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中华古族---羌人 -- 皎然一品

共:💬9 🌺1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整理】中华古族---羌人

    氐与羌

    羌是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也是汉民族的前身。

    最存他们是游牧文化,活动在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在新石器时期不少古羌族的出土实物。

    历史上的古羌人演化成不少民族,部分融入汉族,

    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民族。特别在我国西南与西北,

    各少数民族或多或少都与羌有关。

    羌族是首先成长于藏北盐湖区以及黄河上游盐湖的,

    远古时期,从事农业最先成功者是-烈山氏之子名柱。

    这是夏代以前奉祀的后稷之神,烈山氏也作历山氏,

    兴起之处到唐代仍叫历山,在今湖北随县一带。

    烈山氏的耕种方法首先推广到淮水平原,并建都邑于称,

    今河南淮阳县。其后裔大庭氏,迁到曲阜,今山东省属县。

    神农氏时期,渤海虽已退缩,留下一大幅低湿地,但还不能住人,

    因此他只好继续往东北方发展,这个海湾之地就成了羌族远支北狄,西戎分布地。

    孟津以上龙门以下的黄河与汾水,渭水,洛水各下游平原和平浅河谷是黄帝部落的领地。我国传说中伏義氏,神农氏,喧辕氏就是由猎食北进的羌族与杂食移进的华族,在中原地面接触后形成的三大强族。

    黄帝融合了羌族文化与神农文化而成中原文化,最后兼并烈山氏和北狄蚩尤,政治上由氏族集团,发展成唐,虞的氏族公社,

    到夏,商,周的国家组织。那时并没人重视民族界限,后世是以经济联系,文化异同来划分华夷界限,自称华族。栎;华夏。

    云梦盆地发展出来的民族以神农最出色,继神农后而起的是三苗,

    但云梦是不产盐的地区,三苗需要河东鸿食盐,所以从南阳,

    伊洛地区与唐虞辖境接触,发生了交涉。

    虞舜命大禹去征服他,禹三句不能克,后三苗自来降服。事实上那时还没文字记载,硬说是德化感招未免迁强,只有不卖盐给他,才能使他自来降服。

    继三苗后就是巴诞民族,他的原始住地在巴丘,就是今岳阳湖口的城陵矶,此地原是营淡水鱼业兼水上商业的民族,

    华人因他们飘忽出没于江湖之上,称其为;巴蛇。

    淡水鱼产多了,就需要盐才能保存,故巴族贩运巫盐是最早。

    后逐朔江西上占有巴东各盐泉,在四川盆地内建成国家。

    巴族国亡后,有称;禀君者,循鄂西清江回窜云梦西北山谷区,

    魏晋人称;巴郡,南郡蛮。阅晋,宋,齐,梁,陈,隋,

    至唐代被完全消灭。楚国于庸,蜀,彭都出自羌支,巴族与三苗,

    武陵,五溪诸蛮苗及俚族,徭族都不是羌人,而是华族体系的分支,尽管他们居处很杂,但从语言,情俗及历史发展中仍不难区分。

    距今三万年左右,从缅甸循三条横断山脉进入康青藏高原三路人,

    最大的一群是循云岭三脉移动,当时,宁静山顶部已是理想的草原了,那地区还有适于居住的岩洞群,

    和满足人类食欲需求的盐泉,这是一条入藏官道所经,盐泉在昌都县东北,藏名“察零多”,从古以来就鸿给麻康,察雅,贡觉,

    同普等地食盐,从那里流出的河水,藏名“察曲”。就是盐水的意思。康区,旧西康省和西藏昌都专区,这一带的古民族,和滇北部分民族可能就是这部分的遗裔,今天的藏语把这部分土人称为;康巴。

    从缅甸循怒山山脉移动的这群人,移进速度很快,中徒基本没有留下支派。避开唐古拉大山脉,分为两路,一路进入通天河区大草原,

    今天的玉树自治区,一路从潞江上游的黑河草原,这是原三十九族,就是今天类乌齐,丁青,巴青,那曲等县。进入羌塘这个内陆湖区,

    这两路人,前进的最快,同在草原上合为一体,进化为“真人”,并培育出羌族文化。另一支缘高黎贡山和伯舒拉岭移进,沿徒向西南侧分出支派,后成为滇西,缅北的许多小部族。

    先行的一支到达八宿草原时,羌族已发展成先进的牧业民族,并把他们融合。那么他们晚上选环境并不好的地方?原因就是盐。

    羌族和羌族文化的形成不会超过四个核心地区,

    一;最大的是羌塘地区,羌塘有百多个湖泊和近百个涸湖盆地,地面铺的全是盐块,羌民族的古文化就在此诞生。

    二;昌都东北的察零多盐泉,是宁静山地区这一支居住地,后发展成苏毗,东女国和西康地区一些部落。他们因留念这个盐池,迟迟不再前进,致其北面邻近的通天河区,被迅速移进的其他人占据。

    三;通天河区的原始住人,其食盐鸿应起初是依赖羌塘,他们曾密集于通天河上游,就是牦牛石神山区,石这个音,在羌语为河谷之义。

    但这里水草差,于是部分人向下游移进,到黄河上游,发展哈羌盐湖,今青海省玛多县地,于是就固定下来,形成又一个羌族文化中心,后发展为多弥部,党项部,与康区的白兰部和昌都的苏毗部,

    构成古羌的第三个文化核心,那时还没有藏族。羌族文化发展,

    这时已近顶点,其时间,大约距今一万年以上。

    羌族人从哈羌盐海地区,向北发展,艰难通过低湿地代后,从柴达木延伸到四川的若尔盖将近一千公里的斜长地带,当时还是泥海,只有勉强可过人的迂回旱地。他们发现了察卡盐湖,从而形成了又一个羌族文化核心。

