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匪闻两则以及作为享受的党史阅读 (前话) -- 史文恭

共:💬325 🌺376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钟伟不仅仅是带队伍离开

          还曾经在tg打天下的过程中默许部队和地方民政人员发生冲突,典型的违反军纪,败坏的是整个军队的形象,这种飞扬跋扈的魏延也就倒的早,否则文革里头稀里糊涂卷入派系斗争新账老账一起算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 家园 赵刚政委可不简单

        人家是大学生+狙击手,是能文能武、能政能战的一把好手,可不是受气包,而是和李云龙称兄道弟、生死与共的战友,要不然就凭李云龙那脾气,早被挤兑死了,他的好几拨前任政委都是被挤兑跑的。

        • 家园 当年赵刚到部队里也镇不住场子

          后来一打白刃战,政委冲在前面,瞬间就把那帮人给镇住了。

          什么是知识分子?刺刀见红就是我们的知识分子!

    • 家园 欢迎教头冒泡兼建议

      从文中看来您似乎是要放弃“大河入海”这个系列了,如果真是这样,窃以为不值,建议还是坚持写下去。

      正如您所说“当代史的资料真的是浩如烟海”,我想大多数河友读过的可能很少很少,就算您写的不扎实,就凭史料中的八卦和一条主线,对于西西河友来说,应该够了。

      您的目标是:写出对于阅读者而言,有意义的作品。我觉得这不是写网文的标准,而是写本严肃的专业书的标准了,要求未免太高了。

      • 家园 嗯。。。谢谢吾兄之鼓励也

        话说兄弟俺的痛苦是,现在偶尔看到一件小事有感触,但稍稍分析一下,就发现,一件小事的后面有很多远因,近因,内因,外因。大凡比较重大的事件,都不是一个简单,个别的因素所能促进的,反右也罢,四清也罢,毛刘之间,毛周之间,毛林之间,文革,等等,几乎每一个题材都有很深很深的内涵。虽说作为接受面的读者,他们由于不能看到那么多的背景资料而不得不倾向于接受那些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结论,但作为写手,俺却下不了手啊,因为,很多党史论坛里的车轱辘话啊,扁平的结论啊,以屁股划线的情况都来自于现在网络上所谓的一些党史文章啊。。

        顺问duanjian兄秋安,哈哈,

    • 家园 送花鼓励知耻近乎勇
    • 家园 段子收下,挖坑植树还要继续。
    • 家园 【原创】匪闻之一---引子

      大概前几年吧,电视剧《亮剑》红的时候,曾瞥见一则报道,说我军某政委认为李云龙这样无组织纪律性又满口脏话的我军指挥员形象,是不该搬上荧幕的。----当时看了,就很是感叹,大概这个政委是写表面文章提拔的宣传干事出身吧,这样的言论十足反应了他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伟大军队历史毫无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支军队是在怎样的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艰苦奋斗,拼死挣扎才得到后来伟大的成就。而在那些艰苦到了极点的环境下,能够脱颖而出的,只有那些极端的“问题解决者”而不是我们这位政委所想象的那些画面上的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共军将士。下面,俺就讲两个货真价实的“匪闻”,让现在的同学们了解一下,当年的TG 是如何存活下去的。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前夕,东哥带着传说中的“国共鲁子敬”张治中张文白将军去六国饭店来看望各地来的领导干部,进了豪华的中楼大厅,只听张文白将军一声断喝:“啊,那不是江渭清吗?”而此时,被突然叫到作为第三野战军代表(第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的时年39岁的江渭清回头一看,发现华丽的吊灯下面,站在张治中旁边的,竟然是东哥老大,----这大概也是后来十几年的江苏巡抚江渭清人生难以忘怀的几个邂逅之一吧,---同时,此刻处于惊喜之中的还不止张,江两位,身为TG老大的东哥发现,作为国民党巨头之一的张治中居然早就认识共军方面的大将江渭清,---自然很是奇怪-----

      --------以下的记载引自江渭清的回忆录<七十年征程>

      “。。。。

      “哎,你怎么认识他?”毛泽东问惊叫的张治中。

      “这个人可厉害哪,抗战之初我就领教过啦!”张治中回答道。

      “那时他是个小兵,你是堂堂一省之主席,他能厉害的过你嘛?”毛主席风趣地反问。

      “主席,你听我从头慢慢道来”,张治中朝我笑了笑,转向毛泽东说:

      “那时我在湖南当省长,立了一条规矩,每逢星期一、三、五,我接见有关来访人员,每人限谈30分钟,有一天江副团长驾到,拐弯抹角谈了30分钟,走了,我就知道江副团长还得来,无事不登三宝殿嘛,果然,只隔一天,他又来了。这回门卫挡住了他。可他老兄就在门道里朝我的办公室大叫:“好,好,你不让我进去没关系,请转告张主席,现在国共合作抗日,可我们新四军没饭吃,士兵都有怨气,说老子没饭吃,上山打游击!”我一听话茬不对,赶快跑出来说:“江副团长,我们合作很诚恳嘛,你怎么说要上山打游击啊?”您猜他怎么说,他说:“民以食为天呀,我们没有饭吃,怎么抗日啊?”我赶紧说:“咱们想想办法嘛。”他立即道谢:“那我就代表将士们先谢谢张主席的大力帮助罗!”您瞧江渭清多会说话,一下子就把我将在那里了,结果,从我那里整整借走了2000块光洋!”

