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朝鲜战争美国官方的死亡/受伤/失踪/被俘人数 -- 随机微分算子

共:💬226 🌺2480 🌵4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抗美援朝的正当性和伤亡比根本没有关系

        要算伤亡比,抗日的损失更大,难道抗日错了?苏联对德国的伤亡比好象也不好,难道苏联的卫国战争错了?越南战争呢?难道是米国赢了?

        那些以伤亡比论是非的人,根本就是吹毛求疵,变着法子地绕。

        回击这些人的论点,可以用下面的任何一句话:

        美帝国主义敢于无视中国的警告一路杀向中国,就该打。

        苏联不敢打的仗中国打了,而且打赢了,就对了。

        通宝推:花大熊,马哥,发了胖的罗密欧,mingong,侧翼,李根,
        • 家园 抗日战争会持续那么久就和凯申帝太爱惜伤亡有关

          不是不抵抗一路到华北,怎么会有首都的沦陷呢?军人的枪不能保卫国家还不如烧火棍。再早一点李合肥爱惜自己的北洋舰队,可马关的赔款足以组建几只北洋舰队了。

        • 家园 歪一下楼——果粉是一种奇怪的生物

          说到八年抗战,就会不厌其烦的举例:XX战役死了多少人,几名高级将领,以证明国军付出了巨大牺牲,国军才是抗战的主力;

          说到抗美援朝,还是不厌其烦的举例:老共用人海战术对抗米军,死了多少人,证明了老共视人命如草芥,是邪恶的政权。

          关键词(Tags): #果粉通宝推:侧翼,李根,
        • 家园 我也不明白伤亡比有什么用

          难道日本在二战中给各国造成的伤亡超过本国人口了,就永远正当了还是永远胜利了。按这逻辑不是只有把日本灭族一条路了?

          • 家园 伤亡比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因为对于那些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来说,正当性就是把你杀到屈服,或者全部杀光。从殖民战争到鸦片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从来没有变过,其他的说法他们是听不懂的。

            制止这些豺狼的唯一办法,就是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死亡——回敬他们。志愿军做到了。

            志愿军用铁血的事实把麦克阿瑟”结束战争”和”史上最大屠杀”的豪言壮语变成了历史的笑柄。

            志愿军用1:3以上的伤亡比告诉侵略者们,那个西方列强可以用小得忽略不计的代价肆意屠杀中国人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志愿军用战斗和鲜血证明了这样一件事情: 想杀一个中国人,必须拿三条命来换,中国人的生命比他们的贵重至少三倍。

            所以我们从此有了和平,这不是因为豺狼们转了性,而是因为我们把他们打怕了、打痛了、打死了。

          • 家园 伤亡比的作用是给下次战争一个参照数据

            总结经验教训用的,至于本次作战最主要的就是看作战目的是否达成了。

          • 家园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达到了政治目的,就是正当的。

            从这一点看,美国打仗挣了,中国打仗挣了,苏联不敢打,就赔了。

            基本上二战以后,大国被人找上门来打仗,都是打比不打好。因为二战以后,基本上各大国都没有因为军事失败失地亡国的风险,但如果不敢打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了,那反而离内部起哄亡国不远了。就是强盛如美国,如果911后不敢打阿富汗,那它的超强地位能保住?

          • 家园 说正当性的时候这个自然不应该把伤亡比作为依据

            但伤亡比还是要在意的,总的来说,我们也还是希望能有一个比较高的敌我伤亡比,无论如何,总想我们少死点,敌人多死点不是。

            • 家园 敌我伤亡比当然是越高越好

              真要说起敌我伤亡比,好象志愿军并不见得吃亏,至少吃亏不多。很多人拿中美对比,完全忽视了美帝国主义的那帮走狗,比如英法土耳其之流,当然更多的是南朝鲜伪军。而且有一种我没有证实的说法,就是美韩之外的国家派出的军队往往是本国精锐,所以战斗力比美军一般来说强一些。

              如果把武器装备后勤差距等因素考虑在内,应该说志愿军打出了最佳战果,换世界上任何其他军队都不行,美军不行,苏联红军不行,已经消失的德军日军也不行。说志愿军靠人海战术取胜完全是污蔑。最简单的道理,把志愿军后方的伤亡扣掉,单纯算前方的伤亡比,很可能志愿军的损失还要小些。梦秋的照片里志愿军对美军的军队数量是290:120,看起来是志愿军人数多很多,其实多出来的,主要是用来在海岸线上防止美军登陆,还有在后方保障后勤,完全是因为海空军弱小造成的,真正在三八线上对阵的军队,志愿军在人数上未必有多大优势。当然具体情况需要专家分析了。但大致可以说,志愿军吃亏,主要是海空军弱小,无法有效保障后方的安全,同时无法攻击美军的后方。在直接交战的前线,美军的装备优势其实没有体现在战果上,基本上被志愿军的勇敢和灵活抵消掉了。

              • 家园 送花成功。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我希望这样的时刻尽快到来:

          我希望:

          西方职业宣传人员几十年来只要在媒体登几篇文章就可以控制中国民众思想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 家园 那样的时代从来就不曾存在过

            被西方宣传控制了思想的,不过是一小撮所谓的”精英”,在作了猖鬼后还要害人。

            而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深深植根在民众内心的,从来没有被征服过,无论内外的敌人多么强大,哪怕国土沦陷、政权灭亡,我们也能重新站起来,就像现在这样,再次傲然屹立在世界之林。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我记得前几年去军博的抗美援朝展厅的时候