    察卡盐湖的发见及其形成第四个羌族文化中心,大约晚于哈羌盐湖几千年,此时已是中石器时代,近代考古挖掘发生的青海,甘肃省界一些石器时代遗址就是古羌族子孙遗留,他们后裔成为汉代河湟,大小榆谷的羌人。

    羌族文化{cuiture}非常特殊,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名词。因为,它具有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不同,异常卓越的特点,

    它在亚洲中部草原形成,也只在这个广阔草原地区使用,

    但其所影响的地域很宽,现世许多强大和弱小的民族,都与古羌族发生过直接或间接的文化关系,甚至是血缘关系。

    古羌族文化其中一个特点是,社会组织中女性中心持续时间很长,人类史上,从农业发展起来的所有民族,常有不曾经过女性中心社会阶段的,就是有,也非常短。但是从猎业发展起来的羌族,直到公元八世纪以前,一直保持女性中心的社会制度。

    如《唐书》记载的女国和东女国,就是世代以女子为王和朝官统治男子。中国文献中提到的西王母和西海女国都是他们。

    吐蕃初兴起时所谓的苏毗就是东女国,都城在康延川,就是今天的昌都,吐蕃把其国境东部的附属部落称为;康。

    这两支占有盐矿的羌族女国{羌塘和昌都},拥有附近各部落生活所需的食盐,所以能强盛,保持着传统的社会制度,到第八世纪,便成了世界保持女性中心制度时间最长的民族部落。也是羌族中覆亡最晚的两个国家。

    考古发现,这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个地区曾经是很兴盛的原始社会,这两块地区也恰恰是羌族最早定居之处,可以认为,这种社会制度在原始羌族时就已形成,那时男子都要外出猎取野兽,

    女子必须在家留守,并从事剥皮,制衣与石器等活计,待兽皮,石器,食盐积聚多后,男子又要远出百里,千里去经营贸易,

    如此,很自然就形成了女性中心社会组织,只有分支而出的羌族部落,由于接几 或已进入农业社会,才有可能变成男性中心的社会。

    吐蕃;就是羌族分出的一支,因所在的地理条件适合发展农业,故脱离女性中心较早,又奉行喇嘛教,这种宗教轻贱女性,

    因此,依喇嘛教义建的吐蕃文化与羌族相反,反对女性中心,最后征服这一大高原,消灭了这几个女国,并把历史悠久的羌族文化改造成吐蕃文化,羌族名称渐渐消失,

    而羌塘的羌族,也渐渐信奉喇嘛教而化为“播巴”{藏族}。古文的羌字就是羊与人二字的组合,《说文解字》曰,羌,从人从羊,{段注《说文解字》改为;从羊,儿亦古文的人字},释为“西方牧羊人”。可见羌族的畜牧业很发达,已是世人皆知。

    古羌族文化在生产方面最大的成就便是,驯养野兽成为家畜,他们驯养的羊,牛,犬,马成功之早,远远超过世界上所有民族,

    藏羊,是羌族驯养成功最早的家畜,羊本是远古栖息于高原草地的一种盘羊。双角是旋卷盘曲,原始人很早就开始大量捕获,加以圈养,并进行驯化,羌族把这种原始的野羊叫作“那哇,”

    藏文写作glaa-ba,而那哇与古代又是通用字。

    羌族又是最早把古代野羊改良为绵羊的民族,他们用石英制成的玉刀,把这种柔软的毛割下,搓拧成毛线,这种布古代曾作为商品输入华夏。

    中原用剪和织机后,便自己织。而羌族输入的就是连毛绵羊皮,《禹贡》称为“织皮”。我国最早创造的羊字画的是盘角,大眼的西藏绵羊的头像。姻墟甲骨文中不少这样的字。

    说明中原养的羊是羌人育成的绵羊种,不是后来从北方引进的咸羊。小头无角的绵羊叫咸羊。羌族驯养山羊比较晚,因为山羊在山岩间,不容易抓捕,而且毛皮没有绵羊保暖,

    因为对山羊的兴趣不大。他们把野生三羊就是羚羊称为;果,藏文标音为;rGO,驯养的山羊叫热Ra。但也叫果哇xGo-Ba,

    他们把动物毛叫查rTsid,把牛毛与山羊毛叫查巴rTsia-Pa,绵羊毛另有专名,叫巴尔Bal,或路巴尔Lug-Bal,把绵羊皮称为路巴斯Lug-0PagS,把山羊皮称为热查Ra-Tshag。

    由此可见,驯养这两种野羊时代不同,作用也不同,养山羊目的不是用毛,只是补充牛肉之外的食品和皮张之用。

    由于羌族纺织业一直没发展,影响到绵羊的育种同样没发展起来,直到今天,大高原上藏系羊还是粗毛绵羊,远远不如经过育种的美利奴羊和新疆细毛羊等。

    牦牛,藏语为雅牛gYag,原为羌塘地区出产的野牛,经羌人驯养成功,才叫牦牛,这种野牛体大,力大,凶猛,狂暴,成群吃草,触怒了它整群都会不顾死活的冲过来,不把你立成粉是不会摆休的。

