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极北之地的冰与火(0) -- 奔波儿

共:💬60 🌺74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从小就看过一本书《孤筏重洋》挪威探险家的故事
        • 家园 阿蒙森和斯科特的竞争,是南极永远的传说

          当年阿蒙森本来雄心勃勃地想率队第一个到达北极点,途中突然得知皮尔里已经率先登顶,于是当机立断,临时决定冲击南极,并最终获得成功。

          阿蒙森的那艘船很牛,是挪威探险家南森设计建造的“弗雷姆”号,这艘船的最大特色是其外壳呈圆形就像半个鸡蛋,这样一旦被浮冰困住,由于形状原因就可以挤到冰上面,而不会像普通船那样被压碎。

          在争夺南极点的途中,阿蒙森和斯科特这两个竞争者曾经会过一次面,据说阿蒙森曾根据自己在北极探险的经验向对方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比如西伯利亚马的问题,但南极经历更丰富的斯科特并没有重视,这也是后者失利并丧生的原因之一。

    • 家园 【原创】(1)烛龙今何在?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当年读到李太白的这首《北风行》,就不禁想“这条龙到底是待在什么所在?难不成是北极,而这条烛龙应该就是极光了”。

      说北极,何为“北极”?地理意义上的北极,一般是指北纬66°34'的北极圈内地区,每年的夏至日,北极圈内整整一天都是太阳的天下;而到了冬至日,则整整一天不见太阳。自己到过最北的城市是挪威首都奥斯陆,那儿的纬度约为北纬60度,尚处于北极圈外,可就在那儿渡过的初夏对我而言至今印象深刻。每天下班与诸兄弟吃喝完毕,大约到了七、八点钟,然后呼朋唤友骑上自行车到海边,玩够了再回来,天依旧大亮,快12点天才黑,3点不到天已大亮,幸亏旅馆的窗帘足够厚实,否则这觉根本就没法睡。有当地的同事,喜欢早上三点来钟来办公室上班,中午下班回家,与家人一起尽情地享受阳光与海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相对于地理北极而言,人们更喜欢从气候和生态学角度对其进行划分,北极地区因此被定义为七月份时的10°C等温线以北地区,而这一边界与北极树木线大致对应(即上图红线所示区域)。整个格林兰岛、冰岛局部以及阿留申群岛的大部都被囊括进去。我的一位昔日的同窗好友每年有半年时间,就在阿留申群岛周边的白令海及西北太平洋上逡巡,在她寄来的照片上,有北极熊和鲸鱼,有冰山,更有那炫目的北极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但这条10°C的等温线并非一成不变的,因为地球的气候并非恒古不变,总是处在低温期和高温期的交互变动之中,而低温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冰河时期(Ice Age),可以持续数千万年至数亿年之久。目前,虽然人们经常嚷嚷着气候变暖,但地球实质是处于第四季冰河时期(Quaternary glaciation:260万年前~)。但为什么人们还观察到北极的永久冰盖层有缩小的趋势呢?那是因为一条下降曲线里,也是允许存在小小的波动的,不过持续时间短而已,这也就是说冰河期再细分又可分为冰期(Glacial Period)和间冰期(Interglacial Period)。当地球处于最后一次冰期(即2.6万年至1.3万年前)时,北极的冰席一直铺到北纬45度,其厚度达3至4公里,整个加拿大以及欧洲北半部都在冰下面,而当时的海平面也比现在低120米,老祖宗们只要不怕冻,可以凭双脚走遍除澳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但是,一旦气候稍稍回暖,也就是进入到现在人类所处的间冰期,而冰席消融之日,也就是大洪水到来之时,无怪乎在诸多古老文明的传说中都能找到大洪水的故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人会说了“你怎么会知道地球以前的气候变化?”这是气象学家通过分析北极以及南极所采集的永久冰核,计算出来的。下图为俄罗斯沃斯托克站所采集的南极冰核分析结果,跨越年代为42万年(自上而下第二条红线为温度变化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了解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演化历史,从而在进行油气勘探的时候能做到有的放矢。

      (2)说英雄,谁是英雄?

      通宝推:dfindy,每周虎,浣花岛主,潮起潮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文,那些担心全球变暖的不都成了杞人忧天了

        好奇这些冰河期是什么决定的,是不是主要由太阳光强弱决定呢

        另外,我们自豪的五千年文明史在这幅图里只有半格的间隙,真有沧海桑田万古长空之感

      • 家园 你的那张气候变化图有意思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

        在工业革命不存在的情况下,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在200-280ppm本底之间波动,而气温变化有10摄氏度之多。

      • 家园 还好每个时期不短,就几百万年

        否则我们一会被烤熟了,一会被冻成冰块了,那可不好受。

        看你的图,相同的北纬度,美洲要比欧亚大陆冷。是因为海洋面积更大的缘故?不管怎样,这个现象本身倒是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古代文明在欧亚大陆相似的纬度上,而美洲大陆则主要在现在的墨西哥以南。

        • 家园 美洲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挡寒流
        • 家园 古代文明一般在河流三角洲地区和地质断裂带地区

          地质断裂带地区有铜矿藏露头,可以形成青铜文化;河流三角洲地区可以灌溉形成农业文化。

          农业加青铜是奴隶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

          • 家园 蝙蝠有翅膀,可有翅膀的就都是蝙蝠吗?

            不知你从何得出“地质断裂带地区有铜矿藏露头,可以形成青铜文化”这种结论的?铜矿这种金属矿藏一般是热液成矿,与断裂相关。但并非有断裂带处就有铜矿,这也就是逻辑里面A-->B,并非能得到B-->A。

            另外,你说的“古代文明一般在河流三角洲地区和地质断裂带地区”,俺深表质疑。四大文明古国的核心文明区都是远离三角洲地带或至少在三角洲以上的,因为这儿水患不定,并不易于耕作和交通,对古人而言并非生存的最佳地带。中国的古都离不开水,但绝不会建在三角洲也是这个道理。下图为中国古文化遗址分布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建议,对于自己专业以外的东西,还是要慎言。

            通宝推:半江瑟瑟半江红,
            • 家园 我说的是文明,不是文化

              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西南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三角洲平原、印度恒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等,都是人类主要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至于断裂带,可以看到的20几个文明里面,19个是处在这些断裂带上的铜矿露头之处。

              没有铜矿就没有青铜文化。

    • 家园 三通宝,挖油的就是钱多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3;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