行原有的共和体制。

      如同今天中国网络上论战的如火如荼的左右两派一样,罗马共和晚期也有两派斗争的非常激烈,文斗武斗齐上,各方豪杰个个登场。这个时期的罗马是内战外战大爆发的时代。罗马人十分争气,内战外战都内行。罗马城里不断人头落地,城外却不断攻城略地,两手抓,两手都很硬。平民改革派和共和贵族派往往是在外打了胜仗回家就开始杀反对派。看遍了百余年的惨剧,作为出身介于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屋大维了解两方的问题与心理。同时经历了舅爷兼义父恺撒的3.15事件之后,他时刻警醒地抓牢军权。和中国唐朝一样,奥古斯都将罗马的绝大部分兵力部署于边境地带。而罗马帝国,特别是早期与中国王朝不同的一点,就是他的核心更多在于罗马城,而非中国王朝的皇家,那个姓。

      当罗马帝国在屋大维手中不断成形的时候,屋大维还坚持为其紧了紧共和制的风衣。屋大维很巧妙地为君权、人民、元老院--贵族阶级之间制造了平衡(equilibrium)。这种平衡一直维系了两百年,才被塞维鲁破坏。更多的政治制度我们不做讨论。单只看屋大维在禁卫军上面的设计。

      前27年,屋大维受元老院封为“奥古斯都” --- “尊崇的”。大约是这期间,奥古斯都整编自己的和安东尼的前将军卫队,正式成立罗马禁卫军。成军之后,罗马禁卫军不担任皇帝的贴身保卫工作,而转为在大环境方面保护皇权。如果说将军卫队之前作为殿前侍卫存在,现在的禁卫军就等同于御林军。罗马皇帝个人有御前侍卫队保护(Corporis Custodes),奥古斯都前半生有恺撒留给他的高卢卫士,亚克兴海战称霸罗马后自己组建了日耳曼卫队(Germani Corporis Custodes)。

      屋大维建立的罗马禁卫军。起初的编制是9个大队,每队500人(一说是1000人,不同时期编制时有不同)。前面提到过,一个罗马兵团的编制是10个大队,除了主力大队,即鹰旗大队,手中握有军团军旗 --- 鹰旗,兵力为1105人,其余九个大队都是555人。不久,禁卫军扩编至12个大队。很快,大约公元12年,也就是屋大维离世两年前,他又将12个大队中的3个改编为urban cohorts,即首都卫队,也有翻译为城市卫队的,但考虑到这支部队只驻扎在罗马,其他城市中还有其他编制的警卫力量,便称之为首都卫队。这也就是罗马全面战争这个游戏当中的罗马精锐卫戍部队。首都警卫队受首都政务官节制,后来的佩蒂纳克斯即位前就是担任此职位,主要负责维护罗马的治安,镇压暴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驻京武警。

      另外,罗马的城市当中也有城市警备队(Urban Vigles),主要负责消防和市内巡逻。

      分出首都卫队也是为了一部分制衡禁卫军,避免禁卫军的权力过于膨胀。不过后来这一平衡设计也成了泡影。奥古斯都的很多政治哲学就是制衡。禁卫军的收入是军团士兵的两倍。不过在帝国前期,士兵的收入并不高。奥古斯都十分清楚军事实力对于政治的影响,所以在经济方面做出平衡。他认识到,要让具有绝对实力的军人保持朴实与忠诚的话,要保持他们经济实力合理但偏低,并保证他们的荣誉和尊严。

      The excessive increase of their (指士兵) pay and donatives exhausted the state to enrich the military order, whose modesty in peace, and service in war, is best secured by an Honorable Poverty. ---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公元5年所记录的罗马士兵的退休金是3000银币(denarii),禁卫军5000银币。一银币大约能买6条面包或6瓶红酒。面包红酒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不能按照我们的价格来算。意大利现今普通阶层每月收入1500欧元。一瓶普通红酒零售在4欧元(有意大利的朋友还请给出详细情况)。当然古代的农业产能有限,价值应比现今的高,我们就按照8欧元来算。罗马士兵的退休金约合15万欧元,禁卫军25万欧元。