    它被羌人捕获驯养到今天如此驯顺和忠勤大约需经历万年的时间。从人类驯养动物的经验看,越凶猛的野兽越难驯养,例如我国先民很早就驯养过虎,但没成功,

    《庄子》《列子》都有养虎技术的记载。但全部没成功。养熊也是,

    只有养猫成功了,至于还养着。阿拉伯古国曾养狮,并在两千年前贡过狮子到我国,

    但直到今天距驯化的要求还很远,头脑简单的野兽,又比头脑伶俐的野兽为难,所以我国很早就有龙氏这样驯兽的专门人才。

    羌人把野牛驯养成牦牛,比他们驯养绵羊时间晚的多,但当中原文化发育时,绵羊毛皮与牦牛颈尾长毛,都同时成为输让中原的重要商品。

    牦牛尾毛最长,中原古籍称髦,用在装饰车,马旌节和戈矛,又用为蝇拂,汉魏人把它结成美观的拂子。或编为假发,牛和羊都在冬天季输入中原。

    羌人不仅驯羊和牛,还在殷周之际把牦牛和黄牛杂交,创造出犏牛这样新型家畜,牦牛,黄牛,水牛虽都叫牛,却是不同种的三个反偶蹄动物。

    它们之间不易交配传种,进行人工交配所产的小牛,有兼备父畜,母畜之从的上品,也有徒具父畜,母畜的劣批 。还有偏得父畜和母畜若干优缺点的变种,只有在杂交技术上,精于选择,历若干年,才会生产出乳,毛,肉,役都优于父畜,母畜的犏牛。

    犏牛也你产小犊,但纤弱而劣性,通常产后即被杀掉,惟独犏牛这一代不同,其性格驯顺,产乳量高,肉味鲜美,毛软长,耕犁,驼运适应能力都远胜于牦牛。

    如,牦牛在气温高时不能劳动,否则就容易发狂而死。犏牛就较耐劳耐热,因此大高原的长徒运输只能用犏牛,牦牛只能生存在高原顶部,早晚役用,中午休息。

    羌人在周,秦时期,把大批超龄的犏牛驮运商品到中原,连货一起卖掉,以节省草场的牧草消耗。中原贵族买来饲养,供冬春的肉食,也用于祭祀燕享。

    但汉,羌间从前汉未年开始摩擦,后汉时战争不断,交通断绝,从此羌族的牧运牛队就再不能深入华夏。

    塞北的胡人用驴与马杂交而产出的骡子比羌人育成犏牛晚一千多年,骡字,古作赢。《史记,匈奴传》桓宽《盐铁论》和许慎《说文》都可证明,它是周,秦间塞北胡人创造发明。

    这一创造发明的人,是羌人的别支。世界上首创杂交出优良品正是的羌族。羌塘今天仍有不少野马和野驴,羌人在驯养家畜马和驴方面不太成功,因为羌人只注意牛羊以供生活需要,

    但在远古羌人养马是有成就的,今日西藏也产马,但马的体格小,一般藏族都喜欢买西宁马{怒斯马},西宁马仍属羌人创造的改良种。

    这种马是我国历来最好的战马,西宁区的驴与陆子也是全国著名的良种。西宁区历来是各大民族争夺战争最频繁的地区,所以都善培育战马,至于养马,驴技术提高是在周秦以后的事情。

    可见羌人性安逸,不图发展,驯养牛羊供生活所需就满足了,无心去驯养更多草食动物,也不重视战马,待吐蕃兴起后,就从西宁,印度,中亚去买马,羌族虽有牛羊之富,缺乏捍御之武,因此轻易被吐蕃吞并。

    -----------------------------------------

    戎族;

    在甲兵尚武的武装集团,先秦主要是指羌族及北狄族的好战部落。

    戎族来源很复杂,如,夏,商,周三代在国家未统一时的部落和方国,便被称为;戎夏,戎商,戎周。

    甚至在商统一后也称戎商,戎周,秦本东夷族,也被称为;秦戎,而南蛮也有一支因与戎族融合而称;戎蛮氏。戎字最早是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作为兵甲武装战士的称谓。

    但在商未已有北唐戎之名出现。而夏初也有“有戎氏”。乃部落方国之名。各种文献都记载有戎氏是黄帝之族,有仍,有任就是有戎,商始祖简狄是有戎氏之女,因此后称殷商为;戎商,戎殷,而夏少康娶有戎氏二女为妃,故称;戎夏。

    北唐戎乃帝尧之后,立国于今河北唐县,因在北方故称北唐,以别晋南之南唐,后北唐戎的一支演变为北戎。北唐到了西周未年,被燕国所并。上古时期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八蛮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

    材料显示,戎族乃出自黄帝之后,手执戈盾,身披皮甲,全副武装以保卫部落安全。黄帝初期为游牧民族,每到一地安宿,则妇幼老弱居中,武士分布周围,并环以戎车,就是战车。可作战,可载物,可防御。

    后来有些被战败的戎士,以小分队形式流落各地,与土著融合而成各种戎族部落,犹如17,18世纪的俄罗斯武士,

    占领黑海北岸的鞑靼人和蒙古族建立的克里木亚汗国,并与之融合,

    定居在这一带的乌克兰草原和克里米亚半岛。

    从而形成强悍好战的哥萨克人,成为现代乌克兰共和国的主要民族。

    文献还有七戎说,另外一戎就是犬戎了。戎在夏商就存在了,商甲骨中有敦戎的记载。

    据考证,敦戎原为制造敦器的戎人而得名。其居地敦与山,就是今河北临城县西南。商王武丁伐之,敦戎被迫迁到敦水,今山西阳高县南。周初时,敦戎已迁至今甘肃敦煌市。

    西周中叶又西迁至敦薨之山,敦薨之水,这敦薨与敦煌同音名词。

    汉武帝逐匈奴,因敦薨之名不吉利而改为敦煌郡。

    意为;汉武功在敦地辉煌,煌与薨谐音,不是伊兰语,敦薨之水就是党河,敦,党,当,都是一音之转。汉代烧当羌和唐宋党项羌都是他们的后裔。这一支敦是在黄帝裔孙封于敦,后灭于郑。

