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99):城镇化 -- 本嘉明

共:💬45 🌺1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吸收大家的意见

      这样改进一下:

      把一个城市辖区内所有的私房,按市场价格分为三类:金牌小区,银牌小区,铜牌小区。

      铜牌小区,就相当于以前的“工人新村”,主要是房改的老公房,棚改的拆迁房,经济适用房等。每年政府根据市场热点的转移,作相应的调整:有些小区因为地段热了,升为银牌小区;有些则因为房龄老化从银牌小区降到铜牌小区。

      凡铜牌小区的房子,免缴“城市建设费”;银牌小区要缴,金牌小区加倍缴。

      银牌小区和金牌小区,根据使用率(是否空关),有一定的退还。每年的空关天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则完全不退还。

      所收的“城市建设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市政配套,其中1/3用于金银牌小区,2/3用于铜牌小区。

      金银牌小区为了公正地确定“退款额”,要用到我们所说的一些措施来辨别是否真出租。而对于铜牌小区,就不需要浪费这部分政府资源了。

      这样,官员们扎堆的小区越豪华,缴费越多。而退款本着“从严”的精神办,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往少了退。房主要是不服,拿着房证和出租证明资料(水电缴费单等)来滚钉板喊冤,我们受理,同反贪局联合办案。你敢来就好。

      大家看如何?

    • 家园 说“城镇化”是想低调一点吧

      不想让人说吧农民赶进城市、圈地运动等等,或者让官员做出过分的事,具体怎么做要看情况吧。

      • 家园 中国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民就地转移

        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离土不离乡,从而既避免农民转移到大中城市造成大城市病,又能够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二三产业劳动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不过,这个计划很好,但实施起来很困难,主要还是小城镇产业不易发展,能够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效果还很难说。

        本大在发达国家,可否介绍一下发达国家的小城镇产业情况怎样?劳动力分布情况怎样?小城镇里居住的人年龄分布情况怎样?与大城市和工业之间的情况怎样?这些对于中国的城镇化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家园 问题部分在于“大力发展小城镇”

          大力发展小城镇,不是可以一刀切,全国硬推的。

          首先是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小城镇,要有小煤气厂,小自来水厂,小垃圾填埋场,小污水处理厂?镇级医院要不要配肾透析和其他高端设备?日本曾做过测算,认为在中国很多地区,发展小城镇不合适。

          其次,是工作和发展机会,小城镇是否足够?人定居下来,落地生根,不容易再迁移了。

          第三,经济形势变化很快,很多小地方,有个大厂了,兴起;大厂走掉了,衰败。

          所以,我认为,大力发展小城镇,就地安置农民,首要的一条技术准备,是“社会功能的机动化”,就是医院,工厂等,主要设备都设计得很容易成套拆装/移动。每个“中心镇”,就等于是北美的“露营公园”,公园准备好基本的水,电,医务,保安。到了露营节日/冬季,大批“大蓬车”赶来聚会/避寒,水电直接接入,就可以生活半年以上。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把乡村民居的散件工业化预制,到当地后快速安装。安装完毕的整幢民居可以整体吊起,用大型平板卡车拖走。

          这样,每个“中心镇”就是个节点,有完整的水电,电信,“三铁”等社区功能,并且预留扩充的余地,就像一株仙人掌,有水了就拼命长,没水了也能活,留根保苗。如果海尔把某工厂从山东乡镇迁移去中部乡间,不但整厂设备迁移,骨干人员的房子车子都随厂一起搬去,工耕社会,“逐水草而居”嘛。

          中国社会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形势变化非常快,一眨眼,4车道不够用了;又一眨眼,哪里哪里不吃香了,所以有些开放,不能用力太猛,要预先留出机动性和预备队。

          这是一篇大题目,我曾说过的“超级宽轨”(即从京津唐到西安,修平行铁路),就是这个题目的一个子题材。大家接下来慢慢聊,继续头脑风暴吧。

          • 家园 比较倾向城镇化,认为关键在交通和高速互联网

            而这两者目前国内做的都挺好,有很好的基础了。当然,将来需要做的更好。另外,医疗设备白菜化进展也蛮快的。真正高端的,县-市-省会逐级配置也够了。俺在的山区省,这几年高速基本成网了。任一个县到省会或副省级城市高速只要3-4小时左右,另外还有高铁和普通铁路。而互联网ADSL4M宽带是普及选项,20M光纤入户在主要城市开始搞了。