      在帝国之前,罗马经历了五百年共和,那个时代罗马城,甚至于意大利本土是没有常驻军的。甚至于,任何人领兵进入意大利本土(越过卢比孔河)都被认为是叛国。为了照顾罗马人敏感的神经,维系共和体制虚伪的外衣,屋大维只轮流让3个禁卫军大队分散驻于罗马城内。剩下的大队分散驻扎在意大利境内。在罗马城内执勤的禁卫军士兵也没有统一的军服,而是身着托加(Toga),也就是罗马人的西服。

      至少从公元前2年开始便设立了禁卫军统领,一般是两名统帅,偶尔一人独掌禁卫军统御大权。每一个大队由一名校尉(Tribune 不知道这么翻合适不)指挥,校尉下辖若干由百夫长率领的百人队。估计奥古斯都时代禁卫军总兵力在5千人。

      沿袭了罗马军团的传统,禁卫军的绝对主力都是重装步兵。除此还有30人为单位的骑兵巡逻罗马街巷及城周边。另外,每个罗马军团都配备有斥候骑兵队与侦察骑兵队(Speculatores and Exploratores),他们主要负责侦察巡逻。特别是斥候队(Speculatores),他们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观察敌军动向。禁卫军的Speculatores后来演变为皇帝的保镖兼助手,也就是御前侍卫队。这些皇帝的贴身卫士们,均选自罗马帝国境内多瑙河与莱茵河附近已归顺的日耳曼部族。他们头脑相对简单,而且勇武非常。所以他们也叫做日耳曼御前侍卫队 (Germani Corporis Custodes)。这支队伍的编制可能与一个大队相当 --- 五百余人。

      Darkness had forever prevailed in the world, till God bestowed the Sage on mankin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罗马帝国货币使用的材料,请教铁匠

      一个问题。

      “奥古斯都去世时,在遗嘱里自己掏腰包给禁卫军每人250第纳瑞斯,城管大队每人125,军团每人75,辅助部队没有。后面的皇帝也都沿袭了这一传统,而且数额越来越大。克劳狄乌斯给禁卫军每人3750第纳瑞斯;马尔库斯.奥勒留斯给到了空前绝后的5000,当时的禁卫军大概有1万,这就是5000万第纳瑞斯。军团发的数目不详,如果按奥古斯都定下的标准,军团奖金为禁卫军的三分之一,30个军团算12万人(每个军团满编是6000人,但和平时期通常严重缺编),军团的总奖金就是2亿第纳瑞斯。这可是个庞大的数字,AD180奥勒留斯去世时国库总盈余不过7亿第纳瑞斯。

      退役金和退役田地的情况还不清楚,有的资料称奥古斯都给军团士兵的退休金是3000第纳瑞斯,禁卫军5000。但在AD14年匈牙利的三个军团兵变时,士兵们提的条件是退役时不要田庄,改发退休金,理由是所谓的田庄都是在穷山恶水的贫瘠之地。这说明军团的退休金是后来才有的。”

      出处不详,但我好像在不只一处看到过。里面所用的第纳瑞斯Denarius,奥古斯都时期重3.9克,尼禄以后重3.4克。赛斯特斯本来也是银币,后来改为铜币,但和Denarius的比价应该一直是4:1.

      佩蒂纳克斯是不是没钱发给禁卫军(或者是给的太少),所以才被杀的?

