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的爷爷---一个被迫当兵的老八路(序) -- woyan

共:💬37 🌺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种事情多了去了,太可能了

          俺们村里一户人家,把家产平均分给了三个儿子,一家几亩地。老大只生了一个,老二生了三,老三生了六七个。这家底再往下分就有多有少了。结果一土改,老三家算贫农,老二算中农,老大家算富农。其实差别多少?还都是自己种地,没有雇农这一说...

          再说了,中国的事情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还明文规定不许大吃大喝呢,那些官儿们的肚皮都是浮肿出来的?拿着上面的政策来证明下面不可能这么干,呵呵,在中国是行不通地...

      • 家园 不错的故事,请继续
      • 家园 楼主,拜托你写的时候稍微查证一下

        起码先读读历史书,大致上挨点边,成么?

        不是我说你,你的东东和某些运运写的什么“地雷战的真相”太象了……

        • 家园 每个人对历史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有觉悟,都正确的和教科书一样,就现在我奶奶也认为游击队是引火材烧火棍。我们村里当年日本人一次烧杀就死了38个,有一个小姓就被杀绝了,原因就是游击队从村里过,日本人在后面追。

        • 家园 我说的都是我爷爷亲口告诉我的

          如果你觉得假 我也没办法 不过请说出理由

          • 家园 你先说说八路凭什么来抄你家?

            以什么理由来抄你家?抄走了什么东西,如何处理了。还有,那个地主家有没有被抄家?

            再一个,写东西要诚实,你说村里面的地主家那“几亩地”是多少?既然是“几亩地”,为什么还要租给佃农种,按照你说起来、那家地主并不懒惰么……

            • 家园 估计各地地主的情况都不太一样

              据“彭德怀回忆录”上讲,他1920年代在湖南平江当团长的时候(平江起义前),抓来的“土豪”都穿的很破旧,以至于他还以为抓错了。直到那些土豪的家属送来一筐一筐的银元,他才知道当地的土豪原来是不讲吃穿的。

              我老家在安徽安庆,据我父亲说他们村里的所谓地主其实也只有二十几亩地。我们当地人多地少,当时人均也就2亩多地,每家也就6,7亩地。那个“地主”家也就比一般人家过的好一点而已。只是土改时要求村里必须出个地主作为斗争对象,只好把他们家划为“地主”了。倒霉的“地主”家解放前没过什么太好的日子,解放后可是倒了大霉,每次运动都躲不过,其实是有些冤枉他们了。

            • 家园 有些能回答你

              不知道你去过晋东南山区没有,那个地方严重缺水 除了河谷附近的平地可以耕种外 其它地方由于没水根本没法种地 那个地方有十几亩有水的田地就可算是大地主了.

              至于为什么抄家,因为我家在当地算有点钱的,又有一些农民鼓动.为此我后面还要讲一个有关于此的事情.至于抄走了什么东西这类细节我没法回答,第一我不是当事人,第二我爷爷当时只有十五岁,他也不可能记的那么清楚.再说他老人家也没说.没有任何一个老人零碎的回忆会记得那么清楚.

              如果你认为我所说的有些对共产党不敬,我也没办法.事实就是事实,我爷爷39年入党,他的党龄比你的年龄恐怕都要大,他没必要说一些抵毁共产党的话.如果你看不惯 后面的也不用看了 因为有许多东西和现在宣传的不一样.恐怕你更会认为我在胡编了

              • 家园 我还是很关心为什么抄你爷爷家

                当时的政策是国共合作,八路连“政委”的职务都取消掉了,并且明确表示放弃了土地改革的政治主张、代以国民党政府二十年代就提出、但是一直没有推行的“二五减租”政策……要抄人的家,可不能再用红军时代“打土豪”的理由了

                再一个,写东西要诚实,就说地主家究竟有多少土地这个问题吧,你现在并没有给我明确的答案,但是你现在的描述已经从“几亩地”到“十几亩地”……这个,你说我该如何理解才对呢?顺便说一句,这种写口述历史的东西,并不是说怎么听就怎么写、那是录音机干的活,最起码的查证还是要做的(时间和大致的地点、情节的合理性)。