            难的在人的观念和新的生产体系的建设。

        • 家园 这里是一个例子

          德国

          沃尔夫堡 大众总部所在,12万人

          耶拿,蔡司,耶光集团总部所在,10万人

          奥伯科亨,蔡司总部所在,7千多人

          Ingolstadt,奥迪总部所在,12万人

          Leverkusen,拜耳总部所在,16万人

          。。。

        • 家园 大城市的优势还是很大

          将来也是趋势,不过不能伤害农民,就是这个意思吧。

    • 家园 如果人家故意浪费水浪费电呢
      • 家园 有办法

        1) 你浪费掉的水电,还是要你付钱的。

        2) 浪费水电,要花时间,坐等,总不敢开着龙头就锁门回家了。我设定的用水用电量,至少是每月正常消耗的2/3,房姐们至少要派小保姆过去盯3天,那如果是18个单元,每月还得专雇两个保姆,光干这个了。如今的水表都智能了,记录一下哪几天在狂用,哪几天没用过,数据远程输送给总数据库,再用电脑自动检索排查,这不难吧?

        3) 我们判断空置,至少有5种方法,主要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等你放水放电完了,我把“暗查报告”和每天的拍照取证一亮,还是办你个“空置”,而且蓄意欺骗有关部门,加倍罚。如今仇富的多了去了,举报还有奖呢,你能收买全部群众吗?

        • 家园 不要忘记了那些极度节约的人们

          现在这个年代,极度节省水电的人当然已经很少了,但也不是没有。我听过的一个极端例子,是亲戚家的邻居,老两口一个月用不了一吨水。比方说,洗衣服的水再用来拖地,这自然不在话下。比较过分的是尽量减少冲马桶的次数,于是家里的气味么……

        • 家园 还是靠人民群众靠谱,我一直想知道荷兰当年的“占领空屋”

          行动是怎么搞下来的,按说资本家不是那么好说话的,这方案咋就居然通过了呢,而且也没听说荷兰起义啥的,难道苏联外压这么好使,就这么厉害的行动居然也可以平平安安顺风顺水下来

        • 家园 浪费资源

          不需要雇佣保姆,只需要安装一个定时器,每天按时开灯放水。

          北京水费6元一顿,一个月放掉10吨,对有钱人算毛毛雨。

    • 家园 空置费难以执行

      本大的东西喜欢看,总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想法,受益匪浅。但收空置费这一提议不赞成,个人认为无法执行。且不说涉及多部门间的相互扯皮,空置本身就比较难界定,执行起来与被收费人纠纷会非常多。

      俺认为推进有效城市化,让更多人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就是让他拥有一套房子。实现这一目标,就是对拥有多套房的人征税,人均超过一定面积就开征,技术上只要全国房产登记资料系统联网即可,征收也比较容易,房子是不会跑的,制定的标准清晰明确,执行成本低。

      哎,即使这样,也得看制定政策的人想不想这么干,多方博弈,难

    • 家园 主要问题还是要解决就业吧?

      就业问题不解决,就可能出现城市流民,贫民窟。李克强有一个长篇好象就是专门讲城镇化。他2007-2008年就大讲土地流转,后来危机一闹,就缩回去了 ?!

      “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可别在北上广郊区整出几个象巴黎郊区那样的(阿拉伯人)居民区来,几千/万没有工作的聚在一起,......

      欧洲如果真心想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就开放市场,让中国制造无障碍进欧洲,好不好?

      • 家园 经过30年的开放

        中国早就搞清楚了:

        对于全世界来说,就业机会始终是不足的。

        对于中国来说,就业机会可以是充足的------只要跑得比别人快就行。

        但现在不灵了,因为中国成了众矢之的,连美国都侧目,中国的就业机会很难继续用“全球化”从海外夺得。

        所以中国有两条路走。一,继续忍让,忍受国内就业机会的相对不足,失业率升高,但只要失业率在可控范围内,国家不冒险,不投身于大的冲突,中国预设的战略目标还是能在15年后能达到。这就是死扛。

        二,冒险。冒险可能会有重大损失,可能会赌赢,轻易有重大收益,机会一半一半。

        中国明显是愿意走第一条路,走不下去才会考虑第二条路。不提“保增长”,就是愿意暂时弃守就业率。

        这个状况,其实好几年前就可以看到。比较可行的解救办法,就是数年前就强行提速“三网融合”,使高速网服务又便宜又供应充足,从而诱使中国的西部自觉成为“班加罗尔”,从东部取得外包业务,全面参与东部的开放,分享开放成果,提升西部的教育水平和开放意识。当时,印度的外包业务已经实践了10年,中央从维稳经费里分一点出来,再打一打广电部和工信部的屁股,不要拘泥于部门利益和技术路径的争吵,他娘的先干起来,这条路是走得通的。美国通到印度都可以,反而上海通到甘肃就很难?

        现在已经有点耽误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