    晋书也有记载,有敦伟,是敦国尚有一支立国于今河南新郑附近近许昌西北,到东周时被郑所灭。

    戎本是游牧民族披甲执戈的战士,后来形成流动好战,甚至到处掠夺的勇士,到周代形成了戎族。事实上禹曾被称为戎禹,殷;戎殷,周,戎周,秦虽是东夷族,由东方迁于拢东与戎人杂居而戎化,故称秦戎,申国本是姜姓,并且还是炎帝嫡裔,但也称申戎。

    因戎无论在甲骨文还是金文中,都作戈形,盾形,本是军事活动之意,这些个人物和民族都是善战之族,故都带上了戎称。

    在夏商时期战车是称为;戎车,战士,戎士,戎服,戎马,戎师等等。因此带上戎字必是尚武善斗。

    由此发展到西周至春秋时期,戎已分布极广,名称更是繁杂的很,

    如;大戎,小戎,骊戎,犬戎,茅戎,姜戎。此外还有山戎和北戎。

    因他们常常迁移,又常以新居地名命名,如陆浑戎又称阴戎,九州之戎,还有奔戎,西戎,鬼戎,昆戎,以渠,大荔,乌氏等等。如此就异常庞杂,不过,戎名称虽多,主体民族却是羌人。

    姜氏之戎是他们的代表。戎族是属于羌人中最强悍的武装部落集团。以羌为主体,虽有如东夷,北狄,南蛮,但不多,主要还是羌人。

    那位要求了解中华古民族的朋友,因通宝不够文章发不上来,暂时先发这些,容我慢慢更新。抱歉。另外,我好像只能发到这个版,若不对,麻烦版主帮忙动一下,谢谢

    通宝推:桥上,南门桥,某人a,马尔他之鹰,bayerno,文化体制,
    • 家园 春秋时期北方文化带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沿线,根本地理特征和文化面貌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一是;以陇山为中心的甘肃宁夏地区,以鄂尔多斯高原,岱海为主的内蒙古地区和以桑干河,燕山为中心的翼北地区。对整个北方文化的格局的全面把握,是建立在对各个区域的详尽研究基础上的。东周时期北方文化系青铜文化的遗存主要是墓葬。

      墓中的随葬品主要就是青铜器,可是这么大范围,很少有层位关系。又很少有陶器的东周时期北方地区青铜文化进行统一的分期研究,这在考古学中是一个很少有人理会的课题。

      青青器无论从年代跨度还是地域分布,都比陶器大很多,利用它来进行分期研究难度很大,而且这一地区的文化传播现象比中原地区频繁和复杂。因此中原文化研究中所常常使用的根据器形逐渐变化来排定它们的年代序列的方法不大适用这一地区。

      对长城地带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的遗存,统一分期需要非常细致的排比,和分析资料,杨建华对此做过三个时段的划分法。

      一,前双鸟回首剑时代,

      二,双鸟回首剑几其变体时代,

      三,立体和浮雕动物纹饰时代。

      他的分法和以前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分期体系很不一样,甚至使以前的分期体系受到了重大冲击。她在分期中试用的contextual seriation方法,可能会对一直只用器形渐变序列排队的中国考古界带来些许清新之风。

      其次因有较细的分期为依据,总结出了长城地带从早期的分属不同历史文化区,到中期的各地实用性器物出现了极大的相似性。到了晚期的装饰风格也达到了高度一致。

      这一趋势的描述并不全面,但很有启发性。还有就是对长城地带东周时期的游牧文化程度,提出了整个北方地区的西部,就是内蒙古西部和甘宁地区{庆阳徐外}的游牧程度最高,北方地区的东部游牧文化程度不很发达。

      这就比1992年《关于中国对匈奴族源的考古学研究》对长城文化带的认识更深入不少。从伦福儒《游牧和社会问题》文中把欧亚大草原经济类型发展总结为四大阶段,来看中国北方草原地带的经济类型发展,总结出春秋中期以前中国北方草原也是农牧混合型经济,春秋中期以来才是游牧化的阶段。

      分析不同遗址反映的游牧程度,通过比照民族学材料,参照新民族学调查材料,另外有02年杨建华在呼伦贝尔草原的调查。研究文化现象时,与北方长城地带和邻区对比,增加与同期东北,新疆的比较,多与更北方草原地区的比较。

      深入认识文化带概念,从地理,政治,人口,文化,经济多角度考察,并和亚述帝国和安纳托利亚高原之间的关系做比较性思考。通过这些分析,对比和研究,掌握了一些情况。

      北方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东南边沿。这片草原在历史上有两大重要作用,一;起了中国中原地区和西方交流的大通道作用,特别是在海路交通发达以前,起到了主要通道的作用。

      二;就是孕育出一批和大河流域农业居民完全不同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在和农业居民互相依存又互相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给中国历史增加了活力,推动了发展,不断的给中华民族的融合输送新鲜的血液,在中国发展成今天的版图的过程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古号称;“以农立国”。因此北方草原的历史记载不如中原地区的详尽,而如今北方草原考古的发展也滞后于中原地区考古。

      由于专业人员少,因此北方草原考古综合性研究时,就常常遇到材料在时空两方面的严重破坏。比如,春秋晚期以前,长城地带西部缺乏较好的墓葬材料,战国晚期的考古发现也很少。

      夷;中国古族名。东夷族的自称为“人”,夷从人从弓,“弓”古意为穹。夷即天底下的人或天底下的大人,本与炎黄同祖,战败后,与华夏族融合,被歧视所以成为古代华夏族对住在东方和东北方以鸟为图腾的各少数民族的贬称,为夷。