                你爷爷是哪年入的党我不关心,他说的东西和宣传有没有出入我也不关心(比如说那个地主47年被镇压的问题,且不说另有隐情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就算是土改过火的情况在山西也很多,而且你说的那种情况还不算最过火的),我只关心文章有没有漏洞。

                • 家园 不错,我也想听详细一些

                  特别是一些我们大家平时听说的比较少的事情。请多说一些,说详细一些。谢谢你啦

                • 家园 【原创】回alarm:请不要打岔

                  alarm老弟,

                    你有疑问,也得让人家把话说完是不是?况且70年前的事情,由我们这些3、4辈后的人复述出来,你要多么精确也是不可能的。

                    你高明、精明,眼里不揉沙子,这我们都知道了。不过我可不希望你半路杀出来这股子横劲。

                • 家园 不妨看完再说

                  这个……咳咳……老Alarm兄不妨待woyan把故事说完再评判也不迟。

                  文中说的“几亩地”我的理解是“一些田地”,比一般平民多一些。理论上来说,北方粮食亩产较南方低,就个位数的“几亩地”,可能连饭也吃不饱,遑论“好日子”。所以就目前W老哥写的第一段我认为除了个别词句不严谨外,其余尚未出界。不妨看完再说。

                  另:小平同志改编之初是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12月接替林彪的堂哥张浩任129师政治委员。之前的1937年10月22日,中革军委决定恢复八路军的政治委员制度,独立营和团以上设立政治委员,原师政训处改政治部,旅、团为政治处。八路军的副师长并不能和政治委员划等号,例如恢复政委制度后,115师是副师长聂荣臻任政委,120师和129师都是政训处主任改任。

                  新四军成立较晚,而且谈判不太顺利,成立之初,各部队(仅四支队团级设了政委)也未设政治委员。但是随后军以下部队相继任命政治委员,如1939年5月建立的江北指挥部下辖各团均有政治委员,1940年11月建立的华中总指挥部,政委刘少奇,下辖各纵队和团均任命了政治委员。但是由于项英的缘故,新四军在皖南事变前并未普遍建立政治委员制度,事变后这也作为项英削弱新四军政治工作的一个错误而提出。

            • 家园 我觉得挺真实的啊

              我姨(今年70多了)说她们那的地主就是整年省吃俭用,攒下钱就为买两亩地。穿的破棉袄还不如一般的农民。且当初人民军队对地主成分的定义是地租收入不低于25%。那是什么概念?75%是你亲手刨出来的你也是地主!

              • 家园 听姥姥说,大部分地主都是勤劳致富的农民

                当然,不排除另外一部分是走外门邪道致富的。其实象一些穷苦的地方,地主和普通的农民没什么区别,欺难霸女的事情更是没有的事情。

                听一个四川同事说起,其实解放前刘文才在当地的口碑很好,那些所谓的水牢都是后来伪造的。

                以上只是道听途说,是不是真的你们自己判断吧

                • 家园 我姥姥乡里一个小地主是靠吃草籽发的家

                  平常年份别家都是吃粮食,他们家在粮食里掺上草籽吃,后来来了饥荒,就把粮食卖了个俏价,然后是买地买牲口成为地主

                  当年红军长征到了陕北以后,被国民党围困在苦寒之地,逼的没办法了,过黄河东征,其实不客气的说就是一次打秋风行动,在当时富庶的山西收获颇大,在山西境内战斗50多天后返回陕北,这次东征固然有开赴抗日战场的动机,但就就其在山西境内的战斗来说,还是以筹集粮饷为主要的,在阎锡山长期统治的山西,群众基础薄弱,红军采取的又是快打快走的策略,在分地主浮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抄家的现象

                  BTW,老人的回忆是当时大多数地主在农忙的时候是和雇工一同下地劳动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