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了经济和生命安全,沿海政府和人民应该呼吁修堤 -- 迷途笨狼

共:💬31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古史记载的“海溢”未必就是海啸。

              所谓“海溢”,就是海水倒灌回陆地。这可以是大潮造成,也可以是台风造成。杭州湾的大潮也可以“浪高数米”,那是因为杭州湾的特殊地形所致。不能把所有的海水倒灌都理解成海啸。

              发生在中国海岸附近的地震当然可以造成局部地区小型海啸,但离开中国几百公里外的地震造成的海啸达不到中国的海岸,这是科学。

    • 家园 真是异想天开,有那钱还是改善一下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吧

      隋炀帝修大运河,好歹还是很快就能见到效果的,结果也弄到家破人亡。你这里弄这么大一个工程,谁也不知道是否用得上,也许1000年都用不到,除了劳民伤财,让土共快点儿亡党,中国快点儿亡国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 家园 不如建太空城,建海上城市

      都是花钱,应该来点开拓性的。

      况且Interglacial随时可能结束。到时候,海水退至大陆架以外,海堤岂不是变了万里长城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海啸高度问题

      笨狼看法,潮高也就10米左右

      30米以上是极个别地区难以持续的浪高,而且日本一个县差别就很大,因此定海拔10-12米还是比较合理的

      快讯:仙台新港海啸高度达到10米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ribendizhen/content-2/detail_2011_03/11/5099539_0.shtml

      外链出处

      日本海啸高度调查结果出炉 37.9米居历史第二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1_04/04/5550285_0.shtml?_from_ralated

      外链出处

      日本海啸高度调查结果出炉 37.9米居历史第二2011年04月04日 12:34

      来源:科学网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科学网讯(kexue.com) 伴随东日本大地震而来的海啸到底有多高,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说,根据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岩手县宫古市的田老地区,海啸冲抵37.9米高山坡上,这是截至目前为止日本海啸调查的次高纪录。

      报道指出,1896年明治三陆地震时,岩手县大船渡市观测到38.2米的海啸纪录,是日本国内最高纪录。

      东大地震研究所副 教授都司嘉宣前往田老地区调查小堀内渔港周边的漂流物等,结果在距离海岸200公尺的山丘斜面上379公尺高处,确认落叶遭海啸冲走,且数公尺下方也有一辆严重毁损的消防车。他表示调查才刚展开,很有可能在更高地点找到海啸痕迹。

      上个月,日本港湾机场技术研究所在东北地区青森,岩手和宫城三县对港湾设施等进行调查,根据受灾建筑物的浸水痕迹及居民的证言等,计算出海啸的浪高在岩手县大船渡市高达到23.6米,另外,宫城县女川町达14.8米,岩手县久慈市13.4米,岩手县釜石市9.0米,青森县八户市8.4米。(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 家园 为防自杀式撞击,多准备锚雷和鱼雷轰炸机

      为防自杀式撞击,可以多准备锚雷和鱼雷轰炸机

      前者提前准备好战位,有事就装上

      对付装满炸药的小船,平射两用机关炮+107火箭炮伺候,民兵负责

    • 家园 del
    • 家园 笨狼兄这次倒没有错

      在环球气候急剧变迁的今天,由于碳减排动作缓慢,发生海平面上升或者剧烈的海啸,使海水席卷中国的东部沿海,还是有一定的可能的,尤其是上海,香港,天津等沿海一线城市,隐患尤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中国山脉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南极冰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50米后,中国的地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海啸前后对照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3-12海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想象:9级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

      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些预测,就大兴土木建坝。未来到底会不会发生这类灾难,海啸的潮高会是多大,这些今天都无法做科学的预测,又怎么安排大坝的走向和高度?真的去干,会显得很傻,列国莫名惊诧。

      我的建议,是在没有山系屏障的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地沿海平原区地质条件合适的近海平地,建造一批人工山丘,丘顶建设储能水库,仿照“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但规模比天荒坪水库小得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原理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天荒坪水力发电厂模型

      这些山丘如同烽火台,互相遥遥相望,两个山丘之间,事先已经勘探/设定连接各山丘的大坝坝基线路,永久标记,但并不开挖,不影响地面原有的交通和生产。

      附近的电网在夜间用电低谷所发的电力,把山丘脚下河流/池塘的水抽到山丘顶部的小水库里,到白天用电高峰时放水下山,用来发电。所用的水,可以就近抽用海水,永不枯竭。

      建设山丘的“砖”,是2m x 2m x 2m 的钢筋水泥沉箱,箱内加土壤或灌水泥,然后用建筑机械把沉箱一个一个堆叠成山,就像修造金字塔一样(山体中间设以钢结构的骨架),最后在山顶造一个不渗漏的“水泥大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图:用乐高搭出的山丘,这里每个乐高玩具块代表一个沉箱。

      一旦由于南极融冰或地球自转变慢等原因,海水水位上升,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不可阻挡),中国的科学家可以预测一个月后的水位,设计相应的坝高,然后把人造山丘拆平,用沉箱沿着事先平整好的坝址线一路排去,逐层垒高,外面再就地取材,敷上沙包,以挡住海水,尽可能多地挽救陆地和繁荣的工业区。

      如果遇上小行星坠落引起海啸,在小行星进入大气层前,也可以事先预警并测算撞击动量,从而预先设定大坝高度,还是有时间立刻建坝。

      这样设计,首先是预先抵近准备了巨量的建坝材料,紧急时有米下锅,大大节省立坝时间。其次是平时也不浪费,仍发挥“储能,景观,旅游,对海灯塔”等效益。第三是不急着建坝,在国际影响上也比较从容。第四是节省施工费用。

      从列国(包括中国)的碳排放量来看,未来的温室效应不容乐观,我们一边尽量减排,一面不动声色做好最坏准备,捍卫国土,捍卫建设成果,还是必要的。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修,真的引导陨石-海啸攻击跑都来不及

        别处危险不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长三角和淮海平原隐患比较大,海拔太低(10m以下)还靠海和地震带,又不像环渤海湾有两个半岛守护,真的引导陨石-海啸攻击跑都来不及

        我的建议,是在没有山系屏障的长三角,珠三角,山东等地沿海平原区地质条件合适的近海平地,建造一批人工山丘,丘顶建设储能水库,仿照“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但规模比天荒坪水库小得多。

        成本太高功能有限且不说,因为损耗,抽水蓄能其实是净浪费,平原人造山丘纯属浪费。再说总功能才多点容量?还有你以前提的机场,光良田得浪费多少……

        还是一劳永逸好,至于各国观点,它们又不是中国的亲爹,修防海啸堤或应对海面上升名正言顺,大家都可以修,轨道砦、三角石、碉堡也是纯防御工事

        10-12米海拔是根据已发生海啸考虑,估计地球引力下,10米左右是潮锋极限(漏过浪花留给内堤),也是简单压水机提水极限

        南北极全部融化所需能量太大,相当长时间内霉菌应无此能力,再说也得有大个头的小行星配合,融化一半地球也得死一大半人,英法德也不干。

        上升个3-5米还有很有可能的,3米上海等地就遭殃了,不过仅仅是极地融化还来得及跑然后饥荒-瘟疫。干脆一劳永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