      广义的东夷还包括住在东北方的肃慎系诸部。(徐夷)、莱夷、玄兔、乐浪、高骊、满饰、凫夷、索家、束屠、倭人等。九夷又分为畎夷、于夷、阳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等。

      “九”是言其多,实为许多东方族类相近的民族的统称。商代时的人方为商所灭,后来大部分淮夷小国均被鲁所灭。莱夷为齐所并。

      太昊就是远古东方地区夷族的一个大酋长。是伏羲第四代居陈(今河南睢阳县)。其后裔分支最著者,有任(今山东济宁市),宿(今山东东平市),须句(在今东平县境),颛臾(在今山东费县)等,均在洛水流域。少昊、舜、皋陶出自东夷,少昊的后裔著名的有郯氏、莒氏、莱夷等,以上均在今山东,商的远祖也是东夷。

      以后的淮夷、南夷、徐夷均为东夷南迁后之别称或其支系。传说蚩尤亦属东夷族远古时之首领,战败后,一部分被迫退居南方,留北方的曾建立过黎国,后亦被炎、黄两族消灭,被俘之民在两周时称“黎民”。汉时,又把西南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

      古族名,其先为燧人氏。古代汉民族对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戎的支系部族因居的地方不同而名称不同。殷周时有犬戎、绲戎、鬼戎、

      玁狁(又名猃狁、荤粥、獯粥、熏育、熏允等)。

      春秋时有巴氏之戎、北戎、西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骊戎、茅戎等,在秦之西北还有狄、邽、冀之戎和义渠、大荔之戎、姜戎、姬戎、陆浑戎,战国时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小戎等。这些戎的部落在与汉族或同族间的斗争中,均被消灭或融合了。

      如徐戎为吴所灭,鬼戎(鬼方)为周所逐,秦所灭,玁狁早在黄帝时就被逐北迁,其余在后来均为齐、秦、楚、燕所灭。有些戎族如姬戎、姜姓之戎,本是周人,只是因文化,经济比较落后,所以周人也把他们称之为戎。

      犬戎在周秦时为汉族在北方的主要强敌,又是匈奴之先民。汉族史藉有时又把羌和戎连称,把戎和狄连称。

      古代汉族史藉对住在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狄亦作翟。其先为荤粥,传说在殷代为鬼方,周代为玁狁。春秋时长期活动于魏、宋、齐、鲁、邢各国之间,公元七世纪时分为赤狄、长狄、白狄三部。他们又各有支系,统称北狄。秦汉以后,也融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玁狁在春秋时叫山戎或狄,是匈奴,鲜卑,东胡等的先民。

      东胡

      古族名。其先为玄夷、奚夷。又称山戎、北戎,因居匈奴以东而名。相传最早实名鲜卑,曾建无终国于屠何(徒河)城(今辽宁锦西西北)在燕赵之北,为燕之劲敌。

      春秋战国以来常常侵扰燕地,后为燕将秦开所破,活动在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西喇木伦河流域。秦末东胡日渐强盛,曾向匈奴要马,向阏氏要土地,后为匈奴冒(音mo)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在今内蒙阿鲁科尔沁旗)一带的称鸟桓,退居鲜卑山(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东北或洮儿河之南)一带的称鲜卑。

      当时在东胡之侧还有林胡、楼烦、肸(音西),貊等族。赵武灵王和赵将李牧曾大破林胡、楼烦、灭烦、褴破东胡,东胡退却千余里、燕筑长城以御之。当时北方的匈奴尚未强盛起来,寇边之事尚不多见。

      突骑施

      古族名。原属西突厥。唐武则天时,势力渐盛,圣历中(六九0—七00),徙牙帐于碎叶川(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楚河流域)为“大牙”,以伊丽水(今伊犁河流域)的“牙帐”为小牙,有文字。玄宗开元前,黄姓苏禄部强盛,开元后,黑姓苏禄部代兴,屡遣使朝唐。突骑施苏曾娶吐蕃,东突厥,唐三国女为可敦,后因使者在安西受辱,苏禄反唐攻安西、唐与大食曾联兵攻之,以后战败被部属杀死。

      代宗大历初(七六六年),葛逻禄强盛遂取代突骑施,占有西突厥故地五弩失毕地区,包括碎叶城,怛逻斯城。

      摘自杨建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文化带的形成》部分段落。此书极有价值,属为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之一

      另外文章未完,有摘录好选用内容的在全部完成后一并注明

      通宝推:bayerno,
    • 家园 盐贸易的交换品是什么

      羌族垄断几个盐场后,当时有什么大宗产品值得用盐交换? 文明阶段还没到交换不会变质的贵金属,铜铁工具。能经得起长途交通的货物就剩生畜,驮兽,皮毛等游牧产品。顺带拉动的茶叶,五谷等能干燥保存的农贸品。经济原理逆退,羌族之路的贸易网就等着考古证明。

      • 家园 百度以下,无数条羌人考古挖掘报告

        西北羌人在厉公以前尚处于原始公社的母袭氏族向父袭氏族过渡,

        同祖十二世后分立为氏族,相互通婚。然后氏族组成部落,各部落间自行生活。但由于血亲复仇多有战争,这才解仇结盟,暂时联合起来。也就在厉公平时期羌人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变化,部落联盟形式出现,其首领称之为;豪。羌人对外交换开始增多。

        在汉羌接壤的交通要道,今甘肃武威等地,羌人用畜产品和汉商交换布,粮食及非贴,铜制的手工业品。这个时期羌已出现奴隶,并称奴隶为;无戈,其来源就是羌人自身阶级分化形成的所谓“臧获”。

        羌人以婢为妻,生子曰获,奴以羌人为妻,生子曰臧。凡是与奴,婢有血源关系的人及其子女,均沦为奴隶。另外就是掠汉人为奴。这种阶级分化的加深,血源作用大大削弱,氏族组织变为政权形式。因而产生羌侯,君,长史,司马,涉头长,燕鸟校等官职。