        看到我方官方死亡人数是18万多,即使仅从双方交换比上说,这个数字也还可以了,毕竟武器差那么多。再考虑一部分消灭的伪军,数字还会更好看一些。

        那个链接试了下,不能在talkcc下面打开,总会跳转到ccthere。其实和本文关系不大,我就是刚好看到里面谈这个,有个数据,所以链接一下。那个帖子《对沈志华文的一点不同看法--也谈朝鲜战争》主要是南京老萝卜网友对沈志华一些观点的反驳,引用如下:

        对沈志华文的一点不同看法--也谈朝鲜战争 [ 南京老萝卜 ] 于:2008-09-06 07:05:48 复:1770441

        这本来是对leqian:【文摘】【讨论】关于朝鲜战争, 另开一贴的回复。今早窗口开错,回到这儿来了。反正也是说朝鲜的,不差太多。

        ======================

        看了沈志华的博文,我觉得有两点值得讨论:1,沈文认为毛泽东设定了超越现实的战略方针;2,沈文认为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

        在我看来,沈文的观点非常事后诸葛亮。我们到底能打到哪一步,一开始大家心里都没数。在决策时,好的话把美国赶下海,坏的话准备把东北打烂,只当解放战争晚几年胜利,各种情况都考虑过。事先毛周林彭等都知道美国难打,但是美国究竟有多难打,我们争取的胜利能到什么程度,那也只有打了以后才知道。彭在前线,感觉得早一些,毛在北京,感觉得稍微晚一些。所以要求毛一开始就有个符合最终实际的战略方针,这是不现实的。况且双方的战略、手段也在不断地修订。五次战役后,大伙儿才掂量出对手的分量(当然美国也掂量出中朝的分量),这个时候,真正的和平才可能来临。

        我也不同意该文中,抗美援朝二次战役后,中国“错失了和平的机会”的说法。那时候,美国只不过给中国打了个措手不及,他的拳脚还没有施展开。他是绝对不会甘心于这种状态下的“和平”的,这时的“和平”,不过是下次进攻前的临时休战。美国人的战线之所以最后停在了38线,不是被某个条约限制的,而是被中朝方用鲜血用生命挡住的。借用陈MM提到的日俄战争的例子。日本战后得到了辽东半岛。和平了吗?没有,只不过两个流氓打累了,歇口气而已。三国干涉还辽了,和平了吗?也没有,辽东半岛回归清政府,不过是靠了另外三个流氓的面子,用3000万两银子买来的,日本能甘心吗?这种和平都没有多少价值。真正的和平,是用自己的拳头结结实实地砸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辽东半岛回到中国,是清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用多少万人的鲜血,把日本人赶出去而夺回来的,那样才能争取到长久的有价值的和平。

        沈文的战争的代价问题,其实上面道理一样,这个代价并不是事先可以计算出来的。最初的估计是最多东北打烂了,事实上我们没有惨到这一步。中国可以决定打,或者不打。但是一旦决定打了,当然要以全部的力量争取最大的胜利。朝鲜对中美来说,意义不一样。对我们是生死存亡,对他呢,只不过是利益的多少而已。就如同今天的格鲁吉亚对美俄的意义不一样。打个比方,我成绩不好,底子薄,五天后要考试。那我这五天里,天天熬夜到12点看书,中间第三天甚至错过了,奥运开幕式。最后考试结果,我通过了。那我花的代价太大了么?我当时应该去看奥运开幕式吗?我可不可以只熬四天夜?只熬三天夜?只熬两天夜或者不熬夜?对我来说,我如果通过了考试,5天的熬夜,错过了开幕式,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因为考试的难度,你事先是无法知道的。

        另外,持这种说法的人不知道替美国人拨拉过算盘珠子没有。美国在朝鲜死了5万多人,伤了多少万,军费花了若干万亿。在麦克阿瑟仁川登陆后,中国通过印度大使,向美方转达过将要出兵的意愿,美国人听了吗?没有,只当耳旁风。如果美国仁川登陆后,就停在38线(战争从38线开始,到38线结束,仁川大概在37.5度),那多好。那就没有志愿军的入朝,也没有一次到五次战役,也没有上甘岭,估计美国大兵可以少死4万人。人命在美国可是金贵啊。沈文为什么不去指责指责美国人多付了那么多代价?

        沈志华文的这两种说法,在我看来,都是自以为高明的事后诸葛亮,自以为算盘打得很精。如果这样的人当时领导中国,一听到美国人出手了,仁川登陆了,第一个反应必然是尿了裤子。哆哆嗦嗦换了裤子后,赶紧拜访印度大使:请美国人别过来,我们把旅顺、天津、或者上海、广州开放给美国。最后少不得还要还还印度的人情。

        举前面的例子,如果不是“干涉还辽”,而是“喋血夺辽”,那30多年后,“南京大屠杀”也许就不会发生了。正是因为先辈鲜血和生命的庇萌,我辈才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如果自己感觉迟钝尚不自知,那也就算了,可是还要跳将出来,说前人白白牺牲了,这种人着实该拖出去打50大板。前人的鲜血,从来就不会白流,如果在该流血的时候退缩,那后人必然加倍付出鲜血。

        通宝推:老惰,hsjy77,前驱,mmq,桃子甜,桥上,ljsqt,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