      张治中先生的一席话,使我重忆起1938年初部队刚改编成新四军一支队一团时,我曾去长沙索要军饷的往事。那时,我还不到“而立”之年,所以说话不免很有些锋芒,须知,当时2000块光洋,可买4000担稻子哩!毛泽东听罢这件事,也不由得开怀大笑。”

      俺特地抄了一段原文,是作为一个享受党史阅读的小例子。因为这一段叙述里面有很多好玩的细节。。。

      首先,要说明一些背景情况,第一,文中的“江副团长”并非指江渭清是副职,而是当时刚刚被改编的时候,TG部队的政委,由于国民党部队里没有这个职务,所以改称“副团长”。换言之,此时江渭清实际算是党内一把手。

      第二,这里有很奇怪的一点,就是为什么此时作为几个月前还在山林里打游击的江渭清,能够直接找省政府主席的张治中要军饷。-------虽然张治中以谈判将军,三去延安闻名,但实际上,文白将军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参加上海“八一三”抗战(淞沪会战),曾制定一个诱敌深入的大计划,至少在国民党方面,张治中绝对是一员大将,名将。相比较张治中的集团军总司令而言,此刻的江渭清和他在地位上可以说云壤之别。按照一般的情况,原本江副团长连见张治中一面都很难的。

      第三,结合上面的背景后,我们就知道,实际江渭清是借“省长接待日”的机会,跑到张治中那里要军饷了。-----但这个要求本来是很过分的,-----江渭清的部队,是1938年1月正式改编,在改编之前,他已经在和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兼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的谈判中拿了一笔钱,用它“定制了500套军服,买了些粮食,根据地的困难得到了较大的缓和”,而且在谈判时,江渭清提出自己部队有1500人(实际才几百人),要求每个月发军饷13500元,何成浚答应了。这是江渭清的队伍战斗在鄂东南时候的事情。没过多久,湘鄂赣的前红军部队聚集于湖南平江县的嘉义市,这是1937年秋季的事情。而到1938年2月,江渭清的部队就去皖南了。 因此要军饷一事就在1938年初这两个月里(而且应该在旧历年后?)。----对于张治中而言,他对江渭清这样一个副团长来跟省主席要军饷,肯定是不以为然的。----所以,原文里就是“拐弯抹角谈了30分钟”,----实际上无论张治中和江渭清都清楚,按照常理,江渭清本不能跟张治中要军饷的,----也因此,当江副团长第二次来的时候,门房就挡驾了。这个挡驾,当然是张治中的授意了。-------然而江副团长果然并非常人,他一见这个架势,就马上拿出硬的一手,声称要“上山打游击”了,这一来,就把张主席给逼了出来,于是2000块大洋就“借”到手了。

      第四,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张治中当年主政湖南的时候,是积极实施“国共合作”的,没有这个前提,恐怕江副团长的军饷还很难借到。

      第五,关于这件事情,东哥印象非常深,因为东哥是非常喜欢江渭清这样能够从国民党手里“巧取豪夺”的干才。后来1958年,东哥和张治中去江苏的时候,碰到江渭清还和他开玩笑要给张治中还钱,---不过这里例子,在网络上很多记载都说是江渭清组织抗日游击队和张治中筹款,张治中“慨然拨款”,----这可把整个事情都搞反了。---呵呵

      通宝推:桥上,流浪汉,foureyes,渡泸,廖石,李根,切地雷,
      • 家园 继续补充原生态的打土豪

        一九三二年春,我在一连大约当了有半年文书以后,队伍整编,把红十二军的一0五团`广南独立团和石城独立团三个团合编为广昌独立师(也叫赣南独立师,后称江西军区独立第四师),主力部队一0五团编为十团,广南独立团编为十一团,石城独立团编为十二团,其中只有十团是老部队.正好十团办了一个文书训练班,就派我到训练班去学习.说是训练班,其实连我在内才两个学员.教员是十团的一个书记官,由他来专门教我们俩.

        我到十团学习后不久,十团就向乐安进发,去那里剿匪和打土豪`分田地.我在团部学习期间,经常被派出去搞调查,要搞清楚哪些人在当地有钱有势,专门欺压鱼肉百姓.同时,我们还要研究拥有多少土地算是地主`土豪,拥有多少土地算是富农`中农,哪些人算是贫农,没有土地靠给地主做长工的雇农.做好了调查研究,了解清楚当地情况后,写出报告上报团政治处,由团里派人抓土豪来罚款.罚款的钱数,三百`五百大洋不等,也有罚一千`两千大洋的.我们在甘竹这一个镇子,就搞到了十来箱子的银洋,派人送到了广昌师部.

        引自《吴法宪回忆录-艰难岁月》第1章,第3节打AB团

        这时候吴法宪成为连队文书,帮助协助上级管理连队。可以看出作为基层打土豪也讲究,不是胡来的。

        • 家园 谢谢梅花兄,

          的确如此,因为虽然在手段上很相似,但TG的绑票并非为了某一支部队的私利,而近乎于国家层面的收税,所以正规的TG队伍在打土豪的时候都有做调查研究的。。

      • 家园 这样说也不算大错。

        在网络上很多记载都说是江渭清组织抗日游击队和张治中筹款,张治中“慨然拨款”,

          一方面给张治中一个大面子,一方面呢,如果换个人,十有八九是要不出来的。

      • 家园 江渭清一直都很“匪”

        全国到处抓右派,老江不来劲,太祖亲自训话,他来个辞职相威胁;钦差彭真坐镇,老江这家伙居然说了一句:右派肯定有,只是我们还没发现。

        当然后来也顶不住,总要抓一些来交差。不过,相比其他巡抚,老江算是最好的了。

      • 家园 也就是碰上张治中,如果是国民党顽固派

        估计根本拿不到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