        总的来说,羌人否则是很不平衡的,西北地区大部分羌人基本还处在氏族部落的阶段。汉代赵充国开始在甘青屯田,后加于推广,金城长史上官鸿建屯田二十七部。至东汉永建五年,也就是公元130年,韩皓任羌校尉时,仍在湟水以南,黄河以北屯田。

        在屯垦过程中汉代官员还注意招抚。如马援就招过羌三千户。如此,汉人源源而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如铁梨,牛耕和有名的“代田法”传入河湟地区。

        人口增加,湟水流域最初的城镇新置允吾,安夷,浩门等县。历史文献中也有“以广田畜,居三田畜,羌人获麦”等记载。农业发展后,牧畜业更加兴旺,出现“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现象。

        汉王朝军队也在羌族地区能收到“收羌禾稼,且一次达数万。。另外还有掠取马牛羊数十万之多。上述情况除来自少部分传世文献外,大多是近年考古了解,甲骨文中也多次提到他们。妇好那次著名的大规模战争敌对方国便是;羌方、

        原卜辞;辛巳卜,贞,徵妇好三千,徵旅万,呼伐羌,《库方301》

        合集9560记载禽喝醉酒的内容,禽是商的将军。合集6740-6193都是记载羌方的。由于羌是商的主要敌对方国,所以记载商与羌的内容很多。他们与商的关系时好时坏,关系好时可为商征伐不臣的方国,

        关系不好就与商战斗。

        记载内容有和商战斗,被俘后被用作祭祀牺牲。还有用羌女为牲的记载。京津771卜辞;寝于小乙三姜

        意思是,用三个俘虏的羌女祭祀先祖小乙,也有解读为;这是用羌女给小乙娶冥妇。根据甲骨文记载,目前战斗杀牲方法十六种,羌人是这种用牲的主要对象之一。甲骨文我们发现有六例用人头直接刻辞的,搞不好羌人就被这样对待过。

        虽然不可知羌人的脑袋是否被用作刻辞,但他们被作为祭祀对象是很惨的,乙6746-库482-丙7等都记载他们被割剖腹肠再肢解肢体来祭祀,甚至在祭不同对象时要被先煮熟,如祭祀祖丁和羌甲时都是用煮熟的羌人。

        还有的是把内脏先取出风干再祭祀。这种用量很大,一次要杀至少五十人。目前甲骨文中祭祀时使用羌人明确数字的就有7426人,

        另外还有324条甲骨文卜辞没注人数。

        这些是推荐给你的参考资料;

        任乃强;《羌族源流史》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

        于省吾,《释婢》

        赵佩馨《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五刑》

        裘锡圭《说卜辞的焚巫尪与作土龙》

        彭邦炯《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

        考古那根本无须等待,且不论近年考古发现,早年的发掘都非常多,

        考古发现可以证明,相继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地区发现出土的以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等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甘肃仰韶文化),以及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四霸文化、 寺洼文化、上孙家寨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其文化内涵与古羌人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从当代 羌族聚居区的考古情况也可窥见一斑。

        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在考古上有重大突破,先后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及西周、秦汉时期的文物。在茂县,1978年4月,发掘清理石棺葬31座,出土文物1000余件;

        1979年2月,在营顶山出土器物250件;

        1980年,出土文物200件;

        1984年4月,在南庄村清理出完整的5座元明时期的火坑墓;

        1984年6月,清理 墓葬40座,随葬品1400余件;

        同年11月至1987年5月,在撮箕山清理石棺葬墓138座,

        出土随葬器物600余 件。

        出土的文物中,有石刀、石簇;骨锥、牙耳饰、管饰、骨针;双耳罐、单耳罐、直口罐、豆、釜、 纺轮;铜剑、铜釜等等。究其时间,以秦汉以前的遗存为主。

        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戈、剑;西汉的铁锸、铁罐等数十件。理县境内 ,也相继出土了秦汉时期的半两钱、双耳罐、陶罐、陶豆、陶杯、陶盆以及铜釜、铜戈、柳叶剑等文物 。

        上述考古文物所呈现的文化,学术界称之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

        它证实了羌族先民在秦汉以前就已 在此生息。同时,专家学者们经过对出土文物的比较研究,发现其与马家窑文化是同出一辙,尤其是从 双耳罐的造型和彩陶的纹饰上。

        这一点,夏鼐先生在其《临洮寺洼山发掘记》(《考古学论文集》第43 页,科学出版社1961年),和冯汉骥先生在其《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考古学报》1973年2期)的论文 中,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一观点。

        反之,岷江上游羌族文化的发掘,又证实了秦汉以前乃至新石器时代,活动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土著,正是古代羌民族。

        资料我暂时推荐这些,若还有需要,下次谈。谢谢

        通宝推:bayerno,
        • 家园 羌人作为汉藏语系游牧民族属于活化石

          人类的生活方式从游牧变成农垦定居下来,不可能是100%的人一夜间就集体改变了。总是有几个老顽固原教旨主义者坚持美好的旧生活方式,鄙视腐化堕落的新社会。几代分居后两支人口就会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演变成不同文化而变成不同民族了。从这个原理出发,汉族作为混合民族,回溯的时间线拉的越长,能吸收包容的民族其实越多。 从政治正确角度来说,能考古,DNA, 语言进化分析出两个民族确切的分化时间点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和。一般同姓的陌生人还能通过五百年前是一家拉拉关系。

    • 家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关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3;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3