      定期打赏军兵,中国也不是没有,宋王朝虽长期面临军事战争的巨大压力,但对于与政治统治直接联系的祭祀活动始终高度重视。祭祀名目繁多,大体分为祭祀天地诸神及祖先。在祭祀支费中,对官吏和军兵的赏赉占了半数以上,祭祀本身的耗费居于次要地位。

      所有的祭祀活动中,皇帝亲自主持的、举行三年一次的郊祀花费最多。郊祀的仪仗法物、摆设排场规格很高,郊祀结束后还要对官员进行赏赐。南宋建炎二年,高宗在逃亡之中仍然举行郊祀典礼,并一次赏赉金银钱帛丝绵179万两贯匹。这是战乱年间,据说和平和相对富裕的北宋年间,郊祀费用甚至高达千万贯。

      此外,帝王丧葬,也要按例赏赐参与葬礼的禁军官兵。宋代赏赐不是完全的货币,而是货币、布匹以及其它财物兼有,财物折价不一,赏赐因此就不公平,经常引发士兵闹事。

      按上面的材料,罗马皇帝去世,按例都赏赐禁卫军一大笔钱,从早期的近30两白银-四五个月的饷银,涨到差不多每人四五百两银子,几乎相当于5-7年的军饷。康茂德骄奢荒淫,遇弑身死;他当然不会立什么遗嘱;国库空虚,佩蒂纳克斯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如果参考这个情况, Sulpicianus和尤利安努斯(Julianus)竞标皇位,倒也有一定的合理性。Sulpicianus的出价(20000赛斯特斯=5000 Denarius)恰和马尔库斯.奥勒留斯遗嘱的数目一致,应当是参考了先例的(此时离奥勒留斯去世才12年,很多老军官应该是拿过上一笔钱的).而Julianus则提高了价位,但也只加了25%(6250Denarius,我很好奇Julianus如何能马上拿出这笔钱,这笔钱相当于600万两白银)

      • 家园 关于军费和退休农田和退休金

        军团的总奖金就是2亿第纳瑞斯。这可是个庞大的数字,AD180奥勒留斯去世时国库总盈余不过7亿第纳瑞斯。

        这种情况也不奇怪。古代政府的开支没那么多项目,主要就是军费,特别是帝国国家。明清的军费就是当时朝廷的重大负担。

        再有就是搞公共建设了,升平时期罗马政府也就这两件事了。

        退役金和退役田地的情况还不清楚,有的资料称奥古斯都给军团士兵的退休金是3000第纳瑞斯,禁卫军5000。但在AD14年匈牙利的三个军团兵变时,士兵们提的条件是退役时不要田庄,改发退休金,理由是所谓的田庄都是在穷山恶水的贫瘠之地。这说明军团的退休金是后来才有的。

        今天也凑巧看到相关的材料了,说是在公元5年就有发退休金的记录了。是Cassius Dio记录的。当时发给禁卫军的是2万塞斯特斯,也就是5000 denarii,军团士兵是3000 denarii 和您的数据一致。

        匈牙利兵变的事情我还没查到,在众位热心且认真的河友督促下,这几天看来还要好好做做功课呐。

        • 家园 马克思有个相关论文里提到

          “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他的死讯一传开,集中在纳夫波尔特(莱巴赫以西)的整整三个军团的冬季营地里就发生了叛乱。引起不满的主要原因是:虽然在尤利乌斯·凯撒时期薪饷已经增加一倍,但是从第二次日耳曼战争以来发给军团士兵的薪饷仍按铜阿司计算。到这次暴动的时候,10阿司的日薪发到手里并不是这些铜阿司应当折合成的一个银迪纳里,而只是它的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还被金库长折合成旧铜阿司。当提比利乌斯上台执政时,军团士兵要求得到一个十足银迪纳里(=33克劳泽)的日薪,因为就连罗马的游手好闲的禁卫军一天都领到两个银迪纳里。德鲁苏斯带领一支禁卫军被调往莱巴赫,在双方厮杀以后,公元14年9月26日发生的月全蚀帮了忙。”

          不只是待遇偏低的原因,很重要的还有喝兵血的那些中级军官故意在折算率上耍的手腕造成的问题

      • 家园 罗马史其实我只是外行,姑且试着回答一下

        您的问题就看出您的水平了。这方面我其实不是专家。不过查查资料姑且和您讨论一下。

        Sesterius 一直与Denarius 是4:1 关系。Denarius 在帝国前期基本是3.5克白银含量左右。

        1 赛斯特斯能买两块面包,或一两瓶红酒。不过过去的面包红酒比现在价值高。如今的面包红酒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物品,产量也很大,生产成本也低于过去。

