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共:💬1516 🌺8640 🌵1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省略阅读那个是测试

              写英文没有人这么写,除非是公认的缩写,别说省略,拼写错误都是了不起的大事,以前不了解为什么,后来发现这与中文中的笔画缺省差不多的意思,看看简化字到今天仍然是许多人的心头大病就知道了。

              以前街头卖菜的写个“大白才”,就被报纸上骂个半死,好在现在一切都是电脑输入,这样的“事故”少多了。

              英文缺省阅读除了拼写外,跳过词也很方便。英文有惯用语的习惯,一般看到how are you第三个词不用看大脑已经知道在那里等着了,这点类似八股的特点在中文中倒是不常见,除非是政治经济学课本,套话成篇,我们那时倒也是一目十行的看,而且还得背下来,因为一个学期的课,就靠最后一天时间去准备考试,而且分数还不能为别的课拖后腿,那个阅读速度也是很无敌的。

          • 家园 殊途同归

            单一要素或工具只要不是那种迅速被淘汰的,那么发展下去几乎必然会有趋同化,因此争论优劣只能截取特殊时段。只是就最终目的而言,实质上这种时限性的优劣意义也不太大。

            其一,评判标准多样化,比如门槛高便于精英化,保证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而门槛低基数大,靠传统金字塔都可以轻易“垒”出大量精英(即我们常说的正道邪道问题)。故而中国领跑1000多年可以被西欧300年咸鱼翻身,但攻守易行,中国花个百把年翻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其二,成王败寇的借鉴意义不高。成功毕竟有很多偶然性因素,因此成功很难“复制”。而一旦成功,哪怕是一坨屎都能包装得金光璨璨,更何况本身就有生命力的东西。故而古人常说“胜之不武”,如果一个人成天以击败老弱病残为荣,论证他的“勇猛”有意义吗?山中无老虎罢了。

            美国实质上还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考验,英语这个工具的优劣也并非重点,只是中国等势力目前和美国还不是同一层面的对手,美国是主动放虎出山“渡劫”,还是在各个要点严防死守步大英的后尘,却是颇值得玩味。

        • 家园 同感。
      • 家园 汉语的音调应该可以视为调频技术吧!

        通过频率变化,增加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承载量。

      • 家园 好文

        捉个虫,“分析语只用几个字母组成一个词缀就能表示一个特定含义,而汉语做不到”->“综合语只用几个字母组成一个词缀就能表示一个特定含义,而汉语做不到”

      • 家园 简化字也是古已有之了

        以前在河里有看到,谁写的我忘了。

        简体字简化的原则是约定俗成。1956年以来正式推行的简体字大多数古已有之,有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刘复和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1930年)、钱玄同的《简体字谱》(1935年)等为证。《简化字总表》第一表350个字、第二表132个字,共482个字。有人考察其中388个字的来源,发现汉代和以前出现的有111个字(占28.61%),三国到唐代出现的有55个字(占14.17%),唐代和以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占42.78%),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占45.1%),清代和以前的合计有341个字(占87.88%),民国时期出现的有46个字(占11.86%),民国和以前的合计有387个字(占99.74%),1949年以后出现的仅有1个字(占0.26%)。 ·

        古人也偷懒啊

        文章写得不错,看来五四那时候的废除汉字的风潮现在还有人信,真是把自己看得够轻的。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简化”这个词本身就值得商榷,有的字一开始就很简单

          是后来被“繁化”了,最明显的就是大众的“众”字,在甲骨文里就是三个“人”,后来才在上面加了其他东西

        • 家园 其实简化字就是把流行的俗字改认为正字
        • 家园 只能呵呵了,我始终不能理解轻贱自己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家园 第三表简化字废止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书写起来真的快多了。

          关键词(Tags): #杂谈#简化字
          • 家园 因为主席死了

            FT中文网可能注意到这里的讨论

            老右派流沙河在其专栏里说第二批简化字:

            "如此可笑的第二批简化字,堪叹生不逢辰,面世之日,祖龙已殡天了,四凶已系狱了,文革已歇台了,文化人也敢由腹诽而嗫议了,所以遭到明抵暗抗,暂行两年,即告废除。那些明抵暗抗的文化人,只是觉得政府把汉字简化成这般模样,太可笑了,太难看了。要讲道理,也讲不出个明堂来。直觉可笑,直觉难看,如此而已。这种直觉起源于汉字文化的浸润渗透,深栖吾人灵魂中。直觉不死,汉字不亡。"

            现在还看到有许多群众写:鸡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当年有报纸挖苦小贩

              回收空并(瓶),大并(饼)几(鸡)旦(蛋),这要以后再简化估计就要这样了。据说两河文明走向灭亡的过程似乎和书写的简化是同步的。

          • 家园 不太清楚,没用过这个表里面的汉字

            按我爸妈的说法,简化得太厉害,比如展示的“展”,“尸”字头下面只有一横,字形上太不好看,写草一点不少字分辨不出来。

            • 家园 第二批简化字确实让书写速度提升太多了。

              (不是第三表简化字,应该是第二批简化字。)

              比如

              展 = “尸”+“一”

              宣 = “宀”+“一”

              菜 = “艹”+“才”

              也许现在都计算机输入了,书写速度不太在意,不然这种简化还是很有意义的。当然第二批简化字很多确实走过头了。

              关键词(Tags): #杂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