    • 家园 戎的形成及部落联盟

      山戎,戎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其象形是一手拿盾一手持戈,会意为尚武之民。山戎是有拜山,崇山,祭山习俗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泛称。他们没有后期四大游牧集团中匈奴,东胡和月支那么强大。在春秋时期和山戎同时代的无终子国,孤竹国同宗。

      中原人把山戎称为北戎是因为他们所居地理方位在中原之北,这是华夏族按地理方位称呼四方民族的思维习惯。太史公却错误的把林胡,东胡和山戎并称。此时胡,东胡之称在历史上还没出现,这些称呼始于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匈奴时期。

      大约在秦末初之际公元201年。有了匈奴统一才有胡和东胡的对立。

      胡的含义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的,战国时为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泛称,西汉时期是专指匈奴。经考证,山戎后裔有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及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

      -------------------------------------------

      关于山戎考证可参考

      陈平《略论山戎文化的族属及相关问题》华夏考古。1995年{3} 顾炎武《日知录》,

      蒙文通《赤狄白狄东迁考》

      田广金《近年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

      武家昌《山戎族地望考略》辽海文物学刊。1995{1}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山戎文化考古队《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山戎部落墓地发掘纪略》文物。1989{8}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考古四十年》燕山出版社.1990

      张秀荣《试论山戎与奚族及东胡的关系》2008-6

      材料很多,我就不易一列举了,大家可去百度。

      -------------------------------------------------

      西戎

      西戎是个大的部落联盟,较为著名的只有两个部族,“犬戎”和“义渠”,这两个部族成先后之势建立方国政权,主导着西戎各部。

      犬戎;就是商代中初期历史上的鬼方。周代称“猃狁”。“猃狁”是夏桀的后裔,“猃狁”在商周时期常见于史籍中。但商中后期不叫“猃狁”而称鬼方。

      甲骨文中常见殷商的敌对方国鬼方。他们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南部,西及陇山和渭水流域的支流洛水/泾水一带,经营畜牧业,善养马。远至商周,下至春秋与中原时有有战争,是殷,周的强敌。

      武丁时期(公元前1250—1191年在位)曾和“鬼方”进行了三年战争,才打败“鬼方”。

      商灭夏的战争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葛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韦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昆吾之战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鸣条之战

      王国维先生在《鬼方猃狁考》中把“鬼方”作为“猃狁”的前身。

      随着夏王朝的灭亡,与夏休戚相关的还有一个部族“昆夷”(即:昆吾)在历史中也消失了。

      夏王朝的灭亡北迁,作为“猃狁”(夏王朝苗裔)的外围屏障,“鬼方”的出现是及其自然的;“猃狁”北走的方向,就当时而言为荒服鬼方,对殷商的军事打击来自鬼方,故族群冠以“鬼方”之名;

      初期他们是以昆夷族群为主体,淳维一族为贵族领导的联合体,随着淳维族群的壮大,族群的名称随之改变,或者族中出现了强有力的领导者,并用其名讳作为族名,因此鬼方一名降格为其中一部之部落名称。

      “猃狁”与“鬼方”这个外在看似没有关联的部族,实际上是联合体的实质。鬼方在名称上有“鬼方隗国”、“昆戎”、“昆夷”、“串夷”、“狄”、“洛泉”等相互混称的现象;

      鬼方隗国与赤狄隗氏、屠各隗氏成先后名称变更之势。在部族繁衍上这个消失的“昆吾”就是鬼方隗姓、赤狄隗姓、义渠隗姓、再后成为匈奴汗国的昆邪王一族,

      西汉时期以休屠王邻居的身份再次出现在历史中,到东汉初期彻底的变为屠各隗氏了。猃狁的变化为:夏后氏苗裔淳维(姒姓)、猃狁(允姓部落)、犬戎、白狄(允姓部落)义渠允姓。

      猃狁与鬼方在历史中出现的顺序:

        

      夏末时期商代商末西周共和时期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东汉时期猃狁鬼方犬戎猃狁犬戎赤狄隗姓 屠各隗氏     

      白狄允姓义渠允姓 姒姓隗姓姒姓允姓允姓 允姓允姓 

      再看商/诸戎战争年表;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震攻鬼方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西落鬼戎之战

      商王武乙二十四年(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灭程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燕京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余无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始呼戎之战

      商王文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周季历攻翳徒戎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犬戎之战商王帝辛三十二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密须之战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攻耆之战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邗之战

      商王帝辛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周灭崇之战

      西周以前,猃狁经常向周朝进行侵扰,公元前八世纪,周宣王(公元前823——前789年)多次出兵抵御猃狁的进攻,并在“朔方”建立城堡。千百年来史学家认为“猃狁”是夏后氏苗裔似乎达成了共识,但对于“猃狁”出现的年代都很隐晦,不甘心于出现的太晚;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猃狁”在西周时期常见于史籍中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淳惟带着夏部族融入草原后,后裔更名“猃狁”是事实,表象是前期依附在鬼方之中,后期崛起领导族群(见上表)。

      在历史中“猃狁”的消失没有具体的时间,大概在周王朝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俨允、荆蛮攻周之战后即不见于史册。

      但是在“猃狁”以后与周朝作战的部族又被另一个名字所替代,那就是犬戎,地理位置与“鬼方”、“猃狁”相近,并且明确提出了都城所在地:

      甘肃静宁县。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犬戎),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双方攻战不断,

      具体见下表。犬戎/周作战年表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攻鬼方之战

      周穆王元年 周穆王攻犬戎之战

      周穆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世纪)攻犬戎之战

      周孝王元年(约公元前9世纪)攻西戎之战

      周懿王元年 周懿王共犬戎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武公攻玁狁之战

      周厉王时期(约公元前9世纪中)周厉王攻戎之战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周抗玁允荆蛮之战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攻玁狁之战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周宣王攻戎之战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晋穆侯攻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攻太原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攻条奔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晋攻北戎之战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戎攻姜之战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千亩之战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周子多父攻郐之战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攻六济戎之战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秦攻戎之战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周之战