        禁卫军拍卖帝国最终是以2万5千赛斯特斯价格敲槌。康茂德曾大幅降低过银币的纯度,等于现在的货币增发,通胀。

        Julianus 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再降低纯度,此时的银币denarius 纯度降为了2.4克银。

        具体Julianus 从哪里凑齐的钱,这笔钱怎么发给禁卫军,一次清还是分期?到Julianus死的时候钱给没给齐这些问题,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看了很多资料都没有具体说这个问题。

        但我下面猜测一下Julianus 的情况:

        1. 简单来算,按照1万禁卫军,每人25000赛斯特斯 是

        2.5亿赛斯特斯。大约5千万银币。这个数字虽然巨大,对于罗马国库来说还不夸张。毕竟其他皇帝要买的是全体将士的忠心,Julianus 只管禁卫军就行了

        2. Julianus 本人非常富,过去罗马巨富的财富水平还是很可观的。

        3. Pertinax 的新政是开源节流的,我想也能多少给Julianus 留下点。

        如果我再看到新材料会再补充上来的,还请各位河友多多补充纠错呀。

        • 家园 塞斯特斯这么不经用啊

          难怪禁卫军要造反。禁卫军定薪八个塞斯特斯一天,只够一家人吃红酒面包的。(边疆虽然物价低一些,可军团的薪水只有禁卫军的三分之一)

          • 家园 Pertinax 被拥立时也付了饷银

            好象是3000银币,12000塞斯特斯。

            罗马军队的收入是递增的。从为保卫家园而战,到荣誉而战,到雇佣军性质,后来连雇佣军应有的商业道德都没了,以国家和皇帝的安危为筹码勒索。

            吉本说

            The excessive increase of their (指士兵) pay and donatives exhausted the state to enrich the military order, whose modesty in peace, and service in war, is best secured by an Honorable Poverty.

            能让一家天天红酒面包也不错啊。这可是正经小资生活哩

            • 家园 那就对了,这位Pertinax可比马可奥里略斯吝啬多了

              所以禁卫军才会恶意讨薪(减了40%呢,想想尤里安努斯加价25%就竞拍成功)

              红酒面包对于拉丁式生活几乎是必须的。《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里有一段,留学生们刚到法国,当时法国刚刚经过一战,也不是很景气,他们见主人上了红酒,以为第一次的迎接仪式要请吃法国大菜,兴奋不已;结果主人演示了一下吃法,把面包扯碎浸在红酒里,就是一餐了

        • 家园 Pertinax是被恶意讨薪的士兵杀死的皇帝

          帝国史上空前绝后。禁卫军虽说是十六cohorts步兵队, 但驻在罗马的就三个, 500人一个步兵队, 一共1500. 弑帝拍卖帝位的就这1500, 所以出价收买也就只算这1500. 上午Pertinax被杀, 下午帝位就卖出去了. 晚上Julianus进皇宫大宴欢庆时, Pertinax的尸体都还没搬走. 周边驻扎的禁卫军就是想分一杯羹,也来不及赶来. 每人25000, 共3750万. Julianus本人还是拿得出来的, 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道理, 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明白了. 于是一上台就先贬值货币, 国库里刮一下, 元老那敲点, 物价提升一点就差不多了.

          • 家园 500人数不一定,在pertinax 时期有禁卫大营了

            两点和您商量一下:

            吉本说是500人,不过也有说1000人一个大队的。

            禁卫大营早已经投入使用,不是禁卫军都驻扎在那里了吗?

            顺便问一下,您手上关于这段历史的素材有哪些?我越写越觉得手上的素材不够用啊。今天本想下篇讲Julianus 的专题论文,结果还要花4$,还要注册paypal 就懒得注册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