      周平王五年766年 秦攻犬戎

      周平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 秦攻戎之战

      周桓王四年716年 戎袭周使凡伯郑攻陈

      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 戎、周楚丘之战

      周桓王六年714年 郑抗北戎之战

      周惠王十七年660年 虢公攻犬戎

      周人与猃狁的战争,是有周一代的重大历史事件。猃狁本居西部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入周以后逐渐分为南北两支向东迁徙扩展,其迁徙扩展的踪迹大致可考。

      周人与猃狁的战事主要发生在西周晚期,但也延及到东周初年,在此期间北狄或居于其中.“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犬戎最兴盛时,到了周的都城周围,派分出的分支也相当的多。

      公元前771年,申侯向戎主借兵,一举攻破西周都城镐京,犬戎进镐京后企图赖在镐京不走。为了驱逐戎兵,申侯再次约晋侯、卫侯、秦君和郑世子“勤王”。四国君主率军到达镐京后,连夜筹议行动,采取围三缺一之策,驱逐、歼灭戎兵。

      午夜三更时分,由申侯在城内作内应,晋、卫、秦三国军队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攻城,郑国军队在留下的缺口西门设伏。戎兵从西门溃逃,被诸侯军队打得大败。

      义渠也乘机向犬戎的都城发动攻击,犬戎之地完全陷落于义渠之手,犬戎为西戎霸主的情形急剧逆转,连连的战争失利完全改变了先前的优势,部分转而归附在义渠之中,大部分则变更族名迁离原居地,犬戎之名不再见诸史册,赤狄(隗氏)出现在历史中。

      -------------------------------------------------

      义渠

      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北方的猃狁族后裔以及周部落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义渠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

      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犬戎占领。义渠戎又和犬戎互相掠夺、征战。义渠戎趁周室内乱,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方国(都城在今宁县城西北50里处的焦村乡西沟村)。

      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在今镇原彭阳和庆阳彭原)、郁郅戎(在今庆阳、环县、合水)、朐衍戎(在今盐池)、鸟氏戎(在今泾川、灵台),扩大了疆域。

      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宁夏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义渠戎经多年休兵养士,兵强马壮力量空前壮大。

      尽管如此,义渠势力还是不如犬戎,在猃狁强义渠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一度归服于猃狁。公元前771年华夏四国联合驱逐犬戎,犬戎兵败;

      义渠迅速在犬戎故地崛起,一举夺得霸主地位,并收编了犬戎部族之一部,迫使犬戎改名东迁,方国边界也扩充到了秦国的咸阳附近。以往的两大强戎至此只剩下义渠国这个新联盟替代了。

      被秦穆公所吞并的八国或十二国,未详其名称,在秦穆公以后到春秋末的百余年中,不见秦与诸戎战争的记载,可能有一段相安时期.其未被吞并的,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邶戎(天水西南)、冀戎(今甘谷县南)、翟(据今临洮、渭源一带)、豲([音:环]据今陇西一带)等部,岐山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部。

      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西戎族群仿照华夏族开始筑城定居由游牧转向了农耕----“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

      上述诸戎从黄河以西,泾、洛流域,到陇山东西,环秦分布,与西周时诸戎环镐京王畿分布没有根本的改变,特别是义渠崛起后收编了其中的大部,对秦国的安危产生了直接的威胁。

      战国时诸戎部落与国家名称比较详细,这是由于诸戎社会有了发展,各部或立国称王,或自成部落名显当地,诸戎最集中的地区,还是在秦的西方,以陇山山脉为中心。

      通过《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及《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可以看到秦国为了解除来自西北部的军事压力,

      采用了各种各样的花招和军事手段对西戎义渠威逼利诱,乃至不惜牺牲太后的尊严(宣太后和义渠王长期有染并生二子) ,公元前272年(周赦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起兵灭义渠,义渠在其立族立国800年后完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及《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战国时期秦与陇山东西两侧诸戎的关系,

      列大事表如下:

      公元前470年(周元王六年,秦厉共公六年):义渠来赂,绵诸乞援。

      公元前461年(周贞定王八年,秦厉共公十六年):秦灭大荔,有其地。

      公元前457年(周贞定王十二年,秦厉共公二十年):公将师与绵诸战。

      公元前444年(周贞定王二十五年,秦厉共公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

      公元前430年(周考王十三年,秦躁公十三年):义渠伐秦,侵至渭阳。

      公元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伐繇[绵] 诸。

      公元前361年(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元年):出兵,西斩戎之王。

      公元前331年(周显王三十八年,秦惠文王七年):义渠内乱,庶长操将兵定之。

      公元前327年(周显王四十二年,秦惠文王十一年):秦取义渠地,置县,义渠王臣于秦。

      公元前320年(周靓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五年):秦王北游戎地至河上。

      公元前317年(周靓王四年,秦惠文王更元八年):义渠败秦于李伯。

      公元前314年(周赦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侵义渠,取其二十五城。

      公元前272年(周赦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因起兵灭义渠。

      以上的历次“华/戎”战争中没有一次牵涉到匈奴,说西戎是匈奴、是屠各没有任何的依据。历史上的西戎扰华至此以义渠的消亡告一段落,西戎集团已经没有军事力量来对抗强秦,北狄、义渠包括他们的附属部落都依附在新兴的“匈奴部落联盟”之中。

      关键词(Tags): #春秋(东学西读岛主)通宝推:心有戚戚,东学西读岛主,某人a,bayerno,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